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記》裡的洪安通,其實是敗在這個原因上面的

2020-12-16 飾者如斯夫

讀書之道,千人千解,一家之言,博君一哂。

金庸大俠的巨著《鹿鼎記》又翻拍上映了。張一山版的韋小寶槽點不少,下回再論。今天要說的王德順老爺子飾演的神龍教主洪安通。

關於洪安通,眾所周知的人設是邪教神龍教的教主,他漠視人命,欺男霸女,裡通外國,卻又武功高強,精通毒藥,讓人奈何不得,最終反而落得眾叛親離,氣絕身亡。但是,如果把這樣的人設深入的刨析,你會看到另外一個洪安通。

《鹿鼎記》創作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末,當時的國內外形勢可謂是風雲激蕩,各方勢力你方唱罷我登臺,這種情況下問世的《鹿鼎記》必然是有其特殊的意義。

《鹿鼎記》的背景是康熙初年,當時的滿八旗雖然兵強馬壯,但其統治尚處於岌岌可危之中,最重要的表現就在於人心向背。內部朝堂有鰲拜專權,蠢蠢欲動,民間有天地會等一眾義士躍躍欲試,外部有葛爾丹、羅剎國等虎視眈眈,更不要說中國歷史之中一貫存在的邪教組織了。玄燁小同志的權力可謂是搖搖欲墜。

這邪教組織端的上是源遠流長,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時期的人殉,本人學識尚淺,不予考量。但是在網絡小說《唐磚》中,田襄子,白石宮,白玉京等這些隱門的存在,大概可以認定為邪教組織的各個派別吧。

而我覺得,邪教之所以稱為邪教,其根本的表現就是信長生進而自己,或者蠱惑他人去追求肉身的不朽。縱觀歷史,被判定為邪教的莫不是有這個特徵。神龍教顯然也是如此。

神龍教的教義如何,書中並沒有詳細說明,但是就神龍教內亂時,教中的那一眾老人的對白中可以看出,神龍教就是洪安通和這些老兄弟從無到有創造出來。至於創建神龍教的目的,我想大抵不過追求長生這一道誘惑吧。

精神不朽尚可一試,肉身長生卻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偽命題,但歷史上的那些高人或者帝王,卻總也抵不住這樣的誘惑。從始皇帝尋不死藥開始,這種誘惑就充斥了朝野四方,別人失敗了,那是因為他們不夠聰明,力量不夠強大,大概所有的強力者都是這樣認為的吧。

洪安通的武功天下數一數二,且還有著極高的文學造詣,這一點從他傳給韋小寶的「英雄三招」的命名上可以體現出來。就自身修為方面來說,我認為可以比肩東邪黃藥師,都是文武雙全。而在權利方面,又執掌神龍教,可以號令萬千教眾。可謂盛極一時。

之所以說洪安通在追求長生,首先當然是那句「仙福永享,壽與天齊」的口號,這句話搔到了洪安通的癢處,其實是在他的腦海裡構築了一道虛幻的蜃景,令他YY無限。

那些有關飛升的傳說,最多的還是服用丹藥這個途徑,而洪安通最拿手的恰恰是煉藥。豹胎易筋丸是毒藥,從發作的效果來看,是改變人的體型。所以,我覺得它應該是洪安通煉藥失敗的產物,洪教主的本意是要藉助這種丹藥返老還童的,在別人身上一試,效果不太好,卻又意外發掘了它的控制人的功用。

洪安通精通陣法,他調教的七個少年,合擊之下就能殺死武功高絕的原白龍使鍾志靈。古代的陣法都是從太極八卦中演變出來的,其核心就是易理。所以精通陣法的人,必然是一個易學大師。

易理的另一種演繹就是風水,邪派風水中有竊人氣運之說。普天之下氣運最強的當然是皇家了。而傳說中,滿清的氣運就藏在了《四十二章經》之中。神龍教上下不遺餘力地潛入皇宮,搜集《四十二章經》,應該就是因為洪安通的這個想法。

《唐磚》中,田襄子的形象就與洪安通極為的契合。田襄子被雲燁認為是一個極度自製的瘋子,洪安通又何嘗不是呢?區別在於洪安通惜身,所以就有了局限。

蘇荃是洪安通搶來的教主夫人,我覺得那時的洪安通應該是求仙的心境被動搖了:武功延緩不了衰老,被寄予厚望的豹胎易筋丸又沒有想像中的作用。他急需一個方向來穩固自己的心境。所以,年輕貌美的蘇荃,其實就是洪安通給自己找來的一個吊在驢子前面的胡蘿蔔。

可是洪安通自身的境界還沒有到瘋魔的極致,他沉迷於這種虛妄中無法自拔,其表現就是對蘇荃的萬般寵愛,甚至是真心的想與她仙福永享。洪安通作繭自縛,而又沒有破繭而出的心態毅力,所以,蘇荃的背叛,斷了他的求仙寄望,才是殺死洪安通的最致命一擊。

洪安通就是這樣,一生都沉浸在追求長生的道路上,這種極度自我的性格,可以讓他在創教初期,成為眾多追隨者的領袖,可神龍教發展到完善的程度之後,各個既得利益者,誰又會心甘情願地成為他人地墊腳石呢?眾人反洪,也就成了必然之勢。在這一點上,洪安通與晚年的唐玄宗李隆基有著相似之處,都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洪安通在《鹿鼎記》中只有寥寥數筆,可就是這麼簡單的勾勒,金庸先生給我們塑造了一個集霸氣、傲氣和一絲帝王氣於一身的偏執人物形象。洪安通的一生必然是精彩絕倫,可惜我們無緣得見,

#張一山版鹿鼎記#

相關焦點

  • 洪安通是鹿鼎記第一高手嗎?未必,這幾個人可與之爭先
    鹿鼎記中神龍教的洪教主武功極強,因其最終一戰,很多人認為他是鹿鼎記的第一高手,的確洪教主的最終戰含金量極高,足夠讓他去爭奪這個鹿鼎記第一,但是除了洪教主之外,鹿鼎記還有幾人可與之一較長短,這幾人分別是上代主角袁承志、神拳無敵歸辛樹、獨臂神尼九難,再加上神龍教主洪安通,這四人武功是在鹿鼎記中是毋庸置疑的前幾位。
  • 《鹿鼎記》中海大富的武功如何?能夠排到多少位?專家:不容小覷
    韋小寶和康熙帝的界限感,其實也是在這個時候產生的萌芽,這讓韋小寶受用了一輩子。海大富失明以後,知道真正的小桂子已經被韋小寶害死,但是他還是選擇裝作不知道,而後利用韋小寶出去和人玩的機會,查清楚了關於太后的秘密。並且在事情真相逐漸露出水面的時候,選擇給韋小寶下毒。
  • 《鹿鼎記》裡海大富的武功到底是個什麼級別,能排進前十?
    海大富海公公在《鹿鼎記》裡可謂家喻戶曉。每次眼前只要閃過他的形象,立即感到森森寒氣。想起小桂子,就不得不想起海大富。但是海公公的武功顯然不能躋身超一流高手之列,無法和洪安通、陳近南、馮錫範、胡逸之、吳六奇等高手相提並論。
  • 武學盛世——鹿鼎記人物實力等級大劃分
    鹿鼎記由於受到武學退化論影響,經常一些人認為各方面表現不行,這是典型的人云亦云。其實作為金庸的封筆之作,鹿鼎記武藝描寫頗為玄幻,吳大鵬這類龍套都擁有摩雲掌力,毛東珠這種書內二流角色的化骨綿掌打中人後一年半載後才讓人骨慢慢折斷碎裂,陳近南的凝血神爪讓人全身血液變成黃色最後凝固而死,如何不是誇張神奇?
  • 陳小春版《鹿鼎記》為什麼好看?下面3點原因很重要
    電視劇版本的《鹿鼎記》其實不少,最早是1977年文雪兒版,女扮男裝的韋小寶,然後是TVB梁朝偉和劉德華版、臺灣省中視李小飛版、之後張衛健、黃曉明、韓棟版。傳播度最廣、影響最大的還是陳小春版,為什麼這一版本那麼成功呢?
  • 海大富的武功在《鹿鼎記》裡面是什麼級別的,能夠排到多少位?
    現在由於張一山出演的《鹿鼎記》讓網上一片責罵,說這不是《鹿鼎記》而是《猴鼎記》。張一山的演技我們姑且不去討論,我們來探討一下《鹿鼎記》裡的頭號陰謀家,武學高手海大富。此人可以用深不可測來形容。可以說就政治能力而言,整個《鹿鼎記》裡。除了康熙就是海大富了,對比之下,陳近南和海大富比較一下的話,陳近南顯得幼稚可笑。對於海大富而言,他是一個太監,已經沒有所謂的個人慾望,他有的只是政治、陰謀和傾軋的博弈。為了順治給他的任務的欲望。海大富首先是個陰謀家,然後才是一個武林高手。而且在書裡也就是三檔水平。
  • 鹿鼎記是一個低武世界?荒謬至極,書中幾大頂尖高手堪比喬峰
    而《鹿鼎記》又是其中的代表,主角韋小寶的武功不值一提,反武俠的套路十分明顯。整本書中的武功也遠不及《天龍八部》奇幻多姿。但是《鹿鼎記》中的武學水平真的很低嗎?其實不然,《鹿鼎記》中的武學水平並不差。《天龍八部》裡有一個情聖段正淳,處處留情,各個真情,情人一大堆。他的這些情人之間,也是相互爭鬥,你死我活。
  • 《鹿鼎記》30大高手武功排名(中篇):神龍教實力驚人
    金老在《鹿鼎記》中就塑造了神龍島這一神秘而強大的門派,它盤踞遼東神龍島,高手輩出且野心勃勃,竟然可以做到偷換太后這種手筆,可惜終究落了個煙消雲散,而本篇排名中神龍教高手佔了很大的比重。閒言少敘,正式開扯!第20位 歸鍾歸辛樹與歸二娘的兒子,天生患有重病,雖在碧雪劍中得到袁承志救助,但是智力停留在孩童水平。
  • 新鹿鼎記遭吐槽,不妨看看鹿鼎記續集小說,感受與金庸不同的味道
    由張一山主演的新版《鹿鼎記》電視劇一經播出,就遭到了網友的大量吐槽。在某評分網站上,新版《鹿鼎記》評分低至2.7分。大量網友認為,這版《鹿鼎記》表演浮誇,設定奇葩,把金庸原著《鹿鼎記》演成了鬧劇,把原著韋小寶演成了「猴小寶」。甚至有網友吐槽說:「差點以為看的是《西遊記》而不是《鹿鼎記》。」
  • 鹿鼎記:先後傍上洪安通和韋小寶,蘇荃是一個貪慕權力之人嗎
    她的前任很不簡單,正是神龍教教主洪安通。蘇荃年輕貌美,她是被搶到神龍島,然後被逼才做了壓寨夫人的。不過,蘇荃貌似挺喜歡做這個教主夫人。神龍教教主洪安通雖然有權有勢,武功極高,但是長得對不起人,「臉上都是傷疤皺紋,醜陋已極」。另外,他還是一個鬍子都白了的老頭子,「年紀甚老」。老牛啃嫩草,一樹梨花壓海棠!儘管洪老頭整天吃補藥,畢竟歲月不饒人。
  • 腦洞大開,談一談《鹿鼎記》裡神龍教的來歷
    通吃島距離神龍島只有三十裡,而韋小寶和七個老婆在通吃島上生活時,曾遇上大雪,因此神龍島肯定是在北方。韋小寶從五臺山回來,被方怡所騙,第一次去神龍島,「舟行數日…忽見東北方出現一片陸地」;再後面,康熙派他以赴長白山祭天的名義,從天津出發,突襲神龍教,這說明神龍島在去往遼東的海路附近。
  • 1969年,金庸開始創作《鹿鼎記》,筆下對北方「熊大」不客氣
    幾乎嚇尿的韋爵爺一番花言巧語總算有了喘息之機,最後逃脫洪安通的魔掌,和雙兒一起,騎著鹿一路向北狂奔。最終韋小寶鑽進了鹿鼎山上的雅克薩城,還在密道中摸了一把洋妞,結果就被黏上了。這個洋妞不簡單,正是羅剎國的索菲亞公主。之後索菲亞帶著韋小寶去了莫斯科,剛好趕上一場宮廷政變,索菲亞從一個公主成了階下囚。
  • 逐鹿中原,定鼎天下:鹿鼎記中康熙解決各大反清勢力的難度
    鹿鼎記一書以鹿鼎二字為名,其實是有一明一暗兩重釋義,明面上主角韋小寶最後被封為鹿鼎記公,則這部書是鹿鼎公的傳記,但除此之外,還有一層暗中釋義,也不難理解,鹿與鼎分別為逐鹿與定鼎之意,這部書從康熙擒拿鰲拜親政,一直寫到尼布楚條約的籤訂,康熙一生最重要的功績,包括擒鰲、平三藩、收臺灣,與俄羅斯劃定疆界,都在這段時間內完成,所以鹿鼎記也是康熙的鹿鼎記。
  • 武俠宇宙全覽之——鹿鼎記殺
    本系列作品包含:「射鵰英雄傳殺」、「神鵰俠侶殺」、「倚天屠龍記殺」、「天龍八部殺」、「俠客行殺」、「鹿鼎記殺」,六套作品共同組成了「武俠宇宙」,在「武俠宇宙」中,相同的招式技能描述相同,武俠概念也都一併通用。
  • 鹿鼎記:蘇荃並非溫順之輩,為何突然「下嫁」韋小寶,別想歪
    因此,韋小寶也沒有膽子去招惹這個蘇大姐。 韋小寶不敢對蘇荃有什麼非分之想,總是遠遠躲著。而蘇荃對韋小寶也沒有什麼好感,雖然她嘴上誇這個小孩兒嘴甜,其實很明白其為人,沒有弄死他已經算是很客氣了。這樣的兩個人本來應該不會有任何火花,因為幾乎沒有一點感情基礎,但是偏偏就成了一家人,實在讓人難以理解。這不是天意,似乎更像是金庸的曲筆。
  • 新版《鹿鼎記》開播,張一山版的韋小寶七個老婆都是誰!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說起《鹿鼎記》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它是金庸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
  • 新鹿鼎記敗局已定,新一代演技扛把子張一山,為何崩得這麼徹底?
    但是萬萬沒想到的是,從《鹿鼎記》放出第一條預告開始,評論區就幾乎崩盤,片段裡,張一山飾演的韋小寶在酒樓說書,表情誇張,慷慨激昂,最後那個瞪著眼珠子的特寫,讓網友吐槽嚇了一跳。所以《鹿鼎記》的翻拍空間其實很大,原著的改編和拓展方向也很多,其中改編最大的應該算是周星馳的電影版《鹿鼎記》和張衛健的電視劇《小寶與康熙》,這兩部作品口碑極佳。
  • 84版鹿鼎記:「雙兒」黯然退圈,「蘇菲亞」曾是港姐季軍
    雖然現在很多人常把84版《鹿鼎記》打上杜琪峯的標籤,其實當時杜琪峯還處於蟄伏期,真正主導這部劇實際上是李添勝。而98版的監製也是李添勝,所以與其說是84版和98版的較量,不如說是兩個時期的李添勝對《鹿鼎記》的不同詮釋。
  • 張一山版鹿鼎記其實還不錯,看完你笑了麼?
    張一山版《鹿鼎記》其實真的還蠻好的,不是反諷,是真的蠻好的。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尊重原著成了亮點了,這個其實講不清楚好壞。不過作為一個資深的金庸小迷弟,再看金庸先生的書時已經很難讓我快樂了,每一本都這樣。
  • 從《鹿鼎記》看金庸多線戲劇技巧
    想必這也是金庸為什麼那麼喜歡莎士比亞的原因吧,因為莎士比亞的東西都是可以視覺化的舞臺戲。《射鵰英雄傳》裡,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金庸是以方位來命名角色的。塞北秋風野馬,江南春雨杏花,中國大好河山呈現的天然「舞臺空間」,成為了金庸多線敘事的重要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