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記》翻車,江湖已遠-虎嗅網

2021-01-13 虎嗅APP


新版《鹿鼎記》撲得轟轟烈烈。


這部由張一山和唐藝昕主演的新改編劇於11月15日空降CCTV-8,並在愛奇藝和優酷同時播出。開播當晚,豆瓣就給出了3.0的低分,截至發稿日已跌到2.6,其中有82.6%的觀眾給出了一星的評價。


與低評分相對應的是播放熱度和輿論熱度的飆升。


雲合數據顯示,新版《鹿鼎記》自開播以來,播放率一直位列前三,全輿情熱度指數則持續第一。另外,新版《鹿鼎記》也接連幾天以#鹿鼎記評分#、#新鹿鼎記鰲拜家寫了鰲府#等負面話題衝上微博熱搜榜。


《鹿鼎記》居全網劇集輿情熱度榜第一


從熱度來看,這部劇無疑可以被稱為2020年度「現象級」的爛片。它不僅給微博網友貢獻了數不清的吐槽出口,成為段子手們的造「梗」靈感,也讓B站的解說UP主們找到了令人興奮的新選題。


B站的吐槽視頻


其實在開播之前,大部分人都認為這版《鹿鼎記》應當是一部在水準之上的作品——以金庸的經典原著為內容起點,選擇被觀眾認為很適合出演韋小寶的「演技派」男演員張一山,併集合了《重案六組》《白鹿原》的編劇申捷以及《幸福來敲門》的導演馬進的團隊……


單就過往履歷來看,這無疑是一個創作水平不低的陣容。然而事實情況卻是,這個「8分陣容」最後向觀眾奉獻的,是一部不足3分的作品,不僅遠未達到及格線,甚至成為了今年國產劇中最低分的作品。




新版《鹿鼎記》的失敗向市場證明了一件事,即金庸不再是萬能金牌,好的團隊和口碑尚佳的演員也不是作品的護身符。經典作品或許有時代濾鏡的加成,但如果為了追求「創新」而丟失了作品的本質,更難以贏得觀眾和市場。


張一山怎麼了?


誰都沒想到張一山版的韋小寶會遭遇這麼大陣仗的「翻車」。


畢竟,在一眾童星出道的演員當中,張一山被認為是「轉型」成功的代表。憑藉著2016年熱播的《餘罪》,張一山摘掉了自己身上「童星」的標籤,正式晉升新生代演技派男演員的行列。


也正因如此,在新版《鹿鼎記》公布陣容後,大部分觀眾也都表示認可與期待,認為他痞氣的螢屏形象和性格很適合出演韋小寶這個角色。


開播前一天的相關微博截圖


然而,從新版《鹿鼎記》第一集的說書情節開始,張一山頭戴一頂綠帽入畫,以浮誇的表情和矯揉造作的體態,打破了所有觀眾心中關於韋小寶的認知。


開播當晚,微博和豆瓣都出現了一大批吐槽張一山演技的「金句」,網友評價張一山像在演「美猴王」,並認為他「每一秒都在擠誇張的表情,表演痕跡太重」。


與此同時,此前張一山解讀新版《鹿鼎記》的採訪也被翻了出來,他在採訪中表示,這次希望能夠給觀眾帶來一些新的東西,整體風格已經往卡通和搞笑上面走了,表演方式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但還是尊重原著的。


顯然,觀眾對這種表演方式並不買帳。作家「六神磊磊」就在文章中指出,他認為「幽默」的風格反而成為了團隊的負擔,張一山的武器庫在韋小寶這個角色上也存貨不足,只能用「擠眉弄眼」和「手舞足蹈」的方式去表演。


張一山版「韋小寶」


在新版《鹿鼎記》「翻車」後,觀眾也開始重新審視起了張一山此前的其他作品。


除了在童星時期出演的《小兵張嘎》和《家有兒女》外,成年後的張一山似乎也只有《餘罪》這一部稱得上優秀的作品,《餘罪》第一季也是他唯一一部在豆瓣評分超過8.0的劇集(第二季跌至7.7分)。


而在《餘罪》之後,張一山接拍了一系列大製作的IP劇集。


其中,《柒個我》翻拍自熱門韓國電視劇《Kill Me Heal Me》,男主角沈亦臻是一個多重人格障礙患者,擁有暴力、自由、少女、幼年等七種人格,這種複雜的人物設定對演員要求極高,而豆瓣5.5的評分似乎證明了張一山的能力並不足以駕馭該角色。


《柒個我》劇照(圖源:劇組官方微博)


此外,改編自馮唐原著《北京北京》、搭檔周冬雨的《春風十裡,不如你》也同樣反響平平,只拿到了6.2的豆瓣評分,高贊短評是「張一山還是餘罪」。


不管張一山是不是「餘罪」,他從外形條件上來看都不能被劃分為「帥哥」的陣營,因此無論是詮釋「霸道總裁」的人格,還是出演被七個女人鍾情的韋小寶一角,都顯得缺少說服力。


因此,《家有兒女》和《餘罪》是張一山的「擋箭牌」,但是好作品並不是演員的「護身符」。或許新版《鹿鼎記》也讓觀眾開始重新評估張一山的演技了,而「被高估」可能也是張一山在擔憂的事。正如他自己所言,「千萬不要把我當成一個特好的演員,我也有演不好的時候。」


《鹿鼎記》難改


當然,新版《鹿鼎記》遭遇滑鐵盧,並不是張一山一個人的問題。


作為金庸的封筆之作,《鹿鼎記》的地位不言而喻。倪匡大師就曾經在《我看金庸小說》一書中將《鹿鼎記》排在首位,認為它是「金庸創作的最高峰、最頂點」。


此外,這也是金庸最「特別」的作品,和前面的作品相比,《鹿鼎記》的故事背景更加宏大,從「武林」擴展到了包括朝堂、市井、寺廟、異域等不同的場景。


圖源:微博@電視劇鹿鼎記


《鹿鼎記》的主角韋小寶也是金庸筆下最特殊的主角,他並非傳統意義上的英雄,更不是武功高強的大俠,只是一個「小人物」,是個「反英雄」的角色。


在韋小寶的性格中有很多缺點,諸如貪財好色、流氓無賴、見風使舵等等,但韋小寶的「英雄色彩」又隱藏在這些表象之後,他懂得投機,抓得住一切「因緣際會」。總體來看,韋小寶是個人物性格極為複雜的角色。


因此,《鹿鼎記》在改編上難度極大。


一方面,這種帶有負面色彩的「非典型」主角本就很難獲得觀眾的喜愛,因此如何平衡韋小寶的兩面性成為了改編的一大難題。


另一方面,原著中類似「韋小寶有七個老婆」的情節並不符合當下的價值觀,例如去年熱播的男頻改編劇《慶餘年》就將原著中男主角的所有感情支線全部刪除,讓男主角範閒的人設從「三妻四妾」變成了只愛一個人的「痴情公子」。


《慶餘年》劇照


自1977年至今,《鹿鼎記》已經有包括2020版在內的多達10部改編作品,其中張衛健版的《小寶與康熙》和周星馳的電影《鹿鼎記》都因為改動過大而被原著粉戲稱為「同人作品」。此外,其他版本也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改動。


例如,在備受好評的1998年陳小春版本中,就對韋小寶的人設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美化」,弱化了原著角色身上的缺點,因此也讓他成為了最被觀眾喜愛的一版「韋小寶」。


1998年版《鹿鼎記》劇照


「刪改老婆線」更是常規操作,張衛健版刪去「曾柔」一角,並添加了原創角色「小金魚」,周星馳版則將「雙兒」改為雙胞胎設定,由兩人出演。


由此可見,在衡量《鹿鼎記》的影視化作品時,大部分觀眾並不像審視現代IP劇一樣期望「完全還原」,而是從把握故事內核和可看性等其他角度來衡量。因此,新版《鹿鼎記》最嚴重的問題或許並非「不夠還原」,而是對原著的理解力不足,且缺乏足夠的尊重。


飽受詬病的「一集拜把子、三集擒鰲拜」的故事節奏和麗春院等重要場景的刪減讓韋小寶的人設缺乏基石,和茅十八「對視即兄弟」的劇情也讓觀眾摸不著頭腦。


2020年版《鹿鼎記》劇照


目前看來,韋小寶的聰明睿智、善於審時度勢的優點並未通過劇情展現出來,貪財、膽小等缺點又在表演上浮於表面,更遑論展現原著中宏大的背景設定。


除了情節設置之外,張一山口中「卡通搞笑」的風格也被證明並不適合該劇。通過對比《鹿鼎記》的各版評分可以發現,港版的評分普遍高於內地的版本。


比如,同樣都是喜劇手法,周星馳的版本受到了觀眾的一致好評,而張一山的版本卻被評價為「鬧劇」。


1992年電影版《鹿鼎記》


像韋小寶這種自帶喜劇色彩的經典人物,或許內地在詮釋上並不佔優勢。特別是在香港喜劇盛行的年代,這種無釐頭的搞笑風格成為了港片最主流的喜劇方式,並誕生了《大話西遊》《喜劇之王》等一系列優秀的喜劇作品。


相比之下,諸如《笑傲江湖》《天龍八部》這種以場景和製作見長的金庸劇似乎更能夠體現內地劇集的優勢,但在《鹿鼎記》中,這些則並不是重要的部分。


此外,諸如太監的官服、鰲拜的府邸寫作「鰲府」等細節錯誤,更讓觀眾對新版《鹿鼎記》徹底失去了信任。


2020年版《鹿鼎記》劇照


正如劇評人「孫策不與周郎便」所說,即使是作為一部原創作品,新版《鹿鼎記》也是不及格的,它稱不上武俠劇,金庸甚至是它最後的「遮羞布」。


「時代濾鏡」存在嗎?


在新版《鹿鼎記》播出後,1998年版再次被大家所提起,這個由陳小春和馬浚偉主演的版本在所有改編版本中最受好評。面對大家的「喊話」,康熙的扮演者馬浚偉在微博上回應道,「其實不用比較,因為我相信每位演員都會用心去演。」


其實,如果以現在的標準評估,現在被奉為經典的幾部《鹿鼎記》的改編作品,無論是造型還是部分情節都有不同程度的硬傷,但都難免有著「時代濾鏡」的加成。


就連此前評分最低的2008版本最近也開始被廣泛討論,大家稱之為「被低估的張紀中版」,並認為是「最還原原著」的一個版本,即使是曾經被認為這版最大敗筆的黃曉明,在張一山的對比之下,都有了其可圈可點之處。


2008年版《鹿鼎記》劇照


和張紀中的「被低估」一樣,張一山的「被高估」,同樣也有時代濾鏡的影響。家喻戶曉的「劉星」一角為他奠定了深厚的群眾基礎。


2016年的《餘罪》也是乘著時代的「東風」——彼時懸疑犯罪題材的劇集在國內還較少,也鮮見TVB式的「臥底設定」,因此《餘罪》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這一題材的空白。而張一山也憑藉著不同於標準意義上「小鮮肉」的長相和表演風格,迅速被觀眾所喜愛。


但是此後幾年內,IP泡沫將他的演技捧上神壇,卻沒能帶給他足夠優秀的作品。因此,當「餘罪濾鏡」被打破後,觀眾對張一山的「韋小寶」也不再寬容。


《餘罪1》劇照


不僅是新版《鹿鼎記》,毒眸觀察到,近年來金庸這個「大IP」的表現整體式微。這或許不能用「時代濾鏡」來解釋,而更像是「時代變了」。


在20世紀90年代初,金庸的作品無疑是劇集市場的「香餑餑」,每隔幾年就會有新的翻拍作品出現,並且每一部都有著不小的水花,更讓劉亦菲、高圓圓、蘇有朋等一眾知名演員迎來了事業上的新高峰。


但是近年來,明顯感覺到金庸劇的「疲軟」,無論是在製作規模上還是市場表現上都大不如前,此前,金庸劇是一線演員爭相奪取的「優質資源」,是造星工廠,但在2017年之後,金庸劇中的男女主角逐漸成為「新人培養皿」。


2017版《射鵰英雄傳》中楊旭文和李一桐的組合儘管口碑尚可,但熱度欠佳,此後,丁冠森、曾舜晞、陳鈺琪等男女演員也都表現平平。新版《鹿鼎記》中的女性角色也是如此,除了唐藝昕之外全部都是新人演員,甚至被網友戲稱「撞臉」。


新版《鹿鼎記》裡的新人演員


究其原因,或許是「江湖氣」已經不適合現在的網際網路時代了。


在金庸的作品中,「江湖」和「俠義精神」是貫穿始終的內核。他在某次採訪中表示,自己寫武俠小說的動機就是提倡俠義精神。


在《鹿鼎記》的原著中,韋小寶營救茅十八的原因並非因為他本質善良,而是因為他「聽書聽得多了,對故事中英雄好漢極是心醉」。這種「江湖義氣」可以通過各種文本形式,在社會各個階層傳播,並影響人們的行動。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金庸所代表的是一種獨特的「江湖文化」。


新版《鹿鼎記》中的韋小寶和茅十八


在歷史上,「江湖社會」獨立於主流社會之外,以流動性的人口和各式各樣的幫派與組織構成,並有著獨特的規矩和道義。但在金庸筆下,二者不再是「廟堂高,江湖遠」的關係,而是「廟堂亦是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是人情往來,更是義薄雲天。


但是這種「江湖文化」或許和現在的時代和年輕人都不再相關。


在這個顯得過於浮躁和虛榮的時代,冷冰冰的算法代替了道義和人情,現在的Z世代或許不再嚮往「快意恩仇」的江湖,也很難理解金庸筆下的「江湖文化」了。


新華網曾發布過一個名為「迷之95後就業觀」的調查報告,數據顯示,54%的95後的職業選擇都是「網紅、主播」,沒人想當拯救蒼生的「大俠」。


「迷之95後就業觀」


所以,無論是新版《鹿鼎記》還是金庸的其他改編作品,都很難獲得年輕一代的喜愛。而對於一直看著金庸劇長大的一代來說,既有經典珠玉在前,評判後來者的標準自然也要高些。


其實不止是金庸,傳統武俠劇這個類型在劇集市場上也在不斷「縮水」。


2018年是《新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連城訣》等經典武俠劇「扎堆翻拍」的一年,但無一成功突圍。根據云合數據的統計,在2019年各平臺播出的近300部網絡劇中,武俠劇佔比不足3%。



除了數量銳減之外,武俠劇的概念也在悄然改變。


近兩年來,以武術技巧和俠義精神為核心的武俠劇逐漸減少,諸如《少年遊之一寸相思》《俠探簡不知》等「新式武俠劇」開始出現。這些武俠劇有其共同特點,就是在武俠的世界觀之外,融合了愛情、懸疑、玄幻等更被當下受眾所接受的新元素,從而完成了這一類型的轉變。



新式武俠劇的探索固然有其時代意義,但是在翻拍《鹿鼎記》這樣的經典作品時,不僅沒有展現出其中的「江湖氣」,反而以各種看似創新,實則經不起推敲的解構方式來對待原著,那麼「翻車」也毫不出奇。


在「六神磊磊」的描述中,武俠劇裡的江湖不止是膚淺的「白衣飄飄」,而是「客棧、驛站、渡口、碼頭,是大車、跛驢、殘羹、冷炙……是構成江湖人生活的組合。」而當武俠劇失去了這種「江湖氣」後,這些故事也就不再能構成一幅流動的人生百態畫卷,而是成為了「從一個包房演到另一個包房」的粗暴拼接。


正如網友吐槽的那樣,這樣的《鹿鼎記》,像極了流媒體平臺上一個又一個毫無關聯的搞笑短視頻。

相關焦點

  • 鹿鼎記的更迭:從江湖到爽文
    ……由他們兩個人操刀,按理說,無論如何不該翻車成這樣啊。我們更希望《鹿鼎記》的老粉能夠接受它、喜歡它,這才是圓滿和完美。有人說《鹿鼎記》是悲劇,有人說是喜劇,也有人說是正劇,我恰恰覺得它是個鬧劇,這是基於對韋小寶人生際遇的高度抽象。於是,「解構江湖、解構神功」便成為這一版《鹿鼎記》的核心訴求。
  • 口碑翻車熱度第一,張一山版《鹿鼎記》為什麼越罵越火?
    豆瓣2.6分的張一山版《鹿鼎記》黑紅出圈了。沒有反諷的意思,小寶實火。即使該劇和2018年豆瓣評分2.5的新版《笑傲江湖》已經無懸念成為金庸劇史上口碑暫時墊底的「絕代雙驕「,打開豆瓣就能看到怒打一星的激烈吐槽,說的都是很實在的缺點。張一山早前的採訪也被翻出來了,」別把我當成演技很厲害的演員。」
  • 4版《鹿鼎記》對比,周星馳、陳小春經典,張一山想超越結果翻車
    最近的電視劇可謂是神仙打架,前有李易峰繼《麻雀》之後又一諜戰劇,緊跟著就是有肖戰出演的《狼殿下》,據說下個月趙麗穎和王一博主演的《有翡》也即將上映,但最近熱度最高的卻不是這些,而是張一山版的《鹿鼎記》,《鹿鼎記》是金庸老先生的封筆之作,已經被拍過許多次,今天和大家一起重溫經典,看看其中知名度比較高的版本
  • 《鹿鼎記》翻車遭群嘲?導演:所有韋小寶中張一山演技是頂級
    新版《鹿鼎記》在眾人群嘲下獲得新稱謂——猴戲。質量全線崩塌,但最搶眼的,無疑還是張一山演技。前兩天導演回應爭議了:「論演技,在迄今為止所有版本的韋小寶序列中,張一山也是頂級。」△ 資料來源:微博@新浪娛樂不說則已。既然說,就說清楚張一山演技究竟怎麼了。簡單概括就是四個字:未老先油。01《鹿鼎記》翻車都是張一山的鍋嗎?
  • GAI、陳小春:江湖已遠,回家吃飯
    「飄泊歲月裡,風吹過已靜下將心意再還誰,讓眼淚已帶走夜憔悴來忘掉錯對,來懷念過去」陳小春的聲音一出來,就將很多人的回憶拉回到90年代,給觀眾很強烈的代入感。陳小春與GAI說起這個男人,八零後對他的印象,其實還停留在《鹿鼎記》裡那個玩世不恭的韋小寶身上。大家憧憬金庸筆下那個江湖,也探索著那種至情至義的小人物性格。陳小春本人的經歷,其實並不比電影裡的角色平淡。
  • 張一山《鹿鼎記》翻車後,電影版也來了,看清主演網友直言求放過
    張一山版《鹿鼎記》翻車嚴重金庸大師一生寫了14部經典小說,已經很厲害了,但是只有一本的版權能讓他享受一生,而且金庸的小說經常被翻拍成電視劇,比如《鹿鼎記》已經被翻拍過無數個版本,最近的版本自然是張一山版的《鹿鼎記》,然而剛出劇的時候已經被網友瘋狂吐槽。據說《鹿鼎記》雖然每部翻拍都會被吐槽,但也不會因為它而有那麼多差評。
  • Z世代的快意與江湖,大概只有張一山版的《鹿鼎記》懂
    新版《鹿鼎記》自上線以來,褒貶不一。但其實一直追劇看下來,你會發現這個名為江湖武俠,可實為皇權諷刺、宮廷政治隱喻的金庸故事,原來被新版解構得如此有趣。既讓人覺得好看、下飯,又讓人在一片歡聲笑語中莫名地感到出蕭條、無奈和悲傷。這大概是因為該劇擁有喜劇的外衣+深刻的靈魂吧。
  • 《鹿鼎記手遊》預約送ROG主機
    《鹿鼎記手遊》官方為感謝各位玩家的支持,將兌現承諾,在已預約的玩家中,抽取20名「錦鯉「玩家,每人送出一臺ROG光刃電競主機,讓大家在PC端也能體驗《鹿鼎記手遊》的風花雪月閒情逸景。在電競主機之後,《鹿鼎記手遊》還為玩家準備了更具突破性的預約獎勵——「打破次元壁」
  • 新版《鹿鼎記》口碑撲街,新麗傳媒懸了
    記者 | 陶紫東、葉雨晨近年來豆瓣評分低至2點幾的影視作品實在是不多,開播不到一周的新版《鹿鼎記》做到了。11月15日,這部由新麗傳媒出品、張一山主演的新版《鹿鼎記》在CCTV8、愛奇藝和優酷同步開播。
  • 新版《鹿鼎記》評分「慘」上熱搜,全是張一山的鍋嗎?
    但,新版《鹿鼎記》翻車,真的全是張一山的鍋嗎?我想起一個正在慢慢過氣的流行詞——「內卷」。過去提起金庸古龍武俠劇這幾個字,你會想到:江湖、浪漫、想像力。現在呢?當有人再次提起2.5分的《新笑傲江湖》、大眼睛版5.7分的《新倚天屠龍記》、胡一天版6.0分的《新絕代雙驕》,能想到的只剩下:沒內味兒了、粉絲營銷、今不如昔....以及,花式冷飯第一炒手。說白了,翻拍多,翻車也多。比起一股腦去吐槽張一山童星演技止步不前,我更想以新《鹿鼎記》為例,認真復盤國產武俠劇翻拍的打法與成色。
  • 韋小寶撂倒張一山,《鹿鼎記》僕街該怪誰?
    #張一山版的鹿鼎記翻車了嗎《射鵰英雄傳》《笑傲江湖》《天龍八部》《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鹿鼎記》……一部接一部,一版接一版,一個主演替一個主演,此起彼伏,紛至沓來,真的是亂紛紛你方唱罷我登臺,搞得觀眾眼花繚亂,應接不暇。
  • 張一山版《鹿鼎記》翻車,你看到康熙的特別之處了嗎?
    新版的《鹿鼎記》失敗了,張一山演技過了,服化道不走心,女主女配都是網紅臉,除了搞笑行,別的都不行!說實話,我認真看了這部劇,整體感覺還不錯,因為知道主角不好看,所以把更多的欣賞都給了配角們,今天我們一起來說一下康熙這個角色!
  • 新版《鹿鼎記》為什麼被群嘲?
    在新版《鹿鼎記》上線之前,有不少金庸迷及觀眾,對這部作品抱有不小的希望。除金庸先生封筆之作的光環,及多部前作提供可借鑑的經驗外,新版《鹿鼎記》的主創班底也為大眾餵下了一顆「定心丸」。一方面,在官宣之初,由張一山飾演韋小寶雖小有爭議,但張一山的演技以及自身氣質,還是另大多數觀眾信服的。
  • 新鹿鼎記遭吐槽,不妨看看鹿鼎記續集小說,感受與金庸不同的味道
    由張一山主演的新版《鹿鼎記》電視劇一經播出,就遭到了網友的大量吐槽。在某評分網站上,新版《鹿鼎記》評分低至2.7分。大量網友認為,這版《鹿鼎記》表演浮誇,設定奇葩,把金庸原著《鹿鼎記》演成了鬧劇,把原著韋小寶演成了「猴小寶」。甚至有網友吐槽說:「差點以為看的是《西遊記》而不是《鹿鼎記》。」
  • 《鹿鼎記手遊》有哪些玩法 遊戲特色玩法內容匯總分享
    真實模擬的天氣變幻,精心設計的互動場景,讓玩家置身於康熙初年的盛世江湖... 《鹿鼎記》唯一正版手遊,改編自金庸原著,打破傳統MMO桎梏,營造「不正經」江湖。這裡充滿無限可能:為官為俠?從文從武?均由你選擇。
  • 《鹿鼎記》即將收官,小玄子無縫銜接新天龍,你還敢看嗎?
    導讀:《鹿鼎記》即將收官,小玄子無縫銜接新天龍,你還敢看嗎?《鹿鼎記》自從加更後就以飛一般的速度跑向結局,各大平臺的VIP用戶周日就能看到大結局,據傳《鹿鼎記》播畢後由于榮光執導的新版《天龍八部》將接檔播出,兩部金庸翻拍作品無縫銜接,還原武俠情懷。《鹿鼎記》撲街到無法挽回,同為金庸知名作品的新版《天龍八部》究竟是質量上乘致敬經典,還是難逃「翻拍即爛劇」的命運?
  • 國產「雷劇」接連翻車!《鹿鼎記》《雷霆戰將》背後資本捏把汗
    事實上,各版本《鹿鼎記》的豆瓣評分都遠超新版,陳小春版8.8分,黃曉明版5.6,韓棟版6.4分,周星馳版8.1分,梁朝偉版7.5分,張一山版的直接墊底,甚至創了今年開播劇集的最低豆瓣評分記錄。不少觀眾紛紛打卡陳小春版的《鹿鼎記》,這也是目前最受認可的版本。  「張一山演的是鞏漢林吧?感覺下句『宮廷玉液酒』就要出來了。」  「用力過猛,一言難盡。」
  • 張一山版《鹿鼎記》來了,于榮光版《天龍八部》還會遠嗎?
    近日,又一部經典翻拍劇官宣了上映時間,引發了全網的關注,它就是《鹿鼎記》!作為金庸先生筆下的經典武俠小說,《鹿鼎記》自問世以來就深受國人喜愛,這部小說也曾被多次翻拍,同樣深受觀眾青睞。如此經典的作品,自然每一次翻拍都得到了眾人的關注,新版《鹿鼎記》由張一山、唐藝昕、張天陽、楊祺如、田雨領銜主演,將於今日11月15日正式登陸央視電視劇頻道。
  • 如何評價新版《鹿鼎記》中田雨飾演的「海大富」?
    當看到《鹿鼎記》中田雨飾演的海大富,其實內心一直是複雜的。暫且不論演技是否過關,就其扮相就已經雷倒一大片觀眾。《鹿鼎記》海大富還記得去年紅極一時的電視劇《慶餘年》,劇中田雨飾演的王啟年,不僅能把小人物的心酸、可愛,以及油滑世故都演繹得如此細膩,絕對稱得上是超高標準的演技了!
  • 連載版鹿鼎記設定補遺
    而由於每次修訂都是大修,許多連載時期的設定或因為不合理,或因為前後bug,或因為金庸忘記了,所以最後不了了之,以前本號寫過一篇關於介紹連載版碧血劍與鹿鼎記設定的文章連載版碧血劍、鹿鼎記獨有的七個設定 ,這裡就之前那篇進行補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