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濟南院今整建制併入仁濟!「家門口首家三甲醫院」,靠啥贏得閔行...

2020-12-14 上海交通大學新聞網

上觀新聞報導 「我們帶來的不僅是一家醫院,光靠名氣可做不長。」


「我們不叫『回家』,因為,我們一直在家裡。」

今天,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南院正式整建制併入仁濟醫院,院內金字招牌未變,再添新內涵。8年前,作為市政府「5+3+1」重點實事工程項目,這家位於閔行區浦江鎮的醫院將「百年仁濟」帶到郊區,在一棒又一棒醫護人員的接力中站穩腳跟,讓「大浦江」的「大健康」理念再上一層樓。

 「白手起家,我們在百姓期盼中誕生、發展。」正如仁濟南院常務副院長李勁所說,8年之後,在創新中不斷探索醫改之道的新仁濟醫院南院區,又將為百姓帶來怎樣的就醫新體驗?

 

雷打不動的公益門診讓退號率快速下降

2012年12月12日,仁濟南院正式開業,終結了閔行區沒有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的歷史。仁濟南院護理部執行主任欒偉至今還記得,第一天,7輛救護車疾駛而來,幾乎都是需要爭分奪秒搶救的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家屬告訴我們,有個大病都得往市中心送,當時只有一條浦星公路,特別不方便。」

從市區來的「大仁濟」,能給浦江帶來什麼?第一個月,醫護人員驚訝地發現,門診退號率超過五成。原來,長期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診的患者只知道內科,胸口悶痛也搞不清要掛呼吸內科還是心內科的號。

就這樣,護理健康教育門診開了起來——什麼病症看什麼科、哪些專家擅長哪些領域、時令居家健康護理要注意什麼……近8年,由各科室護理骨幹每月風雨無阻免費公益開設的門診持續人頭攢動,深受歡迎,而僅僅兩三個月後,退號率便下降至10%。

醫護人員嚴重不足、工作強度大,曾是仁濟南院開業伊始遇到的首要困難。仁濟南院風溼科執行主任葉霜說,從科室最初3人的「拓荒小分隊」到如今14名骨幹、門急診量年均逾4萬人次,南院甚至開出了包括病房、急診、高壓氧艙等在內齊全的風溼科醫療資源,讓不少四處求醫的患者願意來浦江。而基於科室積累的醫療成果,去年7月,葉霜團隊還在《新英格蘭醫學》在線發表了關於無肌病型皮肌炎—間質性肺病的新治療方案,引起業界廣泛關注。

母體醫院重點學科和重點專科全部落戶南院——在這一同質化管理模式的指導下,仁濟南院在閔行郊區帶著使命進行了諸多嘗試。2019年,兒科每月門急診人次近9500人次,產科每月分娩140人次,急診月均就診逾2萬人次,血液透析中心每月血透患者達2135人次。這些已居高位且仍持續增長的數字,充分凸顯著「公益辦醫」的努力與決心。

 

跨學科、醫聯體,錯位競爭盤活浦江醫療資源

要同質化,也要錯位競爭。在仁濟南院,科室體量較母體醫院更顯「小而美」。為此,醫院將目光鎖定了累及多器官、老百姓就診需求迫切的疾病——打破患者不得不往返於多個科室間的就診方式,建立符合診療規範的多學科聯合診療模式(MDT)。在這裡,以疾病為紐帶,成立了自身免疫疾病、腦卒中、腦腫瘤、盆底疾病等多個MDT診療中心,更帶動一個個富有特色的交叉學科、國際培訓中心先後落戶仁濟南院。

盆底疾病,是不少女性的難言之痛,同時也是泌尿科、婦產科、普外科的「三不管」區域。2014年8月,仁濟南院泌尿科與婦產科共同成立尿失禁及盆底重建診療中心。盆底中心主任、泌尿科主任醫師呂堅偉說,盆底疼痛和間質性膀胱炎是泌尿科疑難疾病之一,其病因不明,無特效治療手段,易復發,發作時疼痛難忍,給患者造成了巨大痛苦。盆底中心採用獨創的「雞尾酒」膀胱灌注療法,目前已有超過萬名患者受益。作為全國首家「國際尿失禁及盆底手術培訓中心」,團隊也為全國培養了百餘名合格的盆底專病醫師,更吸引了眾多外國專家前來參觀學習。

除了MDT,仁濟南院始終認為,「因地制宜」才是符合自身定位的發展根本。浦江鎮幾乎沒有二級醫院,作為首批試點上海市社區衛生綜合服務改革的市級醫院,仁濟醫院另闢蹊徑:在閔行區東部地區成功構建了國內首創的「1+X」多種模式區域醫療聯合體。

2018年,「仁濟南院—上海同康醫院醫聯體」成為滬上首家三級醫院與社會辦醫機構建立的醫聯體。內科醫生王敬寶多年前從公立醫院跳槽,日常打交道的幾乎都是耄耋老人,以腦卒中、認知功能障礙、冠心病等慢病為主。去年3月起,他每周前往仁濟南院老年科「報到」,不僅參與病例討論,還要跟著出門診。「以前遇到棘手患者,我們都直接建議家屬轉院;現在,一般的危重病情我們也有了自行處理的能力和信心。」

「我們帶來的不僅是一家醫院,光靠名氣可做不長。」李勁說得坦誠,「如今有急需向下轉診的患者,我們通過與社區之間的綠色通道,床位馬上就能開放,這不僅是雙向轉診機制在發生作用,更是8年來建立的感情和共鳴。」

 

仁濟醫院四大院區在「雲」上實現統一

站在8年的積澱上,仁濟南院翻開了整合式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從此,仁濟醫院的東、南、西、北四個院區將整合成為沒有圍牆的現代化智慧醫院,讓單體多院區模式真正落地。」仁濟醫院副院長王育介紹。

早在2012年開業伊始,全自動發藥機、氣動物流系統等智能設備就已在仁濟南院藥房啟用。2018年6月,滬上首臺全自動片劑分包機在仁濟南院開機啟用,該院藥房成為全市首家可由機器智能核對藥劑分包的現代化藥房。

目前,醫院進一步通過大數據平臺、「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網際網路醫院、智慧病房等創新舉措,升級打造患者滿意醫院。王育透露,目前在心臟內科、泌尿外科等,關於單病種的影像學AI標準化模塊評估、術前診斷等已進入產學研合作軌道,「我們希望在各院區間實現真正共享的大資料庫,在『雲』上高度統一。」

仁濟醫院副院長戴慧莉介紹,整合後的仁濟大家庭,也將在轉化醫學研究上進一步打破院區限制。今年1月,消化科房靜遠團隊在《柳葉刀·胃腸病和肝病學》在線發表研究成果,證實了我國傳統中藥黃連素的提取物小檗鹼具有一定預防結直腸癌腺瘤患者復發的作用,相關實驗數據來自東、南、西院區;心內科卜軍教授目前牽頭進行的10萬人慢病對照隊列研究,數據來源也與南院和社區的多年合作密不可分,未來還將進一步帶動國際標準的智慧醫療隨訪資料庫和樣本庫建設。

新起點,新徵程——仁濟醫院院長李衛平說,「新仁濟南院區正式回歸到百年仁濟的大家庭,也意味著仁濟醫院邁入了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新階段。」今天,又傳來了新的好消息:閔行區政府將繼續劃撥61畝土地給新仁濟南院區(目前76畝),仁濟醫院還分別與上海張江(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微創醫療器械(集團)有限公司籤署全方位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建立「原始創新—臨床轉化—價值實現」的全方位合作模式;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平安國際智慧城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騰訊醫療健康(深圳)有限公司籤署多院區一體化智慧醫院建設協議,建設「無圍牆」的單體多院區現代化智慧醫院。

此外,上海交通大學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上海)仁濟中心也正式成立,為仁濟醫院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再注活力。正如仁濟醫院黨委書記夏強所說,「此次整建制合併,絕不僅是院區間的合併,而是達到1+1>2的多院區集團化效應,助力上海建設亞洲一流醫學中心城市,打造百姓信賴的好醫院。」


相關焦點

  • 仁濟南院整建制併入仁濟醫院!仁濟與張江集團/微創醫療籤約
    仁濟南院整建制併入仁濟醫院! 10月20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南院整建制併入仁濟醫院儀式暨仁濟醫院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啟動大會舉行。
  • 上海這家郊區分院整建制併入總院,將給患者帶來哪些改變?
    2020年10月20日,上海仁濟南院整建制併入仁濟醫院。 仁濟醫院供圖10月20日,位於上海閔行區的仁濟醫院南院正式整建制併入仁濟醫院。作為上海市政府「5+3+1」重點項目,仁濟南院於2012年12月12日全面開業,它的出現改寫了閔行區沒有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的歷史。
  • 初步構建四大區域醫療中心 一批三甲醫院落戶閔行
    日前,復旦大學附屬閔行醫院(閔行區中心醫院,以下簡稱「閔中心」)神經外科收到了一面特殊的錦旗,贈予者是一名75歲的退役軍人張老伯。原來,張老伯受腰腿痛折磨數年,此次通過「中山醫院-閔行」醫聯體「頸肩腰腿痛」多學科診療門診,完成了脊柱內鏡微創術,症狀得到明顯改善,這也是該門診首個完成雙向閉環診療的病例。今年7月,閔行區中心醫院三級乙等綜合醫院正式揭牌。
  • 上海閔行三甲醫院和社區衛生中心已實現雙向轉診
    經家庭醫生介紹,張強生得知居住地的七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設了由「中山醫院-閔行」醫聯體「頸肩腰腿痛」多學科診療門診,7月14日,他按照預約時間到社區就診,中山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餘勇為其進行了詳細診療,最終建議進行脊柱內鏡微創治療。通過雙向轉診機制,張強生於8月10日進入閔行醫院神經外科病房。
  • 為更好落實分級診療模式,上海仁濟醫院將關閉普內科門診
    對此,王育指出,醫院內科各個科室同時開設了普通門診,涵蓋消化科、心內科、呼吸科、風溼病科、腎臟科、神經內科、內分泌科、血液科、感染科等科室,覆蓋了當前來普內科就診的患者病種。王育同時透露,仁濟醫院目前為四個院區,東院、西院、北院和南院,本次關閉僅涉及仁濟東院和西院,分別位於浦東新區東方路和黃浦區山東中路。
  • 仁濟醫院:上海第一所西醫醫院的故事
    20世紀30年代,仁濟醫院新大樓竣工。該樓為雷士德遺贈款項建造,設床位250張。仁濟醫院由此進入上海大醫院行列。在這家具有176年歷史的上海第一家西醫醫院裡,鐫刻著仁濟醫院醫德信條12條。
  • 上海仁濟醫院
    上海仁濟醫院 生活工具 大小: 22.35M 版本: 1.8.2.2
  • 新聞動態|閔行區委常委、副區長沈軍赴我院走訪調研
    7月10日,由閔行區委常委、副區長沈軍帶隊,區府辦副主任凌珮雯,區衛健委主任杭文權,區衛健委副主任程佳,區發改委副主任王仁濤等一行赴仁濟醫院南院走訪調研
  • 仁濟科普 | 神鵰俠侶的求子之路
    仁濟科普 | 神鵰俠侶的求子之路 2020-08-02 08: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SK無錫醫院與上海仁濟醫院共建
    今天無錫高新區SK無錫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共建SK醫院項目籤約儀式舉行項目將普惠無錫百姓更好滿足群眾就醫需求SK海力士醫院SK無錫醫院建設項目是SK海力士全額投資,並被列為2019年江蘇省重點項目,同年10月獲得土地,2020年3月獲得江蘇省衛健委批准的醫療機構建設許可。
  • 閔行最美賞秋點來啦~走,去打卡!
    陽光正好,微風不燥滿城桂花香,花海呈豔色秋意漸漸變濃,是時候拿上相機來一場與魔都秋天的約會了閔行都有哪些熱門賞花打卡點?一起來看!門票:奇蹟花園花展期間門票50元,柳鷺田園/活力森林等片區免費地址:上海市閔行區浦星公路2578弄8號閔行體育公園閔行體育公園是上海著名的賞櫻勝地,春天園內的「千米花道」美不勝收。
  • 上海仁濟醫院聯合平安智慧城市發布智慧醫聯體
    仁濟醫院已經構建了以仁濟醫院為中心的「1+X」醫聯體,聯動區域內、區域間各級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重點關注院間同質化診療管理,實現醫聯體內優質醫療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專業互補、技術互助,帶動整體醫療服務能力提升。目前平臺已打通了仁濟醫院及3家醫聯體部分數據。本次研討會由上海市醫院協會社會辦醫院管理專業委員會主辦,上海安達醫院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承辦。
  • CFG全球醫療總監Botros Rizk受邀參訪瑞金醫院、仁濟醫院
    CFG全球醫療總監Botros Rizk受邀參訪瑞金醫院、仁濟醫院 時間: 2019-10-24 16:04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偲   2019年10月23日,CFG全球醫療總監Botros
  • 上海仁濟醫院醫生與警方還原事件真相
    【醫界頭條】【100℃熱聞】4月27日,針對網上引發熱議的"拒絕插隊引發矛盾,仁濟醫院專家竟被戴上手銬帶走"一事,中國醫師協會發表聲明,認為醫院相關部門在處理類似事件時不應當缺位。【詳情點擊】(中國醫師協會)4月27日,澎湃新聞採訪當事醫生上海仁濟醫院胸外科主任趙曉菁和處置此次事件的上海市公安局浦東分局塘橋派出所所長黃波。雙方均表示,在這個突發性風波中,雙方的應對方法「都有提升的空間」。如果多一份相互理解,互相敬重,風波本可以避免。(澎湃新聞)
  • 仁濟醫院頭頸外科完成首例經口腔鏡甲狀腺手術
    近日,仁濟醫院頭頸外科年僅33歲的主治醫師陳雋在主任醫師王家東、科主任王卓穎的保駕和主診醫師周秦毅的支持下,順利完成了仁濟醫院首例經口腔鏡甲狀腺手術,患者術後兩天出院,患者對手術效果及美容效果十分滿意。
  • 上海仁濟醫院趙曉菁事件始末詳情 仁濟醫院趙曉菁事件真相是什麼?
    近日,上海仁濟醫院發生了一件醫患糾紛,隨後的一段現場發生的醫警互相推搡的視頻,引發網友熱議。趙曉菁照片有媒體報導上海仁濟醫院知名專家趙曉菁發生「醫療事故」,只不過這起「事故」竟然是在手術室外發生的,而且是與患者家屬,這是怎麼回事呢?
  • 關於準予唐山仁濟醫院變更登記的公告
    關於準予唐山仁濟醫院變更登記的公告關於準予唐山仁濟醫院變更登記的公告許可事項:民辦非企業單位變更登記行政許可決定書文號:唐審社一[2020]460號統一社會信用代碼:52130200MJ0728199U 民辦非企業單位名稱:唐山仁濟醫院
  • 上海仁濟醫院156人醫療隊增援武漢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上海仁濟醫院
  • 仁濟醫院2.24日起全面預約就診
    主要有「上海仁濟醫院就醫服務號(微信)」、「上海仁濟醫院就醫生活號(支付寶)」、網絡平臺及電話預約、門診便民服務中心預約、自助機預約、診間預約等。仁濟醫院就醫服務號(微信)仁濟醫院就醫生活號(支付寶)網絡平臺及電話預約政府實事項目醫聯預約平臺 http://yuyue.shdc.org.cn醫聯預約熱線 021-96886
  • 銀屑病的診斷和治療——仁濟皮膚科主任王英山
    趙縣仁濟醫院職工醫保定點醫院城鄉>居民醫保定點醫院人壽保險定點醫院趙縣仁濟醫院創建於2005年,是由趙縣人民醫院、中醫院、婦幼院內科、外科、骨科、婦產科、放射科、功能科、檢驗科、麻醉科等科室原主任和技術骨幹組建的一所縣級綜合性非營利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