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很多年輕人都是獨生子女,在家裡都是被當做小公主、小王爺來看待,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很多時候,父母們、爺爺奶奶們看得小輩們太重了,有點過於嬌生慣養了,這對於下一代的成長發展很不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下這句農村老話:『『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生子,不知父母恩。」看看大家是如何理解的。
農村老話「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生子,不知父母恩」什麼道理?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沒有當家立事,不知道家裡油鹽柴米貴。很多年輕一代的人,不懂珍惜家裡的農產品及家裡的一切其它物品,肆意浪費。沒有親自勞動,沒有吃苦流汗,不懂得東西的來之不易,自然就不懂得珍惜。當他們自己當家作主,這才懂得每一件物品都是要拿錢去買的,才知道珍惜和愛護家裡的東西。
「不生子,不知父母恩」:不生孩子,不知道做父母的艱難,也不懂感恩父母。當自己做了父母的時候,才知道十月懷胎的痛苦,才知道養兒養女的不容易。當自己做了父母,一切臨到自頭上,才親身體會到做父母的艱難,才懂得父母把自己養大成人是多麼的不容易。
這句話有道理嗎?你怎麼看?
@紅塵無牽掛
是這樣沒錯。我也是做父母的,養育一個孩子,父母要耗費多少心血啊。孩子生病要用錢,讀書要用錢,上大學要用錢,娶兒需要用錢,購車、購房要用錢。這些錢都要靠父母勤勞的手去外面賺啊,有誰知道父母賺這些錢,在外面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汗和血啊!他們的腰累痛了,一雙手累得長滿了老繭。父母捨不得吃好的,捨不得穿好的,一生過著樸素的生活。總想多積累一些錢,用在兒女頭上。
@馬到成功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生子,不知父母恩」俗語,談的是做任何事情必須親自實踐,不實踐,就不能真正體會到內涵的道理和認識水平的提高。小孩良好的生活習慣,語言能力,經過家長老師多次教育訓練培養起來的。
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不生子,不知父母恩。家庭的收入來之不易,在農村早出晚歸,地裡幹活,用血汗換來的。在單位上班,取得工資收入,上下班打卡劃考勤,按時保質保量完成工作任務,換來的,不容易。父母是人生中第一位老師,也是含辛茹苦撫養子女長大成人,家庭中最艱難的受苦者。子女感恩,如果停留在口頭上是不夠的,也感覺不到人生的辛苦,只有自己親身體驗,才能得到正真得感悟,深深體會紮根在心靈深處。
@蜚聲
關於這句話道理其實很簡單,這句話不知道傳承N年了,只要是個成年人都知道,都明白,只不過是在現實中都裝糊塗而已,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也就是說,自己不操持家務,不知道生活的艱難。不生子,不知父母恩,也就是說,沒有兒女,不知父母的養兒女是多麼難。
@風風火火
把這句話放在現實社會,教育年輕,在生活要勤勞,勤儉節約,艱苦樸素,對父母要感恩,要孝順。對於孝順二字,現在得年輕人有幾人做的到呢?父母生你養你為你娶媳婦帶孩子,你們感恩了嗎,總之一句話,現在的有些人,不孝順,已經不屬於人類了,屬於什麼,我也不說了,你們自己琢磨去吧。
@江子聰
就是說子己不當家就不知道節約點,當了家才會知道養了孩子,孩子不知道父母的辛苦,自己、以後結婚了。有了孩子就會知道父母的辛苦和對孩子的愛和關心
@果果奶奶
不當家誰也不知道一個家庭的生活來之不易,都不會理解其中的酸甜苦辣鹹。沒生過兒女就體會不到做父母的艱辛。不論你是貧、還是富,不要忘記生你養你的父母恩,這就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生子不知父母恩的道理。
總結:
這句老話提醒我們,父母這些所有的艱難,兒女們在沒有結婚生子之前,是體會不到做父母的艱難。這句老話對於現在的年輕人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使他們從小懂得珍惜和愛護家裡的東西,懂得尊敬和孝敬父母。不要事到自己頭上才知道這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