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簡單介紹一下您在國外研究明朝歷史的情況,就是對明朝歷史有...

2021-01-19 澎湃新聞
X

能不能簡單介紹一下您在國外研究明朝歷史的情況,就是對明朝歷史有一個什麼樣的基本認識,學術界對明朝歷史的研究有沒有什麼特別新的觀點,謝謝!
每個問題背後都有一份翹首以待的熱情,如何回復,你懂得!

已輸入0字

提交

有2個回答

魏陽 2019-05-17

這裡主要談美國的情況。
美國研究明史的學者,人數遠不如清史和現代史的人多,但也算自有淵源和傳統。早期的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算是海外明史的一家之言,深刻影響了中國知識界對晚明的認識。黃主要從馬克斯韋伯的「工具理性」角度出發,認為明代中國缺乏現代化的動力。他認為明代以道德代替法律,缺乏制度創新。雖然歷史有趣,但最終都「沒有意義」。和黑格爾和韋伯一樣,黃仁宇認為晚明中國是停滯的。這種歐洲中心論的史觀,現在受到許多批評。
最近的研究發現,晚明中國,其實充滿了變化的動力,包括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創新。
後來比較有影響的研究框架,有這麼幾個。一個是從全球史的角度來看明代,比如弗蘭克的《白銀資本》,把明代中國納入全球化的視野,來看東亞在世界體系中的地位和貢獻。該研究也大量運用了亞歐其他地區的史料,在學界廣受好評。另外,歐洲魯汶大學的Nicolas Standaert,也用了大量的歐洲和中國的文獻,描繪出中西之間關於禮儀的文化區別,也讓人耳目一新。
另一個方向,是從文化人類學的角度,發掘民間社會的文獻。這些社會史學者不把精英創作的文獻當作是經典,力圖勾勒出一個官方的目光沒有觸及到的民間社會。比如哈佛大學的Michael Szonyi對於明清福建宗族的研究,普林斯頓的Susan Naquin對民間信仰的研究。這些研究把中國的史料當作一種例證和素材,回答的問題來自歐美宗教學、人類學的理論。與國內學者的路數不同。
目前美國明史研究有一種傾向,就是不把明朝當作一個典型或者純粹的漢人王朝,而是強調明朝與蒙元,以及內陸亞洲的文化制度聯繫。比如David Robinson對於明代前期軍事文化的研究,強調與元朝的延續性。這大概是受到了新清史學派的影響。
美國明史研究的結構性問題之一,是搞清楚從宋代到清代長達千年的「後期中華帝國時代」中,明代的地位到底是怎樣的。大多數學者認同,唐宋之間,中國有一個根本性的社會轉型,叫做「唐宋轉型」。但問題是,從宋代到明代,到底有沒有突破性的轉型?明代是宋代社會的延續,還是更加與清代接近?有些明史學者認同Robert Hartwell和Robert Hymes描述的南宋地方化,認為明代延續了南宋以來士人地方化和地方意識崛起的大趨勢。這樣看來,明代就是宋代的延續。
但是也有學者認為晚明中國,出現了根本性的轉型,出現了近代化的思想,被稱作啟蒙思想或者自由傳統(比如de Bary)。這樣說來,晚明是近代中國的開端,而不僅是之前歷史的延續。這種分歧,和國內學者關於明代在中國歷史分期中地位的爭論,是相似的。
還有一些細節研究,著重在晚明的政爭。有學者用哈貝馬斯的「公共領域「理論,來解釋東林和復社,讚揚明末黨爭的現代性和社會意義(Mary Rankin)。也有人認為晚明的黨爭集團其實都來自同一個階級和社會背景,所以無法用歐洲的概念來解釋(黃宗智,Harry Miller)。
此外還有普林斯頓的Elman,通過打通社會史與思想史,把經學和理學研究放在廣闊的社會脈絡中理解。Willard Peterson對於晚明中外思想交流的研究,各有一家之言。另外還有關於明代文學、戲劇、城市、宗教、軍戶、禮儀、司法和邊疆少數民族的研究,都各有千秋。但是,建立新的研究範式的著作,近年來並不太多。對整個中國研究領域,產生重大影響的明代研究,還有待出現。

說你什麼好呢

已輸入0字

發表

謝謝!

說你什麼好呢

已輸入0字

發表

Copyright © 2014~2021 The Paper All rights reserved.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 滬ICP證:滬B2-20170116 |

滬ICP備14003370號

| 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相關焦點

  • 看鑑聯合秒懂百科打造《歷史很簡單》之明朝微紀錄片
    秒懂百科是百度百科旗下的優質知識短視頻平臺,看鑑是專注於人物歷史地理領域的網際網路傳統文化類頭部品牌.由前央視紀錄片團隊搭建。該紀錄片獲得了中山大學歷史系教授劉根勤、原北京大學歷史人物研究中心研究員金綱教授兩位在史學領域的權威專家的支持。
  • 如果你對明朝歷史有興趣,那你應該了解一下明史泰鬥吳晗的這本書
    此後,有袁崇煥坐鎮,後金也沒能越過寧錦防線半步。因此,袁崇煥如果活著,皇太極也只能望城興嘆。反對者認為,擅殺毛文龍是一大敗招。毛文龍統帥下的皮島是後金的一顆釘子,有毛文龍在後方牽制,皇太極就不會趕率主力繞道蒙古翻越長城入關。
  • 《明朝那些事兒》:3000萬人因為這本書愛上了明朝,愛上了歷史
    可這個世界就是這麼有趣,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當年明月來了個大反轉,他和他的《明朝那些事》一起火了。他的書在暢銷排行榜上,蹲了幾天、幾月、幾年,然後是幾十萬冊,幾百萬冊,幾千萬冊。改革開放三十年來,這本書的發行量可以排進前十五名。這讓領導和同事們對他刮目相看,他自己都沒想到會有這麼一天。
  • 清朝修的《明史》,到底有沒有篡改歷史貶低明朝?
    《明史》是二十四史中最後一部,記載了明朝276年的歷史,以明朝十六帝為敘事主線,詳細而全面的介紹了明朝各方面的歷史。在二十四史中,《明史》的卷數僅次於《宋史》,可以說是一部水平較高的史書,被人稱讚是編纂得體、敘事穩妥、材料翔實等等。
  • 明朝的主要貢獻與歷史亮點
    明朝,1368年—1644年,前後276年,在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明太祖朱元璋等十六朝皇帝通過努力,創造了中華民族歷史上很多輝煌成果,湧現了許多功勳卓著的文臣武將,至今仍然受到深遠影響,讓我們作為華夏子孫倍感自豪。
  • 歷史上的明朝,還有這領先世界的5大發明,快來了解一下吧!
    歷史上的明朝,還有這領先世界的5大發明,快來了解一下吧!文|傲嬌少年帶你讀歷史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其中出現了許多的歷史人物以及史籍典故。而在這裡邊就有我們今天所要說的歷史上的明朝,當時這王朝還有領先世界的5大發明,如果大家不了解的話那就快來看一看吧!
  • 明朝歷史上有哪些巧合事件?
    歷史總是耐人尋味,有時候一些巧合讓我不得不相信一些神秘力量的存在,今天就為大家盤點一下關於明朝的巧合。第一:始於木,終於木朱元璋建立明朝後,給自己的子孫起名字做了一個規定,就是按照五行相生原則取名字,依次是木、火、土、金、水。比如朱元璋的四子朱棣就是木字輩,朱棣的兒子朱高熾是火字輩,以此類推。
  • 經濟學解讀歷史:明朝為什麼會覆滅?
    歷史上另一個搞藩王制度就是晉朝,這個晉朝是篡魏而來的,屬於得國不正,天生道統就有瑕疵,所以晉朝開國皇帝司馬炎也缺乏安全感,也要搞藩王制度維護家天下。但歷史就是這樣搞笑,搞藩王制度的王朝沒多久就天下大亂,第一個跳出來造反的就是這票皇室的親戚藩王。
  • 為何明朝歷史止於1644年,而不是1683年?
    首先明朝是滅亡於1644年,這是公認的。為什麼還有人認為應該以1683年為結束時間,其實也是有著一定的歷史基礎的,但我們細細來看,其實明朝肯定是不能以1683年為結束時間的。以存在時間來看,南明是很不及格的。
  • 明朝:歷史文化長河中璀璨的一顆星
    明朝:歷史文化長河中璀璨的一顆星!說到明朝你會想到什麼?是朱元璋?還是明朝的廢丞相設內閣?今天要和大家我所喜歡的明朝。明朝始建於1368-1644年,共經歷了276年的風風雨雨,明朝第一位開國皇帝是我們都知道的朱元璋,朱元璋可是一位奇人。正所謂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 明朝時,為何留下國外進貢的大象和犀牛,而獅子都被「退貨」了
    明朝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許多腥風血雨、氣吞山河的故事。除了氣壯山河的故事,還有不少稗官野史,比如,國外為了表達對明朝皇帝的尊敬,進貢大象、犀牛等動物,但獅子都被皇帝退貨了。您可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小編這就來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外國的進貢制度怎麼來的?
  • 1587年,明朝歷史上無關緊要的一年,卻是明朝走向滅亡的預兆
    在其位,承其重,作為大明繼承者的朱翊鈞在生母李太后和張居正的教導下,每天在文華殿學習經書、書法、歷史以及各種禮儀。朱翊鈞也可算得上少年英才。朱翊鈞就是在沒有玩伴、 沒有娛樂和不能有個人興趣愛好的環境中度過了單調枯燥的童年。
  • 明朝歷史:葡萄牙賴在澳門
    原創 文史君 浩然文史 收錄於話題#明朝歷史27#中國古代史79葡萄牙艦隊16世紀的某個葡萄牙殖民者在與葡萄牙國王的通信中,曾經傲慢地將中國稱作是一個富饒繁榮但卻懦弱無能的國家。正是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葡萄牙人發動了對中國沿海地區的侵略。
  • 歷史上第一把牙刷是誰發明的?英國人:明朝皇帝
    但是如果我們思考一下,腦中不禁會冒出這樣一個問題:歷史上的第一把牙刷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又是被誰發明的?現在全世界都在用的牙刷,都可以追溯到歐洲,一個叫威廉·艾利斯的英國人絕對是牙刷歷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但是英國人編纂的列舉了人類300項偉大發明的《發明大全》一書,卻將牙刷的發明權歸到我國明朝一位皇帝的名下。
  • 明朝皇帝居然不理睬臣子?看看明朝的奏章制度究竟是什麼情況
    臣子想要把自己的工作或者其他情況報告給皇帝,就需要寫上一本奏摺,寫清楚自己要陳述的東西,通過一系列程序傳遞在皇帝手中。皇帝每天辛苦的閱覽了所有的奏章,也需要通過一系列的程序,將對奏章的批語發還下去。這樣一過程,在實際的運作過程中,摻雜的許多複雜的政治規則和政治鬥爭。
  • 明朝歷史解密:明朝的錦衣衛真是古代的007嗎?
    摘要:除了勳臣外戚外,明初一些得寵的宦官,其父兄子侄也有被授予錦衣衛官職的,但不能世襲。雖然明代常以都督、都指揮使等官掌領錦衣衛,但從未授予錦衣衛以都指揮使司(都司)的地位,因此不能把錦衣衛等同於都司。 原標題:明朝歷史解密:明朝的錦衣衛真是古代的007嗎?
  • 哪個朝代最受歷史小說作者青睞?為什麼大神作家都偏愛明朝?
    著有代表作《天使的饋贈》《守護天使》《超強心理諮詢師》等作品的上海網絡作家協會副秘書長、東方網教育頻道副主編秦風也認為,明朝比較好寫,資料最齊全。>■秦風近年來,以明朝歷史大背景為創作切入點的小說,不乏佳作。
  • 在葡萄牙發現的兩封信,揭開了明朝滅亡的最深內幕,顛覆了歷史
    明朝誕生於1368年,它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非常偉大的朝代,但是也是一個非常遺憾的朝代,尤其是它作為統一王朝的最後一個皇帝——崇禎,給大家留下了太多的遺憾。關於明朝的亡國,現在總結出來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東林黨以仁義之名行禽獸之道,比如軍閥與後金的勾結,比如江南門閥的賣國,這些都是原因。但是有一條非常隱秘的原因,卻一直沒有人說出來。好在,現在已經不是「清風不識字」的時代了,歷史資料的逐漸浮出水面,讓我們發現了明朝滅亡的另外一條最深的內幕。尤其是是在葡萄牙發現的兩封信,更是直指明朝滅亡的深層次原因,顛覆了人們現在所知道的歷史。
  • 回看歷史:一個明朝官員的一天
    磨蹭了一下,我不得不睜開眼睛醒過來。哎,真鬧心,我才睡了兩個時辰呢。噢,忘了自我介紹了。大家好,我是吳縣知縣。是吳縣的知縣,不是吳姓知縣哈,我姓袁!由下人服侍著洗漱完畢,我便坐到了飯桌旁。瞧見了一碗熱氣騰騰的白粥和一點小菜。嚯,今天還多了份鱠殘,這個好,太湖的鱠殘是最有名的。雖然是鱠殘幹,但很是鹹香,就著它我吃完了粥,人也沒那麼困了。
  • 從地理學的這幾方面來看,明朝是中國歷史上眼界最遠大的朝代
    從地理學的這幾方面來看,明朝是中國歷史上眼界最遠大的朝代 明代地理學的成就,主要表現在航海地理學的進展和溶洞、植被的考察研究方面。 (1)航海地理。 明朝航海地理是隨「三保太監」鄭和下「西洋」而發展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