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金庸開始創作《鹿鼎記》,筆下對北方「熊大」不客氣

2020-12-22 燕市屠狗者

韋小寶奉命去搞神龍教,推著幾門大炮上去一番狂轟濫炸,神龍島灰飛煙滅。大功告成之際,他被方怡再次誘騙,被洪教主「請」到了船上。幾乎嚇尿的韋爵爺一番花言巧語總算有了喘息之機,最後逃脫洪安通的魔掌,和雙兒一起,騎著鹿一路向北狂奔。

最終韋小寶鑽進了鹿鼎山上的雅克薩城,還在密道中摸了一把洋妞,結果就被黏上了。這個洋妞不簡單,正是羅剎國的索菲亞公主。之後索菲亞帶著韋小寶去了莫斯科,剛好趕上一場宮廷政變,索菲亞從一個公主成了階下囚。

面對這種困境,索菲亞完全懵逼,不知所措,哭了個稀裡譁啦。最後韋小寶憑藉著聽評書聽來的智慧,幫助索菲亞逆風大翻盤,令其當上了女攝政王,手握權柄笑哈哈。

這一情節,讓人看得也很過癮。隱隱然,羅剎國不過如此,這個韋小寶真是揚我國威!

讓韋小寶調教索菲亞,玩轉羅剎國,這貌似是金庸在自嗨,同時可能也引發了不少讀者跟著一起自嗨。

這種自嗨很有些「精神勝利」,仿佛韓國意淫他們曾經射瞎大唐李世民,打得唐軍丟盔棄甲奪命而逃。

要知道,當時的北極熊已經是熊老大,蠶食鯨吞瘋狂擴張,就說那個雅克薩城,那可是建在鹿鼎山上,而鹿鼎山正是滿清龍脈所在,很有些騎在脖子上拉屎撒尿的意思,八旗兵倒也沒有立即還以顏色。

另外,雅克薩只是一個據點,羅剎國貪婪成性,眼睛盯的可不止是滿清的老家,更有山海關那邊的北京城。這一點企圖,羅剎國的狗腿子洪安通是說過的,他建議羅剎國從水路登陸天津直取紫禁城。

這麼來看,當時的羅剎國絕對是超級強國,不亞於當年橫掃四方的蒙古帝國。索菲亞公主是俄國第一代女沙皇,手腕強硬,野心勃勃,當然不會是金庸筆下的傻白甜,任由韋小寶調教云云自然都是太過瞎扯。

金庸一向都不是一個偏激的人,而且他把《鹿鼎記》當成歷史演義來寫,自然有著十二分的嚴謹。這在書中是有體現的。為何一寫到俄國就有些畫風一變呢?羅剎國這個稱謂已經很彰顯敵視了,讓韋小寶成為那裡的JJ圖騰更是對之的一種嘲諷加蔑視。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有必要看一下《鹿鼎記》的創作時間。這部小說起筆於1969年10月,完結於1972年9月。這個時間很重要,當時的歷史是什麼情況呢?沒錯,正是中俄決裂之時,「珍寶島戰役」剛過去沒多久,熊國不僅數十萬大軍壓境,更是不斷揚言威脅要扔原子彈。

這個時候,作為明報的社評主筆,金庸不可能對當時的國際形勢充耳不聞,對於熊國的蠻橫,想必每一個中華兒女自然都是義憤填膺。 寫鹿鼎記的時候,金庸筆下自然對「熊大」很不客氣,抹黑嘲弄也是在所難免。

金庸這麼寫也應該不是僅僅為了洩憤,從長遠考慮,他一定是覺得熊大不是一個好朋友。

韋小寶這個人物身上很有阿Q的影子。魯迅寫《阿Q正傳》,文筆頗為幽默,能讓人看得捧腹大笑,而多讀幾遍就會感受到無限的悲涼。金庸估計也是致敬這種寫法,他讓韋小寶去各種挫敗嘲弄羅剎國,也是充滿著幽默感,這幽默的背後其實也是充滿著悲涼。

朋友一轉身就可能成了敵人。面對老大哥的突然秀肌肉,現實中的人們真的可以去做韋小寶嗎?顯然是不可以的。那麼金庸用韋小寶當然也不是自嗨,而是一種反諷和警示。晚清國弱,喪權割地,說什麼要有韋小寶在就好了,也正是這層意思。或許金庸真正想說的是,面對熊大朋友,一定要保持清醒,千萬不可麻痺。

(所有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堅持原創,感謝支持!#金庸武俠#

喜歡的朋友請點擊添加關注哦~

相關焦點

  • 金庸電視劇《鹿鼎記》
    《鹿鼎記》是中國現代作家金庸創作的一部長篇武俠小說。這部小說創作於1969至1972年間,故事背景設置在明末清初,講述從小在揚州妓院長大的韋小寶,以不會任何武功之姿態闖江湖各大幫會,周旋於皇帝朝臣之間並奉旨遠徵雲南、俄羅斯的故事。
  • 對於新版鹿鼎記個人看法
    #《鹿鼎記》是香港作家金庸創作的一部長篇武俠小說。這部小說創作於1969年-1972年間,背景設置在明末清初(1644年-1689年),講述從小在揚州妓院長大的韋小寶,以不會任何武功之姿態闖江湖各大幫會,周旋於皇帝朝臣之間並奉旨遠徵雲南、俄羅斯之故事,塑造了一個與傳統俠客完全不同的小人物形象,並借這個形象諷刺了一些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和迂腐頑固的思想,表現了民族統一的思想。
  • 明教、日月神教、神龍教,金庸筆下反派的大衰退
    金庸筆下的江湖,構建了無數代表正道的門派,比如:少林、武當、華山,為了保持平衡或者說故事情節的推進必然要構建一個反派組織,這個反派組織在《倚天屠龍記》裡叫「明教」,在《笑傲江湖》裡叫「日月神教」,在《鹿鼎記》裡叫「神龍教」,這三個教派的共同點都是聲名狼藉且很強大,張三丰再三叮囑張無忌切忌不可加入明教
  • 【過年不打烊】現貨!金庸大系盡收眼底,精裝《漫筆金心:金庸小說漫畫大系》,首刷限量附超值豪禮,書迷們,不要再等了哦.
    1993 年出版《三國志》漫畫,在港、日兩地大受歡迎,成為首位成功打入日本漫畫市場的香港漫畫家。1996 年為日文版金庸小說繪畫封面及插圖,開始與金庸小說結緣。2007 年以《孫子兵法》榮獲日本首屆「國際漫畫賞」最高榮譽之「最優秀作品獎」。
  • 鹿鼎記將拍電影三部曲 導演曾憑這部作品入圍柏林電影節主競賽
    1905電影網訊在今年柏林電影節眾多的中國項目中,金庸封筆之作《鹿鼎記》的全新電影版本成為了最熱門的話題。據外媒報導,這是《鹿鼎記》26年來首次回歸大銀幕,將由正在電影投資與製作,彭浩翔擔任導演、監製及編劇,並以三部曲的形式完整呈現這部「金庸第一小說」,每部的製作費用暫定為8000萬美金,消息一經曝光便引發歐洲電影市場熱議。
  • 金庸老爺子才走兩年,他的封筆之作《鹿鼎記》就被禍害成這樣
    張一山版的《鹿鼎記》已經開播了,新版《鹿鼎記》從確定要翻拍開始,就一直爭議不斷。唯獨吸引觀眾的點就是張一山飾演韋小寶。因為無論是《春風十裡不如你》《餘罪》還是《柒個我》都成功的向觀眾展示了他的演技,更重要的是張一山的銀幕形象也是符合韋小寶痞痞的,吊兒郎當的樣子。
  • 六神磊磊等談《鹿鼎記》翻拍:沒有金庸,他們連挨罵的資格都沒有
    現在金庸故事裡的那些大情節,人人都知道,誰不知道韋小寶七個老婆,這些東西不抓人了,不可能像當年那樣讓大家的心情隨著劇情跌宕起伏。打個不是很恰當的比方,就跟看莎翁劇一樣,誰不知道朱麗葉羅密歐死了,那麼現在看金庸劇看什麼?看細節,看功力。
  • 新鹿鼎記遭吐槽,不妨看看鹿鼎記續集小說,感受與金庸不同的味道
    由張一山主演的新版《鹿鼎記》電視劇一經播出,就遭到了網友的大量吐槽。在某評分網站上,新版《鹿鼎記》評分低至2.7分。大量網友認為,這版《鹿鼎記》表演浮誇,設定奇葩,把金庸原著《鹿鼎記》演成了鬧劇,把原著韋小寶演成了「猴小寶」。甚至有網友吐槽說:「差點以為看的是《西遊記》而不是《鹿鼎記》。」
  • 金庸又一新劇將播,新《天龍八部》接檔《鹿鼎記》,清一色新演員
    「笑傲江湖,傳奇一生」的金庸老先生,一生中創作了十多部武俠巨作,收穫了不少的讀者,每一部作品都俠骨柔情,浪漫唯美的江湖世界,讓很多人沉浸在其中。成為了一個時代的記憶, 雖然近些年來玄幻仙俠的題材大熱,傳統的武俠劇漸漸沒落,但是依然有不少導演翻拍武俠作品,最近張一山版的《鹿鼎記》可謂是槽點滿屏飛,2.5的評分有種手下留情的感覺。據消息生成,繼《鹿鼎記》之後的另外一部金庸武俠小說《天龍八部》定檔於2020年將接棒,呈現在觀眾的視線中,這部作品的吸睛程度,一點都不亞於張一山版本的《鹿鼎記》。
  • 金庸筆下男主角,師父最多和最少的,成就當然都不小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先生武俠小說,塑造了很多經典的人物形象。這些人物經歷、身世都各有不同,有的人師父很多,而有的人師父很少。金庸筆下的男主角,誰的師父最多?誰的師父最少?郭靖師父最多,總共有十一位金庸筆下男主角,師父很多的也不少,最突出的就應該是《鹿鼎記》裡的韋小寶和《射鵰英雄傳》中的郭靖了。韋小寶有海大富、陳近南、康熙、九難、洪安通、蘇荃等都教過他功夫,但他卻從來沒有用心學過。
  • 至2020年有多少版的《鹿鼎記》
    1984年李小飛版《鹿鼎記》《鹿鼎記》是臺灣中視1984年推出,週遊執導,李小飛等主演的電視劇。該劇講述了金庸筆下人物——韋小寶的故事。1992年周星馳電影版《鹿鼎記》《鹿鼎記》是改編自金庸小說的一部武俠喜劇。影片由王晶執導,周星馳、吳孟達、溫兆倫、林青霞 、 李嘉欣、袁潔瑩、邱淑貞、陳德容等聯合出演。
  • 金庸筆下十二大美男,第四名宋青書
    宋青書,是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中的人物,在金庸的書中,宋青書可是帥過張無忌的,而且宋青書的外號也是「玉面孟嘗」,很多女子見了都害羞的那種他長相英俊,殷離見了後,說他比張無忌好看的多,連張無忌也不得不同意。
  • 1992年,王晶拍《鹿鼎記》,金庸對於周星馳的表演,說了6個字
    有趣的是,《鹿鼎記》兩部曲和《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這兩部金庸小說改編作品,雖然故事情節改動很多,其主要故事線卻完全遵照金庸原著。和徐克的魔改《笑傲江湖》相比,王晶的改編明顯更加「循規蹈矩」。也因此《鹿鼎記》系列不僅令金庸書迷滿意,連金庸本人也對其表示肯定。
  • 金庸筆下有2位歷史名人被改寫命運,英雄成罪人,罪人卻成了英雄
    在金庸筆下的確是有一些極具爭議的改動,比如本文要提到的這兩位,一個明明是英雄人物,到了金庸武俠故事中卻成了奸賊,而另一個角色明明是奸賊,卻被塑造成了英雄人物。 一、金庸改寫命運之人 金庸筆下的歷史人物可不少,比如《天龍八部》中的段譽就是有歷史原型的,金庸是根據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大理皇帝段和譽(段正嚴)來創作的段譽這個角色,不過很明顯,這個人物和金庸別的他區別非常之大。
  • 比起新版《鹿鼎記》被全網嘲,我更關心背後的新麗傳媒和金庸IP
    陳小春版、周星馳版《鹿鼎記》被網友追封為金庸IP改編作品最佳,而黃曉明版、韓棟版的「韋小寶」,雖遭到市場質疑,但在「張一山」這版面前,豆瓣中對「過去給黃曉明打差評」的「追悔」,也不在少數。那些年,由黃曉明抗下的唾罵聲,終於還是換人了。新麗製片能力受質疑,IP紅利終究難兩全?
  • 《鹿鼎記》翻車,江湖已遠-虎嗅網
    」男演員張一山,併集合了《重案六組》《白鹿原》的編劇申捷以及《幸福來敲門》的導演馬進的團隊……單就過往履歷來看,這無疑是一個創作水平不低的陣容。作為金庸的封筆之作,《鹿鼎記》的地位不言而喻。倪匡大師就曾經在《我看金庸小說》一書中將《鹿鼎記》排在首位,認為它是「金庸創作的最高峰、最頂點」。此外,這也是金庸最「特別」的作品,和前面的作品相比,《鹿鼎記》的故事背景更加宏大,從「武林」擴展到了包括朝堂、市井、寺廟、異域等不同的場景。
  • 金庸筆下最奇葩的神功,越學反而越多,再給張三丰五百年也學不全
    金庸先生一共寫了十五部經典武俠小說,自春秋戰國時期到清朝乾隆年間,江湖不知出了多少絕頂人物,不知出現了多少武功秘籍,而其中有一套神功最為奇葩,因為這套武功與其他神功大不相同,別的武功往往都能練完,但這套武功卻越練反而越多,即便給武當祖師張三丰五百年時間,恐怕他也無法真正練全。
  • 鹿鼎記竟然還有漫畫版?張一山新版演技太浮誇,不如試試二次元!
    鹿鼎記小說創作於1969至1972年間。 故事背景 鹿鼎記的故事背景為清初,生長於妓院無名小子韋小寶,毫無武功卻能闖蕩江湖各大幫會,憑藉自身的聰明機智,周旋於皇帝和群臣之間,經歷了一個又一個有趣驚險的故事,金庸老爺子塑造了一個與以往武俠世界的大英雄大俠客完全不同的小人物,並藉此諷刺了一些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其中家國思想更是值得深思。
  • 《鹿鼎記》口碑低迷,金庸劇不再吃香?
    張一山扮演韋小寶經典IP+演技演員,效果卻不如預期《鹿鼎記》是金庸的封筆之作,深受讀者喜愛,曾改編成眾多版本影視作品,其中不乏口碑收視雙豐收的經典之作。如1998年由TVB出品、陳小春及馬浚偉等人主演的電視劇《鹿鼎記》豆瓣評分高達8.8分,陳小春也因此被觀眾譽為「簡直就是韋小寶本人」。
  • 《鹿鼎記》與《三劍客》神似在哪裡
    金庸對池田大作說:「在所有中外作家中,我最喜歡的的確是大仲馬,而且是從十二三歲時開始喜歡,直到如今,從不變心。」基本可以確定,金庸十二三歲讀到的,主要就是「達達尼安三部曲」,大仲馬其他重要作品,如《基督山伯爵》,其時尚未譯為中文,而金庸通過英文大量閱讀西方小說,已是二十歲以後的事了。金庸說:「《俠隱記》一書對我一生影響極大,我之寫武俠小說,可說是受了此書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