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長者飯堂為獨居或行動不便的老人送餐上門
一口熱乎飯 溫暖阿婆心
一月四日,海口市龍華區中山街道長者飯堂工作人員傅秋燕(右)為該街道富興社區的獨居老人陳麗雅送午餐。 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
海南日報記者 習霽鴻 實習生 陳燕
1月4日,元旦小長假後的第一天,天陰著,空氣冷颼颼的。陳麗雅老人家裡的灶也冷著。飯點到了,她並未開始做飯,因為她知道,很快就會有熱乎乎的飯菜送上門。
11時45分許,兩輛熟悉的電動車駛入海口市龍華區中山街道富興社區的一條巷子,進入陳麗雅的視線。她知道,中山街道長者飯堂的工作人員傅秋燕和王家鵬又來了。
從2019年6月該長者飯堂投入運營以來,傅秋燕和王家鵬平均每天為約10位獨居或行動不便的老人免費送飯上門。其中就包括獨居的陳麗雅。
中山街道的老人們住在騎樓老街一帶,巷子多深而窄,傅秋燕和王家鵬便各騎一輛電動車,載著一大紙箱的午餐穿梭其中,充當「外賣小哥」和「外賣小妹」。為了讓老人們吃上熱乎飯菜,兩人每天11時30分左右開始送餐,最晚一批飯菜12時10分左右送達。老人的飯菜全部送完後,兩人才回到飯堂吃午飯。
「阿婆,我們來啦。」停穩電動車,傅秋燕俯身從大紙箱裡取出一盒飯菜,和王家鵬走進一棟居民樓一樓,陳麗雅開門迎接。
「今天有您最喜歡吃的魚喔。」進門後,傅秋燕幫陳麗雅打開飯盒。海南日報記者看到,煎魚、松仁玉米粒、香菇炒肉、清炒白菜,4種菜和米飯被整齊地裝在分格的飯盒裡,開盒的瞬間飯菜還冒著熱氣。「阿婆,您趁熱吃。」王家鵬扶著陳麗雅坐下。
「謝謝你們,天天冒著冷風來給我送飯。」陳麗雅接過傅秋燕遞來的筷子,並不急著吃。由於獨居且腿腳不便,以前陳麗雅的午飯總是應付過去,她常下點麵條,就著青菜和蘿蔔乾吃,吃點就行,不求營養。長者飯堂開始送飯上門以來,陳麗雅不必出門,在家就能吃上4道菜,每天的菜譜都不一樣。最近,受寒潮影響,海口氣溫偏低,陳麗雅越發感受到其中的好處,常跟鄰居說:「街道辦的同志熱心,政府很關心我們老年人!」
「阿婆,最近有什麼東西想要我們捎過來嗎?」王家鵬問。「沒有了。」陳麗雅指了指床上的新被子,「看,前幾天街道辦的同志把新棉被也送來了。我前兩天趁著出太陽曬過了,蓋著很暖和。」
「那我們明天再來。天氣預報說過幾天又要降溫了,您注意添衣服。」傅秋燕和王家鵬起身,準備去給下一位老人送飯菜,臨出門前又一次叮囑。
陳麗雅朝他們揮了揮手,笑道:「你們這麼照顧我,就像我的兒女一樣,真好!」
(本報海口1月4日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