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羽毛球愛好者在購買羽毛球的時候,第一個考慮的因素就是價格。很多球友都有同樣 的問題:如何用比較低的價格買到比較好的球?
(圖片來自網絡)
隨著羽毛球愛好者對羽毛球生產行業的了解,大致知道了一些有關羽毛球的基本知識,如羽毛種類有鵝毛、櫻桃鴨毛、鷀鴣鴨毛、水鴨毛、豚鴨毛;羽毛片形又分為全圓、大方、中方、小方、駝背、單邊、彎毛拉直;毛片級別有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五級,等等。
由於對羽毛球有一定的了解,大家問的問題也就比較「專業」。經常會有這樣的問題:「請問蝦米老師,一級鷀鴣鴨全圓一桶大概多少錢?」 答:「大概85至95元吧。」「為什麼有人在網上賣45元呢?」 答:「真正的一級鷀鴣鴨全圓必須是我說的那個價格,便宜是有原因的,如果確實心動,只能買來試試了。」
電商的高度發展,使得很多球友會選擇在網上購買羽毛球,由此也催生了很多開網店銷售羽毛球的電商。商家為了銷售,會刻意營造一些賣點,說自己的產品價格低、品質好,常用的手段是混淆級別和片形,無視飛行穩定性。
大家都知道,鵝毛做的羽毛球是好的。其實,通常所說的鵝毛是指鵝刀翎,也就是製作比賽級羽毛球的鵝毛。有些商家會把鵝單邊、鵝彎拉直、鵝黑洗白等低等級鵝毛說成是鵝毛一級等等,這些低等級鵝毛的球的價格是不及鵝刀翎球的一半甚至四分之一的。
豚鴨羽毛重、毛杆脆,但外形和鷀鴣鴨毛差不多,於是有商家把豚鴨說成是鷀鴣鴨,其實,同樣等級的毛型,豚鴨和鷀鴣鴨一打球的成本可能相差近20元。
還有商家把短毛(價格是正常毛片的75%左右)、 中粗細杆(16根毛片重量1.6克以下,價格會是正常毛片的50%左右)、 折印(價格會是正常毛片的三分之一左右)、復洗毛(髒毛多次洗滌後)、 三、四級甚至是五級等當成是一級、二級的毛片。(羽毛球的級別,一般一片毛片差一個等級,價格會差3分錢左右,一打球的成本就差6元左右)。
也有商家把搖擺球說成是飛行好的球(外觀一樣的,但搖擺球的價格會是正常價格的60%左右),把庫存時間長的當成好的羽毛球等等。
(圖片來自網絡)
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些市場上非常有名的品牌羽毛球。如:
鵝刀翎一二級:航空1101(黑航空);
鵝刀翎二三級:紅超;
鷀鴣鴨全圓:YY AS05、亞獅龍三號、亞獅龍四號、勝利比賽三號、李寧A80+;
鷀鴣鴨大方:亞獅龍五號;
水鴨全圓:YY AS03、勝利金黃、紅威肯、波爾特級三號(黑金波)、 波爾比賽一號(金波)。
水鴨大方:李寧 A6、金威肯、波爾比賽二號(銀波);
鷀鴣鴨中方:亞獅龍六號、粉勝利;
鷀鴣鴨小方:亞獅龍七號;
鵝彎毛拉直:諾克賽斯(藍諾)李寧A60+。
這些羽毛球出名的原因在於,一直以來品質保持得不錯,時間一長就成了品牌。有很多網店賣家,要推銷自己的品牌,就千方百計地把自己的球描述成比這些名牌羽毛球品質高、價格低,從而達到吸引顧客的目的。
羽毛球的質量是依靠原料、工藝設備、管理、品控四方面決定的,在品質上要超過這些名牌,需要有更好的原料、更好的設備、更細緻的管理、更嚴格的品控。但是,從生產行業的角度看,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筆者有個建議,凡是碰到不熟悉的品牌說自己的球比哪個品牌的哪個型號更好,那就直接買這個型號,不用管這個不熟悉的品牌,因為被提到並被比較的型號已經是個標準了。
(圖片來自網絡)
購買羽毛球的時候,真的是「一分錢一分貨」。對於廣大羽毛球愛好者來說,如果缺乏判斷羽毛球質量的能力,這時候只能選擇品牌,因為品牌代表著一種質量保障。
現在,市場上一些大的品牌的球,其品質還是不錯的,但由於其贊助廣告花費巨大,所以球的價格也稍微偏高了一些。球友們總是想在二線品牌或是某些廠家選到質量和大品牌差不多、價格更低一些的羽毛球,但由於缺乏專業知識,容易上當受騙。
羽毛球的價格,核算的時候很簡單,即羽毛片的價格決定了羽毛球的價格,因為球頭、人工、膠水、包裝的費用,基本每家工廠都差不多。所以,在生產行業中,什麼球是什麼價格大家心裡都有數。看到有些特別低價的羽毛球,基本馬上就能判斷:搖擺、低等級、折印、中粗細杆。
不過,生產行業外的消費者、甚至大部分羽毛球經銷商都不明白其中的奧秘。前幾天,一位長期做貼牌球的朋友到一個工廠看球,那家工廠的報價非常低,說是一、二級鵝刀翎75元,質量沒有問題,但當我朋友問其飛行A B有多少、能不能按我的要求打出飛行和速度時,這事就談不下去了。這說明不正常的價格後面一定是有故事的, 那家工廠倉庫全是庫存的羽毛球,價格好、質量好豈有賣不出去的道理?
順便告訴大家一些低價羽毛球的鑑別方式。
搖擺球、超速球:通過發高遠球基本就能判斷,超速的球,用手掂量會感覺球特別重;搖擺球的外觀基本都有球不圓、羽毛彎直不均勻、羽毛片之間夾角不均勻、羽毛粗細不均勻等現象。
中粗、細杆、嫩毛:羽毛的毛杆細、毛葉薄軟,一捏球口,可明顯感覺毛杆很軟。一些生長期不夠的羽毛也會是這樣軟,雖然其毛杆看起來還比較粗。
復洗毛:其毛葉特別寬,毛絲很容易散,毛葉上的蛋白膜基本被破壞,毛絲紋路很清晰,不像好的毛片毛葉表面的蛋白膜很完整,看起來是一整片。把毛葉從上往下捋散再復原,會發現毛葉明顯變寬。
黑鵝毛洗白毛片:用手指摸毛葉,手感有點澀,不那麼順滑,毛色不那麼亮,比較幹。
庫存時間長的羽毛球、級別不夠的羽毛球:毛色黃且暗淡無光,毛杆黃、膠水黃(以硝化棉膠水做的球)。
折印球:這種球粗看外表和好球一樣,但需要仔細觀看每一根羽毛的毛杆,上面會有清晰可見的摺痕或是斷痕。摺痕就是一個羽毛折過之後凹進去的痕跡,斷痕就是一條裂縫似的痕跡,這樣的羽毛打起來會很快斷毛。
(圖片來自網絡)
由於非專業人士對羽毛球質量無法判斷,而市場上又確實需要質量、價格穩定的羽毛球,於是催生了一種新的質量檢驗模式——羽毛球第三方檢驗機構。
最早是由深圳川崎公司在安徽成立的羽毛球品控中心,他們把所有採購過來的羽毛球按一定標準檢驗,合格的收下,不合格的退回生產廠家。這種模式確實有效,川崎羽毛球在很短時間內就創造出一個月十多萬打的銷量。 而後,其他公司也有效仿建立了這樣的品控中心,但這些品控機構只為品牌服務,不為其他公司服務。
2016年,在中國中高端羽毛球生產較多的安徽六安市,有五六個生產羽毛球的工廠發起組建了一個檢驗銷售羽毛球的公司——安徽熱點體育用品公司。該公司先設定羽毛球質量標準,然後檢驗股東方提供的羽毛球,合格的進入銷售系統,不合格的退回。
這家公司成立後,也是有意向為外界提供羽毛球質檢服務。很多球友、經銷商經常說:「只要羽毛球質量好,我們不在乎多花兩三塊錢。」確實,檢驗一桶羽毛球的質量,也就是一兩塊錢的成本。個人覺得,這種第三方檢驗模式是有發展前途的。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有了專業的檢驗機構,買到放心羽毛球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如需查看公眾號往期內容,在「寫消息」中回復「查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