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直播村」創業者「奇遇記」:地下室直播照做 創業靠一部手機

2020-12-11 騰訊網

最近來浙江義烏做生意的人,除了大名鼎鼎的國際商貿城外,又多了一個熱門的目的地——「網紅直播村」江北下朱村(以下簡稱「北下朱」)。

圖說:義烏江北下朱電商小鎮入口 新民晚報記者 徐程/攝(下同)

雖然名為「村」,但這裡更像是一個集市。「爆款」「供應鏈」「社交電商」……四四方方的樓宇呈網格狀排布,店鋪外牆上的關鍵詞讓人目不暇接。

創業者們從全國各地湧來,處處都能遇到拿著手機直播、「拍段子」的網紅主播。用當地人的話來說,「隨便找一個騎三輪車的,都可能有幾十萬粉絲」。在北下朱的3天時間,我們經歷了一場創業者「奇遇記」。

地下室直播照做

海報和白板,用黃褐色膠帶粘在架子上,地上壓了幾塊板磚固定。北下朱47幢5單元門口支著一個簡陋的易拉寶,手寫的文字還有塗改痕跡:「了解產品裡面請!」

比起「裡面請」,更準確的說法或許是「下面請」。易拉寶正後方找不到相應的店鋪,只有一個狹窄門洞直通地下。往深處走,當遮擋視線的天花板和水管慢慢跑到腦袋上方去,隱藏的店鋪終於可見。

地下室大約有一層半樓高,階梯右側架著一條傳送帶,留下一半空間,可供一人通行。房間裡凌亂堆著大大小小的紙箱,髮飾鋪滿整桌,兩名店員在角落裡埋頭包裝。沒有招牌,牆邊的貨架上,用黃褐色膠帶粘著的海報又出現了:「品牌哎呀呀高檔髮飾,工廠直銷清倉全場」。

圖說:阿龍租下一個地下室作為店鋪,為了方便裝卸貨,還安裝了電動傳送帶

店主名叫阿龍,今年35歲,剛來北下朱兩個月,做髮飾批發生意。在來義烏之前,阿龍就是小有名氣的主播了。他玩短視頻很早,2018年秋天還幹了一件「壯舉」:徒步,從大連走到三亞。次年夏天,他成功抵達目的地,也在抖音與快手上積累了約60萬粉絲。今年,阿龍本來想如法炮製,再從大連走到新疆,但因為疫情,這個計劃擱置了,他就來到義烏創業。

「直播帶貨最近特別火,剛好有粉絲和我說,北下朱是個好地方,他在義烏已經很多年了,這間地下室也是他先租的,我就過來了。」一個有房源,一個有客源,兩人一拍即合。

可想而知,地下室並不是一個理想的經營場所。100平方米的空間裡,只有一前一後兩扇天窗,還封死了不讓開,只能在白天透下微弱的光。每次進屋,阿龍都要重複兩次開燈:先把樓梯上的燈按亮了,再走到底下,把室內的燈打開。地下空氣不好,陰雨天容易返潮,有時紙箱邊緣都溼了,泛出一股黴味。

可除此之外,阿龍覺得地下室沒有什麼其他缺點了。哪怕是地下空間,只要在北下朱有個落腳處,店面照開,生意照做。「你這兒有好貨源,客戶一樣會選擇過來。」有手機,能直播,阿龍就不怎麼擔心人氣問題。

經過舊村改造,今天的北下朱有99棟樓,沿街有1200家店鋪。受疫情影響,直播經濟成為中國經濟的一抹新亮色,北下朱的火熱在租金上有了直觀體現——今年幾乎翻了一倍,主街上一間門面的價格飛漲到20萬元以上。不少租客都說,店面靠「搶」,甚至出高價「撬」。

「樓裡全都住滿了,連附近的酒店也是長期包房。」北下朱所在的振興社區負責人樓春告訴記者,在這些四層半、帶地下室的建築裡,擠進了7000多家經營戶,每一寸空間都物盡其用。

老闆娘轉型「帶貨」

有主播租下門面當起店主,自然也有店主轉型成為主播。有人把後者稱為「老闆娘經濟」,北下朱的美女老闆娘李雲香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李雲香專做帽子與圍巾生意,不同於蝸居地下室的阿龍,今年超過40歲的她已經來義烏打拼多年,曾經一度擁有4間店鋪。今年租金上漲,她調整布局,將原有的店鋪縮減為2家,直播間也簡簡單單設在店裡。

下午2時,開播時間到了。美顏燈就豎在貨架旁,大家走過路過時,都能看到老闆娘站在鏡頭前不斷試戴帽子的身影。「我身後是貨架,直播的背景就是各種帽子,有時候顧客也會入鏡。人來人往,就是最真實的賣場模樣,觀眾看著也比較放心:哦,你確實是做帽子生意的。」開播後需要站著不停講話,很費嗓子,李雲香和一名店員便輪番上陣,收銀桌上還擺著吃剩半板的西瓜霜含片。

出生在東北的李雲香小小年紀就外出打拼,在北京做過超市的銷售主管,也在上海擺過地攤。摸爬滾打多年,她鍛鍊出一身「帶貨」的好功夫:說話直爽,語速很快,親和力強。

「義烏人精明、能幹、低調,我喜歡這個地方。」李雲香謙虛地說自己很幸運,每每都恰好「趕上點」:北下朱主打庫存生意的時候,她發現「原來大家對圍巾、帽子的款式並不是特別講究,庫存也可以賣得很好」;北下朱變身「微商第一村」的時候,她開始自學拍照、圖像處理;如今,北下朱打響了「網紅第一村」的名號,她也開通直播間,有模有樣地當起了主播。「我每天都在漲粉,別的不說,就是單單把直播做好,收入就能覆蓋全部的經營成本,還有富餘。」

圖說:對於店家來說,每天處理成千上萬單的快遞信息是他們的日常工作

傍晚5時,直播告一段落,店員們利索地打包著剛剛售出的商品,膠帶撕拉聲不絕於耳。馬上就是快遞員集中收貨時間,這也是北下朱最忙碌的時段。

幾棟樓之外,阿龍也準時打開傳送帶,機器嗡嗡聲中,紙箱依次往地面上的那扇小門湧去,整裝待發。「每天我們發出的貨基本在10箱左右,有爆款的時候能有40多箱,按單件算,有23萬個。」阿龍的客戶散布全國各地,遠到新疆、內蒙古,都有。

如同「螞蟻雄兵」,無數草根主播日復一日地搜羅低價好貨,再通過直播,源源不斷地銷往全國各地。義烏的商品以薄利多銷著稱,幾毛錢利潤的生意聚沙成塔,為北下朱及周邊創造了近百億元的年交易規模。「因為疫情,線上交易更多了。以前一般每天60萬單,今年3月、4月爆發式增長,一天的訂單量甚至可以達到三四百萬件。」村支書黃正興掌握的數據令人咂舌。

三輪車載著貨物往來穿梭,小轎車、廂式貨車將主路擠得水洩不通。黃正興說,一天北下朱的小轎車流動量在二三萬輛,三輪車有5000多輛。這還是保守估計,「天氣轉熱,到了淡季,這幾天的車已經少了」。

村口的韻達快遞站點,直到深夜11時依然燈火通明。忙著分揀的員工告訴記者,最近已經輕鬆了不少,旺季時,等候卸載包裹的貨車有十幾輛,能一直排到下一個路口。

創業靠一部手機

「老闆,咱們家的牙刷賣不掉怎麼辦?別人9塊9賣10支還包郵!」

「那就給老鐵們翻個倍,9塊9賣20支!還不快上車?!」

牙刷鋪滿臺階,中氣十足的對話聲在樓宇間的空曠處迴蕩。「山野寶哥」語調誇張,一邊拍攝一邊吆喝——像這樣在大街上拿著手機「拍段子」的人,北下朱遍地都是,大家已見怪不怪。

圖說:在江北下朱隨處可以見到正在拍攝短視頻的「段子手」團隊

直播帶貨之前,首先需要積累一定粉絲數,「拍段子」就是方法之一。段子手「山野寶哥」來自山西,在抖音擁有60萬粉絲。他認識不少主播朋友,都有來義烏髮展的意願,作為「先遣兵」,他先來探探路。「義烏是一個可以創造奇蹟的地方。歡迎來北下朱創業!」剛來5天,寶哥已經充滿激情地為這裡「代言」。

直播風口下,淘金者們從全國各地蜂擁而至。「有個哈爾濱小姑娘到我們這兒玩,把自己的創業過程拍下來傳到網上,吸引了很多粉絲。後來她直播帶貨,光是賣一件8元錢的白T恤,就賺了20多萬元。」樓春告訴記者,今天的北下朱,更多人選擇輕裝上陣——不開店,不再為租金、庫存操心,單純來直播帶貨,「創業就是一部手機的事兒」。

「走進北下朱,實現財富夢。」連北下朱的垃圾桶上,都印著這麼一句話。如今,北下朱的社交電商相關從業人員已達3萬多人;街角涼亭,騎三輪的、吃盒飯的,每個人嘴裡都念叨著「網紅」「新零售」「人、貨、場」。

為什麼是這裡?

首先是最齊全的貨源。北下朱距離義烏國際商貿城僅1.6公裡,地理位置優越。店鋪大多都做百貨生意,他們時髦地稱之為「供應鏈」:以低廉的價格從各地工廠拿貨,由網紅主播帶貨銷售。無論是零食、玩具,還是服飾、化妝品,只有想不到,沒有買不到。

其次是最低廉的快遞費。黃正興坦言,許多快遞公司都在搶北下朱的貨,提升發件量。「連江西、福建、湖南的快遞公司也到我們這裡來了。光中通一家在這裡收件的貨車,就有30多輛。」北下朱是整個義烏市快遞數最多的,可以佔到總量的26%左右。

兩種優勢疊加之下,北下朱誕生了「一件代發」——哪怕你只買一件商品,也是批發價,店家也願意代發快遞。外地主播王晶最看中的,正是這個「福利」。

「果蔬淨怎麼樣?大家都需要吧,應該挺好賣的。」見到王晶時,她正在店鋪選擇晚間直播的商品。她身材纖細、妝容精緻,很難看出已經45歲了。身邊的小夥子,是她的兒子,正在讀大學三年級。

圖說:來自山西的晶姐(右)和她的兒子正在直播間內進行直播

王晶在山西經營著一家服裝店,去年春天開始做快手主播,人稱「晶姐」。由於本身就有穩定的顧客群體,一年來她已經積累了7萬粉絲。

「這是我第二次來義烏,幾個月前我到國際商貿城批發衣服,聽說北下朱直播很火,就想來練練手。」王晶說,七八月份是服裝行業的淡季,她準備在直播間做點百貨生意,正逢暑假,就帶著兒子來感受一下氛圍。

北下朱的「一件代發」,是最吸引王晶的地方。「一般我先和店家談好價格,買幾件樣品去直播。下播以後,訂單可以直接導出,發貨、售後都由店家來處理。」晶姐說,這樣主播就無需囤貨,也沒有庫存壓力,非常方便。母子倆只準備在義烏待一周左右,創業「家當」只有兩部手機:一部做直播,一部上連結。白天選品,晚上直播2小時,少的可賣三四百單,多的可達千單以上。

「爆品」如同一陣風

初來乍到,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更專業,晶姐特意在北下朱找了一個直播基地——這是一個「一站式」平臺,不僅有各式商品可供選擇,還有免費的直播間可以使用。

「直播間前面就是百貨展示區,我們有自己的供貨渠道,主播只需要在我這兒選擇部分商品,就可以使用我們的直播間。這是一種相對寬鬆的合作模式。」基地負責人陳輝告訴記者,以直播為核心,網紅與店鋪之間衍生出多種業務模式,「我瞄準的是中間環節,簡單來說,就是當服務商。」

「昨天有粉絲說想買皮帶,輝哥你再幫忙找找唄,還有性價比更高的款式嗎?」王晶今天選了牙膏、手環等商品,有一些是陳輝幫忙推薦的。

圖說:服務商用「數據」說話,分析每一位主播的觀眾粉絲群體,有推薦性地推薦商品

陳輝習慣用「數據」說話,依託平臺數據,分析每一位主播的觀眾粉絲群體,再根據年齡、地區等不同特徵,有針對性地推薦商品。他在商海沉浮多年,有過不少大公司的履職經歷,曾經參與過億元大單,也曾栽過跟頭,被人騙得血本無歸。在他看來,到義烏創業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這本生意經裡還有許多門道。

「打一個比方,如果你想推出某一款防曬衣作為爆款,可以提前和工廠合作,先預訂5000件,讓工廠提前把原材料囤好。一旦『引爆』,因為有了提前布局,在幾天時間裡你可以享受獨家檔期。等到其他人找材料、找工廠,開始跟風模仿時,你就可以低價出售,或者甩掉庫存,結束遊戲,尋找下一個爆點,別人永遠跟不上你。」說起生意經,陳輝侃侃而談,這裡面有許多套路,需要考慮利弊,權衡一旦「爆單」能不能達到產能等。但如何「引爆」,還需要依靠天時地利人和。

「很多人看不懂,容易迷失方向。北下朱沒有周末,大家都熬到天亮,只睡三四個小時。」陳輝有些疲憊,但眼裡閃爍著激情。敏銳的人往往能嗅到商機,而夜幕中同樣隱藏著激烈廝殺,「也有不少創業失敗的人,他們已經不在北下朱了。」

前段時間,北下朱幾乎每天有「爆品」誕生。洗澡小烏龜玩具、泡泡相機、筋膜槍、塞進包裡的遮陽帽……什麼都有,沒有規律可循。「這兩天是寫字的筆,9.9元全國包郵,一天能賣幾十萬單。」問起火爆的原因,義烏市社交電商協會秘書長俞寒冰手一攤,「誰知道,火了就火了,風一陣一陣,很奇怪的。」

陳輝嘗試布「矩陣」,手下積攢了約200名大大小小的主播,遍布全國各地。「我一個人跺腳沒用,但如果一百號人一起跺腳,不火也抖一抖。」

俞寒冰也琢磨著拓展生意,想做網紅孵化。北下朱空間太小,他在外面找了一塊地,準備建一個聲勢浩大的直播基地,計劃達到1萬平方米。

圖說:江北下朱村的文化禮堂內會定期舉行短視頻直播的「課程」

下一站去向哪裡

8月初,與北下朱一街之隔,「創業之家」培訓機構的短視頻課程又開講了。這一次報名的人依然很多。創業之家合伙人之一、快手官方培訓講師侯悅告訴記者,如今他們已經積累了約4000名學員,其中1600名留在義烏本地。在她的手機裡,有20多個學員群,群名字是「一個億」,這是侯悅給自己定下的「小目標」。

北下朱有太多江湖傳聞,侯悅是其中之一。她的丈夫曾經做生意失敗,負債200萬元,早產的兒子不幸腦癱,而在義烏創業半年後,她便還清了所有債務——「勵志寶媽」的故事,曾經點燃無數人的創業激情。

「有許多人想跟著我們一起創業。2016年短視頻渠道崛起,我在網上發布了自己的創業故事,拍了幾個記錄生活的片段,積累了不少粉絲。」後來,她乾脆與人合夥成立了「創業之家」,粉絲們從全國各地趕來,想與他們一起大浪淘沙,尋覓商機。

今天走進的創業之家,1樓是產品展示區,樓上是直播練習室和團隊辦公室。「我們現在最主要的是做人才孵化,教人怎麼做帳號、怎麼運營、怎麼直播。」在侯悅看來,北下朱這個地方很神奇,有許多網絡推手都在此聚集,也有許多草根創業者,它充滿活力,又野蠻生長。「需要有人願意花錢、花精力去培養人才,把行業慢慢引入正軌。」侯悅覺得,自己現在做的是產業生態,比單純帶貨更有意義。她相信,即使在頭部流量已經被薇婭、李佳琦等大主播佔據的情況下,只要有足夠的策劃與包裝,一個素人也會擁有流量。

圖說:入夜時分是直播帶貨的高峰期,江北下朱村的街道上車水馬龍十分熱鬧

已經把眼光投向行業未來的人,不止侯悅一個。

在陳輝看來,「下一個風口跟著5G準沒錯,短視頻到了比拼內容和演技的時候了」。前不久,他剛剛找到一名橫店小演員入駐,後者在平臺上有許多粉絲,陳輝又是在店門口掛橫幅,又是用無人機航拍,高調表示歡迎。

俞寒冰覺得,北下朱發展到現在已經是頂峰狀態。「北下朱的未來怎麼辦?或許應該走上品質化道路。比如品牌孵化,義烏應該有屬於自己的品牌;比如年輕人才的導入,前不久北下朱成立了新零售創業和實習基地;比如,可以加速孵化一些上市企業。」

然而,現實的難題也接踵而至。在以低廉價格收割流量的模式下,產品質量如何保證,這是繞不開的話題。不僅如此,租金也是一道越抬越高的門檻,多少人來了又走,留不住——同樣在義烏市內,曾經的「淘寶第一村」青巖劉,就是前車之鑑。「我們這裡替代了青巖劉,未來誰會替代北下朱?」

半夜12時,北下朱車水馬龍漸息,除了忙碌的快遞站,亮著燈的店鋪越來越少了。

「全網尋找99位主播和我一起來北下朱帶貨!老鐵們!敢不敢?」北下朱村口處,「社交電商小鎮」的霓虹下,一個年輕男人衝著鏡頭激情澎湃地喊道。嘹亮的音調劃破夜空,仿佛在每個人心頭畫下一個巨大的驚嘆號,隨後如煙消散在夜色中。

新民晚報記者 楊潔

相關焦點

  • 有的日入十萬,有的月虧百萬……來看真實的網紅直播村
    2020年,網紅主播就像雨後春筍一樣不斷湧現。花樣百出的直播背後,湧現出了一批網紅直播村。如杭州九堡、義烏江北下朱村、廣州大源村等。近日,人民政協報記者就實地探訪了中國網紅直播第一村——浙江省義烏市江北下朱村。來此追夢的人,有的日入十萬,有的月虧百萬。
  • 網紅直播第一村「造富幻象」
    頭天晚上直播間爆個10萬單,第二天就會成為整個北下朱村盡人皆知的『名人』。」一位主播告訴億邦。義烏北下朱村有「中國網紅直播第一村」之稱,村子裡分布有99幢商住房、1200間門面,同時匯聚了1000多個微商品牌、5000多名網紅主播,電商相關從業者超過兩萬人。「白天騎三輪,晚上開豪車」是流傳在這個村裡的魔幻現實故事。
  • 營口老邊「網紅小鎮」:幹部騰出辦公樓 讓給網紅做直播
    騰出政府辦公樓,免費提供給網紅做直播。明確提出打造「中國網紅經濟之都」的遼寧營口,正用深刻的思想解放實踐,以全要素「網紅營商環境」匯聚東北振興新動能。作為東北網紅經濟先行者的老邊區「網紅小鎮」,更是直接讓「幹部辦公樓」成為「網紅創業營」。
  • 直播要涼,網紅第一村再無一夜暴富
    年初,英姐無意間下載了一個短視頻App,一位在北下朱做直播帶貨培訓的老師介紹:「有這樣一種生意,只要一部手機,在家就可以日賺千元以上。這裡是草根逆襲的天堂……」老師的視頻裡,口紅、本子、髮飾……小商品們堆積如山,按斤售賣。巨大的視覺衝擊力讓視頻得以廣泛傳播。大部分主播都是被這些視頻召喚到北下朱的。
  • 探訪義烏網紅直播第一村:盼望一夜暴富的夢想敗給了現實
    這裡是網紅產品的海洋,這裡提供一件代發,這裡對刮躁的網紅、達人和主播們,擁有天然的好感。  這裡如同一個「野生片場」,按照劇情設定,最終的指向無一例外,都是「白手起家和一夜暴富」。但是,就像現場的許多缺乏專業素養的網紅,在鏡頭前演嗨了,總想自我放飛,北下朱的劇情走向,也總會時不時地偏離。
  • 網紅鼻祖羅永浩:創業失敗欠債6億,轉行直播帶貨大半年就還了4億
    現如今,不得不說「網紅經濟」發展的真是快,辛巴、薇婭都是著名的帶貨人,眾多明星也開始涉足直播帶貨這一行,分分鐘都是上千萬的流水,不得不說這塊蛋糕是真的大。不過,要說網紅界的鼻祖、初代網紅,就不得不提一下羅永浩,一個生命不息、折騰不止的人。
  • 逃離北下朱村,「直播第一村」的夢想與現實
    2020年4月,她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跨越兩千多公裡來到浙江省義烏市北下朱村,成為一名帶貨主播。在那之前,主播對她來說完全是一個陌生的職業。疫情過後,在一個又一個「月入百萬」的造富神話吸引下,一度有數萬名像英姐這樣的草根來到有「網紅直播第一小鎮」之稱的北下朱淘金,價格低廉的供應鏈和快遞服務,使這裡成為草根直播電商創業者的天堂。
  • 鄉村「網紅」為村集體經濟直播帶貨!
    鄉村「網紅」為村集體經濟直播帶貨!為助力村民銷售當地農產品,郭海軍今年又開啟直播帶貨模式,成為名副其實的鄉村「網紅」帶貨員。點擊上方觀看視頻↑郭海軍聽後爽快答應,帶著腳架,拿著手機就來到了紅旗村。下車,郭海軍就拿著手機來來回回拍攝大鵝,把作品發布在網上,為直播提前預熱。
  • 8000萬籤約淘寶直播?!羅永浩的網紅成長史,要做東半球最好的主播
    8000萬籤約淘寶直播?!羅永浩的網紅成長史,要做東半球最好的主播 一個人認知外界不容易,而認清自己就更難了。比如老羅,活到40好幾才明白,自己適合的工作就是網紅。  「夢想要大,丟人不怕。」
  • 浙江義烏有座網紅直播第一村,屋子看著簡陋,停的全是百萬豪車
    要說今年最火爆的職業,那非網紅主播莫屬,在去年的時候,或許誰都想不到,這樣一份不正經的工作,在今年也被官方冠以一個正規的職業稱號,網紅主播就像雨後春筍一樣不斷湧現,而且年齡層次也越來越低,許多還沒有畢業的大學生就靠主播賺取了人生第一桶金。而現在平臺上的直播也層出不窮,花樣百出,在這些背後,還湧現出了中國網紅直播第一村。
  • 網紅直播基地(網紅直播示範基地)樣板思路分享
    我們先看一下常規的「網紅直播基地」設置規劃(常規做法):①找個「行業厲害的」機構成立一個培訓(孵化)中心,培訓企業怎麼做直播(教老闆轉型做直播)。以及給員工做培訓,全員做直播!③找些直播機構、網紅主播入駐,在這設個辦公室。告訴外界,這裡有很多網紅,可以幫你賣貨,想吸引更多的企業來入駐!作為一個網紅直播基地,配套的設施是必然的,但這個基地核心競爭力是什麼?哪個作為突破口?網紅主播是核心是不可否認的!但,他們為什麼要入駐?他們會不會常駐在基地?以及能否吸引更多本地的網紅來,為什麼來?
  • 「雲端直播間」裡的「網紅」第一書記
    一手持自拍杆,一手拿著咬了一口的蘋果,張飛正通過短視頻直播平臺賣力吆喝,向天南地北的網友推銷。他的臉頰上還帶著像蘋果一樣的「高原紅」。張飛是小金縣美興鎮甘家溝村扶貧第一書記,目前在短視頻直播平臺上擁有82.5萬粉絲。不過,和普通的「帶貨網紅」不太一樣,這名「網紅」第一書記的直播間裡是小金縣的藍天白雲雪山,是阿壩藏區的脫貧攻堅一線。
  • 新版無人直播手機簡單易操作,助力普通個體直播帶貨!
    直播短視頻帶貨成了近兩年人們不得不談的商業風口,李佳琦、薇婭這兩個名字也頻頻出現在微博熱搜,一夜間讓兩個普通人比肩一線明星。年初的疫情更是加速了這一風口的風速,各大企業紛紛入局,知名企業CEO、各路明星網紅在這風口上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 中國網紅直播第一村,全村人幾乎都在直播,被稱為「奇蹟之地」
    如今是網絡時代,各行各業都在向著網絡上面發展,這就催生出各種各樣的網紅。他們能夠讓商品更快地被銷售出去,讓很多人都嘗到了甜頭。因為網紅經濟的興起,各地都有網紅出現,有的地區甚至出現了網紅孵化基地,但是有個地方卻被稱為中國網紅直播第一村,全村人幾乎個個都在直播,百萬豪車在這裡很常見。浙江義烏是外貿匯聚地,各種各樣的商品在這裡都能找到,更是全國知名的小商品批發中心,所以這裡也是很多人的創業之地。
  • 她關注 | 農產品直播帶貨學起來!網紅巾幗聯盟餘杭基地直播培訓...
    為響應浙江省「十百千萬」巾幗雲創行動,區婦聯主動發揮組織橋梁紐帶作用,利用杭州市網紅巾幗聯盟餘杭基地平臺,協助企業、女性創業者緊跟市場腳步,打通婦女群體向新媒體行業進軍的渠道。通過定期的培訓學習,提升主播直播帶貨能力,提升企業品牌知名度,打造地方網紅產業帶,助力經濟發展創新高。本次網紅巾幗聯盟餘杭基地直播培訓活動第二場在餘杭西部開展,內容側重於「村播」,旨在幫助農產品銷售,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同時培育百名餘杭巾幗雲創直播代言人,從而形成「企播」+「店播」+「村播」的餘杭巾幗雲創生動局面。
  • 探秘北下朱:網紅直播帶貨,也食人間煙火
    文 | 祝科達「不到北下朱,別說你懂直播電商。」村口掛著「中國·義烏江北下朱電商小鎮」的牌坊,告訴世上所有來這的「淘金客」,這裡便是義烏的北下朱。可能很多人對於「網紅直播第一村」的第一幻想,是各種高大上的寫字樓,各種設計思路前衛的創客空間。
  • 網紅經濟:紅了主播,活了經濟
    本土網紅們活潑的直播,揚了名氣賺了票子。本報記者 喜順攝玩手機能掙錢?這在過去想都不敢想。然而,近年來,丹鳳縣的萌萌、汪教練、丹江哥、陝西小米、陝西小草、丹鳳烈酒等一批抖音網紅達人,從單純玩手機刷抖音、快手到直播帶貨,取得了不菲的收入,帶動了地方農產品的銷售。
  • 後網紅時代,直播真的賺到錢了嗎?
    1992年出生的口紅一哥李佳琦、1989年出生在安徽廬江縣本名黃薇的二號直播人物薇婭、異軍突起教過英語做過手機摻和過鯊魚皮的龍哥羅永浩,就連年近70年的鐵娘子董明珠也在一周前進行了帶貨直播首秀……網紅帶貨直播的洪流今天已經呼嘯著湧向人們的日常,這是一個好的時代,也是一個壞的時代。直播帶貨背後龐大的現象級流量,到底餵飽了誰的錢包?直播,真的讓商家掙到錢了嗎?
  • 在直播村暴富:一天銷售額數百萬,每個月光提成就賺六位數
    據媒體報導,在這個離市區不遠的小村莊裡,活躍著2000多名網紅主播,短視頻、直播相關從業者達到了5000餘人。白天開三輪,晚上開豪車,已是江北下朱村「直播網紅」工作、生活的真實狀態。與此同時,北邊的山東臨沂,也憑藉著小商品集散地和物流的優勢,成為了義烏北下朱村之後又一個新的直播聚集地。
  • 【全面小康 殷實家園】陝西寧強縣石壩子村:巴山深處的「網紅村」
    爛漫金黃的油菜花海,涼爽宜人的高山草甸,促農增收的特色種養,異軍突起的電子商務……短短兩三年時間,陝西省漢中市寧強縣巴山鎮石壩子村從傳統耕種模式的高山村莊,迅速成了一個集鄉村旅遊、共享農業、直播帶貨的「網紅村」。一年四季,慕名來這裡參觀旅遊、學習交流的外地人絡繹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