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建言就直接辭退?不能讓華為扛下所有,國企掀起動真格大旗?

2020-12-23 七號人稱說科技

無聊聊點啥?這裡是七號人稱說科技,感謝閱讀今日文章熱點。

最近網絡上關於華為的消息還是蠻多的,一方面是華為正式和榮耀「分手」,兩個之間不再有任何的瓜葛,就算後續榮耀要把華為當作對手,或者是做上市處理,都在與華為沒有任何的關係。迎接著有關於華為造車的消息,又在網絡上迅速引起廣泛關注,為了避免以訛傳訛的情況出現,華為在心聲社區發布了相關文件,明確表示華為永遠都不會造車,華為要做的只是為車企研發出來ICT技術,幫助他們造出更好的車。

也就是說華為只提供汽車企業所需要的核心技術,並不會出現造整車的情況。同時華為官方還表示,如果後續再有建言華為造車的內部人員,可能就會被直接辭退或者是撤崗處理。現在華為又迎來了一個消息,就是谷歌已經不再允許搭載了麒麟處理器的華為手機下載應用。從18年華為加拿大事件發生到現在,華為真的是一個人扛下了所有,為了不讓榮耀受苦,最後的選擇是讓榮耀離開華為去發展自己更廣闊的天地。為了不能讓華為自己扛下,所有國產企業主動地掀起了動真格的大旗。

雖然效果是甚微的,但也是一份心意所在,這個企業就是來自於江蘇鹽城的酒企,其明確表示希望公司員工不要使用蘋果手機,如果發現將會做自動離職處理。當然這樣的方式在網絡上也是引起了熱議,認為購買手機是自己的自由,並不能說使用了蘋果就是不支持華為的表現。只是說不要在網絡上各種熱議,支持華為,而自己背後卻拿著蘋果手機直呼真香,畢竟我們需要的是能夠站在華為背後做他後盾的人,而不是一些表裡不一,嘴裡喊著心裡想著和手上做著完全不一樣的人。

對此,大家有什麼獨特的見解嗎?歡迎留言交流!

相關焦點

  • 公司老闆讓所有員工換華為手機,不換華為手機的就辭退,怎麼看?
    公司老闆讓所有員工換華為手機,不換華為手機的就辭退,怎麼看?導語:12月10日,深圳科技企業夢派科技官網發文聲援華為:購買蘋果手機要處罰。公司董事長劉丹說,現已有十幾名員工新換手機都用國產了,全國企業都要聲援華為。而他本人多年來,一直使用國產手機。
  • 一企業規定:用蘋果手機辭退,買華為給補貼?!
    買蘋果手機辭退,買華為給補貼!近日,江蘇鹽城一家公司要求員工買國產手機的通知在網上流傳,引發網友熱議。通知內容是否屬實?對於炒作質疑,企業如何回應?這樣的規定是否合乎法律?二是公司所有員工不得購買蘋果手機,違者直接辭退,而購買華為手機,可以給予15%的補貼。記者就此聯繫了該酒業公司的法人陸先生。他表示,網上流傳的通知屬實。「第一我們是為了自己的信息安全。第二,我們是支持所有國產手機。只不過是購買華為手機,我們會有額外補助15%。美國(9月)15號正式對華為制裁,那我為什麼不能以我個人之力來支持一下華為呢?」陸先生說。
  • 華為程式設計師36歲是個坎兒,公司隨時辭退?你怨天尤人的樣子真可悲
    前兩天看到一篇文章,講的是一個從985本科畢業的華為程式設計師,因為到了36歲了,公司直接通知他說不再跟他續約了。他感到不能理解,甚至還特別憤怒,因為自己任勞任怨地為華為工作了7年,在生活中996是常態,還經常通宵加班。雖然工資很可觀,但身體素質也急劇下降,根本也說不清楚,掙的錢和現在動不動就生病的身體來比,值不值。
  • 又傳華為造車,一批股票巨震!華為內部警告:誰再建言造車,可調離崗位!
    以後誰再建言造車,幹擾公司,可調離崗位,另外尋找崗位。不過,在今年11月14日,在央視《第一發布》節目中,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宣布攜手華為、寧德時代聯合打造一個全新高端智能汽車品牌,旗下高科技智能產品也即將推出。華為:誰再建言造車,幹擾公司,可調離崗位不過,就在今天,華為在心聲社區對公司的智能汽車業務作出決議。
  • 華為發布決議:誰再建言造車,可調離崗位
    11月25日,華為心聲社區發布由任正非籤發的《關於智能汽車部件業務管理的決議》稱,以後誰再建言造車,幹擾公司,可調離崗位,另外尋找崗位。 據上海證券報報導,類似的話,18年前任正非就曾說過,只不過對象是手機。2002年,當在調研會上聽到「華為應該儘快立項3G手機」時,任正非喊道:「華為公司不做手機這個事,已早有定論,誰再胡說,誰下崗!」
  • 我在國企上班,只因為發了幾句牢騷就被辭退!請管好自己的嘴巴!
    有網友說,他在國企上班,工資2100,有次在單位,發了幾句牢騷,就被辭退了,這合理嗎?在國企上班,只因為發了幾句牢騷,就被辭退,我可以肯定的說,題主,你只是編制外的派遣制員工或者是外包類的員工,如果編制內員工,想辭退一名員工,絕對不是這麼草率的。
  • 華為重申不造車,任正非:再建言造車,調離崗位
    並特別強調:以後誰再建言造車,幹擾公司,可調離崗位,另外尋找崗位。整件事情起因於近期媒體放出的消息:華為消費者 BG 正在與智能汽車解決方案事業部進行整合。此外,市場人士分析認為,由於此前榮耀手機業務剝離,汽車業務可能會填補這個空檔。而現在華為對此給予了明確而堅定的回應。
  • 公司發紅頭文件:「買蘋果的直接辭退」;李勝利在軍事法庭受審
    這一天,我們不能忘,也不敢忘! 聚焦熱新聞 1、買蘋果的辭退:近日,江蘇鹽城一家公司要求員工買國產手機的通知在網上流傳
  • 華為任正非正式訪問中科院:掀起國產科技替代潮
    ,而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更是直接表示:「對華限制晶片出口,對美國企業發展不會有任何絲毫好處,甚至還會讓美國企業直接失去全球最大的晶片消費市場—中國市場;」  隨後也Intel方面也被爆出拿到了向華為供貨的許可證,就在美國晶片企業傳來好消息同時,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也在近日率領華為高層正式訪問中科院,同時還得到了中科院院長白春禮的熱情接待,目前華為和中科院雙方也將會加強基礎研究及關鍵技術領域的合作。
  • 我不要你「一個人扛下所有」
    如果可以,我不要你習慣於「一個人扛下所有」。這其實是來自網上的一個梗:終究,還是一個人扛下了所有。當時,是一對小情侶鬧彆扭後發在網上,結果迅速在網上傳開來了。起因是女孩子不開心,她的男朋友問她,她又不說,後來男友睡了,她又在朋友圈發了一條動態:終於,還是一個人扛下了所有。
  • 海歸女碩士求助:新能源國企年薪十萬,華為客工部20萬,怎麼選?
    一份是業內排名第一的新能源國企,對外投資市場部,職位方向可能是翻譯/項目評估/市場。領導說可以先來熟悉一下再規劃。年薪到手十萬。通勤時間1h(地鐵)。另一份是華為客戶關係經理,客工部。base北京,沒有銷售績效。其實就是做大客戶接待。年薪是國企的double。通勤50min(開車)。現在比較糾結兩個問題,國企穩定不加班。
  • 華為造車消息引發漲停跌停!任正非:誰再建言造車,調離崗位
    今日,華為心聲社區發布公司總裁任正非日前籤發的文件,再次重申:華為不造整車,而是聚焦ICT技術,幫助車企「造好」車,造「好車」,成為智能網聯汽車的增量部件提供商。以後誰再建言造車,幹擾公司,可調離崗位,另外尋找崗位。
  • @所有人,快來為「十四五」規劃建言獻策,共同建設幸福江西
    5.圍繞「十四五」時期我省如何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主要包括加快轉變政府職能、營造公平市場環境、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推進國資國企改革等方面。6.圍繞「十四五」時期我省如何構建高水平開放新格局,建設高能級開放平臺,加強對外經貿合作交流,加快制度型開放步伐,推進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方面。
  • 國企籤訂無固定期限合同意味著什麼?
    因為現在的國企,本身已經沒有了「正式員工」這樣的說法,即便現在偶爾也提國企正式員工,那也僅僅是國企內部相對一些勞務派遣人員或者見習生而言的員工,但是和以往那種「大包幹」的正式員工不可同日而語。比如以往的國企正式員工,單位給分房子,吃食堂,孩子讀幼兒園、小學甚至初中、中專都可以直接讀子弟學校,企業還有自己的醫院、公安、後勤單位等等,基本就是生老病死「一條龍」服務。
  • 抖音終究是一個人扛下了所有是什麼梗-抖音終究是一個人扛下了所有...
    最終還是一個人扛下了所有是個什麼梗?轉頭女發了個朋友圈:最終還是一個人扛下了所有。是酒精的麻痺  還是妹妹的美麗  是遊戲的執念  還是迷人的初戀  是我說的那麼不像人話  讓你接不上話  好吧  最終還是一個人扛下了所有
  • 13年前,一夜辭退7000人,為何沒有一個人罵華為?
    例如,網易粗暴裁退患癌程式設計師、京東開除38歲業績優秀P7級員工、騰訊中低層管理大換血、阿里巴巴優化人才結構等,都在把裁員辭退的屠刀揮向35-40歲的中年人。中年人職場危機不斷突顯,卻又難以找到一個符合雙方利益訴求的兩全之法。其實,第一個把裁員屠刀揮向中年人的是中國第一民營高科技公司——華為。13年前,華為就已經衝出國門,走向世界,成為全球第一大通信公司。
  • 華為任正非說:「績效不合格的員工必須辭退!」大家怎麼看待?
    「績效不合格的員工必須辭退!」這句話其實並不是任正非的原話。原話出自於2017年11月任正非在一次溝通會上的講話,談到績效考核時,他說:「低績效員工還是要堅持逐漸辭退的方式,但可以好聚好散。辭退時,也要多肯定人家的優點,可以開個歡送會,像送行朋友一樣,讓人家留個念想。也歡迎他們常回來玩玩。」從中可以提煉出他講話的要點:低績效員工要逐漸辭退,但要注意辭退方式。他並沒有使用諸如「必須」這樣的字眼,語氣也緩和了許多。
  • 為何中國最牛的科技企業是華為,而不是中科院或國企呢?
    走過原始積累階段,必然是先資本積累再技術積累,不是說技術不重要,技術很重要,技術事關大國競爭的未來!但,美國為何現在這個階段全力打壓?是因為有華為,有高鐵,有大疆?是社會整體財富正在進入創新階段,也就是資本存量基本完成,正在進軍技術、研發積累!華為、高鐵、大疆等,只是社會財富積累至技術爆發的幾個先發支點,並不是主因,網際網路是、雲是、算法是、甚至軍備也是。
  • 【福地觀察】恆大能造車,憑什麼華為不能?
    「以後誰再建言造車,幹擾公司,可調離崗位,另外尋找崗位。」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近日籤發的一份公司內部文件廣為傳播。面對美國的無端打壓,任正非都沒怎麼放過狠話,可見這次真是生氣了。
  • 美國對華為再下狠手,將38家華為子公司列入實體,會有怎樣後果
    美國對華為再下狠手。當地時間8月17日,美國商務部公布針對華為的新一輪制裁措施:一是進一步限制華為使用美國技術的權限;二是將38家華為子公司列入「實體清單」。至此,華為旗下共有152家企業遭美國封殺。美國這次再下狠手,不僅僅是無法採購晶片,而且還導致旗下的38家子公司也被列入了黑名單,那麼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呢,有媒體報導是這樣的:新版禁令擴大了制裁措施,「任何基於美國軟體、技術研發的產品不能用以製造或開發華為及其子公司所訂購的零部件、組件或設備。」這一禁令意味著華為外購晶片的渠道也近乎被完全阻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