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又疼了」這幾乎成了膝關節炎患者的口頭禪。尤其是到了冬天,受涼了、走多了、用勁兒大了,都是膝蓋疼痛的誘因。而骨關節炎也真的非常普遍。
據調查,這類病人在我國達到了1.2億,幾乎10個60歲以上的老年人中,至少有7個有不同程度的骨關節疾病。
膝蓋疼分三個階段
隨著年齡增大,膝蓋容易出問題。但疾病不是一天長成的,把握關節受損的三個階段特點,儘量避免走到不可控的階段才後悔莫及。
1、早期階段
早期膝骨關節炎症狀常因輕微扭傷、受涼和勞累後誘發。人們會感覺到關節「鏽」了,稍微活動一下就能緩解。一般時間不超過5分鐘,疼痛、僵硬稍經活動可消失。這種不適症狀與天氣變化有關,空氣溼度增加時敏感。可能1~2年發作1次,不發作時無症狀。
2、中期階段
這個階段,症狀常表現為越走路越疼,而且越來越嚴重,有時甚至會出現沒有明顯誘因的膝蓋疼痛,不能自如上下樓梯和長距離行走。同時,開始出現夜間休息痛,晨起後關節僵硬10~15分鐘。此時,膝蓋疼痛發作次數增加,受天氣影響大,症狀進行性加重,1年發作2次以上。
3、晚期階段
這時期關節可能會出現嚴重變形,疼痛劇烈,嚴重者會出現關節受限,喪失運動和行走能力。一般來說,對於患早期骨關節炎的人來說,應儘量少做有損關節的運動,肥胖患者需要減重,避免病情加重。對於患中期骨關節炎的患者,可在諮詢醫生的前提下使用保護軟骨的藥物或中藥熱敷等治療方法來緩解不適症狀。對於晚期骨關節炎患者來說,保守治療無效時,要積極考慮手術治療。
一個動作
測試關節年齡
這個動作就是——下蹲。
在放鬆狀態試著往下蹲,能蹲到多少就蹲到多少,量力而行,然後對比以下各階段。
1階段雙腿完全下蹲,有痛感膝關節60歲
2階段下蹲疼痛,勉強下蹲,站起費力膝關節70歲
3階段只能半蹲膝關節80歲
4階段完全無法下蹲,不扶無法站起膝關節90歲
兩個動作
為膝蓋「減齡」
1、年輕人
靠牆蹲,背部依靠牆壁下蹲,保持腿部肌肉緊繃狀態,直到酸困為止。
2、老年人
坐姿抬腿,適合老年群體,身體緊貼靠背,抬腿伸直膝蓋,堅持肌肉緊繃狀態直到酸困時放下。
鍛鍊時兩條腿依次進行鍛鍊,不建議雙腿同時抬起。一天三次,一次10~15分鐘,單腿練習,多次練習。
骨的生長發育、修復的強弱與腎的功能息息相關。如果腎功能異常,將影響鈣、磷的代謝,從而也影響著骨骼的生長和發育。有骨病或者骨折的患者,在治骨的時候,或者休養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補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