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食入「非遺」鍋貼脂渣豬苦腸都散發青島煙火氣
7月3日,李滄區對第四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進行授牌,青島鍋貼、鄭莊脂渣等本地名吃開啟了自己的非遺之路。本地味道走上非遺舞臺7月3日下午5時,李滄區在樂客城舉辦「時尚文化·樂客城市集」,助力夜經濟發展。
-
排骨米飯、高家糖球 青島市級非遺由他們傳承
原標題:第四批青島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公布,31人獲認定對於青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不僅僅是各種形式的文化、技藝的保存和發展,更是這座城市人文記憶的載體,串起了青島的精神脈絡。此次被認定青島市級非遺傳承人的吳永海告訴記者,「扛閣」成形於19世紀80年代,項目傳承區域在平度市中部的同和街道鄭家張村,平度「扛閣」最特別的地方在於其道具鐵架的藏而不露,身著仙裝的孩童就像是直接站在大人肩膀上載歌載舞,扛閣演出了一個半世紀依然神奇,當時村裡一位老鐵匠鍛打的N型鐵架沿用至今。
-
青島攜手貴州安順交流非遺優秀實踐成果
原標題:青島攜手貴州安順交流非遺優秀實踐成果 12月1日-9日,青島與貴州安順攜手開展了非物質
-
西安第六批非遺37個入選項目獲授牌
隨著非遺表演——西營戰鼓表演團精彩震撼的演出,發布活動拉開了序幕。發布非遺同行全運系列活動 為37個非遺項目授牌活動現場發布了西安市2021年非遺同行全運系列活動(13區縣21場次聯動),並為入選西安市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的37個項目授牌。
-
走進卓葉樹葉吹奏,傳承非遺文化
2020年5月21日,為積極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進一步做好非遺的保護傳承,由深圳電視臺《深圳非遺》系列節目組特邀訪談卓忠明樹葉吹奏,並走進深圳灣紅樹林公園現場拍攝,集中宣傳和展示樹葉吹奏非遺文化,展示深圳獨具特色的非遺項目,提高市民對非遺的認知度、認同感和參與意識
-
佛山詠春拳入選國家級非遺!
佛山詠春拳入選國家級非遺! 自豪、驕傲! 昨天(12月21日) 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公示 佛山詠春拳上榜! 進一步擦亮「佛山功夫」名片 打造世界功夫之城!
-
閔行區武術協會年舉行 陳氏太極拳入選"非遺"名錄
前天下午,閔行區武術協會年會在武悅堂舉行,同時慶祝武悅堂「陳氏太極拳」成功入選閔行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熟悉武術的朋友一定知道,「陳氏太極拳」歷史300多年,為明末清初河南溫縣陳家溝著名拳師陳王廷,改編自戚繼光的戚家拳發展而成。
-
武漢蔡甸非遺:讓傳統文化在傳承中煥發新活力
近年來,蔡甸區非遺工作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方針,深入挖掘非遺文化資源,不斷加大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力度,非遺保護工作取得新的進展和成效。「伯牙子期傳說」是蔡甸區唯一的一個國家級非遺項目,武漢市中法友誼小學是位於「伯牙子期傳說」發生地馬鞍山下的一所小學。2012年,蔡甸區文體局授予該校「知音文化」傳承教育基地稱號,並捐贈了10臺古琴。如今這10臺古琴成為該校進行知音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孩子們通過學習古琴知道了伯牙子期、高山流水和更多的傳統文化知識。
-
錦州4個非遺項目入選第六批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
12月1日,遼寧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我市申報的錦州鍛銅浮雕畫、凌海瞞鼓製作技藝、北鎮豬蹄製作技藝和白家清真菜烹烤技藝等4個項目成功入選,其中傳統美術類1項,傳統技藝類3項。
-
「平樂郭氏正骨法」入選50個國家級非遺優秀代表性項目
6月8日,我國2019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當天,50個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優秀實踐案例發布,平樂郭氏正骨是河南省唯一一個入選優秀實踐案例非遺代表性醫療項目。 據介紹,自2006年起,國務院先後公布了四批共1372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
連續兩年入選全國非遺「雙十佳」,廣州「非遺進校園」步穩行遠
竹料村位於流溪河畔,水運發達,自古便是商貿之地,當地人素來重視練武防身,竹料洪拳由此傳承而來。如今,竹料二小洪拳隊蓬勃成長,也成為廣州「非遺進校園」的生動寫照。近年來,廣州「非遺進校園」工作步穩行遠,形成了學校、社區、家庭、非遺界多方聯動、主動參與的文化生態系統。廣州也因此成為全國唯一一個連續兩年入選全國「非遺進校園」十大優秀實踐案例和十佳創新實踐案例的城市。
-
聊城市東昌府區三項目入選省級「非遺」名錄
11月23日,記者從聊城市東昌府區文化和旅遊局獲悉,近日,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發布《關於公示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名單的公告》。其中,東昌府區「流星錘」入選省級非遺項目,「聊城剪紙藝術」「東昌府銅鑄雕刻製作技藝」入選省級非遺擴展項目。
-
傳承非遺文化 助力脫貧攻堅——拉薩非遺文化在保護傳承創新中煥發...
近年來,西藏拉薩市不斷深入挖掘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的藏文化資源,使古老文化在傳承創新中煥發活力。「木雕」「藏香」「藏戲」等這些承載著厚重文化和智慧的非遺傳統項目,如今正以年輕人易於接受、樂於參與的方式,藉助日益完善的保護發展政策,逐夢前行,助力脫貧攻堅。
-
志願傳承挖掘非遺「富礦」
從2014年起,西城區每年都會推出「民間瑰寶 記憶西城」西城區非遺傳承志願者招募活動。每次推出5個非遺項目,招募總人數不超過50名志願者,與傳承人學習傳統技藝,留下一段特殊的非遺記憶。 「不做不知道,麵塑在色彩搭配、空間結構上都很有特點。看老師做得很輕鬆,真自己操作就會覺得非常難。」竇雅麗一直很喜愛傳統文化,當她在網上看到麵塑招募傳承志願者,就立刻報了名。
-
非遺「全家福」亮相 順德舉辦非遺文化主題活動
據了解,目前,順德共有59項區級及以上非遺項目,其中,國家級非遺文化項目有4項,分別是龍舟說唱、人龍舞、香雲紗染整技藝以及八音鑼鼓。順德非遺文化主題活動分為8大區域,分別是主舞臺區、展覽區、展播區、非遺美食區、靜態展示區、活態展演區、非遺互動體驗區、總服務區。市民遊人在這裡可"一站式"感受順德非遺文化魅力,也可在動手體驗非遺製作,還可以試吃非遺美食,內容豐富,精彩紛呈。
-
體育強國之微觀青島系列報導之一-青島體育在傳承中勃發
這次《綱要》發布的五大任務中,除了這三點外,還特別提到了「促進體育文化繁榮發展,弘揚中華體育精神」,通篇《綱要》21處提及體育文化主題,足以見到國家對於體育文化建設的重視。作為體育名城,青島的體育文化也是現象級的。濃厚的足球文化,帆船節慶化,對於傳統武術的傳承和創新,以及體育明星、體育電影的帶動,讓這座城市的體育氛圍生機勃發……
-
名師名家引領非遺文化傳承 廣州金蘭苑小學7個非遺項目課程全面鋪開
名師名家引領非遺文化傳承 廣州金蘭苑小學7個非遺項目課程全面鋪開金羊網 作者: 2020-01-19 金蘭苑小學接過荔灣區文化局授牌
-
「學院派」傳承讓「非遺」活起來——福建商學院探索非遺的傳承與...
近年來,福建省致力傳承、保護、推廣非遺項目。各大院校也積極響應,其中福建商學院更是通過傳統與時代的融合與創新,依靠「學院派」傳承人,大大增加了非遺文化的影響力,讓非遺文化在新時代展現出新的生命力。培訓班將福建省非遺項目中具有代表性的工藝美術項目作為研討交流內容,聘請多位行業專家為導師,45名學員是從全省各地的相關項目中選拔出來的優秀青年從業者。福建商學院校長黃斌在開班儀式上表示,此次培訓旨在提高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水平,增強傳承活力,弘揚傳統文化,提升傳承人群的當代實踐水平和傳承能力,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現代生活。
-
紅領巾小記者走運河,傳承非遺文化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姜贇 通訊員 張莉娜葫蘆娃假日小隊:崔哲楷、陳梓豪、周芷菡、李林顥、楊子睿、於麗朵、張新雅10月5日,來自杭州市回族穆興小學二(5)的葫蘆娃假日小隊學生變身紅領巾小記者走進大運河沿線的非遺項目。
-
老燒鍋酒、金鉤海米、高家糖球……誰說非遺都是「老古董」!
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今年的主題是「非遺傳承健康生活」,重點圍繞傳統體育、傳統醫藥和餐飲非遺項目,青島市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會在半年時間裡,請市民了解、走進非遺,感受非遺傳承的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