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難,這個問題要一分為二地說。我有個親戚,晚輩,在一所縣城比較不錯的中學讀高中。英語三十幾分,但總成績卻能排進年級前50,可見,孩子非常聰明。聽我說我研究單詞,叫我給他補習一下。我給他講了半天單詞結構,才發現他居然連基本的介詞for,from都不會,可見,不是不會,是沒學。只好從新概念英語第一課開始學。
其實英語本身並不難,難就難在它同漢語差別太大。我們又沒有的語言環境,所以學起來有些蹩腳。加上國內的英語教學不是很成功,無形中又增加了難度。說起英語有多容易,你完全可以跟老外吹吹牛,「你們英國字我全會寫,而我們中國字你十分之一也不會。」是的,你沒聽錯,英語就26個字,誰都會寫。但是否認識,我覺得英國人也不全認識。
看看句子的組成。字母組成單詞,單詞再組成句子。字母不能無緣無故的組成一個單詞吧?總要由符合單詞本身含義的字母組成。也就是說給單詞下個定義:單詞是由若干相關字母組成的具有一定意義的字母組合。句子就不定義了,是由單詞組成的。但同樣不能瞎組合,要符合邏輯才成。由於英語字母的簡練,就要求他們的句子邏輯必須清晰,否則就會亂。
我們學英語為什麼會難,是因為我們根本就沒有學習字。他們這26個字,誰都會寫,但認識的人不多。那麼你不認識字怎麼學詞吶?我們的教學中又為什麼沒有這26個字的學習吶?我百度了很多次,好像國外就沒有。國外沒有,但人家是母語,人家不用學這些字,但我們不同,我們沒有他們一樣的語言環境,所以我們就要創新學習方法,不能人家沒有,我們也沒有。所以,我認為英語應該從字母學起。而且相對簡單的是,只有26個字,不難學習。
另一點我們學英語難的地方,就是英語和漢語的差別太大。漢語屬於意會語言,不講求邏輯,意思明白即可。但英語一定要完全的符合邏輯,否則意義發生變化。那麼既然是符合邏輯的,有什麼不好學的吶?而可惜就可惜在我們的老師,至少教我的英語老師很少在講英語時叫教我們分清英漢之間的差別,於是總出現中式英語。其實,我們只要把漢語的邏輯理清一下,英語的邏輯就出來了。可惜,國內現在做得不好,甚至請什麼外教,外教懂什麼,他就會說英語,其他更甭提。
英語句子無非是那五大句型。了解了這個結構,時刻區分出句子的不同句型,句子的問題就解決了。
好了,現在可以比較一下了,是英語好學,還是漢語好學。一個只有26個字,然後按照邏輯組成單詞,再組成句子。一個有據說十萬字,即使常用的也有八九千,再組成詞,再組成句子,而且不講求邏輯。很顯然,英語要容易得多。只是要講究方法,再想辦法彌補語言環境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