杜月笙的處世智慧:真正厲害的人都深諳人性,翻臉才能體現出來

2020-12-22 騰訊網

曹雪芹曾在《紅樓夢》中寫,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其實人活在世上,人情世故是決然逃不開的,而不懂人情世故的人,寸步難行。杜月笙也曾有過一個體會,人生有三碗面最難吃,人面、場面和情面。但顯然,他是將這三碗面吃的還算不錯的一員,他之所以能在上海灘叱吒風雲一時也是因此。

杜月笙從小過的就是窮日子,四歲之前父母雙亡,常年寄人籬下。早些年作為社會最底層的小人物,他什麼沒見過,什麼沒幹過?不過也因著如此,倒是給了他鍛鍊的機會,提前吃上這三碗面。十四歲那年,杜月笙進入青幫,在黃金榮底下辦事。彼時的黃金榮已經是有頭有臉的人物了,後來杜月笙能有那般成就,與他得黃金榮信任脫不開關係。

進去不久就能得一個青幫老大的信任,可見其能力,而他智慧的第一條是不樹永遠的敵人。就拿他曾經處理矛盾和衝突的意見來說,當時杜月笙底下一個門徒因著一艘輪船跟王亞樵起了衝突。按理來說,要真鬥,杜月笙隨隨便便就能招上千個人。王亞樵當時也不佔理,但杜月笙卻主動示弱,親自給王亞樵賠錢、賠船,甚至要給他擺酒道歉。

是他得罪不起王亞樵嗎?不是,是在他這裡,沒有永遠的敵人。這件事一過,人們還認為是杜月笙大人有大量,能容人。類似這樣的事還有很多,再有便是,即使撕破臉他也不會徹底。比如說曾經跟他競爭的沈杏山等人,原先杜月笙都將他趕出上海了,可事後卻大度的與其和好。最終沈杏山等人都成了三鑫公司的一員,為他效力不少。

杜月笙看起來對所有人都是友好的,善待下臺總統黎元洪,接濟國學大師章太炎。換來的是,黎元洪一黨將其捧為當代春申君,社會地位又不斷上升。另一個智慧是,民族大義從不含糊,這點也是他雖是黑幫老大,卻名聲頗好的原因。1925年5月15日,日本人虐待童工,杜月笙這位上海最有群眾力量的人再次站了出來。

取消所有的應酬,參加民眾大會,向日本人提出抗日。第二年六月,因著長時間的罷工,十萬多工人生活無著落。杜月笙又站了出來,自己帶頭捐款,並發動工商界捐款。不得不說,不管是表面功夫還是怎樣,他這一招無疑是幹的很漂亮。另一邊在抗日爆發後,參加抗敵後援會,甚至願意參加軍事行動。

短短幾個月的時間,他所主持籌集的捐款便達150多萬元,有力支持了前方的抗戰。聽聞日本人想要借道法租地出兵,杜月笙一邊將消息傳給第19路軍,一邊威脅說如果同意,就大家一起死。又捨出自己的幾艘輪船,帶動其他輪船公司,阻塞長江航道,遲滯了日軍的進攻。小事不計較,對所有人都和和氣氣,大事不含糊,都為他贏得了好名聲。

杜月笙的身上或許有很多汙點,不能說是一個單純的好人,但也不是漆黑一團。其為人處世之道,才是真正的厲害,如他自己所言錢財用得光,交情用不光。當年他叱吒風雲之時,靠的不僅是青幫的威嚇力,更要緊的是海量人脈以及對時機的精準把握。

相關焦點

  • 真正厲害的人,都深諳示弱之道,善於以柔克剛
    厲害的人,往往並不是一味逞強,而是講究示弱,他們深諳示弱之道,長於以柔克剛。 王陽明在總結兵法時,曾說: 「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或捐棄牛馬而偽逃,或掩匿精悍以示弱,或詐潰而埋伏,或潛軍而請和,是皆誘我以利也。」
  • 天道:真正厲害的人,往往很低調,但是身上的這2個品質隱藏不了
    往往厲害的人,你察覺不到他哪裡厲害,其實這類人不簡單,他們能洞察規律,洞察人性,作局的套路很深。有一種人很低調,自己有本事不輕易露出來,但是到了事情最為緊張的階段,往往一鳴驚人。隱藏自己的才華和智慧,明白自己要裝的憨厚老實,好讓別人放鬆警惕,故此發憤圖強,從此隱忍。因此,他們都有這2個品質。一、藏得深一個人就算有驚世的才華,絕不要輕易的表現出來,一定要裝作自己很笨,因此,別人才會對你產生信任感,防止別人嫉妒。
  • 真正成熟的人,都深諳這七條處世之道
    我們所生活、工作的這個世界,不可避免地要與人打交道,而且是形形色色的人。 俗話說,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的心思是最難琢磨的,而且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非常地微妙、複雜,所以處理好各方面的人際關係是非常有挑戰性的一件事。
  • 都說一山不容二虎,為何杜月笙、黃金榮和張嘯林,能夠和平相處呢
    黃金榮、杜月笙以及張嘯林雖然都是青幫的一員,但是還是有先後之分,而且他們都有各自的地方,掌管各自的生意,雖然名義上都是青幫的人,但是實質上卻是三股不同的勢力。而真正形成三位大佬統治的局面,還是從杜月笙和張嘯林成為黃金榮手下的經理時候開始。
  • 《羅織經》的權謀智慧:那些升職快的人都深諳人性,懂領導的心理
    不管是在職場、官場還是社交場,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混得都是人性。我們會發現那些混得最好的,升職最快的不是能力最強,最會做事,效率最高或者才華最好的那群人,而是那些實力中等,但很會處事的人。「懂人性」已經成了混圈子的必備技能,民國大佬杜月笙的「人生三碗面」便說明,混到最後拼的絕對不是誰最狠,最渾,而是誰更能建立人脈,誰更精通人性。這一點,不管是職場還是社交,歸結到最終都必須學會「懂人性」,讀了權謀《羅織經》之後,我才在裡面找了辦法。
  • 猶太人的處世智慧:能從落魄中走出來的,往往都看透了這1個字
    但是聰明人都明白一個道理:生活的磨難並不是我們的敵人,走到低谷之後,必定會迎來人生的上坡路。如果你一直沒辦法從落魄中走出來,那是因為你沒有找到正確的方法。猶太人經歷了兩千多年的流浪,受到各種折磨和排擠,深陷落魄之中,但是他們最終從這種困境中走了出來,在各個國家中紮根生存且越混越好。如今各個領域中的經營富豪都有猶太人的身影,據統計,猶太人佔據了全球最有錢企業家的一半還多。
  • 恩人兒子來投靠,杜月笙老婆故意扔錢,說:如果他撿了,不能重用
    一聽是這個事,杜月笙是個非常講義氣的人,二話沒說答應了下來,畢竟曾經的恩人有恩於自己,恩人開口就是再難的事情也要完成,何況只是區區一份工作。事情辦妥後,送走了萬老太,杜月笙把萬墨林放在了妻子沈月英身邊,杜公館所有人也都知道萬墨林與杜月笙的關係,也多對他格外尊敬。
  • 杜月笙:錢的三種不同花法,看出一個人的格局,決定他的社會層次
    舊上海大亨杜月笙曾說過一句「毀觀念」的話:放手裡的錢再多都不算你有錢!為什麼會這麼說呢?因為他認為只有把錢花出去才算你有錢。說起來,花錢這件事看似簡單,其實卻充滿了人生智慧,比如,吝嗇鬼和大手大腳的人就不會花錢,前者是有錢癮,空佔著錢,不花出去那就是一堆廢紙,而後者毫無節制,把錢花得毫無意義,自然過不好一生。
  • 《鬼谷子》做人大智慧:4句為人處世的制勝名言
    鬼谷子精通百家學問,常年隱居雲夢山鬼谷,在山中靜修,深諳自然之規律,天道之奧妙,被後人稱為「王禪老祖」。就是這樣一位擁有通天徹地智慧的先賢,早早已洞察了人性中的罪惡,以及為人處世方面的哲學。要是依照鬼谷子的觀念,認為人活一世、草木一秋,絕對不能渾渾噩噩的得過且過。
  • 《天道》:真正厲害的人,往往很低調,但是身上這2個特點藏不住
    在我們身邊那些厲害的人,都隱藏得很深,我們很難察覺出他的厲害之處,其實這樣的人很不簡單,這樣的人能洞察事物的規律,洞察人性,布局也是個高手。還有一種人做人做事都十分的低調,自己有本事也從來不外露,但是總能在事情發展的關鍵時刻,做出一鳴驚人的舉動。
  • 做人,真正厲害的人,都懂得「以德服人」!
    「小勝憑智,大勝靠德」,這也就是說,如果你想在一件事上贏得勝利,或者想贏得一場競爭,靠智商、智慧、聰明,可能就夠了,這是小勝,但要是想一輩子贏,就得靠「德」,就得以德服人,這是大勝。事實上,做人,真正厲害的人,都懂得以德服人,因為這個世界上沒有傻子,你可以用詭計騙過別人一時,但只有靠「德」才能讓別人心服口服。「德」是自我的教育,是內心的梳理,表現在外則是行為的規矩。自古以來,以德服人就都是一條最重要的處世哲學。那麼如何才能做到以德服人呢?其實在細節上多加注意,往往就夠了,具體而言,做人,牢記以下6條處世天規,教你以德服人。
  • 真正的高手都懂得洞察人性(深度)
    人性,是做人時最基本的性情;也是為人處世時,表露出來的最本真的心靈。歷史的有趣之處就在於,相同的事件和境遇總會循環往復,周而復始。時間如洪流,人性如砥石。洞悉世事胸襟闊,閱盡人情眼界寬。謀局不過人心,處事無非人性。小事見格局,細節看人品。
  • 真正吃透人性的人,都不會犯這3個低級錯誤,醍醐灌頂
    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沒上過幾天學,懂得也沒你多,長得也不好看,可偏偏就是混的比你好。凡是這樣的人,都有一項過人的本領,那就是深諳人性。真正吃透人性的人,都不會犯這3個低級錯誤:一、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馬溫順老實,人就愛騎它;人忠厚老實,就被人欺負。
  • 鬼谷子:六類人不可深交,最好敬而遠之,難得一見的處世智慧
    中國歷史可謂源遠流長,人們對於許多的歷史人物都耳熟能詳,尤其是春秋戰國時期,最先湧現出來的那一批先哲學問大家,諸如孔子、孟子等許許多多的代表人物,大家至今都被他們的學問所深深影響著。要說那個時代誰最厲害?我覺得鬼谷子當之無愧,首先,他的學問面非常廣,無論是用兵還是謀略,縱觀整個華夏文明,也是數一數二的。
  • 到了一定的年齡,我們才發現:真正厲害的人,都是「兩面派」
    當我們眼中看不慣的事物越來越少,我們越成熟;判斷一個人的智力是否屬於上乘,就看他腦子裡是否能同時容納下兩種不同的思想,而無礙於其處世行事。到了一定的年齡,思維和認知到了一定的程度,我們就會發現:真正厲害的人,都是「兩面派」,而不是「單線思維」。
  • 《羅織經》的權謀智慧:那些升職快的人都深諳人性,懂上司的心理
    職場、官場、社交場,無論混哪個圈子,最終混得都是人性。而我們經常會發現,那些混得最好的,升職最快的往往並不是能力最強的,最會做事,效率最高、才華最好的那群人,而是那些實力中等,但很會處事的人。「懂人性」已經成了混圈子的必備技能,民國大佬杜月笙的「人生三碗面」便說明,混到最後拼的絕對不是誰最狠,最渾,而是誰更能建立人脈,誰更精通人性。這一點,無論是職場還是社交,歸結到最終都必須學會「懂人性」。
  • 人情薄如紙,人心狠如狼!《增廣賢文》最經典10句,看透人性現實
    「人走茶涼」「樹倒猢猻散」,很多經典語句都在告訴世人們一個道理,那就是人情薄如紙,人心很如狼!社會從來都是殘酷的,今日的好朋友、好兄弟很可能就因為利益和你翻臉、反目。有時候,人生在世,除了親人很少有完全值得信任的人。
  • 身上有這三個不起眼特徵的人,或許非富即貴,(老祖宗的智慧)
    人有了尺度,才可以決勝於千裡之外,事有了尺度,才可以伸縮自我,為我所用。真正厲害的人,都深諳這四個字,還能收放自如。例如平常我們與同事的相處中,也該掌握一個尺度,該幫的事就幫,不該幫的事就不幫,別由於他人說了幾句好話,你就找不著東南西北。要明白人心叵測,他人對你說好話,僅僅為了求你辦事,並不是在真心對你。等到他們無需你的時候,便會一腳將你踢開。
  • 王陽明:真正聰明的人,為人處世牢記2條「天規」,好多人不知道
    世間之人各有各的樣,有好人就一定會有壞人,這是無可厚非的事情,但是眾所周知真正聰明的人大多都是情商很高的人,他們深諳為人處世之道,明朝哲學家,被譽為「心學大師」的王陽明就是其中一個,他強調:一個人是不可能離開與其他人打交道的,這也就意味著我們必須要經歷人情冷暖,接受社會現實,而更重要的就是要做到內心安逸。
  • 杜月笙獨特識人技巧,用了五塊錢測出人品,最終成為心腹!
    杜月笙老婆繼續加大金額,萬墨林幾次都通過測試,杜月笙老婆認為萬墨林誠實可靠、辦事仔細,於是多次在杜月笙面前讚揚萬墨林,所以杜月笙安排萬墨林為杜公館的總管,而萬墨林不負眾望,做的非常出色,杜月笙對萬墨林也非常器重。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想用人先識人,識人時要記住兩個字「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