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越反擊戰,班長提著衝鋒鎗警告:再耍滑頭,就執行軍法處置!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擔任中國人民志願軍38軍112師335團團長的範天恩,多年之後接受記者採訪時,關於戰爭與和平,打仗與犧牲,說了這麼一段話:「和平誰不希望?都希望!哪裡有願意打仗的?這麼殘酷,老死人,咱們好好的生產不行嗎?可敵人不讓我們安穩啊!那既然不讓,我們就幹了吧!幹就得要犧牲!"
範老英雄的意思很清楚,人人都嚮往和平,因為戰爭是要大量死人的,是極端殘酷的。可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為了保衛祖國,為了保衛和平,必須要敢於戰鬥。作為一名軍人,穿上了這身衣服,上了戰場,就應該具備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品質。1979年,為了打破頭號敵人的戰略包圍,捍衛祖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爭取改革開放和四個現代化建設的和平國際環境,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了為期28天的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
在越南北部的山嶽叢林裡,面對複雜的地形和兇惡的敵人,參戰部隊幾十萬官兵時刻都面臨著死亡的威脅,經受著生與死的考驗。無論是進攻還是防禦,在同越軍的激烈交鋒中,絕大多數指戰員都是好樣的。但俗話說「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也難免出現貪生怕死的人,他們在戰鬥中耍滑頭,耍小聰明,以此逃避戰鬥,以求苟全性命。
自衛還擊作戰的第一天, 廣西方向43軍127師381團3營機槍連2排5班,奉命配屬7連執行攻打612高地的任務。全班共有戰鬥人員7人,正副班長2人和5名戰士。清晨7時許,戰鬥剛剛打響,班長黃昌明就發現自己帶領的這個7人戰鬥集體少了一個人,新戰士陶某(1979年兵,安徽人)不見蹤影。由於大家都是第一.次參加戰鬥,剛開始黃班長對此並不在意,以為他是由於某種原因在路途中掉隊了。
可是,當天色漸黑,戰場上的槍炮聲沉寂下來之後,這個陶姓戰士不知道又從什麼地方冒出來了,回到了班裡。他是一名彈藥手,身上背著2箱重機槍子彈。由於初次參戰,又是一名剛入伍的新兵,黃昌明也沒有多問他什麼。作戰的第一天就這樣過去了。
第二天,5班又奉命配屬9連攻打400高地。在水陸坦克的火力支援下,5班與9連1排一起向高地發起了進攻。戰鬥中,黃昌明發現這個陶姓戰士又不知所蹤了。接下來發生的情況和頭一天一模一樣,正當全班在400高地打掃戰場的時候,這個陶姓戰士又慢慢吞吞地從400高地下面走了上來。看到這個情況後,黃班長就問他:「今天是怎麼回事? 」陶姓戰士悶著聲,不回答。
黃昌明當時就火了,手裡提著衝鋒鎗,嚴厲對他說:「昨天的事,因為你是第一天參 加戰鬥,我沒有追問你的動機,你今天又想作何解釋?為什麼總是仗一打響你就沒有 了蹤影?已經兩次,我發現只要一打仗你就躲開,沒有與全班在一起戰鬥。」
黃班長越說越氣,語氣也越來越重:「我明確地告訴你,如果你再有第三次,別說我黃班長對不起你了。因為這是戰爭,是要有拼命和犧牲精神的。如果都像你一樣, 仗一開打就溜得沒有了蹤影,這仗還怎麼打?我這班長指揮誰?如果有第三次,你再耍小聰明,我就執行戰場紀律了!這件事情全班可以作證,你聽清楚了沒有?」
面對著班長的厲聲質問,面對著全班戰友的鄙視眼神,陶姓戰士羞愧難當,當即回答說:「我知道了,今後一定緊跟全班。」自從黃昌明這一次對他進行嚴厲的批評和訓斥後,在以後執行戰鬥任務的過程中,這個陶姓戰士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表現得非常勇敢,還榮立了三等功。
初上戰場有畏懼,有膽怯,很正常。關鍵在於能不能振奮起精神,能不能過得了克服恐懼心理這一關,這名陶姓戰士最終經受住了殘酷戰鬥的考驗,是個好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