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這是一句網上很流行的話,對於現今的80後、90後、甚至00後年輕人,尤其作為一個從事網絡相關工作的我,一點都不陌生,一度因為太過流行,我甚至覺得嗤之以鼻。但是,卻從沒有如今天這般,讓我如此感同身受,使所有人熱淚盈眶。
2020年的開局,整個世界都那麼不太平。最讓人措手不及的,則是這一場出其不意來勢洶洶的疫情,它在中國農曆鼠年到來前一周,打亂了所有人的生活。
1月20日,疫情告急;1月23日,武漢封城;1月26日,30個省區市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1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人民網25日發表評論:這場大考,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
一聲令下,大西安在第一時間抖擻精神、全力應對。1月22日,市委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安排我市疫情防控工作;1月24日,農曆除夕,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浩督導疫情防控工作,當天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先後兩次召開會議;1月26、27、28、29日,市委書記王浩親自進社區、到村鎮,檢查繞城高速路口,督導超市、物流中心及蔬菜市場。同時要求全市採取強有力措施,堅決落實「三個一切」「五個所有」。全市各個部門迅速行動起來,全力以赴,全方位、立體化推進疫情防控工作,全面提升應急防控響應機制,讓市民群眾放心、安心、有信心。
多措並舉、多管齊下!向各級市場投放低價政府儲備糧油時蔬、對蔬菜運輸開通綠色通道並發放5000元補貼、要求各類企業和建設工程延期復(開)工、向要求市民出示身份證明乘坐公共運輸、暫停公交線路、向計程車公司為司機減免承包服務費。為來西安的武漢籍人提供在西安入住的指定酒店名單...作為新聞從業人員,更是一個普通市民的我,與千千萬萬的普通民眾和家庭一樣,每天都通過【西安發布】微信公眾號、【西安發布】官方APP、西安廣播電視臺、長安號、原點新聞等官方媒體渠道關注著最新的政策動態,實時跟進、滾動報導。隨著市級聯防聯控各部門將疫情防控信息公開化、透明化,大家心裡的疑慮和擔憂也在逐漸消解,每天醒來刷刷手機,都在被實實在在的舉措感動著。在這場大考面前,我們每一個微小個體,匯聚成最大增量,聚沙成塔,終成高牆。
(【西安發布】APP截圖)
截至1月30日12時,西安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22例。
翻閱古籍,裡面記載著一個片段:蘇軾曾問隨他貶戍的歌姬柔奴,嶺南好不好。當時的嶺南是化外之地,邊陲蠻荒,充滿著溼毒。柔奴卻回答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一)
除夕夜的晚上,朋友圈刷屏著一條消息: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60名、唐都醫院35名,共95名醫護人員,第一批除夕之夜從西安出發支援武漢,還有第二批待命。朋友圈裡的大家,沒有人在關注春晚演什麼了,接連不斷刷屏留言,向他們致敬,希望他們凱旋而歸。
(圖源:80後交大二附院醫生)
(圖源:80後交大二附院醫生)
在災難面前,人類是渺小的。但是總有一些人,願意去挑戰偉大。正是因為有這些願意去挑戰偉大的人,我們渺小的人類,才能有底氣地站立在偉大的自然面前。
而我的同事們,也在接到工作指令的第一時間,離開與家人團聚的年夜飯飯桌,離開尚在襁褓中的孩子,離開與父母家人難得的團聚,迅速奔赴工作崗位。他們與來自醫療、公安、交通、市場監管、等各個戰線的同事們一起,奮戰在疫情防控工作一線。當疫情成為全世界焦點的時候,因為疫情事實不清而引起的謠言與誤判讓普通人在家中坐立難安的時候,我們新聞宣傳的從業者也用一次次勇敢的「逆行」為所有人帶來最及時、最準確、最能安定人心的前線消息。在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搏鬥的戰役中,他們忘記自己也是父母的孩子、也是年輕的父親母親,他們勇敢的走入風暴中心,與人群逆向而行,此時他們共有一個名字:戰士。
(二)
值班結束,我開車回家。平日裡短短300米的繞城高速出口,300多輛私家車將我堵在了1公裡外。讓我驚訝的是,沒有人抱怨,也沒有一輛車插隊、亂停,甚至都沒有按喇叭表示不滿。大家就是那麼靜悄悄地、緩慢卻有次序的挪動著。從5點半到7點半,天色由亮漸黑,終於排到了高速口,我聽到前面的司機大聲對測體溫的醫生說:謝謝!辛苦了!排到我了,我剛開口,凍得鼻頭通紅的交警小哥就說,好了,走吧,這口音,一聽就是西安的!我也在心裡對年輕的交警默默地說了一句:謝謝,辛苦了,請做好防護,早點回家。
(圖源:作者攝於繞城高速某出口)
(圖源:作者攝於繞城高速某出口)
(三)
年齡漸長,平日裡工作忙碌,與父母交流越來越少。難得的這個假期,帶父母出去走走的計劃已經做好,甚至還跟同事開玩笑說,出去玩可以避免被父母叨叨,因為大家玩都玩累了。可是從假期前,就已經得到命令禁止外出,做好物理隔離。進家門前,居然有點發愁,不知道怎樣度過這個跟父母要朝夕相處的長假。一進門,媽媽第一句話就是,怎麼又瘦了?接下來的幾天,毫無疑問,我是在睜眼就是好吃的、睡前還是好吃的中度過的。
有天晚上,當我堅持不懈地第100次把許多條疫情防控信息轉給父母,並第1000次提醒他們減少外出、帶好口罩,爸媽不說話看著我笑。我百思不得其解。媽媽說,看你現在不斷提醒我們的樣子,像不像你小時候我們教育你的樣子?
我突然意識到,父母真的老了。謝謝你們的負重前行,今後,換我來守護。
(四)
值班的時候,被成千條工作信息淹沒,匆忙工作的閒暇,朋友發來信息,今天你做「雲監工」了嗎?我回:今天雖未來得及做監工,但今日份的努力,可是向「勤勤懇懇的叉醬」學習的!
央視新聞新媒體矩陣推出的特別節目《共同戰「疫」》,24小時不間斷直播,實時、全方位報導抗擊疫情的各方努力。也因為實時直播在武漢開建的防治傳染病醫院火神山醫院的建設工地,「央視頻」受到千萬網友的圍觀。工人們在武漢爭分奪秒日夜奮戰,全國各地的網友們雖然不能到現場出把力,但也給自己加了一個身份:雲監工,通過直播鏡頭去「監督」醫院的建設進度。
可是,在眾多的留言中,我看到以下這一條,頓時有了流淚的衝動。。
在這個不見硝煙卻爭分奪秒與疫情戰鬥的特殊戰場上,我們在逆行的英雄和奮不顧身的戰士背後,享受著被守護的平安和寧靜。可危險從未遠離,風險從來都要有人承擔。每一個自由個體的背後,是一個家庭、一個組織、一支隊伍、一個國家在砥礪前行的宏大敘事。但我們毫不畏懼,我們守望相助,我們等待來年春暖花開的時節,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來源:無雲書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