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特工」黃慕蘭,她是得知向忠發叛變立即將消息傳出的人

2020-12-23 蘭姐故事

黃慕蘭於1907年7月18日,農曆六月初九出生在瀏陽一個書香門第,原名黃彰定。她父親黃穎初是瀏陽著名文人,與譚嗣同、唐才常一同在名儒歐陽中鵠門下受教,辛亥革命後曾任嶽麓書院教習,是黃興、蔡鍔等人的老師。他與譚嗣同一起辦過收養棄嬰的育嬰堂,與許多民國政壇人物有交往。黃穎初思想開明,對長女黃慕蘭十分寵愛,未讓她受纏足之苦。黃慕蘭有極強的記憶力和語言天賦,十分善於學習各地的方言。

1919年,12歲的黃慕蘭被父母送進長沙周南女校讀書。該校校長朱劍凡與夫人毀家興學,創辦周南女子學校,立志教育出一代獨立女國民,培養了一批在中國近代史上享有盛名的女學生,如向警予、蔡暢、楊開慧、丁玲等,黃慕蘭深受校長夫婦「女子當自尊、自重、自立、自育」思想的薰陶,參與五四愛國運動。在周南所受啟蒙教育對她走上革命道路產生了重大影響。她晚年接受記者採訪時回憶說:「我們這一代的女性能夠參與國民革命,跟女子教育的興起有著非常大的關係。」她後來不得不退學在家自學,但心中一直不忘校長的教誨,在讀《列女傳》、《木蘭辭》時十分欽佩智勇雙全的花木蘭,參加革命後毅然改名為慕蘭。

1923年至1925年,黃慕蘭在老家曾有過一段從小訂婚的包辦婚姻。丈夫是一位抽鴉片、打丫環的少爺。她實在忍不下去,便偷偷給父親寫紙條,要求以母病為由回娘家,從此再未回過婆家。父母讓她在家中自修,為上大學做準備,她讀了大量與革命有關的文章、傳單、簡報。多年後,黃慕蘭曾對人說:「如果不是我的父母如此開通慈愛,或者我當時結婚遇上一個好男人,也許我的故事就此結束了。」

1926年,黃慕蘭在北伐前夕毅然到漢口投奔宋慶齡、何香凝領導下的婦女運動,擔任漢口婦女部部長,並於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這位19歲的婦女運動領袖,長得漂亮,有文化,交際廣,有魄力,活動能力強,在武漢三鎮很出名,成為很多優秀男士追求的對象。郭沫若將她化身為長篇小說《騎士》中的女主人公金佩秋,茅盾寫長篇小說《蝕》也借鑑了她的經歷。1927年三八節,黃慕蘭與由共產黨員主辦的漢口《民國日報》主編、中共中央軍委機要處主任秘書和警衛團政治指導員宛希儼結婚。宛希儼是大學畢業的大家族子弟,也是逃離包辦婚姻參加革命的。

他們沒有婚禮儀式,結婚的消息由董必武在一次會議上宣布,並在報上刊登簡單的結婚啟事,表示公開否定過去的包辦婚姻。這一年風雲多變,國共分裂之後,宛希儼、黃慕蘭夫婦轉入地下工作,用米湯在《聖經》中密寫文件,黃慕蘭開始了不同凡響的「潛伏」人生。1928年,兒子出生才三天,丈夫宛希儼就被調往贛西南領導土地革命和武裝鬥爭,4個月之後在戰場犧牲。7個月後,黃慕蘭才無意間獲悉丈夫犧牲的消息。同年黃慕蘭秘密前往上海任中共中央委員會機要秘書,成為中央特科成員。在上海黃慕蘭遇見了在武漢時就認識的賀昌,他在中共六大與關向應同時當選為中央委員。

在賀昌勸慰、幫助下,黃慕蘭漸漸開朗起來,彼此產生感情,在徵求周恩來意見、得到組織同意後,黃慕蘭開始了她的第三段婚姻。1929年,與賀昌結合不久,黃慕蘭深入工廠領導工人罷工爭取權益時被捕,囚於龍華監獄100天。身懷有孕的黃慕蘭拒不承認共產黨身份,卻在彭湃的領導下成立了一個黨支部組織獄中鬥爭。出獄後,她一次次出色地完成了特殊使命,如喬裝成貴夫人,乘豪華遊輪從香港運送共產國際撥來的巨額經費到上海交給黨中央。

1931年,賀昌前往江西蘇區工作,後壯烈犧牲。黃慕蘭曾為賀昌生下一個孩子,孩子出生不久就被賀昌送到戰友處撫養,解放後才母子相認。當時,黃慕蘭肩上也擔負著繁重的革命任務,因黨在上海的地下工作受到很大破壞,許多地下黨員被捕,組織上看中了黃慕蘭的活動能力和社會關係,委命她擔任中國人民革命互濟總會的營救部長,與潘漢年單線聯繫,營救被捕同志。

黃慕蘭在擔任營救部長期間,結識了上海著名年輕律師陳志皋。1930年6月的一個下午,她和陳志皋在咖啡館閒談,偶遇陳在法租界巡捕房當翻譯的同學曹炳生,曹談起了巡捕房最近抓到的一個共產黨頭頭,說此人是湖北人,60歲左右,酒糟鼻子,鑲一口金牙,9個指頭,是懸賞10萬元才抓到的,這個人架子蠻大,但一點兒沒骨氣,還沒用刑就什麼都交代了。一個符合描述特點的人物闖進了黃慕蘭的腦海裡:這個人很可能是中央政治局兼中央常務委員會主席向忠發!黃慕蘭十分焦急,卻一直忍到曹炳生離開,之後她以頭痛為由請陳志皋送她回家。

短短兩小時之內,這個消息便由黃慕蘭傳給了潘漢年,再由潘漢年傳給康生、周恩來。甩恩來迅速組織中央李富春、蔡暢等人轉移。當晚,向忠髮帶著巡捕房的人直接用鑰匙開門闖進了周恩來轉移前的住所。向忠發是黨的主要領導人,又是特科領導成員,掌握的情報非比尋常,若不是黃慕蘭的這次機智敏銳傳遞情報,黨中共在上海的中樞機構完全有可能在瞬間垮掉。

1931年4月中旬,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並在上海領導全國工聯工作的關向應在閘北他的寓所被捕。關向應當時化名李世珍,被捕時身份沒有暴露。關向應被捕,當時負責中共地下黨保衛工作的顧順章正在漢口,因而並不知曉。4月21日,顧順章在漢口被捕,隨即叛變。他不僅供出了中共地下黨中央幾乎所有的機關以及領導人的地址,還將關押在國民黨監獄中身份尚未暴露的領導人一一指認了出來。情況非常危急,周恩來找到黃慕蘭,要她不惜一切代價儘快救出關向應。

黃慕蘭分析再三,向法租界的大律師、她的密友陳志皋提出,要求會會陳志皋的父親陳其壽。陳其壽在法租界會審公廨當了18年的刑庭庭長,在上海司法界一言九鼎。當他在自己家中見到黃慕蘭後,平時沉默寡言的陳其壽對她非常滿意,主動提出要收她為乾女兒,並要她擔任自己幾個女兒的家庭教師。一來一往,黃慕蘭和陳其壽談得非常投緣,於是陳志皋便向父親提出了請求,說是黃小姐有一個遠房親戚叫李世珍,被當局誤抓了進去,現關在龍華監獄,是否能通融一下。陳其壽一聽,二話不說,一口答應了下來。

幾天後陳其壽讓陳志皋出面請龍華監獄的典獄長到陳家吃飯,同時將黃慕蘭也叫了來。就在飯桌上,陳其壽將這件事講了,並在介紹黃慕蘭的身份時,稱她為自己的乾女兒。典獄長將放人的事一口答應了下來時間一天天過去了,但關向應卻並未放出。周恩來心急如焚,再次要黃慕蘭加緊辦理。黃慕蘭又一次來到陳其壽家中。陳其壽聽說乾女兒的事遲遲拖著未辦,非常生氣,於是又把典獄長找了來,典獄長說是姓李的書記宮不肯放人。陳其壽非常了解此人愛好,讓陳志皋拿了自己的信,又封了2斤上好的煙土去找李書記宮。

於是在龍華監獄關了近半年的關向應終於被放了出來。黃慕蘭和陳志皋親自駕車到龍華將關向應接了出來,並在東方旅館包了房間替他接風洗塵。之後關向應便去了蘇區,在紅軍中擔任了重要領導崗位。救出關向應之後,陳志皋對黃慕蘭展開了熱烈的追求。1933年,黃慕蘭聽取組織的意見,帶著「繼續支持營救被捕同志工作、婚後互不幹涉個人行動、允許她將來與前夫遺孤相認」的三項約定,與陳志皋結婚,奉命脫黨以民主人士的面目活動,先後糾銀行家、慈善家、國民黨特派員等特殊身份為中共工作,參與了「全國冤獄賠償運動」、營救「七君子」出獄、打通中共海路交通線、香港文化名大撤退等重大行動,其間曾再次遭受國民黨的牢獄之災。

20世紀50年代,因受潘漢年案牽涉,黃慕蘭兩度入秦城監獄,被監禁17年。20世紀80年代,她在鄧穎超的幫助下平反,任上海市政府參事。

相關焦點

  • 中共最美女特務黃慕蘭,私生活曲折數次入獄
    在上海從事地下工作時,營救過周恩來、關向應等中央領導人,以一個令人矚目的大美女形象出現,周旋於舊上海的各種場合,在隱蔽戰線屢建奇功,演繹了一個紅色特工的人生傳奇。令人稱奇的是,黃慕蘭還被幾位大作家當作原型寫進作品。生性多情的郭沫若,把她化身為長篇小說《騎士》中的女主人公金佩秋。茅盾寫《蝕》借鑑過黃慕蘭的人生經歷。
  • 「黨的奇兵」黃慕蘭,人生曲折數次入獄
    她一生結過四次婚,其中有三次屬於典型的「革命聯姻」。1955年,黃慕蘭因「潘揚案」被捕。此後二十多年數入秦城。直到1980年,在老戰友鄧穎超幫助下才得以平反。陳賡曾說:「慕蘭的一生是中國革命曲折發展的反映。」周恩來稱她為「我黨百科全書」與「黨的奇兵」!令人稱奇的是,黃慕蘭還被郭沫若、茅盾等大作家作為原型寫進文學作品中。
  • 紅色特工黃慕蘭:20歲潛伏國民黨從未暴露,結過4次婚,終年110歲
    雙方都派出特工打入敵方內部,刺探情報,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怠」,他們在隱蔽戰線上機智不屈地與敵人鬥智鬥勇。在中國近代史上有這麼一位傑出的女性,被周恩來總理譽為「黨內的百科全書」,陳賡說「黃慕蘭的一生是中國革命曲折發展的反映。」
  • 中共最美女特務:私生活曲折數次入獄
    黨組織否定了她的請求,並讓她與陳志皋結合。可陳志皋最後還是背叛了她的感情,這段婚姻以失敗告終。鮮為人知的是,黃慕蘭是第一個將原中共中央總書記向忠發叛變的消息傳遞給中央的人,使周恩來等得以及時的轉移,使當時的黨中央機構避免了無法估量的損失。1931年6月22日下午,法租界大名鼎鼎的律師陳志皋與熱戀之中的黃慕蘭一起去看電影,因時間尚早,便找了一個咖啡館坐了下來。兩人剛剛坐定,又有一人推門而入。
  • 最漂亮的紅色「女特工」,一生四段婚姻,20歲潛伏,110歲辭世
    在我黨歷史上,有很多出名的紅色特工,比如龍潭三傑的錢壯飛,曾經在危急時刻挽救我黨。當然,我黨的歷史上也誕生了很多優秀的女特工,比如今天我們要說的黃慕蘭,她甚至被稱為我黨歷史上最漂亮的紅色女特工,那麼,她身上都有什麼樣的故事呢?黃慕蘭出生於1907年,湖南瀏陽人,出生於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因此她有機會接受那個年代為數不多的女子教育。
  • 4段婚姻,4次入獄,110歲仙逝,她的一生就是一部革命史
    於是,黃慕蘭就留在了上海。就在這時,一個不幸的消息傳來:關向應同志被捕了!關向應是黨的主要領導,而此時顧順章在武漢叛變,一旦他交待出來,關向應就會十分危險。周恩來說:「一定要將關向應同志營救出來!」營救同志,這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可是,誰能擔任營救關向應的重任呢?
  • 【揭密】顧順章叛變之後
    在漢口,將張陳二人送走後,大概因為實在難耐技癢,顧順章居然登臺表演魔術。當然,他之所以敢如此弄險,還因為對自己的身手過於自負。顧順章有著高超的化裝術,每次都化裝後登臺。但千慮一失,結果被此前的中共叛徒認出,於是被捕。顧順章被捕後立即叛變。
  • 冒死營救秘密共產黨人的軍統女特工⑴
    她是一個令人生畏的軍統特工,曾任自貢、成都、廣元郵電檢查所所長,專門負責檢查進步刊物、報紙、信件,卻與中共秘密黨員康乃爾、康克明交往甚密,曾冒死救過康乃爾等人,被軍統關禁閉6個多月。1951年,在鎮反中當地政府準備將她作為反革命分子槍決,時任青年團西南工委副書記、後任四川省副省長的康乃爾寫了張條子,把她從刑場上救了下來。
  • 從江門走出去的紅色特工龔昌榮的英雄故事,在鳳凰衛視首播!
    顧順章可以說是一代特工之王,當時成立時,特科的工作很順利,但在1931年4月24日,顧順章在武漢被叛徒指認遭逮捕後,投靠中統,致使地下黨組織遭受巨大的破壞,多名人員遇害,被稱為「中共歷史上最危險的叛徒」。當天,武漢中統特務將顧順章被捕並叛變的消息電告南京中統首腦機關,被中央特科打入中統的情報人員錢壯飛截獲並第一時間報送黨中央。
  • 她為何很快就查出了唐飛叛變的真相?
    {蘇共神秘特工「葉琳娜」是蔡夢、方世寶、森田中的哪一個呢?成田的「自殺」說明了其身份,因為他必然是熟知唐飛近況的當場人!}又上線了一個新的蘇共特工「葉琳娜」!他或她的神秘甚至更比「瓦吉姆」更加的深!那麼,這個「葉琳娜」到底是誰呢?「葉琳娜」又為何會如此迅速的查清楚了唐飛的「假叛變」?並心中還稱呼唐飛為「同志」?這一樁樁一件件是否太過快速了?讓諜戰fans們都有些目不暇接了呢?
  • 為工作的需要,她先後嫁了4個男人,這工作比自己人生還重要嗎?
    我會想到最後一個,會想到情報網的一位女英雄,一位我們為之驕傲的人。黃慕蘭,身份高貴,大家千金,你能想到她一生結過的四次婚中,有三次都是為了工作而結婚嗎?誰提到富家女時不是覺得她們嬌弱無比,就應該待在家裡做溫室裡的花朵。可是慕蘭,不似她名字般溫婉柔弱,反而堅強無比,手段了得,知道她的人,都清楚她奉獻的心如竹子般堅韌。
  • 女性作為間諜的長處是什麼,紅色女特工給出的回答
    第二,女人對建立什麼樣的人生價值觀比較嚴肅認真,一旦建立將牢不可破。第三,女人比男人重感情,講面子,所以不容易當叛徒。第四,女人與女人在一起能形成堅不可摧的偉大力量。許多美女間諜,正是因為這種品質而傑出,而優秀。看看中國共產黨隱蔽鬥爭歷史上的幾位著名美女特工。
  • 中共歷史上最大的叛徒顧順章 叛變4年後被槍決 行刑前被刺穿「琵琶骨」?
    因為他敢打敢殺,在工人中頗有影響,被當時領導上海工人運動的中共領導看中,1924年顧順章進入上海市總工會工作,經向警予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925年"五卅運動"時,由於在罷工中表現活躍並本領高強,一度擔任蘇聯顧問鮑羅廷的衛士。
  • 日本女特工連死都不怕,卻害怕他的手段
    日本自明治維新後,經濟也開始慢慢發展了,但是關東大地震,讓整個日本恐慌,所以才開始計劃侵略中國。侵華戰爭開始之前,日本國內就已經開始煽動多生孩子,而這些孩子,只不過是日本政府眼裡的戰鬥機器,所以只要有戰鬥力的都派去了戰場上。當時日本為了侵略中國,培養了很多特務,其中女性最多。
  • 人質女化身女特工,潛入酒店,什麼是她最厲害的的武器?
    彼得的老婆娜塔莉也是一名頂級特工,而且正在接受一項棘手的任務,為了查出俄高官的罪行證據,她潛入俄內部找到了遇害者的名單,卻發現倖存者只有一個叫做米拉的女孩,所以娜塔莉趕緊收拾好證據,準備去保護米拉,不料途中她被俄特工發現,並遭到了追殺,彼得前來接應老婆,卻湊巧遇到了一夥情報局的人,原來隊友誤以為娜塔麗身份暴露,準備來殺人滅口,就這樣彼得眼睜睜看著老婆被射殺,而開
  • 一個遊擊隊司令中美人計叛變,找老領導譚餘保求饒被拿下處決
    革命家陳毅說過,只有經受住失敗考驗的英雄才是真正的英雄,中國革命的過程就是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尤其是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以第5次反圍剿失敗為標誌,中國革命走入低潮時,很多人就因經受不住考驗而叛變投敵,不過這些人在解放後都得到了應有的懲罰,曾開福就是其中一位。
  • 美國諜戰片《紅雀》:俄羅斯美女特工訓練過程如此不可描述?
    但由於一次演出意外,她被男伴踩斷了小腿,從而徹底告別大舞臺。事後她才從在情報部門擔任高官的叔叔那裡得到了一份竊聽錄音,她這才得知:原來男伴是故意的,原因在於男伴的女友,另一位天賦並不如自己的女演員嫉妒她的才華。她只有告別大舞臺,那位女演員才有機會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