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伯倫:摘掉虛偽的面具,鄙視自己的靈魂

2020-12-27 小話淺說

看到黎巴嫩的事件,想起了出生在黎巴嫩的詩人紀伯倫。

紀伯倫原名紀·哈·紀伯倫,他是美籍黎巴嫩阿拉伯作家。其文學造詣非常高,被稱為「藝術天才」「黎巴嫩文壇驕子」。他是阿拉伯文學的主要奠基人,也是20世紀阿拉伯新文學道路的開拓者之一。

紀伯倫、魯迅和泰戈爾一樣是近代東方文學走向世界的先驅。對於他,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曾經寫過的一首詩,叫《我曾經七次鄙視自己的靈魂》,給了我很大的震撼,原文如下。

Seven times have I despised my soul:——Kahlil GibranThe first time when I saw her being meek that she might attain height.The second time when I saw her limping before the crippled.The third time when she was given to choose between the hard and the easy, and she chose the easy.The fourth time when she committed a wrong, and comforted herself that others also commit wrong.The fifth time when she forbore for weakness, and attributed her patience to strength.The sixth time when she despised the ugliness of a face, and knew not that it was one of her own masks.And the seventh time when she sang a song of praise, and deemed it a virtue.

由於是外來作品,所以翻譯成中文的時候會產生偏差,現在流傳比較廣的有兩個版本。第一個版本是冰心翻譯的。

第一次是她可以上升卻謙讓了的時候。第二次是我看見她在瘸者面前跛行的時候。第三次讓她選擇難易,而她選了易時候。第四次她做錯了事,卻安慰自己說別人也同樣做錯了事。第五次她容忍了軟弱,卻把她的忍受稱為堅強。第六次當她輕蔑一個醜惡的容顏的時候,卻不知道那是她自己的面具之一。第七次是當她唱一首頌歌的時候,自己相信這是一種美德。

第二個版本翻譯的人不詳。

第一次,當它本可進取時,卻故作謙卑;第二次,當它在空虛時,用愛欲來填充;第三次,在困難和容易之間,它選擇了容易;第四次,它犯了錯,卻藉由別人也會犯錯來寬慰自己;第五次,它自由軟弱,卻把它認為是生命的堅韌;第六次,當它鄙夷一張醜惡的嘴臉時,卻不知那正是自己面具中的一副;第七次,它側身於生活的汙泥中,雖不甘心,卻又畏首畏尾。

二者的翻譯,主要差別在第二句和第七句當中,從忠實原文來看的話,其實我更偏向於冰心版本的那個翻譯,不過後者確實語言更優美一些。

後者的第二句「空虛的時候用愛欲來填滿」,也許是翻譯者自身聯繫到了一些什麼實際,和原文的表述實在是有些差別,第七句的意譯也有點令人匪夷所思。

不過不管是哪個版本,我都被紀伯倫那種對於人性的深刻認識而感動。

人性是兩面的,但是人往往願意相信自己善良的一面而去否認陰暗的一面。

這首詩,提到了人性當中的軟弱,退縮,嘲諷,偷安,自我欺騙,虛偽。

面對機會,不加爭取最終錯過的時候,我們會安慰自己說,這是一種謙卑;

看見殘疾的人會去模仿而顯示出自己四肢健全的優越感;

面臨選擇的時候比起挑戰更願意苟且偷安;

做錯了事情的時候會努力彌補心理落差而非反省自己;

軟弱被看作堅韌;

嘲笑別人的同時卻忘了自己也是這般模樣;

唱頌歌的時候暗示自己這是一種美德。

紀伯倫的這首詩句句切中人心,也句句反映了人的本能。

最近出現了很多的殺人案件,殺妻,殺女友,不斷地有人失聯,其實都挺令人毛骨悚然的。更令我覺得害怕的是,犯罪者的心裡素質也越來越強大了,以至於一個殺人兇手站在你面前,你可能還覺得他是一個「老好人」。

想起東野圭吾《惡意》的那本書,有時候人陰暗起來,真的不知道會做出什麼樣的事情。

荀子認為,人的天性就是懶惰的,自私的,貪婪的,但是正因為如此,我們才需要不斷學習,不斷接受教育,更好地規束自己。

第一次讀到紀伯倫這首詩的時候就感慨,他如何能將人隱藏的那種卑劣如此直白地呈現出來,再讀的時候越發覺得人真的就是這樣,自己努力向著好的方向發展,卻多多少少還是會有這樣的劣性。

不過,善惡本就是一念間的事情,生而為人,還是應該嚮往善良,不為別人,也為自己圖個心安。

相關焦點

  • 黎巴嫩文壇驕子,紀伯倫這十句名言:我曾七次鄙視自己的靈魂
    「我們當中,有些人像墨水,有些人像紙張」、「我曾七次鄙視自己的靈魂」、「愛是光明的字眼,由光明之手,書寫在光明的冊頁上」… … 在我年少的時候,這些句子都曾被我欣喜地記錄在本子上,背誦在心裡。我覺得它們特別美妙特別詩意。
  • 《火男面具》:去往另一個世界前,請幫我摘掉面具
    吉平在對方身上看到了真實與虛偽,忠誠與背叛。老闆帶著寫了「虔誠」二字的面具信著佛,老闆娘帶著寫了「忠誠」二字的面具面對丈夫,年輕夥計帶著寫了「老實本分」四個字的面具打著工。無論哪個階層,都帶著面具做人做事,從不在人前袒露真實的臉。
  • 利益關係是造成虛偽最重要的原因,請摘掉面具,以誠相待
    這種人肯定會被人指著脊梁骨罵道:「這傢伙真虛偽!」似乎社會上每個人都多多少少有一些虛偽,人類社會似乎有這麼條不成文的規律:人類文明程度越高,人類的虛偽言行就越多,其掩飾真實意圖和面目的技巧也越高超。虛偽的言行是人類特有的普遍性格。有誰見過群狼撕咬腐肉時說過肉麻的話,做出內心不願而外表的舉動嗎?
  • 1994年這位「西方周星馳」,用一個綠面具展示了人性的「虛偽」
    影片中面具除了賦予佩戴者超級能力,和誇張的面部表情之外,同時也放大了佩戴者在平日生活裡,掩藏在靈魂深處的潛在欲望,即我們文章開始時所提到的「性本善」或「性本惡」。在影片中,主角斯坦利是一位具有正義感的普通人,但是受限於他現實的生活環境,斯坦利一直在生活中表現得唯唯諾諾。
  • 紀伯倫:藝術是從自然走向無窮的一步
    紀伯倫返美定居紐約後,兩人之間的書信來往和面晤互訪也未曾停止。瑪麗的日記記錄了紀伯倫曾在返美後不久向她求婚,但她既不想讓婚姻生活束縛他的藝術天賦,更擔心可能的婚姻失敗會影響兩人的友誼,便以自己年長十歲為由婉拒。兩人成為終身的摯友。(梅伊·齊雅黛)梅伊·齊雅黛是一名黎巴嫩女作家,1914年,紀伯倫開始與生活在埃及的她通信。
  • 閱讀:紀伯倫《孩子》
    Let your bending in the archer's hand be for gladness; For even as he loves the arrow that flies, so He loves also the bow that is stable.
  • 《琉璃》璇璣摘掉司鳳面具,情人咒卻沒有被解開,原因很簡單
    引言:《琉璃》璇璣摘掉司鳳面具,情人咒卻沒有被解開,原因很簡單距今《琉璃》已經上線一周,劇情隨著時間推薦,不少名場面紛紛出現,而最新的劇情,璇璣就要摘下司鳳面具了,但是情人咒卻沒有解開,你們知道為什麼嗎?
  • 抖音技術流「黑臉V」首度摘掉面具,網友:這下黑粉都失望了吧!
    抖音技術流「黑臉V」首度摘掉面具,網友:這下黑粉都失望了吧!抖音上除了莉哥、寧歌深受大家喜愛,還有一位技術流的厲害角色,就是黑臉V。黑臉每個視頻都是逮著面具,很多網友都對他很崇拜,但是也一直不知道他的真面目,一些花痴的小姐姐都好奇他帥不帥。
  • 王者榮耀:狂鐵新皮事件的出現,扯下了無數玩家的虛偽面具!
    但最近,狂鐵新皮事件的出現,扯下了無數玩家的虛偽面具,我們一起來看看。狂鐵特工戰影,聽起來是不是很耳熟。沒錯,就是百裡守約特工魅影的兄弟篇。百裡守約這個英雄,不用多說,愛的愛死,恨的恨死。特工魅影這款皮膚,整體色調以紫色(偏藍)為主,看起來很冷酷。但是從手感和音效特效來看,特工魅影遠遠比不上朱雀志。
  • 紀伯倫《先知》|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屬於你做夢都到不了的明天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You may house their bodies but not their souls, 你可以庇護他們的身體,卻不是他們的靈魂,
  • 【大家】《大神布朗》:人生與面具
    [摘要]我知道我在我的人生中亦不得不為自己鑄造一副面具,一個為了適應與周旋社會與人際關係的面具,而那個最真實的「我」,卻被隱在了面具的背後,被「我」悄然地自我囚禁了。作者:王斌,騰訊·大家專欄作者,作家、評論家、編劇。
  • 《戰雙帕彌什》:神威特效塗裝,摘掉面具挺帥,戴上面具有點難頂
    很多玩家都在誇讚很帥,也的確帥,但那個是摘掉面具的。本菌自己這裡,當時看到這個面具,其實有點難頂。1、塗裝本次的是特效塗裝,之前出那個S七實特效塗裝的時候,有提過剩下的沒有特效塗裝的角色,其中一個就是神威·暗能,所以這次就出了。不過這次和之前的有所不同,因為還提供了額外的武器特效塗裝。
  • 四川富豪:身價幾百億,捐款數千萬,但是卻被人揭下了虛偽的面具
    在社會中,有一些富豪願意拿自己的資金去幹一些慈善事業,這些人願意拿出自己的錢去幫助困難的人,在前幾年,四川就出了一個大善人,一口氣捐出了5000萬。但是最後這個人被抓進了監獄,還被依法處死,這是怎麼回事呢?
  • 《變相怪傑》:放下面具做真實的自己!
    而《變相怪傑》也向我們傳達出一個人生哲理——請放下面具做真實的自己!從影片的劇情來看,有點荒誕,但是融入了喜劇的元素,讓劇情也很有看點。故事從史丹利拾到奇怪的古代面具開始,只要戴上面具,他就會從膽小的普通人變成超級英雄,所以被黑幫所追殺,想要得到這個神奇的面具來為非作歹。最終,他也憑著自身的特異能力搶回面具,並收穫了自己的愛情。
  • 《皮囊》10句扎心的大實話,讓你剝開沉重的面具,找到最初的自己
    皮囊之下是靈魂,可能沒有靈魂這是一本自傳體散文,《皮囊》只是其中一篇書中描述的故事大多發生在作者的家鄉,福建的一個沿海小鎮。韓寒說:他會把這本書帶上旅途,在每個靜謐陌生的夜晚慢慢看《皮囊》10句扎心的大實話,讓你剝開沉重的面具,找到最初的自己1、路過我們生命的每個人,都參與了我們,並最終構成了我們本身。
  • 第五人格:鳥嘴醫生摘掉面具之後的樣子,原來他是傑克,太帥了!
    小編最近找到一個重要的資料,通過這個資料,小編推測鳥嘴醫生的出現可能確實和傑克有關,這個資料是在2018年就出現的,關於傑克手辦的一則消息,當時網上曾經有一套捷克鳥嘴面具系列的手手辦,小編找到了這款傑克手辦的宣傳海報,在海報中傑克是鳥嘴醫生的裝扮,傑克摘掉面具後的樣子,可以說是顏值驚人呀,為什麼傑克會有鳥嘴醫生的裝扮呢?
  • 你敢說自己沒有戴著面具而活嗎?讀完幾米的語錄,讓人感同身受!
    這個世界,大多數人都喜歡戴著面具而活,你敢說自己沒有戴著面具而活嗎?可以說大多數人都不敢說,「我沒有戴面具!」在這個世界上沒有戴面具而活的人,真的很少,至少我是沒有見過。不管你是成功的人,還是沒有成功的人,還是很失敗的人,還是很普通的人,都戴過面具。我們在很多場合下,都不敢做真實的自己,都喜歡偽裝自己。
  • 《隱藏的人格》:在了解人格面具的秘密的同時,認識你自己!
    一次互換角色,讓彼此了解到了對方的不易,也進一步認清了自己的角色。而這,正契合了心理學大師榮格的那段話,人格特質就如同面具一樣,每個人會在不同的場合下,表現出不同的人格特質,帶上不同的人格面具。什麼是人格面具?所謂習慣,其實就是扳機點。一種情境,或者對方的一個面具,作為扳機點,激活了當事人的某個面具。由於缺乏「覺知」,當事人一直認為,自己的反應是必然的,在那種情境下只能使用那個面具,面具和情境是匹配的。「移魂大法」就是跳出情境,擺脫「必然性」,任意換用其他面具。
  • 詩人哲學家紀伯倫的人生哲理
    紀伯倫的詩歌長盛不衰,在中國也有廣大的讀者,其秘密在於他的詩歌含有深邃的思想和不凡的藝術魅力。正因為如此,他被譽為「詩人哲學家」或「哲學家詩人」。今天讓我們來欣賞一下,紀伯倫對於「人生」這個話題的思考吧。
  • 《偽君子》開票 | 虛偽與真實的交匯,以人性叩擊人的靈魂
    《偽君子》開票 | 虛偽與真實的交匯,以人性叩擊人的靈魂 2020-11-26 21: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