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書畫相結合的藝術品,清代揚州八怪之首金農繪《蕉林清暑圖》

2021-01-07 薩培喇談藝錄

藝術家喜歡給花花草草賦予文化含義,比如在《離騷》中借用香花美草歌頌志趣高潔,在宋詞中用楊柳依依表達依依不捨的惜別之情。藝術家們大多性格敏感才華出眾不容易被世人理解,伴隨著他們的經常是孤獨憂愁,於是他們渴望找到一種自然界的物種來寄託他們的情懷。於是芭蕉走入了藝術家的視野,早在唐代芭蕉就成了古詩中的「主角」,從此藝術家們要抒發哀怨惆悵之時,就離不開了芭蕉。將芭蕉納入繪畫作品中大概始於唐末五代。由於古詩的傳播,芭蕉的文化含義得到廣泛推廣,芭蕉就成了人物畫中的最佳陪襯。將芭蕉當做獨立的主題進行創作,得益於宋代花鳥創作主題的增廣,再加上元代畫家注重文人趣味,到了明清兩代愛畫芭蕉的畫家就越來越多了。

金農 蕉林清暑圖

清代揚州有個很有個性的畫家就十分喜歡畫芭蕉,他甚至說過,「芭蕉葉,大禪機。」將芭蕉和宗教感悟聯繫在一起,可以看出芭蕉在他心目中的地位。這位個性十足的畫家就是名列「揚州八怪」的金農。金農愛芭蕉愛到了極點,他在作品中描繪的芭蕉已經不是寂寞孤獨的象徵,轉化為追求盡興的人生,不因生命短暫而虛度光陰。有評論家認為,揚州八怪畫風不一,成就各有千秋,若論綜合詩書畫三者的藝術成就當屬金農第一。這樣的評價還是有道理的,金農才華橫溢,幾乎每畫必有詩文題字,並且他獨創「漆書」,風格奇崛渾厚古樸。

金農 蕉林清暑圖 局部

這幅《蕉林清暑圖》中就有金農的七言古詩一首,通過描述窗前芭蕉墨竹,感慨生命的意義。整幅作品為水墨設色,除了芭蕉還有墨竹、石塊。畫中兩叢芭蕉採用雙勾技法,在用筆上灑脫活潑,頓挫轉折的線條勾勒出蕉葉的輪廓。蕉葉上淡染薄色,看上去立體感十足。金農在創作中盡力展現天然情趣,沒有加入過多的技巧。為了作品有藝術化的美感,金農加入了水墨竹子與山石兩塊。用工整的技法烘託寫意芭蕉的天然美感,顯得整幅作品生機盎然。

金農 蕉林清暑圖 局部

通過金農獨創的「漆書」就可以感受到他的個性張揚。金農50歲以後才開始從事繪畫創作,由於缺乏繪畫方面的「童子功」金農的畫作偏向於寫意。他從古人作品中吸收線條的節奏與韻律,從同行的作品中吸收文人習氣,讓他的作品兼顧了通俗性與哲理性。就像這幅《蕉林清暑圖》,把芭蕉的文化意義從悲涼升華為對生命的感悟。

金農 蕉林清暑圖 局部

拓展閱讀·古代繪畫作品欣賞

清末江南第一藏書樓,過雲樓主人顧鶴逸繪《秋山圖》

如果學到了精髓,誰還敢說傳統不好,清末沈焯繪《仿古山水冊頁》

華美古樸,筆墨瀟灑,清代乾隆年間宮廷畫家金廷標繪《雨景山水》

重筆墨,更重抒情,清初畫家法若真繪《雲峰飛瀑圖》

相關焦點

  • 【名家類聚】揚州八怪「怪」在哪裡
    李玉棻《甌缽羅室書畫過目考》中的「八怪」為羅聘、李方膺、李鱓、金農、黃慎、鄭燮(又叫鄭板橋)、高翔和王士慎。此外,各書列名「八怪」的,尚有高鳳翰、華嵒、閔貞、邊壽民等,說法很不統一,今人取「八」之數,多從李玉棻說。揚州八怪,職業而已,不能說是正面人物還是反面人物,有時含貶義。從康熙末年崛起,到嘉慶四年「八怪」中最年輕的畫家羅聘去世,前後近百年。
  • 揚州八怪到底哪八怪?
    高翔(1688--1753),字鳳崗,號西唐,又號樨堂,江蘇揚州府甘泉縣人,清代畫家, 「揚州八怪」之一。鍾馗圖李方膺 (1695~1755),中國清代詩畫家,字虯仲,號晴江,別號秋池,抑園,白衣山人等,通州(今江蘇南通)人。寓居金陵借園,自號借園主人。為「揚州八怪」之一。
  • 「揚州八怪」,怪在哪裡,是八個人還是一群人
    一,「揚州八怪」是哪些人。這個說法出自何處?"揚州八怪"八人說,這個說法由來已久。據李玉棻《甌缽羅室書畫過目考》中的"八怪"為羅聘、李方膺、李鱔、金農、黃慎、鄭燮(又名鄭板橋)、高翔和汪士慎。李玉棻是何許人也?
  • 嘉德春拍預展拍賣品 「揚州八怪」鄭板橋的書畫印章在列
    揚州發布記者 王鑫 王璐2020嘉德春拍今天在北京預展,作為國內大型拍賣之一,每年的嘉德拍賣,都會吸引眾多關注目光。在今年的拍賣品中,「揚州八怪」鄭板橋的兩件巨幅作品,以及他的一枚印章,格外引人注目。該詩輯錄入《濰縣誌·通紀》卷三內。這幅書法作品,原由馬曼青、紀清漪伉儷收藏,紀清漪是紀曉嵐的第七世孫女。名人之後的收藏,更是為這幅作品增添了些許意味。
  • 揚州八怪筆下的「四君子」
    「揚州八怪」之說,由來已久。但8人的名字,其說互有出入。
  • 雅昌專稿 | 揚州八怪齊聚德基 畫人畫鬼嬉笑怒罵
    擴展閱讀:雅昌藝術網關於「以冒用'雅昌'名義騙取藝術品等犯罪行為」的聲明「揚州八怪將過去只圍繞士大夫階層的文人畫,推廣到民間,文人畫的題材由此擴大,有了溫暖世情與尋常煙火,他們是文人畫的還俗者,冷寂的文人畫壇由此變得熱情激蕩,煥然一新,別開生面。」著名書畫鑑賞家蕭平老師表示。揚州八怪」是清中葉活躍於揚州,畫風特立獨行的一個畫家群體。
  • 冶春風情之揚州八怪宴
    西漢枚乘所作《七發》中有一段勸楚太子品嘗美食的文字,涉及多種菜餚、羹湯、飲料、飲食,當是淮揚一帶飲宴活動的反映。 在魏晉、南北朝而至隋唐、宋元期間,淮揚宴席有較大發展。明清時期,淮揚宴席的發展形成一個高潮。明萬曆年間《揚州府志》記載:「揚州飲食華侈,制度精巧,市肆百品,誇視江表。」這「制度」之中,就包括飲宴規格、規矩。清代康熙年間的《揚州府志》中則記載:「涉江以北,宴會珍錯之盛,揚州為最。
  • 喬國強:詩書畫結合的典範——談鄭板橋詩書畫藝術
    鄭板橋為「揚州八怪」的代表人物,所謂怪,即不合正統,不與時趨,與清代復古的藝術主張相悖。鄭板橋主張「自樹脊骨,自出眼孔。」而正是這種「怪」,這種不同與他人的風格開創了藝術的新風尚,形成了「揚州畫派」,並開創了時代新風,有「三絕詩書畫」之譽。
  • 揚州八怪在書法的發展上到底有什麼作用?現在我們來看看
    畫家派書法由元代山水畫家倪攢、黃公望等首開先河,經明代文微明、唐寅等的進一步發展,到清代,畫家書派盛極一時,凡精於繪畫者,大多也精於書法,他們作書如作畫,通過書法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尋求情感的超脫。清代的畫家書派是一支由清初四大畫僧和揚州八怪組成的奇特隊伍,他們每個人的書法風格迥異,強調個性的解放,具有強烈的反叛精神,把傳統的審美法則置之度外。
  • 揚州文博場館遊揚州八怪之殿軍人物羅聘故居暨朱草詩林
    前面我們說了國人皆知的揚州八怪中名氣最大的那一位—鄭板橋,但說到揚州八怪之「羅聘」可能知道的人就不多了,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這位揚州八怪殿軍人物—羅聘。 羅聘(1733~1799),清代畫家。字遁夫,號兩峰。祖籍安徽歙縣,其先輩遷居揚州。「揚州八怪」中最年輕者。但其畫能兼擅眾長,自闢蹊徑,別具一格。
  • 揚州八怪不是八個揚州怪咖?!
    無論是模糊的美術課記憶,還是無釐頭的搞笑港劇,大概揚州八怪這個名號大多人都聽過,然而這個名號代表的並不是八個揚州的書畫怪人,而是清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活躍於揚州地區的一批風格相近的書畫家總稱,美術史上也常稱其為"揚州畫派"。
  • 坎坷波折的身世,不落窠臼的技法,特立高標的品行:揚州八怪
    揚州八怪是清代揚州畫派的代表人物,這些書畫家主要活動在揚州地區,推崇石濤、徐渭的潑墨技法,鄭燮(即鄭板橋)更是自稱「青藤門下走狗」。按照大多少人認可的說法,揚州八怪包括羅聘、李方膺、李鱓、金農、黃慎、鄭燮、高翔和汪士慎八人。
  • 紀從周:「八怪」之首說金農
    一說金農,書畫界的朋友一定知道,他是「揚州八怪」之一。諳熟近代史的建業兄則說金農列「八怪」之首,說其造詣遠高於人們熟悉的鄭板橋。還說金農詩書畫印俱佳,還精於金石文字、琴曲、收藏和考古鑑定,學識聲望均堪領軍。去年,我再到揚州,參觀「揚州八怪博物館」,最難忘那不起眼的西方寺內的「金農故居」。
  • 身殘志堅:揚州八怪中實力第一的竟是左手畫家!
    在「揚州八怪」之中只有一個北方人,他是山東青島人,名叫高鳳翰,字西園,號南村、南阜、丁巳殘人等。他才華橫溢,寫詩冠絕一時,作畫流傳後世,他還有一項最拿手的絕技——左手書畫。據說鄭板橋最佩服的就是高鳳翰,論實力他在「揚州八怪」之中也應該排名第一。而且,他的「金左手」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毫不誇張地說,他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出名的左撇子。只不過,他的左撇子不是天生的,而是無奈為之,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揚州八怪」華嵒,工筆繪鳥蟲寫意繪花草,工寫結合清新俊秀
    善書,能詩,時稱「三絕」,為清代傑出繪畫大家,揚州畫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清代中期,「揚州八怪」的出現,改變了當時畫壇的柔媚、頹靡之風。華嵒作為揚州八怪中的一員,他的繪畫藝術特別是花鳥畫藝術對清代中晚期畫壇以至20世紀的小寫意花鳥畫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黃慎是揚州八怪之一,他的畫自帶「標識」,讓人一眼知道作品優劣
    不管是書法,還是繪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通常也都是別人學不來的,即便是模仿的形似,但也做不到完全神似。比如,中國古代書畫史上傑出的「揚州八怪」,他們的特點也絕非是常人能懂得,其中最值得一提的莫過於「八怪」之一的黃慎,只要知道他的一個習慣特點,一眼就能看出他的作品的好壞。
  • 「中國夢·光明行」知名書畫家華續先書畫作品展在揚州開幕
    據悉,此次展出的近百幅書畫作品均為華續先的精品力作,書畫展將在揚州八怪紀念館持續展出至7月15日。    「中國夢·光明行」——華續先作品展開幕式現場。  光明日報社社會活動部主任、光明天下傳媒總經理廖廓在致辭中說道:「華續先老師一直秉承恩師莊希祖的教誨『守正出奇,師古不泥古』,著眼『臨立創變,至拙勝至巧』,特別是在詩文、書畫、篆刻等創作方面,不僅繼承『八怪』文化優良基因,更是久久為功、大膽嘗試、推陳出新,其作品注重結合地方人文特色,不改初心使命,飽含君子之風,秉持家風家訓,傳遞積極的正能量。
  • 一花一世界——清代揚州書畫名家作品展
    5月17日上午,《一花一世界——清代揚州書畫名家作品展》在揚州博物館二樓書畫廳開幕。在這繁花似錦的季節,我們信守美好的約定,遴選了80多件古代書畫,為觀眾奉上一場美麗的盛會。期待觀眾們超越古今,徜徉於現實和書畫之間,尋找自己內心的「一花一世界」。第一單元 生活篇 繁花似錦解讀:本單元展品總體按照季節順序,加以展示,讓人能夠一睹四季花卉之芳容,從大自然中汲取力量,振作精神,蓬勃向上。
  • 清朝野文人畫家被稱「揚州八怪」,到底怪在哪裡?
    清朝野文人畫家被稱「揚州八怪」,到底怪在哪裡?一、揚州自古地傑人靈,人才濟濟。要在這個地方出名,本身極不容易,藝術金線較高。康乾時期,社會經濟較之前空前發達,而社會階層也更回固化。以「怪」稱之,最重要是因為與傳統儒家「學而優則仕」格格不入。這些文人畫家個個詩書滿腹,但都沒有當官,或者沒有當上要職,或者當一時間後由於種種原因而辭官。他們有崇高的人生理想,有經天緯地的人生追求,但又不滿於官場的阿諛奉承,所以寄情於山水與筆墨之間,以書畫為寄託,也為生計,遠離廟堂,故稱之為「怪」。
  • (清代)金農書法冊頁欣賞《近作三十八首》高清大圖
    金農在詩、書、畫、印以及琴曲、鑑賞、收藏方面都稱得上是大家。金農從小研習書文,文學造詣很高。濃厚的學養使他居於「揚州八怪」之首。但是金農天性散淡,他的書法作品較揚州八怪中的其他人來說,傳世作品數量是非常少的。他生活在康、雍、乾三朝,因此他給自己封了個"三朝老民"的閒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