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軍一個連憑什麼擊退敵軍一個團?這就是真正的鐵血軍人!

2020-12-15 琴劍說史

1953年5月28日夜,志願軍第六十軍一八零師五四一團一營二連全體指戰員,通過敵千餘米的封鎖區,進入方形山附近的5號陣地。

他們剛進入陣地就遭到了敵人的攻擊。堅守在5號陣地前沿的二排四班,發現敵人從對面樹林裡來偷襲,班長徐雲命令全班:「不準開槍,要刺刀見紅,看我的動作!」

十幾個敵人鬼鬼祟祟地從樹林裡冒了出來,趴在地上東張西望了一會兒,只見一個傢伙揮了一下手,就都彎著腰、端著槍偷偷摸了過來。

待敵人走近時,徐雲雙手一指,兩個戰鬥小組分別插到敵人的左、右側後,對來敵實行夾擊。

偷襲的敵人發現將被夾擊,慌了手腳,企圖拔腿逃跑。

正當來敵猶豫不決、準備逃跑之時,志願軍實行夾擊的兩個小組端著刺刀迅猛地殺了上去。

敵人還沒來得及還手,除了三人繳槍當了俘虜,其餘的都成了刀下之鬼。

敵人的試探性進攻就這樣失敗了。

韓軍第五師三十六團指揮所裡,一陣騷亂,指揮官急得跺著腳說:「這是怎麼回事?我們的士兵不可能攜械投靠中國人,更不會集體臨陣說逃,為什麼一個班竟一槍未發就無影無蹤了?不可思議!」

二連連長伊紀友,預見到敵人不會善罷甘休,一定會進行報復性反撲。他命令二排要隨時準備戰鬥,發揮近戰殲敵的特長,打出志願軍的威風來。

果然,敵人向5號陣地發動了猛烈的炮擊,接著又發射了十幾顆照明彈,隨後兩個排的敵人向5號陣地發起攻擊。

嚴陣以待的四班,以集束手榴彈迎頭痛擊敵人,連續四次打垮了敵人的進攻,敵死傷50餘人,敗下陣去。

戰士們利用戰鬥間隙,緊張地忙著加固工事,清理彈藥,準備下一場戰鬥。

次日拂曉,敵人對5號陣地進行猛烈地炮火急襲之後,出動了一個營的兵力,在指揮官的驅趕下,羊群般蜂擁而上,企圖以集團衝鋒一舉攻佔5號陣地。

伊紀友及時向二排發出命令:「要沉著應戰,待敵人靠近時再打。」

當敵人進至距我陣地前沿約20米處時,伊紀友一聲大喊「打!」頓時,衝鋒鎗、步槍一齊猛射敵群,跟著就是冰雹般的手榴彈在敵群中爆炸,敵人一個營的第一個衝擊浪頭,被擊退了。

接著,又打退了敵人的三個衝擊浪頭,共有數十名敵人葬身於5號陣地前。

中午12點左右,在韓軍第五師前線指揮所裡,敵師長下了一道死命令,命令他的三十六團嚴格執行盟軍的指令:「立即全力出戰,光復失去的陣地,切切勿誤,違令者殺!」

敵三十六團團長命令代號為「雞頭山」的步兵營:「限五分鐘攻上,遲誤者殺頭!」

堅守5號陣地的老虎團二連,獲悉敵情報後,把一排也投入了戰鬥,準備迎擊敵人大規模進攻。

敵人的大炮又發狂了,重型轟炸機和各式戰鬥機大批出動,向志願軍陣地鋪天蓋地急襲。

敵三十六團端出全部家底兩個步兵營,以「雞頭山」步兵營為前鋒,妄圖以重兵硬攻。黑壓壓的敵群向我5號陣地撲來。

正在這時,志願軍的百餘門火炮怒吼了,向敵群連續發射了3000多發炮彈,炸得敵人無處藏身,慌忙竄逃。

乘敵人混亂之際,二連指戰員在伊紀友帶領下躍出戰壕,在一片殺聲中衝向敵群。衝鋒鎗猛掃之後,勇士們的刺刀一上見紅了,嚇得殘敵抱頭鼠竄。

排長巴明遠在追殲殘敵時,意外地發現了5號陣地前右側的凹部裡,有個防炮洞,他馬上帶領幾個戰士悄悄走近洞口。

他們側耳細聽,洞內有開罐頭盒的聲音。巴明遠發出命令:「注意隱蔽,準備戰鬥!」

他判斷,防炮洞內可能是美軍,便用英語喊話:「哈羅,出來,我們寬待俘虜!」

不一會,有四名美軍從洞裡爬了出來,搖搖晃晃地站起來,又低下頭舉起雙手繳槍投降。

原來他們是美軍炮兵觀察員,志願軍攻佔5號陣地時沒有來得及逃脫,就鑽進了防炮洞,當了俘虜。

敵兩個營的重兵強攻被打垮之後,又組織了200多殘兵,在坦克和自動火炮的掩護之下,不顧死活地猛衝上來。

二連在反擊敵重兵強攻的戰鬥中,傷亡較大,終被敵人突破陣地。

韓軍第五師師長在一陣狂笑聲中,立即向「聯合國軍」總部發出了「光復5號陣地」的急電,他要報功領賞了。

連長伊紀友憤怒地發出了反擊命令:「要把敵人消滅在陣地上,決不讓他們活著回去!」

他命令四排長王瑞林帶領一個班,從四號陣地右翼向敵人側後迂迴過去,一排副排長帶領兩個班,從四號陣地左翼向敵左側後迂迴。

伊紀友自己帶領幾個傷員和連部通信員、衛生員、電話兵從正面反擊。

全連將士以勇猛的動作,三面夾擊,速戰速決,10分鐘就把攻進陣地的敵人全部消滅,恢復了對5號陣地的控制。

堅守5號陣地的二連指戰員,同敵人的重兵激戰了一個晝夜,連飯都顧不上吃,又餓又疲勞,但他們的戰鬥情緒卻十分高昂。

當他們搶修工事準備再戰時,突然發現了一個沒有完全被炸毀的坑道口。「叭」地一發子彈射了出來。

戰士們用英語喊話勸降,但坑道裡的敵人妄圖繼續頑抗,僥倖等待救援。

在伊紀友指揮下,「轟隆」一聲,炸藥把坑道口炸塌了,硝煙滾滾擁進了坑道,把兩名美軍和一名韓軍,燻得象鍋底一樣黑,半死不活地當了志願軍的俘虜。

志願軍二連就這樣打退了韓軍一個團的無數次猛攻,牢牢守住了陣地,向所謂的「聯合國軍」展示了什麼是真正的鐵血軍人、什麼是真正的「堅如磐石」!

相關焦點

  • 志願軍最強單兵紀錄:一人一天擊退敵軍41次進攻,殲敵280人
    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爆發,美國聯合17個國家的軍隊在仁川登陸,為了保家衛國,中國志願軍跨國作戰,其中有一個新兵叫胡修道,他出生於1931年,家鄉是四川省金堂縣,1951年
  • 志願軍一個連為搶衣服突然襲擊,佔領美軍指揮所,全殲敵軍三千多
    之所以這樣部署是因為宋時輪掌握的情報不準,在戰前志願軍偵察得知新興裡的美軍僅為1個加強營,而實際上駐守此地的為美軍一個團級戰鬥隊,包括第31團團部和第3營、第32團第1營、第57野戰炮兵營及坦克連、高射炮連、迫擊炮連等加強分隊,共3100餘人,相當於一個加強團,但火力卻超過我軍一個軍。
  • 在志願軍的「冷槍冷炮」運動中,一個野戰炮連為何中了「大獎」?
    毛主席向吳瑞林提問了一系列問題後,為志願軍制定了一項新的戰略方針,就是「零敲牛皮糖」。所謂″零敲牛皮糖」,就是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戰鬥中不再謀求全殲美軍一個師或一個團,而是集中優勢兵力,一次「敲」滅美軍一個營或一個連為目標,逐個「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積小勝為大勝。
  • 韓戰的轉折點:志願軍6個團被敵軍6個營擊退!
    橫城失敗後,李奇微拼命調兵增援砥平裡,與此同時,志願軍圍攻砥平裡的部隊由於分屬3個軍,6個團,建制不一,作戰時發生了一系列混亂…… 東線反擊戰開始時,砥平裡只有一個法國營在堅守。這是赫赫有名的法國「外籍兵團」的一支部隊。
  • 志願軍一個連阻擊美軍三個師,血戰六小時,蘇聯將軍看到後淚目
    我們為什麼能取得韓戰的勝利,靠的就是志願軍捨生忘死的精神。松骨峰戰鬥是第三次戰役中一次著名的戰鬥,我們課本裡學的《最可愛的人》就出自這次戰鬥。志願軍在這次戰鬥中,以一個連的兵力阻擊裝備精良的美軍六個小時。這些最可愛的人是如何做到的呢?
  • 志願軍打阻擊戰:全連僅剩7人!19歲戰士吹軍號,嚇退一個營敵軍
    聯合國軍永遠無法理解——中國軍人為何能戰鬥到最後一個人?這是謎一般的東方精神——題記。1951年1月的一天,志願軍第39軍某團7連向漢城公路邊的一個高地展開進攻。說實話,經過連續3次戰役的實戰,這些年輕的中國軍人一點點的認識了聯合國軍真實的戰鬥力:就拿美軍而言,論單兵作戰意志,美軍不如志願軍。但美軍的現代化戰爭能力確實是世界一流,不說別的,美軍基層軍官能呼叫艦載機,對一線部隊提供實時空中支援。美軍的炮兵火力能給步兵提供全天候火力支援。
  • 志願軍抗美援朝打的第一個阻擊戰,一個團堅守陣地五晝夜!
    在志願軍抗美援朝第一次戰役(1950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中,梁興初的38軍接連兩次沒有完成截斷聯合國軍南逃退路的任務,讓彭總大為惱火。不過,38軍在第一次戰役尾聲也有亮點,那就是113師335團進行的承上啟下的「飛虎山阻擊戰」。
  • 志願軍陣地僅剩7人,彈盡時司號員一聲軍號,竟嚇退敵人一個營
    1950年10月在彭德懷元帥的帶領下,志願軍趕赴朝鮮戰場,展開抗美援朝的鬥爭。短短3年間,志願軍先烈們在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最終贏得了戰爭的勝利。其中有一場堪稱經典的戰役,那就是釜谷裡阻擊戰。抗美援朝正是新中國剛建立的時候,經濟低迷,軍事力量薄弱,比起英、美等國更是落後不少,而在這場釜谷裡阻擊戰中,我方志願軍就是因為吃了敵軍來福槍團的虧,導致戰爭失利。
  • 這場阻擊戰,志願軍一個營拼到只剩2人,消滅了幾百名美軍
    在當年的抗美援朝結束不久,我國的新華社就公布了志願軍的英雄榜。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黃繼光、楊根思和邱少雲,如今這三位英雄的事跡早已被寫入我國中小教材,所以人們對他們都非常熟悉。但是排在第四位的曹玉海,因為沒有非常多的宣傳,所以知道他的人並不是很多。
  • 情報失誤,志願軍一個連猛撲一個團,旗開得勝,連長卻笑不出來
    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做到全殲美軍一個師乃至一個團的兵力。可在抗美援朝戰役期間,因為情報失誤,使得一個連居然與一個團硬碰硬,這也是誰也沒有想到的事兒,戰爭發生在1951年臘月,當時26軍78師233團一營一連接到了緊急命令,要求迅速強佔敵人所佔據的黑虎山制高點,而且還提出了要求,必須在明天早晨8點之前結束戰鬥。
  • 上甘嶺戰役,他獨自一人擊退敵軍40多次進攻,殺敵多達280餘人
    上甘嶺戰役中,就有這樣一位英雄,獨自鎮守兩個陣地,擊退敵軍40多次進攻,殺敵多達280餘人,怎一個「牛」了得。 美軍為了扭轉這一局面,發動上甘嶺戰役,為了保證萬無一失,調集了大量兵力以及坦克、飛機、大炮等重型武器。而守住上甘嶺的關鍵在於597.9高地,可志願軍因兵力不足,被其他戰線拖住,只有第十二軍三十一師九十一團五連苦苦支撐。
  • 志願軍一個連殲滅美軍一個王牌加強團,團旗差點被我軍拿來蒸饅頭
    數日前,就是在這面旗幟下,美軍第十集團軍阿爾蒙德少將誇下海口,誓要將這面旗幟插在鴨綠江畔。然而他沒有想到,5天之後,他引以為傲的這支王牌軍隊就被志願軍全殲了,他更不會想到那面威風十足的軍旗竟然差點淪為志願軍蒸饅頭的布,成為美軍不願提起的奇恥大辱。
  • 志願軍如何摧毀土耳其旅的?一個主力團衝垮土軍三次,整旅崩潰
    此時,土耳其旅第一步兵營剛剛佔領嘎日嶺山口一帶的瓦院村,正在路邊生火取暖,堵住了志願軍前進的通路。11月27日21時30分,志願軍第342團第3營利用黑夜,兵分兩路悄悄摸進土耳其人的隊伍。第342團團長孫洪道親自率領第3營第8連,迂迴到北側山上包抄土耳其第一營。團政委王丕禮則率第7連,從正面接近敵軍,進至距土軍20多米時,志願軍第7連出其不意地發起衝鋒。
  • 志願軍假扮南韓軍,靠近美軍後突然襲擊,15分鐘全殲美軍一個連
    他發現志願軍的優勢在於,他們善於利用地形優勢、機動優勢,在夜晚快速行軍,大量穿插,神不知鬼不覺地給美軍致命一擊。同時,由於志願軍作戰士氣高昂,戰鬥經驗豐富,因此不能小覷這支部隊。然而志願軍也有缺點,這一點麥克阿瑟沒有放在心上,導致大敗。志願軍後勤補給十分薄弱,沒有空軍掩護後勤線,許多戰略物資和糧食,都是靠著人力或者馬車拉往前線。
  • 第四次戰役即將打響,面對敵軍有預謀的反撲,志願軍如何應對?
    1951年1月8日,此時第三次戰役即將勝利結束,但彭德懷卻憂心忡忡,因為他冷靜地意識到,此時前線的中國戰士已經十分疲憊,而且前線部隊減員嚴重,其中絕大多數戰鬥連隊的人數已經只有參站初期的2/3了,有的連隊甚至連一半都沒達到;同時,隨著戰線逐步南移,後勤運輸線已經延長至500-700公裡,敵軍為了封鎖志願軍物資運輸路線,不斷地空投炸彈,令本就困難的後勤部隊更加難以趕往前線
  • 美軍:志願軍一個團9600人,誰能打贏?
    《人民日報》中對上甘嶺戰役曾如此報導:「敵軍調集兵力6萬餘人,大炮300餘門,坦克170多輛,出動飛機3000多架次,對志願軍兩個連約3.7平方公裡的陣地上,傾瀉炮彈190餘萬發,炸彈5000餘枚。戰役激烈程度為前所罕見,特別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過二次大戰最高水平。
  • 志願軍一個排乾掉美軍一個加強營,刷新了美軍傷亡史上的恥辱
    一個排乾掉一個加強營在朝鮮戰場上,全殲敵軍一個營有多難?美軍編制有別於其他國家,非師屬獨立作戰單位極多,二戰時非師屬部隊約佔總兵力三分之二,戰後裁軍後常規編制大幅縮小,非師屬部隊比例更大。所以你感覺面對美軍一個營,實際裡面還有四個別動隊,三個獨立炮兵營,兩個坦克連。
  • 敵軍自以為是,請記者直播戰事,沒想到死傷過百,志願軍大勝
    此陣地十分重要,是由劉春山師長的二0一團的第一連防守的。上甘嶺之後,敵軍看準丁字山的重要之處,向丁字山發起了聯合突擊戰。敵軍對於這次攻擊有著十足的信心,結果卻是讓人啼笑皆非,結結實實地嘲諷了敵軍的自負。
  • 抗美援朝老兵記憶|鄭起:吹響衝鋒號,嚇退敵軍一個營
    志願軍老兵鄭起鄭起,1932年出生於黑龍江海倫縣,1946年7月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1950年10月,鄭起作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16師347團7連司號員入朝作戰。在釜谷裡戰鬥中,他英勇無畏、沉著應戰,吹響軍號嚇退敵軍,堅守住了陣地,被授予「二級戰鬥英雄」稱號,榮記特等功一次。
  • 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一個營被兩個旅包圍,險些被全殲
    354團成名已久,打響了志願軍抗美援朝的第一槍,戰鬥力十分彪悍。戰鬥一開始3營戰士就勇於突破、大膽穿插,成功打垮敵方五次阻攔,翻越了千多米的高山,成功地在23日24時到達目的地沐洞裡,這時已經深入敵方縱深50公裡。 剛到達不久就遭遇了敵軍,劉玉珠本以為是老對手南朝鮮第6師,這次的目標就是這支部隊,戰場相遇自然也不用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