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時人事日相催
冬至陽生春又來
今日18時02分
我們迎來冬至節氣
「至」有極致的意思
冰益壯,地始坼
隆冬時節到了
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
是一年裡黑夜最長的一天
「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
今日以後
太陽直射點開始向北移動
正午太陽高度會逐漸升高
北半球的白天也將慢慢變長
自冬至開始
我們正式進入「數九」天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開,八九雁來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各地有不同版本的「九九歌」
但都生動形象地記錄著
冬至到來年春分的物候變化
冬至來了
氣溫會如何?
隨著近期雨雪天氣的「消退」
陽光大面積「上線」
我國大部地區的氣溫也逐漸回升
在北方
未來幾天以升溫為主
東北一帶升溫尤其明顯
東北地區氣溫
將在周二前後達到近期最暖
最高氣溫0℃線
會退回到內蒙古-吉林中部一線
21日和22日
吉林省升溫之旅就高歌猛進
21日各地最高氣溫
將為-2℃上下
22日各地最高氣溫
將重返0℃左右
包括長春在內的不少地方
到22日
累積升溫幅度
都能接近或達到10℃之多
長春天氣預報
各地走勢分化
長春、四平、通化、白山升幅較大
22日夜間
最低氣溫達到-10℃上下
其它各地
今後三天最低氣溫小幅波動
大多保持在-15℃上下
23日白天
吉林、通化、白山、延邊
長白山保護區將會下起小雪
一股新的冷空氣
也已經「發貨」了
預計24日起
全省氣溫會持續下降
將再次回歸到偏冷的狀態
除了天文和氣候上的重要意義
冬至對中國人來說
還是一個重要的節日
冬至是古人計算二十四節氣的起點
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
人們在這一天祭祖、賀冬
所以又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在北方,餃子是冬至的「標配」
冬天天寒,容易凍著耳朵
而餃子形如「耳朵」
人們覺得吃餃子可以保護耳朵
六樣餃子餡適合冬至吃
茴香餃養胃健脾
茴香餃子營養價值很高,每百克的茴香,維生素A和鈣的含量,均居葉菜之首。中國《藥典》也有記載,茴香有健胃、散寒、行氣、止痛的作用,蔬菜大多性寒,茴香卻性溫,因此脾胃功能差而且還喜歡吃素餃的人,選茴香餃準沒錯。
鮮蝦餃口感鮮香
鮮蝦餡兒的餃子口味鮮,還不膩,放在冬天吃,還有提高食慾的作用。
自己在家做鮮蝦餃,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包出來的味道不夠鮮,有兩個關鍵,一個就是放鹽的時間。鮮蝦餡兒要先放鹽,這樣會比較黏糊,口感才好。第二個關鍵是不要放蔥姜,否則就易出湯,而且蔥姜的味道也會蓋住蝦的鮮味。
韭菜餃子防便秘
很多人很喜歡韭菜的那股香味,其特殊的辛香氣味有助於疏調肝氣、增進食慾。韭菜中含有大量維生素和粗纖維,能增進胃腸蠕動,具有防治便秘的作用。
韭菜性溫味辛,能補腎溫陽、益肝健脾,但是其偏溫熱,陰虛內熱者不宜食用,另外,消化不良或腸胃功能較弱者不宜多吃。
白菜餃子清熱消食
白菜木耳黑白配,再搭配一些雞蛋,不但清淡可口,而且營養豐富。
白菜不但含有膳食纖維、鈣、鐵、胡蘿素、維生素C等多種營養素,而且具有清肺熱、利腸胃、生津止渴、消食下氣的健康功效;黑木耳既可以幫助清理腸道,也有輔助降脂的食療功效。
香菇餃子健脾助消化
香菇餃子做起來可是有講究的,一是最好選用新鮮的香菇,細嫩,老年人易消化;另外,香菇可以和洋蔥以及肉類搭配。香菇具有健脾的作用;洋蔥中含有硫化物,具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
食後半碗餃子湯。所謂原湯化原食,煮完香菇餃子的湯有股特殊的香味,吃完餃子喝上半碗湯,可以幫助促進消化。
酸菜餃子爽口解膩
酸菜餃子,吃起來不但又酸又甜,還能促進食慾;另外,酸菜還能夠中和肉類的腥膩味兒,爽口不油膩,因此也適合老年人食用。
今日冬至
不要忘記吃餃子哦
吉林省衛生健康委關於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情況通報
(2020年12月21日公布)
2020年12月21日
最新消息
12月20日0-24時,全省無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截至12月20日24時,全省連續233天無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全省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累計治癒出院19例。
12月20日0-24時,全省無新增本地確診病例。截至12月20日24時,全省連續147天無新增本地確診病例。全省累計報告本地確診病例138例,累計治癒出院136例,病亡2例。
12月20日0-24時,全省無新增無症狀感染者。
提醒廣大群眾,當前「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形勢依然嚴峻,大家要樹牢常態化防控意識,要堅持外出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保持社交距離,不聚餐、不聚集,倡導健康生活方式,食物燒熟煮透,不吃生冷食物,減少疾病感染風險。如出現發熱、咳嗽等急性呼吸道症狀,要及時到當地定點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就診。
來源:人民日報微信、吉林氣象微信、中國天氣網部分來源:綜合網絡
視頻製作:朱嵩瑋
疫情通報:吉林省衛健委網站
編輯:楊美娜主編:劉剛 審閱: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