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領導人在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開幕式上的視頻致辭,提出了「提升抗疫合作,強化公共衛生能力建設」的倡議。這為後疫情時代廣西助力健康絲綢之路建設,拓展「一帶一路」衛生合作空間,共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表明,中國與東協是休戚與共的衛生健康共同體。廣西將深入貫徹落實領導人的重要致辭精神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自治區黨委十一屆九次全體(擴大)會議精神,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強化公共衛生能力建設,增進人民健康福祉,提升抗疫合作,把「一帶一路」打造成團結應對新挑戰的合作之路、維護人民健康安全的健康之路。
山水相連,守望相助共克時艱
今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中國和東協守望相助,共克時艱,成為構建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的生動寫照。
「我的主要任務是在新冠肺炎患者的診治方面分享中國經驗,提供指導和培訓。」如今,對於自治區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黃陸穎來說,更深刻理解了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倡議的重要意義。
3月20日,國家衛生健康委正式通知廣西組建中國援助柬埔寨抗擊新冠肺炎醫療專家組。這是中國向周邊和東協國家派遣的第一支抗疫醫療隊。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各部門迅速行動,在短時間內籌措大量防疫物資,選拔抽調專家,於3月23日趕赴柬埔寨。
在柬埔寨,專家組成員深入各地基層、重點區域調研,協助指導當地開展疫情防控,就整體疫情形勢和防控救治工作向柬方提出17條工作意見。我區還向柬埔寨捐贈一批抗疫設備、試劑,利用華為技術幫助柬埔寨衛生部搭建遠程視頻系統。柬方借鑑中國專家組分享的抗疫經驗和防控建議,成功遏制了疫情快速蔓延的勢頭。
「下一步,我們在做好全區疫情防控的同時,將繼續積極向東協、非洲等受疫情影響嚴重的國家和地區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傳授『中國經驗』,展示『廣西形象』。」曾任醫療專家組領隊的自治區衛生健康委保健局副局長艾翔表示。
強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合作,落實「中國—東協健康絲綢之路人才培養項目」,加強與東協國家和國際友城在疫情防控領域的交流合作……據了解,自治區衛生健康委結合我區實際,研究提出多條主要政策措施,並擬定任務分工表,明確職責分工,全力推動重要致辭精神在衛生健康領域落實落地。
攜手共建,健康成為合作新亮點
「加快有關新冠肺炎的信息共享;適當開展傳染病聯防聯控,探索共建實驗室網絡;探討開展衛生應急桌面演練……」11月24日,在南寧舉辦的「健康絲綢之路」建設暨第三屆中國—東協衛生合作論壇發出倡議。
今年的論壇真正體現了疫情背景下的「團結合作」精神。雖然疫情形勢嚴峻,中國和東協等各方仍派出高規格代表團出席,凸顯了「南寧渠道」在中國和東協國家衛生領域交流合作的重要作用。
其中,多領域合作亮點紛呈。論壇發布了《第三屆中國—東協衛生合作論壇倡議》;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與印度尼西亞衛生部以視頻連線方式籤署2020—2022年衛生領域合作行動計劃;6個分論壇達成了系列合作共識。
作為中國—東協醫院合作聯盟第一屆中方輪值主席的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今年以來與柬埔寨、馬來西亞、越南等多個國家進行了多場疫情防控主題遠程連線,分享中國(廣西)的抗疫經驗。「藉助智慧醫療力量,提供包含遠程會診、學習交流等功能的跨境一體化協作平臺,構建中國—東協跨境醫療合作生態圈。」該院院長陳俊強表示,將積極打造面向東協國家的區域醫療中心,完善中國—東協醫療保健合作中心(廣西)項目、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跨境醫療合作平臺。
為強化公共衛生能力建設,廣西大力推進立體化緊急醫學救援體系建設,穩步搭建與東協各國的衛生應急醫學交流平臺。
日前,國內首部實操性航空醫學救援指導手冊——《廣西(東協)航空醫學救援培訓手冊》新書發布。手冊由廣西醫學救援協會會長羅傑峰擔任主編,組織越南、柬埔寨、新加坡等東協國家及國內共29名航空醫學救援專家進行撰寫,不僅分享了各方的衛生應急救援立體化建設的經驗和技術,同時推進突發事件救援工作的規範化、程序化。
在中國—東協疾控論壇上,各國就加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合作、深化區域傳染病監測合作、加強區域公共衛生人才交流與培養等達成了共識。
「進一步鞏固了區域性疾病防控合作交流平臺,推動中國—東協戰略夥伴關係和衛生健康共同體深入發展,為今後開展更深入的合作打下堅實基礎。」自治區疾控中心主任林玫表示,將以此為契機,在區域傳染病疫情監測和信息互通、突發事件衛生應急協調、公共衛生人才培養等方面加強與東協國家的合作與交流。
開放創新,打造健康廣西新名片
日前,作為服務國家總體外交大局和健康絲綢之路建設一張靚麗的「健康名片」,防城港國際醫學開放試驗區(中國)建設工作如火如荼。
通過出臺一批優惠政策,把項目驅動擺在重要位置等各種創新舉措,謀劃推進區域醫療中心、國家級食品安全與營養創新中心等一批戰略支撐性項目,今年以來,試驗區集中簽約、開竣工項目28個,總投資645.3億元。
近年來,中醫藥壯瑤醫藥也成為廣西傳統醫學開放合作的新亮點。11月29日,寮國政府代表團一行來到廣西國際壯醫醫院開啟了一場民族醫藥「深度遊」,體驗了壯醫藥物竹罐等特色療法。
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全區確診病例中醫藥參與率達97%,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此外,廣西還選派廣西國際壯醫醫院專家參加援助柬埔寨專家組,隨行攜帶部分中藥材和300個壯藥香囊,並組織成立援助柬埔寨中醫藥專家後方工作小組,為赴柬中醫藥專家提供政策法規和技術支持。第六屆中國—東協傳統醫藥論壇亦深化了中國和東協國家在利用傳統醫藥手段抗擊疫情方面的交流合作,拓展了中國與東協國家在傳統醫藥領域合作發展新途徑。
自治區黨委十一屆九次全體(擴大)會議提出全面推進健康廣西建設。為此,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多次組織召開會議研究貫徹落實措施,認真總結三屆中國—東協衛生合作論壇經驗,以紮實推進健康廣西建設為重要抓手,積極推動防城港國際醫學開放試驗區(中國)建設,加強與東協國家在公共醫療衛生和傳統醫藥的深度交流合作,打造中國—東協衛生健康命運共同體,為中國和東協人民幸福健康貢獻廣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