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上班時發朋友圈,7人點讚評論——全部被處分!

2020-12-15 騰訊網

來源:綜合紀檢監察報等

今年,四川省樂山市馬邊彝族自治縣紀委作出一份關于吉壽堅桑等人違反工作紀律的通報。通報稱,2020年6月29日下午14時,吉壽堅桑在個人微信朋友圈發布了一條與工作無關的動態。14時至17時40分,先後有7名公職人員在上班時間對該條動態進行點讚或評論,分別為民建鎮黨委委員、宣傳委員、人大副主席田涯坤,下溪鎮四級調研員蔞者石葉,縣稅務局副局長汪麗蓉,縣文旅局工作人員黎明、彭軍、宋娟、馮秀蓉。吉壽堅桑在14時22分、14時55分對相關評論進行了回復。以上同志在上班期間從事與工作無關的事情,違反了工作紀律。

處理結果:責成縣人大機關黨組、民建鎮黨委、下溪鎮黨委、縣稅務局黨委、縣文旅局黨組向縣委作出書面檢查;對民建鎮黨委書記黃明富、下溪鎮黨委書記張永勇、縣稅務局局長萬凱、縣文旅局分管領導副局長陳遠、總規劃師葉驍批評教育;對縣紀委監委派駐縣委辦紀檢監察組組長白英平、民建鎮紀委書記曲鴻、下溪鎮紀委書記陳志敏、縣稅務局紀檢組長陳元東、縣紀委監委派駐縣教育局紀檢監察組組長曲別媽麻批評教育;對吉壽堅桑書面誡勉;對田涯坤、蔞者石葉、汪麗蓉、黎明、彭馮秀蓉、宋娟談話誡勉。

因洗澡遲接巡查組電話訪談,被給予警告處分;教師假期自費聚餐,被紀委通報批評……一些執紀簡單化、問責粗線條甚至亂問責、錯問責、問錯責的現象冒頭,雖然事後相關處理被撤銷,卻也造成了一些不良影響。

此前,中紀委就痛批過「亂問責」現象:在辦公室喝牛奶被問責,不能誰說問責就問責! 文章列舉了「湊數式」問責、「看人下菜式」問責、「一刀切式」問責等現象。

此前,「上班喝牛奶被問責」事件,曾引發網友熱議。2017年2月8日,一份問責通知單顯示,在湖南省郴州技術產業開發區園,一名辦公室工作人員在上班期間喝牛奶,被園區紀工委暗訪時候查到,隨後該名辦公室人員收到了一份問責通知單。

《園區紀工委交辦意見單》

事件一經報導,網友紛紛表示不理解,認為嚴格要求可以,但不是喝牛奶這個方面,這不是實事求是地客觀看待工作和生活的關係。還有人表示,問責也需要有實質內容,不能沒事找事,這樣會適得其反。

「看人下菜式」問責在基層並不少見。比如貴陽一護士下班打麻將被扣發績效工資;福建兩名教師因在佔道經營的攤點買菜被通報;武漢4名政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因上班時間與同事用武漢話交流被罰款;山西某學校教師放假後到酒店AA制聚餐,被通報批評……

如此問責,再嚴厲也無益於問題的解決,只會讓被問責幹部內心有結,更讓群眾感到疑惑。

相關焦點

  • 四川馬邊縣一公職人員工作時發朋友圈,發布、點讚者均被誡勉
    7月1日開始,一份違紀通報在四川省樂山市多個社交平臺流傳並引發熱議。通報稱,馬邊縣人大教工委吉壽堅桑等人於工作時間,在個人微信朋友圈發布與工作無關的動態,並有其他公職人員點讚、評論,違反了工作紀律,分別被書面誡勉等。
  • 公職人員上班發朋友圈被誡勉:為馬邊縣的做法讚一個
    根據馬邊縣紀委的通報:2020年6月29日下午14時,馬邊縣人大教工委主任吉壽堅桑在個人微信朋友圏中,發布了一條與工作無關的動態。從14時到17時40分,先後有7名公職人員在上班時間對該條動態進行點讚或評論。他們在上班時間做與工作無關的事情,違反了工作紀律。
  • 工作時發朋友圈,連同點讚的一起被處理
    近日,網絡上流傳著一份四川省樂山市馬邊彝族自治縣幹部違反工作紀律的通報顯示,一名公職人員工作時間發了一條朋友圈,同在工作時間有 7 人點讚和回復。圖片來源於網絡除發布者、點讚者 8 名當事人外,當地還有 10 人因此事受到處理,他們所在的 5 個單位也被責令向馬邊縣委做出書面檢查。
  • 四川馬邊縣一公職人員上班時發朋友圈,發布者點讚者均被誡勉!
    7月1日,一份違紀通報在四川省樂山市流傳並引發熱議。通報稱,當地馬邊縣人大教工委主任於工作時間,在個人微信朋友圈發布與工作無關的動態,並有其他公職人員點讚、評論,這幾名公職人員違反了工作紀律,均被誡勉。
  • 上班發朋友圈被處理,嚴格執紀還是小題大做?
    資料圖近日,四川樂山馬邊縣一份有關「公職人員上班發朋友圈被處分」的通報在社交媒體熱傳。通報顯示,6月29日下午,馬邊縣人大教工委主任吉壽堅桑在個人微信朋友圈中發布了一條「與工作無關」的動態,隨後該縣7名公職人員對此點讚或評論,吉壽堅桑兩次進行了回復。由於這8名公職人員「在上班期間從事與工作無關的事情,違反了工作紀律」,他們被馬邊縣紀委予以書面、談話誡勉。
  • 馬上評|工作時發朋友圈被誡勉,把握好問責的分寸了嗎?
    馬上評|工作時發朋友圈被誡勉,把握好問責的分寸了嗎?通報稱,馬邊縣人大教工委吉壽堅桑等人於工作時間,在個人微信朋友圈發布與工作無關的動態,並有其他7名公職人員點讚、評論,違反了工作紀律,此8人分別被書面誡勉。僅僅發布一條動態、點個讚,就遭到通報處理,這一消息迅速引發廣泛關注。也有網友喊冤,認為這樣做有問責泛化的嫌疑。
  • 幹了10年的公務員,拿工資後立馬辭職,發朋友圈抱怨,獲領導點讚
    幹了10年的公務員,拿工資後立馬辭職,發朋友圈抱怨,獲領導點讚公務員,令無數人羨慕的三個字,這就是人們眼中的「鐵飯碗」,相信很多朋友應該都清楚。有些家長,拼死拼活,勞累一生,就是希望自己的兒女能夠擠進公務員的行列。然而,真正的結果十分殘酷,真正能夠達到要求的少之又少。
  • 頻繁點讚和評論你朋友圈動態的人,請珍惜
    微信朋友圈如今已成了人們社交網絡中的一種重要聯絡方式,朋友圈不僅可以發表自己當下的生活狀態,也可以分享自己的心情,當你每發表完一條動態以後,頻繁點讚和評論的那個微信好友,請珍惜。因為頻繁點讚和評論你的那個人,如果不是你的至親摯友,那一定是喜歡你或暗戀你的異性朋友,喜歡或暗戀你的微信好友大多有以下幾個表現:1.頻繁點讚你的朋友圈動態也許他對你所發表的動態內容並沒有太濃厚的興趣,為你點讚只是因為他喜歡你,所以支持並點讚你發表的所有動態內容。
  • 「珍惜朋友圈給你點讚的人」
    就像有句話說的:「給你的朋友圈點讚,有時不僅僅是因為你發的那條朋友圈,而是因為你這個人。」你到底發了什麼,沒那麼重要;我關心你在發什麼,這才是重點。如同小丸子的那句名臺詞:「像我那麼懶的人,要是你說的每一句我都有回,那就說明我喜歡你啊。」
  • 珍惜朋友圈裡給你點讚的人【美文】
    有的時候你都快忘記自己列表裡還有這個人了,他突然又發了條朋友圈,向你宣告他的存在。尷尬的是,他卻從來沒給你點過一次贊,就像屏蔽了你的朋友圈似的。也有許多人越來越不喜歡發朋友圈了。以前朋友圈裡都是朋友,你分享了一些動態,他們很快就會給你點讚評論,和你互動,不亦樂乎;但現在朋友圈大了,願意給你點讚的人卻越來越少了。
  • 職場老油條:別在朋友圈發這些,看似點讚人數多,實則暗藏隱患
    職場老油條:別在朋友圈發這些,看似點讚人數多,實則暗藏隱患在現實中的生活中,有些人可能會了表現自己的個人能力,或者突出自己的個人魅力,或者是為了結交他想要結交的人,就會通過發布一些朋友圈來展現出來 。他們發布的動態,表明了他們對待生活的態度。
  • 主播有話說丨這個朋友圈,「有毒」?
    今天說一個「有毒」的朋友圈。最近這幾天,在四川省馬邊縣估計有兩撥人都在心裡喊冤。一撥,是幾位公職人員。其中一個在上班的時候,發了個和工作無關的朋友圈,然後,7名公職人員點讚或評論。結果一共8人,被當地紀檢部門通報誡勉。抽空發個朋友圈,大家禮節性點讚,結果違紀了,你說他們感覺冤不冤?
  • 「對不起,我把朋友圈刪掉了,因為給我點讚的那個人不是你」
    我知道,她一定是有了那個想要分享的人。某一天晚上,她發了這樣一條朋友圈:「如果我喜歡的人可以給我點個讚,我就有了繼續喜歡下去的動力了。」我剛想評論的時候,卻發現這條朋友圈已經刪除了。我忍不住問她原因,她說,其實這條朋友圈只是發給一個人看的,她等了很久,卻沒有出現那個人的頭像。其實很多人都是這樣,將不敢說出口的話發在了朋友圈,好像是對你說,卻又好像不是。
  • 人與人之間的疏遠,從不在朋友圈點讚開始
    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有的時候真的很脆弱,一個消息的不回復,我們也就淡了。這樣的情況,也在朋友圈點讚中。我們的微信好友越來越多,朋友圈的點讚卻似乎越來越少。有的時候,突然在朋友圈,看到誰發了動態,但如果不是這次朋友圈,你幾乎都忘記了他的存在。因為你們不但沒有聯繫,甚至連朋友圈,一次點讚的互動都沒有。
  • 上班了,製作一盆玫瑰花麵包送給自己,發朋友圈,收穫無數贊
    我們公司這周就開始開工了,在家裡宅了20多天,做了不少美食,每日早餐都很豐盛,饅頭包子、餃子、蛋糕一一俱全,但是上班了也要好好吃早餐。因為在特殊時期我們公司實行彈性制考勤,4點半下班,到家老早,想吃什麼也容易,我就做一盆有特殊意義的玫瑰花麵包送給自己,希望今年更加努力,工作生活更出色!當然喜歡這獨特的造型外,還特別喜歡吃這樣的麵包。
  • 發到朋友圈點讚最多的一首歌!感謝我的朋友圈有你!
    ——發到朋友圈點讚最多的一首歌!(特好聽)感謝我的朋友圈有你!1、沒有思想,再漂亮的詩句也全無用處。一普希金2、好奇心有多種:一種源自利益,只要可能有益的事我們都想了解;另一種源自驕傲,只要別人忽略的事也吸引我們的胃口。3、朋友的不幸對我們來說是一種慰藉,因為我們可以藉此證明自己對朋友的關心。
  • 不愛發朋友圈的人,大多有這幾種心理
    自從有了網絡,大家的距離就變得越來越近了,人們不用打電話就可以了解一個人的生活,至於方法最直接的途徑就是朋友圈。在現實生活當中,有許多人都喜歡通過朋友圈來分享自己的生活,即便大家不經常聯繫,也可以透過這扇窗而了解到他的近況。朋友圈變成了一座橋梁,它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比如點讚以及評論就會讓人覺得頗有親切感,於是朋友圈就成了另一種社交方式。
  • 為什麼很多人消失在朋友圈?從來不發朋友圈的人是怎樣的人?
    很多人開始發現,越來越多曾很熟悉的人,慢慢的消失在朋友圈了。很久沒有見到對方發動態了。對方就像是人間消失一樣,不再發朋友圈,甚至也不再和你聯繫了。我們的通訊錄裡面的名字,一個個開始變得陌生起來。記得以前,有事沒事都喜歡在QQ空間發動態,在QQ上找人聊天,而且一聊就是大半天。以前覺得,如果沒有上QQ,就感覺渾身不舒服,總擔心朋友找不到我們。每天睡覺之前,都習慣看朋友的空間動態。偶爾還會去評論和點讚。
  • 多少人的朋友圈,只是點讚之交?
    02多少人的朋友圈,只是點讚之交?你發了旅遊的風景照,好友們排隊點讚;朋友曬了精緻的早餐,你禮貌性的回禮點讚。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給朋友的動態點讚,成了一種禮貌。不要成為點讚狂魔,更別做集贊狂魔。03點讚之交,並不代表對方是真心對你。也許只是覺得你發的朋友圈有趣,也許點讚完,和朋友嘲笑你發的過時,不能把網絡上的友誼,牽扯到生活裡。
  • 姑娘,什麼破事都發到朋友圈,你累不累?
    朋友圈裡,有很多的人生贏家,也是loser遍地,上下刷屏之間,就像萬花筒一般,看盡人生百態。每個人都可以分享自己的生活,都可以秀出自己的光輝或昏暗,這也是社交的一種方法,點讚評論有時比現實中的交往,還更容易獲得他人的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