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豔/文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題記
自從疫情以來,為了減少聚集,作為信訪部門的我們第一時間關閉了走訪的大門,改網上接待,所以我們的工作就變成網上在線作業。我除了去單位值過兩次班,其餘時間都是響應號召躺在家裡為國家做貢獻。家族群裡的姐妹們總是深夜發來信息,除了叮囑我千萬別出門外,還不忘調侃一句「你命真好!我們都在一線,而你卻舒舒服服地躺在家裡做貢獻」。每每看到這句話,我就忍不住反駁「我們單位性質決定啊,如果我們開門了,不是給你們添亂嗎?」。但是,平時尖牙利嘴的姐姐、弟弟、妹妹都不再有回音!
在家躺了20多天的我,對於疫情的傳染感覺不到可怕,腦袋的第一反應總是想出去透透風,無奈門衛層層把關根本出不去。直到昨天機會終於來了,單位通知我作為信訪局的黨員先鋒隊,進駐社區開展聯防工作!收到這一消息好開心,終於有理由出去透風了。我把這一好消息第一時間發到家族群裡,在鎮上上班的姐姐終於回話了「不知足的傢伙,口罩戴好,衣服穿厚實」。我雖不同意她的觀點,但也照做了!
今天早上,早早地起床穿戴好,理直氣壯地跑去門口說:「我要去上班,這不?單位的通知在手機裡,我去單位拿證明」。穿防護服的層層把手機驗視登記後終於放我出門了。哇!空氣好清新,我突然覺得!趕緊去單位拿出入證明和進社區要用的口罩以及「黨員先鋒隊」這個讓我倍感榮幸的袖章,跑去社區報到了。
去了河濱路社區,隔著口罩根本看不清誰是誰,大家都好忙,根本顧不上看我,所以我只能按照工作牌找到忙瘋了的社區書記,簡單表明來意後聽他差遣。他領我到大辦公室喊話:「誰手頭有最要緊的?信訪局派來援手了」,然後就消失不見了。緊接著一個穿紅羽絨的男孩兒領我到他的電腦前幫他登記整理昨晚12點到現在的出入境人員信息,然後他又去挨個打電話詢問隔離人員情況。我依照他的要求挨個登記信息,內容好細好全面,包括幾點幾分出去進來,當時的體溫是多少等等。我一邊用心地填寫,一邊感慨他們工作的細緻,待我填好,他驗收完後給我豎了大拇指「精準」。我回敬雙拇指,精準的是他們,我只是簡單地重複一下而已。
忙完信息登記不到十點鐘,我跟同來的海平說:「我們還能為你們做什麼?你們那麼忙!」忙碌的社區工作者說:「你們去宣傳組吧!我們手頭的其它活你們剛來也幹不了」。就這樣我們倆拎一錄好廣告詞的大喇叭走街串巷四處宣傳。寒風凜冽,我舉了一會喇叭都把手凍紅了,同行的海平哥二話沒說自己扛走了。從大橋底下一路喊到和諧家園再從正街挨個繞回來,生怕錯過哪個角落。這一轉我突然覺得「在家睡覺就是為國貢獻」這樣的廣告詞的好了。確實在家睡覺好啊!也不禁同情起社區幹部來,他們多辛苦啊!從疫情開始到現在,從來樓底下就沒有斷過這樣的聲音,此時此刻也開始心疼我那在鄉鎮上班的姐姐,這些天她受苦了!
下午,我對出門透氣已經沒有興趣了,但作為黨員幹部我必須出門。門口管理人員看我戴紅袖章都沒有盤問,直接示意我走。兩點鐘我去社區報到,大門口聚了好多人,走近聽才是各個單位的黨員幹部都來報到了,而且今天下午大家有新任務,就是到河濱路社區設的八個卡口辦出入卡,要求每個家庭只能辦一張卡,此卡一個家庭沒有特殊原因兩天只允許出門一次(當然工作人員除外)。我和社區的另外兩名同志被分到煤管站卡口,領會精神後匆匆跑過去開展工作。去到那裡發現太陽照不到的地方那才叫陰暗!農業局的兩名同志正在那裡認真地工作,儘管旁邊立個熱風扇,但滴水哪擋湧泉!他們的工作環境好惡劣!一邊工作一邊聊天才明白他們在這24小時值守已經快一個月了,雖然旁邊徵用了一間門房用來臨時休息,但根本取不了暖。
我感慨他們的艱辛,那倆同志卻知足地說:「我們這兒好多了,有門房,好多卡口都是臨時搭帳篷」!一下午出入的人還不少,我一邊辦卡一邊耐心地囑託他們沒有必須的事情千萬別出來,心裡一直在想估計大家也都是報我今天之前的心態,沒有親身經歷不會有太深感悟。整整一個下午我們都在井然有序的忙亂,這期間社區的領導過來督查慰問過兩次!六點鐘天已漸黑,走動的人少了,我們負責辦卡的三個人都陸續回家,農業局負責值守的兩名同志還在那繼續,因為他們要等到晚上8點鐘下一班人到了才能下班。回家的路上我感覺腳都凍得不會走路了,想著明天再出門一定穿雙羽絨服。
到家一推門,女兒迎面撲來,我刻意躲開她,趕緊去洗手、換衣服、消毒,然後才端起婆婆遞來的熱水,身體裡極冷與極熱之間正激烈地進行著較量,我抱了下女兒,緊接著給在鄉鎮工作的姐姐,醫院上班的弟弟,省衛健委疾控處上班的妹妹發了微信「你們辛苦了!我真的好命,躺著就為國家做貢獻。但是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你們在為我負重前行。我們通力合作,一起努力,定能攻堅克難,戰勝病毒,待到凱旋日,再來話家常」。
作者簡介:
韓國豔,女,陝西省府谷縣人,80後信訪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