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武術「班卡西拉」入選世界文化遺產,號稱:不只防身還能表演!

2020-12-10 騰訊網

▲馬來西亞傳統武術班卡西拉。(圖/網絡圖片)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2019年12月宣布,盛行於東南亞地區的馬來西亞傳統武術班卡西拉被列入最新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馬來西亞旅遊、藝術與文化部長可達比(MohamaddinKetapi)表示,這代表馬來西亞的文化遺產受到國際認可,也顯示該國保護世界遺產的承諾與決心。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於第14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會議中宣布,馬來西亞傳統武術班卡西拉確定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可達比說,馬來西亞是在2018年3月向UNESCO申請,將席拉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代表我們文化遺產受到國際認可,也顯示政府保護世界遺產的承諾與決心。」

印度尼西亞駐UNESCO代表蘇裡亞向媒體表示,「教導我們如何與神、人和自然保持良好關係,雖然包含攻擊技巧,但更重要的是告訴我們如何自我控制、保持和諧。」

班卡西拉源自蘇門答臘和爪哇,盛行於7世紀,是一種防身武術,更是一種文化象徵。它有時會結合音樂作為舞蹈演出,具有很高的觀賞與娛樂性。席拉也是東南亞運動會的比賽項目之一。

相關焦點

  • 印尼武術班卡西拉走進中國使館
    3月25日,印尼青年與體育部、外交部組織印尼傳統武術班卡西拉(Pencak Silat)走進中國使館。
  • 印尼武術「班卡西拉」走進中國使館獻藝展演!
    中新網雅加達3月26日電 (記者 林永傳)25日,印尼武術健將走進中國駐印尼大使館,為該館及中國駐東協使團外交官展演了獨具特色的精彩印尼武術「班卡西拉」(Pencak Silat)。圖為印尼武術運動員表演。
  • 班卡西拉:亞運會上的「印尼功夫」
    第18屆亞洲運動會8月18日開幕至今已過去十餘日,1273人的中國代表團在雅加達和巨港的36個大項中摘金奪銀,比起桌球、羽毛球、跳水、女排這些國內體育迷比較關注的重點項目,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進行的一項特殊比賽引起了中國體育迷的巨大好奇:比賽上,畫著奇怪裝飾的運動員分別拿著短刀和棍棒表演動作
  • 神秘的東南亞武術:班卡蘇拉(Pencak Silat)
    班卡蘇拉也稱班卡西拉、印尼拳或馬來拳,它是一種東南亞武術,起源於印馬群島(包括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汶萊)。班卡蘇拉不僅有全接觸的格鬥,也有不同人數的套路表演。它的格鬥技術起源於對野獸(虎、鷹、)搏鬥的觀察。
  • 民俗風情 -- 印尼武術:班卡西拉 ( Pencak Silat )
  • 我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數量居世界第一!
    12月17日,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兩個項目,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立明堂:永春拳正宗傳人帶你體驗中華武術
    而家喻戶曉,把中國武術推向世界的李小龍,則是葉問的「封門弟子」。每一年廣東地區都會舉辦多場永春拳的隆重賽事,參賽選手從少年組到成人組不等。 為了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永春拳得到更好的推廣和傳承,立明堂將攜手永春拳第五代傳人陳績業老先生,傳授《永春拳》之正宗拳法,即可增強體質,又可防身護己,男女老少學起來毫不費勁卻能事半功倍。
  • 這7種武術,被譽為世界上最危險的武術,看完你就知道
    現在對於武術的定義,大多數都是強身健體,可是世界上的確存在著已為人們帶來災難、奪去對手的自由,甚至性命為目的的武術。柬式拳擊會相似是可以理解的,和其他武術一樣,柬式拳擊的招式是模仿各種各樣的動物而成。但是柬式拳擊與其他武術的最大分別之處在於它的多樣量性和殘忍度。柬式拳擊的動作或攻擊的種類達一萬種以上,所以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最難的武術之一。卡波耶拉卡波耶拉又或者稱巴西戰舞,是一種16世紀時由巴西的非裔移民所發展出的獨特武術。
  • ...大展示精武會專場暨2020年濱州市第三屆非物質文化遺產武術比賽
    活動現場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邱延崗 見習記者 吳悅 濱州報導為進一步推動全民健身活動健康發展,加強濱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武術項目的交流與合作,9月5日,由濱州市體育局、濱州市體育總會主辦,濱州精武體育會承辦的「走近黃河韻動濱州」全民健身大展示精武會專場暨2020年濱州市第三屆非物質文化遺產武術比賽在市民體育健身廣場舉行。
  • 韓媒:韓國9座書院入選世界文化遺產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韓聯社6日消息, 朝鮮王朝時代9處主導推廣性理學的教育設施以「韓國書院」(Seowon, Korean Neo-Confucian Academies)之名入選世界文化遺產。資料圖:達成道東書院 韓聯社/韓國文化財廳供圖報導稱,6日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舉行的第43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韓國書院」獲準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韓國書院」包括9處書院,分別是榮州紹修書院、安東陶山書院、安東屏山書院、慶州玉山書院、達成道東書院、鹹陽藍溪書院、井邑武城書院、長城筆巖書院、論山遁巖書院。
  • 43名武術界專家齊聚內江,共謀傳統武術新出路
    四川在線消息(張鐵軍 劉煜瑞 記者 鄭志浩)「起勢、四相通關、麒麟松肩……」10月17日,內江大千酒店一場特殊的研討會上,名為《峨眉武韻》的武術表演吸引了眾多傳統武術方面專家學者、愛好者的關注。其中,峨眉養生茶、松筋柔脊十二法等傳統武術新玩法更引起了現場掌聲雷動。
  • 觀點|武術名家張全亮:傳武防身自衛技術無可非議
    本文節選自《中華武術》雜誌,原標題為《如何還原真實武林》,本文作者為武術名家張全亮先生。張全亮先生,1941年出生,北京人,自幼習武,先後練過八極拳、通背拳、八卦掌、太極拳等,入選《中國當代武林名人志》。
  • 徐州打造中國武術文化盛事 國際武術節於7月開幕
    具有民族特色的武術硬氣功是中華武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強身健體、禦敵自衛的體育運動,也是祖國珍貴的文化遺產之一。武術硬氣功練氣練意,用意引氣,意到氣到,勁亦到,氣隨意行,使氣內絡五臟六腑,外及四肢百骸,進而逐步達到內外一體,氣力合一。而創造和發明這種武術硬氣功者,就是徐州人彭祖。莊子的《刻意篇》,是迄今發現的最早、最完整的記載彭祖以「導引行氣」開我國氣功之始的文字資料。
  • 青島李滄龍門拳 非遺文化有傳承入選青島非遺項目
    其最具代表性的門派武術——龍門拳,屬內家拳法。此拳法自古隱沒於山林宮觀,雖秘而難窺,亦在本門之內承習數朝。此拳法習之可修身養性,用之可防身自衛,乃武者內外雙修之上乘功法。公元1209年,開派祖師丘處機(字通密,道號長春子,陝西鹹陽人)自膠西重遊嶗山,於嶗山太清宮布壇講道。彼時,龍門派武術由丘處機處,傳習於道門之內。日久,逐漸開枝散葉形成以嶗山太清宮為中心,輻射周邊縣鎮道觀的龍門拳派系。
  • 自強不息 • 武動人生——黃宇帆國際武術文化中心十周年慶典
    來自香港、澳門、江門、佛山、深圳、惠州、梅州、江西等多地的一大批武術名家大師、企業界名人等重量級嘉賓出席了活動,以及中心教練、學員、家長、文化傳媒記者及各界人士逾300人參加了此次慶典活動。活動中,豐富的中心教練學員武術匯演、名家武術表演,結合傳統民族舞蹈、京劇、書法等中國特色元素,全程節目精彩紛呈,讓參會者享受了一場全方位感官震撼的「武林盛宴」。
  • 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卡魯斯儀式舞蹈亞美尼亞杏木雙簧管音樂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或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和技能及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向全世界提出要保護自然和文化遺產。當時提出了「保護自然和文化遺產」的概念。1972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十七屆大會在巴黎通過的《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公約》(簡稱《世界遺產公約》),確定文化遺產、自然遺產、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的三種類型,擴大了歷史文化遺產的範圍,從此,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受到世界各國政府和公眾的普遍關注和重視。
  • 莊賢達丨武術文化的使命擔當
    人物名片莊賢達,1996年出生,中共黨員,泉州市重錘拳擊俱樂部總經理、泉州市武術協會理事、泉州市鯉城區拳擊協會會長、泉州市鯉城區武術協會副會長。中華文化是推動中國崛起和民族復興的重要精神動力和心理支撐,而中國傳統武術文化作為中華文化的寶貴遺產,凝聚著華夏人崇尚武德的獨特人文氣質。
  • 太極拳被列入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它為什麼行?
    就在17日晚,太極拳這項在中國家喻戶曉的運動,被列入了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一套拳法,怎麼就成了非遺?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太極拳的故事。影視作品中的張三丰形象。《倚天屠龍記》劇照時代變遷中的武術在世界非遺入選標準中,有這樣一個條件:入選項目應獨一無二或至少是非常特別地代表了一種文化傳統或是一種現存或已經滅絕的文明。按此標準對照,太極拳代表的是什麼樣的文化傳統呢?這還要從明清時期說起。
  • 武術姓「武」,要重視技擊
    傳統武術經過了上百年、數百年的傳承發展,較多地保留了武術技擊性本質和技法,是民族最可寶貴的文化遺產。 競技武術源於傳統武術,在技術上有了較大的創新,它從另一個角度、也就是從競技場上的平臺向世界展示、宣揚了中華武術,取得了很好的宣傳效果。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的大型武術表演,這幾年春晚的武術節目,吸引了數億觀眾的眼球,展示了多彩多姿、多元的中華武術。 不管是傳統武術還是學院武術,或者是競技武術,都是中華武術。
  • 「五祖拳」代表性傳承人塗捍東入選《中國武術名家人才資料庫》
    塗捍東:漢族,1969年生,福建省高級武術教練,泉州市高層次人才、武術段位六段、國家一級武術裁判、國際五祖拳八段、泉州市武術協會常務理事、泉州市鯉城區武術協會副會長、泉州市鯉城區東惠國術館館長,2017年榮獲世界傳統武術錦標賽五祖拳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