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太陰肺經病候分析

2021-02-22 辰威培緣
手太陰肺經

 【原文】是動則病:肺脹滿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則交兩手而瞀,此為臂厥。是主肺。

所生病者:咳,上氣、喘、渴、煩心、胸滿,臑臂內前廉痛厥,掌中熱。氣盛有餘,則肩背痛,風寒汗出中風,小便數而欠。氣虛則肩背痛寒,少氣不足以息,溺色變,卒遺矢無度。

【說明】

(1)本外經病,指本經循行所過處的局部病。

(2)本髒(腑)病,指本經所屬髒(腑)的疾病。

(3)他髒(腑)病,指與本經或本髒有關的髒  (腑)疾病。  

(4)有關器官病,指本經循行所過或與本經或本髒(腑)病理相關的有關器官病。

 (5)不屬以上四類的有關疾病。

【析解】

(1)本外經病  

胸滿 :肺臟有病,髒病及經,影響本經中焦脈氣的輸布,胃口,胸膈等部的氣機失於輸化,因而出現胸部脹滿。

臑臂內前廉痛而厥冷:本經之脈循行於臑臂內側的前緣,本經之脈有病,氣血失和,脈道不通,就會沿經脈所過處發生疼痛。如果本經陽氣不足,就會發生厥冷。掌中熱:本經之脈循魚際,其絡脈入掌中,散於魚際,若經絡有病陽邪亢盛,掌心就會出現灼熱的症狀。

(2)本髒(腑) 病

肺脹膨膨然:「膨膨」,脹滿貌。本經脈氣變動,逆經厥上,失去從胸走手的流行常態,致使肺氣壅阻,葉張舉升,故膨膨而脹。  氣喘咳嗽肺舉葉張,氣失肅降,逆而上衝,則為氣喘;金不平則鳴,故發為咳嗽。少氣不足以息:肺主氣,本經氣虛,經病及髒,則肺氣亦虛,宗氣不足,故呼吸少氣,甚至短氣不足以行呼吸。

(3)他髒(腑)病:煩心:肺屬金,肺病則金不生水,水不濟火,致心神不寧,因而發生煩心。

小便數而欠、溺色變:腎經之脈,上入肺中,肺為水之上源,有通調水道下輸膀胱的作用。肺經脈氣實傳邪於腎與膀胱,而見小便次數多而不暢的淋證。若脈氣不足,則肺臟通調水道,下輸膀胱之水液也會不足,尿量減少,自然顏色會有變化。遺無度:肺與大腸為表裡,肺氣不足,大腸傳導之功能失常。肛門者下極也,是「肺氣之所出」,肺氣上通喉嚨而行呼吸;下通於肛門而遺矢便  (即大便)。肺經氣虛,肛門固約無力,故為遺矢無度。

(4)有關器官病

目瞀:肺氣壅阻,氣喘嚴重時,則肺臟朝會百脈之功能乖亂,五臟六腑之精氣,注目不足,故而眼生黑花,看不清東西。  口渴肺病津液不升,或則金不生水,陰虛內燥而見口渴。

(5)其他病 :缺盆中痛,交叉二手按住胸中:缺盆內容肺臟,肺脹而喘咳嚴重時,缺盆部也會脹滿而經氣失於宣通,所以作痛,喘甚而痛,病人交叉二手衛護胸中,此皆肺脹喘咳之重症。  

肩背痛、寒:肺臟附麗於背,在肺經脈氣盛實時,邪氣有餘時,經脈壅滯,氣血不通,所以作痛。當肺經脈虛弱時,陽虛而氣化不行,脈道也會閉塞不通而發生疼痛,同時兼有寒冷。

汗出(中風):

手太陰屬肺,肺主皮毛,若皮毛為風寒之邪所中,衛陽受傷,腠理開疏,就會發生汗自出的中風熱病症狀。  

相關焦點

  • 【手太陰肺經】經絡循行;疾病主治;操作要點
    經絡循行 手太陰肺經起於中焦,向下絡大腸,上行經胃口,過膈,屬肺。從肺系(氣管及喉嚨)橫走淺出側胸上部(中府),沿上肢內側前緣、手少陰心經和手厥陰心包經之前,經過肘關節、腕後寸口部,沿手掌大魚際緣,止於拇指橈側端(少商)。分支從腕後分出,止於食指橈側端,下接手陽明大腸經。 【附】《靈樞?經脈》:肺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
  • 手太陰肺經是人體內的宰相, 手太陰肺經預防和主治的疾病!
    手太陰肺經是人體非常重要的一條經脈。    它起於胃部,向下絡於大腸,然後沿著胃口,穿過膈肌,屬於肺臟;再從肺系橫出腋下,沿著上臂內側下行,走在手少陰、手厥陰經之前,下向肘中,沿前臂內側橈骨邊緣進入寸口,上向大魚際部,沿邊際,出拇指末端。
  • 手太陰肺經:調治呼吸的通天大脈!
    所以,如果想使呼吸均勻,就要使肺經氣血通暢。肺經循行路線手太陰肺經起始於中腹,下行絡於大腸,回過來沿胃手太陰肺經上行,通過膈,屬肺臟。再橫出腋下,沿上臂掌面橈側向下行,走在手少陰經、手厥陰經的前面,向下至肘中,沿著前臂掌面橈骨的邊緣,入寸口(手腕部橈動脈搏動的地方,即中醫把脈處),然後向上到大魚際(手掌大拇指下方比較厚的肌肉,因為像魚肚而得名),沿著邊際,直出拇指的指端。分支:從手腕的後方(列缺穴)分出,沿著掌背側向前行,走向食指橈側端(商陽穴),與手陽明大腸經相接。
  • 經脈篇:手太陰肺經雜談
    肺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從肺系橫出腋下,下循臑內,行少陰心主之前。(生詞解釋,臑:手大臂;少陰心主:心經,此與心包經作出區別;廉:邊,邊緣的意思;寸口:手腕橈側。我們看太陰肺經的循行,要以區域的寬度而不是線性思維)
  • 手太陰肺經循行線路,以及所主病症
    手太陰肺經循行以及所主病症人在開始孕育的的時候,首先是源自父母的陰陽之氣(陰精陽氣)會合形成精,精形成之後,再生成腦髓,此後人體才會逐漸成形,以骨為支柱,以經脈作為營運氣血的通道,以筋膜來約束骨骼,肌肉像牆一樣護衛機體,到皮膚堅韌、毛髮生長,人形既成。
  • 2020山東醫療衛生考試中醫學資料:手太陰肺經、腧穴
    2020山東醫療衛生考試中醫學資料:手太陰肺經、腧穴 中醫是山東衛生事業單位考試中的重要考試科目,本文整理2020山東醫療衛生考試中醫學資料的相關知識點。
  • 2021甘肅醫療衛生招聘考試醫學基礎知識:手太陰肺經、腧穴
    2021甘肅醫療衛生招聘考試醫學基礎知識:手太陰肺經、腧穴 2021甘肅事業單位醫療衛生崗招聘考試正在緊張備考中,甘肅事業單位E類考試主要考察醫學基礎知識和招聘崗位專業知識應用能力組成,部分事業單位還會考到公共基礎知識,為幫助考生複習,甘肅中公教育
  • 手太陰肺經的認識
    肺與大腸表裡經經絡圖肺經穴位口決大家都能百度到,年輕人能記住但不關心這個,上點年齡的人背口訣又有些勉為其難,所以記住經絡走向及常用治症穴位就可以了。肺經自中府至少商共11個穴位,走向就是自胸走手(可記自上而下)。先從中府說起,有言為肺之募(開口的意思),難經言云門,不做爭論,反正治症大多採用中府透雲門,這裡涉及到治療法則--俞募治療,比如寒咳,喜熱飲苔白佐證,在背肺俞穴和雲門穴先後隔蒜灸治之,色白味辛入肺。針則中府透雲門,再針肺俞,針刺角度有講究。
  • 手太陰肺經的介紹
    所以肺經的不通一般容易出現以下症狀怕受風、容易多汗、咳嗽、咽幹、鼻塞、流鼻涕、鼻血、鼻炎、皮膚類病、胸悶、早晨的時候很早容易醒來、容易感冒,大致就有這些。所以除了平時我們要鍛鍊身體外,要注意戒菸限酒,可以用手經常沿著肺經拍打,或者刮痧,艾灸都是不錯的方法,不要熬夜,睡眠是養肺最好的方式,所以要保證寅時能深度睡眠質量。
  • 手太陰肺經所經穴位及穴位查找方法
    手太陰肺經有十一個穴位,中府,雲門,天府,俠白,尺澤,孔最,列缺,經渠,太淵,魚際,少商。中府穴位於胸前的外上方,雲門下一寸,平第一肋間隙,距前正中線六寸。少商穴位於人體的手拇指末節橈側,距指甲0.1寸處。按摩每個穴位的手法不宜過重,以有酸脹感為宜。
  • 師出有名,從中醫五運六氣談人體手太陰肺經井穴為何叫少商
    少商穴是少太陰肺經的井穴,也是臨床經常會用到的穴位,這個穴位是在手拇指末節橈側,關於它的準確定位,《醫宗金鑑》裡是這麼描述的:去爪甲角如韭葉許白肉際。我們現在一般是手拇指爪甲橈側緣和基底部各作一線,相交處取穴就可以。
  • |經絡|手太陰肺經|穴位
    「手太陰肺經」胸到拇指為肺經,手臂內側屬陰經;呼吸免疫掌控中,缺水敏感鼻不通;體熱出汗背有痘,乾燥痰多下咽痛;感冒發冷體內空。點擊播放 GIF 0.0M「手陽明大腸經」點擊播放 GIF 0.0M「足太陰脾經」
  • 手太陰肺經——人體健康的「大總管」!
    另外,按摩肺經不止可以清肺止咳。我們不要忘記了,肺除了有「嬌髒」這一特點,別一個特點就是「管事多」,按摩肺經,上可疏解肝經之鬱結,中可運貨腹部的溼濁之氣,下可以補益腎臟之虧·虛。當然,我們還要知道的是,因為肺經管的事多,聯絡的面也廣,所以咳嗽的問題也不一定全部都是肺經所引起的,也有可能是其他臟器的問題波及而來的。
  • 調肺經,疏肝補腎
    十四經是以手、足三陰和三陽經以及任、督二脈為主體,遍布全身的綜合系統。從本期,《生命時報》將邀請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和針灸醫院的專家,解讀十四經的養生保健。  「諸氣者,皆屬於肺」,氣虛的培補、氣逆的順調、濁氣的排放、清氣的灌溉,都可以通過手法來疏通和按摩肺經,調節肺的功能來實現。了解肺經的作用和簡單疏通的方法,能達到養生健康,保護肺氣的目的。
  • 雲門:肺經氣血由此傳輸四極
    穴為手太陰脈氣之所發,為手太陰肺脈所出之門戶。喻氣出如雲,故謂之雲門。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雲出天氣。動脈應手,太陰脈氣所發。人之氣血,周行無間,於手太陰出雲門穴,歸足厥陰肝經,入期門穴。穴義肺經氣血由此傳輸四極。
  • 五輸穴分論一:人體十二正經之肺經的五輸穴詳解
    今天我們要分享的是足太陰肺經上的五輸穴。為了更好的應用五輸穴,不得不提的是,陽性和陰經的五輸穴的五行屬性有所區別,具體來說:陰經的井穴屬木,滎穴屬火,輸穴屬土,經穴屬金,合穴屬水,而陽經的井穴屬金,滎穴屬水,輸穴屬木,經穴屬火,合穴屬土。那麼,足太陰肺經的五輸穴到底是哪幾個穴位呢?具體來說,肺經的井穴是少商穴,滎穴是魚際穴,輸穴是太淵穴,經穴是經渠穴,合穴是尺澤穴。
  • 肺經為何列在12經脈之首?
    手太陰肺經「肺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從肺系橫出腋下,下循臑內,行少陰、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內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魚,循魚際,出大指之端;其支者,從腕後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
  • 【手太陰肺經】-尺澤《針灸基礎》
    局部酸脹,或有觸電樣感覺向前臂或手部放散。《素問禁刺論篇》「刺肘中內陷,氣歸之為不屈伸」,針刺肘彎要掌握深度,若太深,刺過穴下陷脈引起內出血,使邪氣內陷而氣結於內,造成手臂不能屈伸,臨床上直刺深度一艇不超過1寸。尤其用於治療急性咽喉腫痛及急性吐瀉、中暑、小兒驚風等。值得一提的是尺澤對小兒遺尿的治療效果顯著。 溫馨提示:針刺需臨床證明,請謹慎操作。
  • 《黃帝內經》陰陽五行——太陰少陽陽明太陽不上針刺(七)
    《黃帝內經》素問——刺法論篇第七十二 《黃帝內經》小常識:五運六氣土運主管甲己年金運主管乙庚年水運主管丙辛年木運主管丁壬年火運主管戊癸年 子午年是少陰司天,熱氣主令醜未年是太陰司天土運之歲,上見太陰;火運之歲,上見少陽,少陰;金運之歲,上見陽明;木運之歲,上見厥陰;水運之歲,上見太陽。天之與會也,故《天元冊》曰天符。 原文:少陰復布,太陰不遷正,不遷正,即氣留於上,當刺足太陰之所流。太陰復布,少陽不遷正,不遷正,則氣塞未通,當刺手少陽之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