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離北下朱村,「直播第一村」的夢想與現實

2021-01-09 BMR商學院

文:李曉光 石丹

圖:李曉光

ID:BMR2004

見到英姐時,她正急得手足無措,在那間狹小的出租屋裡踱來踱去,嘴裡反覆念叨著「怎麼回事,連續三個視頻上傳失敗」,那是她熬了一夜才做出來的。

英姐今年52歲,來自東北吉林。歲月無聲,只是在英姐的臉上格外著力,深深的皺紋讓她看起來比同齡人蒼老一些。她個頭不高,嗓門卻不小,說起話來鏗鏘有力。

2020年4月,她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跨越兩千多公裡來到浙江省義烏市北下朱村,成為一名帶貨主播。在那之前,主播對她來說完全是一個陌生的職業。

疫情過後,在一個又一個「月入百萬」的造富神話吸引下,一度有數萬名像英姐這樣的草根來到有「網紅直播第一小鎮」之稱的北下朱淘金,價格低廉的供應鏈和快遞服務,使這裡成為草根直播電商創業者的天堂。

英姐展示她直播要賣的產品

他們懷揣著一夜暴富的夢想,進入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努力適應這裡的生存規則。只是隨著流量紅利的消失,他們的財富夢變得越來越渺茫。

湧入

北下朱村,坐落於義烏市福田街道,距離著名的義烏國際商貿城僅2.2公裡。村子不大,是由一條河和三條馬路圍成的一個長方形,走一圈下來大約只需要20分鐘。

村子內部的規劃整齊劃一,由99棟樓房組成,一層為商鋪,其餘樓層大多為住宿或辦公所用。置身其中,耳邊會不時傳來打包快遞時撕拉膠帶的聲音,「網紅爆品」「直播爆款」「優質供應鏈」這樣的門頭隨處可見,一輛輛貨車穿梭其中,滿載著義烏的小商品發往全國各地。

那些大大小小的商鋪前既停著奔馳寶馬,也有拉貨的三輪車。「在北下朱村,你白天看到騎著三輪車拉貨的人,晚上就可能看到他開著路虎出門」。在抖音上擁有將近13萬粉絲的北下朱網紅大俠介紹到。

曾在義烏創業7年、如今又再度回到北下朱創業的楊展透露,在2020年4、5月份的時候,這裡每天聚集了數萬名主播,別說開車甚至連人都擠不進去。

英姐就是在那個時候來到北下朱的。離開老家前,她和丈夫經營了一個烤紅薯的地攤,儘管每天起早貪黑,但生意好的時候,一天下來也能有300多塊錢的收入。

2020年初,疫情打亂了英姐的兩點一線的生活,由於街上的人流減少,英姐的收入也直線下降。一想到還有20多萬元的債務要還,英姐夫婦就寢食難安。去新疆開貨車、出海當船員,老伴的提議先後被英姐否決。因為她腦海裡有了一個更好的想法——去義烏北下朱闖一闖。

她曾在快手刷到一個在北下朱做直播帶貨培訓的老師,對方在視頻裡慷慨激昂地介紹:「這裡是草根逆襲的天堂,只要方法對,在這裡掙錢像撿錢一樣輕鬆。有這樣一種生意,只要一部手機在家就可以日賺千元以上。」

英姐一下就記住了這個地方,她小心翼翼地聯繫這位老師詢問視頻內容的真實性,在對方表示到年底可以賺10萬元後,英姐心動了。向朋友借了一萬塊錢作為啟動資金,他們夫妻倆來到了北下朱。

到了這裡,英姐才明白所謂的零成本創業根本不存在,房租需要按年交,一個面積僅有 10平方米左右的單間,英姐夫婦卻一次性為此支出了將近8000元的房租。

連微信都不會用的她,更別提直播帶貨了。為學習其中的技巧,她還花3000元報了一個線下培訓班,老師教的只是一些配樂、剪輯的基礎知識,英姐覺得很值,7天的培訓課程,她記了厚厚的的一摞筆記。

很快,新的問題又來了。手機在直播時畫面太卡,甚至會直接退出,但一萬塊錢已經見底,無奈之下,她又從親戚那裡借了6000元,買了一部新手機。

在北下朱,一件商品賣的火爆,其餘的主播立即跟上去,弄明白規則的英姐立即行動了起來。剛來的那些日子,她把北下朱的門店跑了個遍,詳細了解每家門店的商品信息,以及哪些是最近的爆品。

在北下朱創業9年的新哥透露,很多爆款商品其實是不同的主播在背後聯合推廣起來的,當同質化的視頻內容同一時間出現平臺上,官方很快就會對此限流,從而導致後面跟拍的人基本沒有流量。

沒有太多收入,英姐兩口子只能節衣縮食地生活。很長一段時間,每天餐食就是煮點掛麵。在那間狹小的出租屋裡,唯一的貴重物品是一臺二手舊電腦,還是朋友從家鄉郵寄過來的。

「成功」,成為了英姐在北下朱堅持的唯一動力。「有夢想就堅持別後退,別讓這座城市留下了你的青春,卻留不住你」、「沒有夢想 ,何必義烏」,在屋內的一面牆上,英姐如此寫到。

攝/李曉光

為學習直播帶貨技巧,英姐花了3000元上了七天培訓課記滿了四個筆記本。

爆單

在北下朱,賣貨的邏輯其實很簡單。先是上傳一段短視頻,時長一般為1分鐘左右,內容也不需要精心雕琢,把產品特點和價格介紹清楚即可,等視頻拿到一定的流量,立即開直播賣貨。

一個產品銷量的好壞,取決於視頻能否上「熱門」。這裡所說的熱門並非短視頻平臺上的「熱點視頻」,而是泛指那些播放量較高的視頻。

有了熱門視頻,才有「爆單」的機會,而爆單是所有北下朱所有主播的追求。由於客單價極低,留給主播的利潤空間往往不大,需要數量足夠多的訂單,主播們才能實現「暴富」。

英姐也憧憬著早日能實現「爆單」,這樣就能早一點還清債務。但6個月堅持下來,雖然也有一些流量不錯的短視頻,但銷量卻始終沒有什麼起色。

她想過先拍一些反映人設的短視頻,積累起粉絲然後再帶貨,她給自己的定位是「一位負債20萬闖蕩義烏的70後」。只是,這樣變現周期太長了,帳號能否做起來又是個未知數,英姐還是做起了直播,但她把主戰場從快手變成了抖音。她給出的理由是,抖音更容易出爆款視頻。

初來乍到,對平臺的規則,她不是很熟悉。只是聽人說,每天最好要發布5條短視頻。「我根本做不出來那麼多,所以每天只能勉強保持 3條的更新。」英姐無奈的表示。

好在沒過多久,英姐終於有了一次小小的爆單。10月8日,英姐發了一條講述在自己在義烏奮鬥的短視頻,沒想到幾天後視頻火了,播放量達到了92萬。

那時,英姐正在主推一款山藥薄片,一箱8包只需要9.9包郵。趁著熱度,她決定馬上直播。早上7點半,許多人還沉浸在夢鄉,英姐就出現在了直播間。

整整一上午,英姐不敢離開屏幕半步,即便是中途想上衛生間也忍著。她心裡想的是儘可能一直播,這樣訂單才會越來越多。直播進行到18個小時,她才關掉了直播間,還是在粉絲的不斷勸說下。上一次熱門不容易,她不想浪費這樣的機會。

第二天,英姐來到了供應商的店鋪,她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自己賣了多少單。在北下朱,主播只負責銷售,連結可以掛供應商的店鋪,發貨、售後等環節都由店鋪來完成。

700單,聽到這個數字英姐多少有點失望。在北下朱,一些爆品的訂單量可以達到數十萬甚至數百萬。但即便是這700單,由於不能及時發出貨,最終又退了幾十單。到她手裡,每單的利潤只有1塊多。

現如今,英姐依舊堅持每天更新短視頻,每天上午和晚上直播兩次,但始終沒有再次迎來爆單,大多數時候,直播間只有個位數在線觀看,她還是在賣力地講解著產品的每一個細節。

轉型

2020年12月18日,義烏下起了小雨,這天的最高氣溫只有5度,最低氣溫為2度,對這座沒有暖氣的南方小城居民來說,即便在房間裡也要裹上襖。

英姐早上7點多就開始了直播。眼睛已經有點花的她,有時需要拿出放大鏡才能看清網友留言。迫於生計,丈夫已經去蘇州打工,她裹著厚厚的衣服,熱情地與網友互動。

比她早來北下朱一個月的源頭哥,已經放棄了直播帶貨的念頭。來北下朱前,源頭哥在無錫做著一份勞務中介的工作。「其實就是『倒爺』,招募工人介紹給勞務公司」,他習慣性地把中間商稱為倒爺,在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到90年代初期,這個詞彙曾廣泛流行。

疫情之下,工廠停工停產,源頭哥的中介生意一落千丈。腦子活絡的他動起了口罩的注意,由於最初產能的不足,國內口罩的價格在春節前後節節攀升,且供不應求。

他從網上找到口罩的批發商,拿貨加價賣出去。從這些批發商中,源頭哥第一次聽說了北下朱。「很多地方都停擺了,北下朱還在運轉」,源頭哥覺得那裡是一個神奇的地方,他決定去闖一闖。

剛來的那會兒,源頭哥每天去倉庫、工廠拍視頻介紹產品,上傳到今日頭條。如果有人對商品感興趣,可以通過微信進行交易,他從中間賺取差價。

真正促使源頭哥去抖音直播帶貨的,是源於和一次朋友的閒聊。「他在一次直播中,爆單了,一下就賺了20多萬。」源頭哥嗅到了財富的氣息。

從5月初到6月下旬,他一頭扎進直播帶貨的熱潮中。「那時候不懂付費去做Dou+,直播間裡基本沒有流量,產品也賣不出去。」有時候直播間甚至只有一個人,他還要繼續聊下去。

「心裡壓力太大了,近乎處於崩潰狀態。」現實條件也不允許源頭哥這樣耗下去,將近兩個月沒有收入,反而花出去了3萬多,剩下的積蓄已經不多。

源頭哥想轉型,找到一個快速火起來的路徑。他想到了那個知名的潑水梗,曾一度在北下朱風靡。本是源於一家店鋪的老闆的設計,因為主播銷量太差,他潑水羞辱,反而幫助主播上了熱門,實現了爆單,一下引來了一群主播的效仿。

源頭哥也玩起了這個梗,他在視頻中裝出脆弱無助的樣子,一次又一次地被老闆潑水羞辱。按照他的規劃,這樣應該會有很多人過來拍他,很快自己就可以火了,有了一定粉絲的積累,再繼續直播帶貨。

漸漸地,源頭哥積累了超過23萬的粉絲,他逐漸意識到自己的長處在於做內容,不在於帶貨。現在,他上傳的內容多以分享北下朱的見聞以及自己的創業經歷為主。

「我可以幫這些商店老闆拍視頻來變現,沒必要繼續去賣貨。」源頭哥說到。他將視頻分為不同的等級,等級越高價格越貴,最低的一級的短視頻只需要30元。

來北下朱5個月的網紅大俠也經歷這樣的轉變。從7月到10月,三個月時間賣了200多單,銷售的產品包括中性筆、合金筷、豪車雨傘等,佣金收入才258.76元。

「網紅大俠」每天頭戴鬥篷,身穿一襲長袍,手裡拿著扇子和寶劍,穿梭於義烏 攝/李曉光

「我其實不太適合帶貨,因為我不太會表達。」他說話的聲音很小,需要貼近才能聽清楚。之後,他做起了自己的人設——北下朱第一網紅大俠。每天頭戴鬥篷,身穿一襲長袍,手裡拿著扇子和寶劍,穿梭於義烏。他想把人設先立起來,然後通過其他渠道變現。

逃離

2013年,鍾永平來北下朱創業並開出了第一家門店,主要給全國的地攤供貨。那時的北下朱,還只是義烏的一個普通小村莊,周圍甚至還是荒地。

「第一批在這裡創業的人賺到錢了,就越來越多的人聚集到了這裡。」2015年左右,微商逐漸興起,北下朱搖身一變,成為了「微商第一村」。

「其實都是換湯不換藥。產品還是江湖地攤的產品,人還是這批人。」鍾永平說。那時,他擔任北下朱微商協會會長,在北下朱辦起了微商大會。

2018年,快手在北下朱火了起來。年底,鍾永平直接在村口掛上了 「直播網紅第一村」的招牌。迅即,村裡那些「微商爆品」的門頭也換成了「直播爆品」。

一度,鍾永平的店鋪是北下朱最火爆的店鋪,每天都有全國各地的主播來拍段子。「最初只有我允許主播免費來拍,其他的店鋪都不願意,因為拍商品肯定拆包裝會造成一定的損耗。」鍾永平說。

他在北下朱打造了第一個9.9元爆品組合,20支筆加60支筆芯,還包郵,如今銷量已經突破千萬,而9.9元包郵已經成為了北下朱的一大特色。

不過,在2020年10月他選擇離開了北下朱。「北下朱商鋪的房租是一年一交,去年房租是35萬,今年直接漲到了將近70萬 」,這讓鍾永平不能接受。

「其實還有一個原因,北下朱村的容量有限,想做一些新的布局很難找到空間了。「鍾永平補充到。他將公司搬到了距離北下朱不遠的白案頭村。

那裡的房租要便宜不少,鍾永平租下的鋪位,每間年租金不過2萬元,每間地下室則僅需7000元。鍾永平一口氣租下了村裡十餘個門面,他決定要在這裡大幹一場。

新哥也開始了新的布局。現在北下朱的商店基本都掛上了抖音的精選聯盟,但抖音最終還是要對接到原產地,這裡的店鋪早晚會被拋棄。他目前在拍一些農村題材的短視頻,希望未來能夠整合農村各地的特產在網上銷售。

他講到,現在北下朱的流量紅利已經消失了,要想繼續在這裡做直播帶貨,還是要通過付費拿到一定的流量,草根創業者一般負擔不起這樣的成本。他建議草根創業者儘量不要單打獨鬥,還是要儘早找到團隊。

不久前,英姐也加入了一個小團隊,「這樣不覺得那麼無助了,有不懂的可以隨時向團隊成員請教」、「老闆一天還管兩頓飯」,說起這些時,英姐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而她只需要賣老闆提供的貨品。

見到記者的前一天晚上,她一夜沒睡,當晚將近12點下播後,她抓緊寫起了腳本文案。那幾天要推廣的產品是一款馬桶清潔劑,沒想到辛苦一夜做出來的短視頻,接連上傳失敗,平臺給出的理由是「含容易引起觀眾勝利或心理不適的畫面」。

英姐著急了,她擔心帳號的權重會被降低。「搞不清楚平臺的規則,之前可以上傳類似的視頻,這次怎麼就不可以。」英姐多少顯得有些無奈。

8個月的時間,她只從平臺上提過一次現,只有一千多塊錢,但她還是喜歡上了這裡,喜歡上了直播,看著粉絲一句局鼓勵她繼續做下去的留言,她忍不住哭了出來。

她想留下來,但她深知前提是要賺到錢。要不然,義烏和北下朱只能成為她生命中的過客。

本文來自《商學院》2021年1月刊

相關焦點

  • 主播「逃離」 店鋪轉讓 「直播第一村」怎麼了?
    一個月前她拋下山東老家的兩個孩子,衝著直播村的名聲來到北下朱,為改善生活放手一搏。李冬雪並非一時衝動,「直播第一村」的「造夢」奇蹟,在主播圈裡人盡皆知。一個月賣幾十萬件羊毛衫,一晚上賺幾十萬的也大有人在,這些聽起來有些魔幻的場景,讓主播們前僕後繼。
  • 中國網紅直播第一村,全村人幾乎都在直播,被稱為「奇蹟之地」
    因為網紅經濟的興起,各地都有網紅出現,有的地區甚至出現了網紅孵化基地,但是有個地方卻被稱為中國網紅直播第一村,全村人幾乎個個都在直播,百萬豪車在這裡很常見。浙江義烏是外貿匯聚地,各種各樣的商品在這裡都能找到,更是全國知名的小商品批發中心,所以這裡也是很多人的創業之地。
  • 網紅直播第一村「造富幻象」
    頭天晚上直播間爆個10萬單,第二天就會成為整個北下朱村盡人皆知的『名人』。」一位主播告訴億邦。義烏北下朱村有「中國網紅直播第一村」之稱,村子裡分布有99幢商住房、1200間門面,同時匯聚了1000多個微商品牌、5000多名網紅主播,電商相關從業者超過兩萬人。「白天騎三輪,晚上開豪車」是流傳在這個村裡的魔幻現實故事。
  • 浙江義烏有座網紅直播第一村,屋子看著簡陋,停的全是百萬豪車
    要說今年最火爆的職業,那非網紅主播莫屬,在去年的時候,或許誰都想不到,這樣一份不正經的工作,在今年也被官方冠以一個正規的職業稱號,網紅主播就像雨後春筍一樣不斷湧現,而且年齡層次也越來越低,許多還沒有畢業的大學生就靠主播賺取了人生第一桶金。而現在平臺上的直播也層出不窮,花樣百出,在這些背後,還湧現出了中國網紅直播第一村。
  • 探訪義烏網紅直播第一村:盼望一夜暴富的夢想敗給了現實
    為什麼是北下朱?  北下朱的村口豎著一塊大牌子——中國網紅直播小鎮。一口氣將「網紅」和「直播」兩大風口,收入囊中,這個村子口氣不小。王軍建卻說:「這有什麼,那塊牌子換掉之前,寫的標語是『走進北下朱,實現財富夢』,這就是義烏,不為賺錢,來義烏幹什麼?」  「王哥」在北下朱有自己的店鋪,屬於主播必打卡的存在。
  • 10個鎮街,40條村!石灘、新塘、朱村…2020增城舊改大爆發!
    從2017年從簡村開始,再到2018年相繼迸發到17條村,在2019年增城已經有近40條村有舊改意向,其中不少的舊村都有相應的開發商介入其中。 其更新範圍之大,力度之廣,是前所未有的。 那麼,增城如今這麼多舊改村落的誕生,同時改造發展並不現實,究竟,未來一年那些村將是被重點改造呢?
  • 朱村是時候加速發展了
    今年消息不多的朱村,年底開始發力了!近日,廣州省政府採購網掛出一則《增城朱村街橫塱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增城朱村街山田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公開招標公告》。目前增城區已全面啟動城市更新工作,為實現朱村街橫塱片區和山田片區城市品質全面提升,為下一步城市更新提供指引,我街道擬進行該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工作。規劃範圍的橫塱片區位於廣州市增城區朱村街道,東至朱石公路、南至西福河、西至縣道 X268、北至廣汕公路,總用地面積 737 公頃,現狀建設用地約 180 公頃。
  • 探秘北下朱:網紅直播帶貨,也食人間煙火
    文 | 祝科達「不到北下朱,別說你懂直播電商。」村口掛著「中國·義烏江北下朱電商小鎮」的牌坊,告訴世上所有來這的「淘金客」,這裡便是義烏的北下朱。可能很多人對於「網紅直播第一村」的第一幻想,是各種高大上的寫字樓,各種設計思路前衛的創客空間。
  • 「網絡,殘酷啊」北下朱直播客,墜落在風口
    沿著城北路一直向東,經過國際商貿城,在一個車輛陡然增多的路口,向北轉,就能看到那塊醒目的戶外廣告牌——中國網紅直播小鎮。更早前,這塊牌子用紅底黃字寫著:「走進北下朱,實現財富夢」。北下朱最不缺的就是夢想。幾乎每一個來到這裡的人都堅信,這個義烏旁邊的村子有當下最大的風口。
  • 增城朱村3.0執信時代開啟!2萬起上車別猶豫
    地鐵、千億規劃、執信名校········當下的朱村,正處於價值迸發的前夜。 在過去數年間,這片炙手可熱的夢想之地迎來多項重磅規劃,其代表著城市發展的趨勢,現在朱村置業熱點正快速轉移,置業哪裡才能享受最多的發展紅利,哪裡蘊含著最大的財富機遇?
  • 直播要涼,網紅第一村再無一夜暴富
    村口巨大的「北下朱:直播網紅第一村」廣告牌,就是他的創意。他的供應鏈店鋪是北下朱曝光率最大的秀場,店裡擠滿了的主播,直接舉著手機扯開嗓門吆喝。網紅們會主動來他家店門口跳騎馬舞,甚至有人租來一輛勞斯萊斯,專門停在他店門口,當然都是為了拍段子。夏天的傍晚,店外是吵鬧的音樂,圍觀的人群、賣力表演的主播。隔著一層透明的玻璃窗,鍾永平坐在店的角落,用非常低的音量說話。
  • 葉青看財經:在直播方面,義烏直接叫板杭州
    《方案》提出推進實施「十百千萬」工程,3年內建成10個直播電商產業帶、培育100家具有示範帶動作用的直播機構、打造1000個網紅品牌、培養10000名帶貨達人,成為全國知名的網紅產品營銷中心、網紅達人「雙創」中心、網紅直播供應鏈主體集聚中心,力爭2022年直播電商交易額突破1000億元。
  • 「網紅直播村」創業者「奇遇記」:地下室直播照做 創業靠一部手機
    最近來浙江義烏做生意的人,除了大名鼎鼎的國際商貿城外,又多了一個熱門的目的地——「網紅直播村」江北下朱村(以下簡稱「北下朱」)。 哪怕是地下空間,只要在北下朱有個落腳處,店面照開,生意照做。「你這兒有好貨源,客戶一樣會選擇過來。」有手機,能直播,阿龍就不怎麼擔心人氣問題。 經過舊村改造,今天的北下朱有99棟樓,沿街有1200家店鋪。受疫情影響,直播經濟成為中國經濟的一抹新亮色,北下朱的火熱在租金上有了直觀體現——今年幾乎翻了一倍,主街上一間門面的價格飛漲到20萬元以上。
  • 利好之下,朱村能否重回高光時刻?
    增城土地市場,將迎來朱村板塊的爆發。在即將結束的12月,增城還將出讓涉宅用地四宗,分別位於鳳崗站、朱村站、山田站、鍾崗站附近,出讓總價近百億元。值得關注的是,這四宗地塊,三宗均位於朱村板塊。先來看地塊的基本信息。
  • 閒魚版的「逃離北上廣」?把曾經對生活的精打細算和夢想都掛上了
    有人說他們是懦夫,面對現實沒有繼續努力,是在逃離;有人說他們是看清事實,知道北上廣不相信眼淚,他們的離開是回歸生活。疫情下的廣州長期以來,北上廣都是畢業生的首選之地,作為國內一線的大城市,機會更多,能發揮的平臺也更多,所以不斷有年輕人懷揣夢想衝向北上廣。
  • 【村播365】助農直播第七站一起感受「京北氧吧 滿韻豐寧」
    第一視頻主播帶領廣大網友品嘗特色滿蒙美食,感受初秋草原風光。 豐寧滿族自治縣位於河北省北部,南鄰北京,北靠內蒙,地處燕山北麓和內蒙古高原南緣,是河北省6個壩上縣、6個民族縣、32個環京津縣之一。這裡歷史悠久,文化厚重。迄今3—5萬年前就有人類在此活動,留下了紅山文化、山戎文化等古人類遺址。而豐寧縣名則來源於乾隆皇帝御賜,取「豐蕪康寧」之意。
  • 【一位湖北官員的創新日記10】葉青:杭州建中國青年電商網紅村
    中國青年電商網紅村  義烏政府提出:實體門店全都配上直播,他們需要大量的直播人才,更有可能?將義烏打造成網紅城,直播與實體店結合?的樣板城市。??????  浙江義烏北下朱村被喻為「中國網紅直播第一村」。
  • 時代名著:昔日朱村 歲月如歌
    相比於中心城區高昂的房價,作為東部樓市「糧倉」的朱村,以低門檻、低房價的特點,加之那兩年地鐵21號線落成和廣州科教城建設等利好,迅速俘獲一批剛需客,可謂佔盡風頭。時代名著位於廣汕公路沿線,靠近21號線山田地鐵站C出口,屬於增城朱村板塊。朱村東距增城市中心14公裡,西距廣州市45公裡,廣汕公路貫穿其中。
  • 直播帶貨退熱,房租高漲,來北下朱期待暴富的人夢碎了
    復工早、成本低,但更重要的是風口,這才是主播們選擇來到北下朱的原因。直播的風口、帶貨的風口和北下朱的成名牢牢聚合在一起,關於頭部主播一天賺一套房的傳說也讓人充滿期望。鍾永平是北下朱最有名的老闆之一。村口巨大的「北下朱:直播網紅第一村」廣告牌,就是他的創意。
  • 廣州大源村:直播電商時代,物流第一村再出發
    「直播電商太火了,每天300萬件包裹從大源發出,相當於海南一個省一天的量。」 談及廣州市白雲區太和鎮大源村的快遞業務量,Top電商創意園董事長鄧時安形象地做了對比,「這裡已是全國快遞公司的兵家必爭之地。」近日,「大源直播基地」也在此開業,成為全國首批獲得「淘寶直播基地」官方授牌的機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