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姜姓,呂氏,名望,字子牙,也稱呂尚、姜尚俗稱姜子牙商朝未年人相傳姜子牙的先祖本是個貴族在舜帝時作過官,而且屢立戰功,被舜封在呂地(今河南南陽),所以又稱呂尚。但到了姜子牙出世以後,家境已經敗落了,成了普通了貧民,所以姜子年輕的時候幹過宰牛賣肉的屠夫,也開過酒店賣過酒,聊補無米之炊。但姜子牙人窮志不短 無論宰牛也好,還是做生意也好,始終勤奮刻苦地學習天文地理、軍事謀略,研究治國安邦之道,期望能有一天為國家施展才華。
姜子牙在世的年代,正是殷商走向衰亡、地處商朝西的一個屬國周逐漸上升的時期。姜子牙聽說周伯姬昌施行仁政經濟發達政治清明社會穩定大得人心便很想為興周滅商一展雄才大略而此時姬昌也正在為治國興邦而廣攬人才於是姜太公便下定決心,離開了商朝,不辭勞苦,來到了周的領地渭水之濱,終日以釣魚為生,其實是在觀察世態的變化,尋找大展宏圖的機會。據說,姜子牙釣魚用的是直釣,魚當然釣不上來,所以才有「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說法 。
姜子牙的故事與傳說
姜子牙在渭河邊釣魚,他老婆來給他送飯,一看魚簍是空的,就問他,你一天到晚在這裡釣魚,怎麼沒見你釣上一條魚?說著挑起魚杆一看,原來魚鉤是直的。姜子牙說,我釣魚和別人不同,願者上鉤。他老婆一聽,說姜子牙缺心眼兒,於是就用牙將魚鉤咬彎了自己坐下釣魚。結果,一會兒功夫就釣了滿滿一魚簍。姜子牙湊近魚簍仔細一瞧,天哪!老婆釣的魚全是龍子龍孫、皇親國戚,這還了得?他提起魚簍就將魚全部倒進了渭河。他老婆一看生氣了,說你這個沒用的東西,叫你釣魚,你一個都釣不上來。我釣上來了,你全給我倒了。這日子沒法過了!
一天,周文王打算出去打獵,佔卜的結果說:"出獵所獲不是龍也事是貘,不是虎也不是熊,而是能夠輔佐你成就霸業的人才。"周文王又回想起夢中先人說過的話"聖人出現之日,就是周拯興之時,於是滿心歡喜地外出打獵。不經意間就來到了渭水之濱。
幽靜的林間傳來了陣陣馬的嘶鳴,喧譁的人聲也由遠而近。姜子牙看見一個王者打扮的人向這邊走來。
文王見這位垂釣老者一副超然物外的神情,便上前與他交談起來。姜子牙不失時機地告訴文王自己的身世,兩人談得非常投機。讓周文王驚訝的是,一個天天以釣魚為樂的窮老頭,對天下大事以及國家的武攻文治知道得這樣清楚,知識又是如此的淵博,而且觀點新穎見解獨到。他還發現這個釣魚的窮老頭對五行數術及用兵之法有很深的造詣。
求賢若渴的周文王從姜子牙睿智、機敏的談吐中發現,此人正是自己所要尋訪的大賢。他高興地感嘆:"我的先祖太公,早就寄希望於你啦!"於是周文王用最隆重的禮節款待他,並把他讓上自己坐的馬車,可是這個窮老頭還真不識抬舉,看到周文王這麼尊重他他反到擺起譜來。周文王坐的馬車他不但不上,還非得讓周文王親自背著他回城。當時,天下沒有第二個人能坐上周文王的車,讓他坐在車裡文王親自為他趕車還不行,這已經是天下最重的禮遇了,除姜子牙外天下還沒有第二個人能遇到這樣的禮遇。這可難為了周文王:不背吧,國家朝廷求賢若渴,正是用人才的時候,不能失去這們難得的人才。背吧,面子又不好看,自古以來哪有國君背臣民的?為了國家興旺就不要考慮個人面子了,想到這,周文王真的背起來姜子牙向城中走去。
走了一小段的路程後,把周文王累得滿頭大汗,氣喘噓噓,趴在周文王背上面的姜子牙似乎一點也不知體諒別人,看到把文王累成這樣,嘴裡卻總是說:"再多走幾步……"周文王實在走不動了,就把姜子牙放了下來。周文王這時累得也顧不上國君的面子了,坐在地上滿臉流汗,姜子牙看著累得汗流滿面的周文王,笑著對他說:"你一共背我走了二百九十四步,我要保你大周江山二百九十四年,一步一年呀"說完他又哈哈大笑起來。文王聽姜子牙這麼一說,立刻來了精神頭,也不感覺累了,一骨碌就爬起來拽過姜子牙還要背,這時姜子牙笑著說:"再背就不靈了,就二百九十四年吧,我們坐車回城。"
後來,姜子牙又輔佐文王之子武王滅了商紂王,武王也尊他為軍師和先生。
東周從公元前的770年直到諸候割據的春秋時代末期的公元前476年,恰好剛剛是294年,正應了當年周文王背姜子牙的294步。從此以後中國歷史就進入了群雄並起的戰國時代,這是後話。
後來,子牙將死,臨終前,他對文王說,我答應保你的江山二百九十四年。我死後,你可將我的棺材吊在城頭,如有來犯,哪邊來兵就將棺材的大頭衝哪個方向。文王遵囑,將他的棺材吊在了城頭之上。子牙一死,果然有兵來犯。文王將子牙棺材大頭衝向敵軍。霎時,從棺材中飛出無數烏鴉衝向敵軍。但見這些烏鴉兵,遮天蔽日,漫天飛舞,張牙舞爪,連拉帶尿,一下子就把敵軍打得落花流水,潰不成軍。
周朝最後一個國君周赧王,是個昏君。有天他喝醉了酒,一抬頭看到一口棺材吊在城頭,就問是誰的。大臣說是姜子牙的。周赧王大怒,說荒唐,人都死這麼多年了,掛在這裡還有何用。他的話剛說完,立即從姜子牙的棺材裡淌出一股血水,棺材隨即風化,隨風而逝。周朝滅亡。
姜子牙封神的故事與傳說
公元前1050年,姜子牙佐周94年後,周滅商。那個時候,只有人沒有鬼和神,就是說天堂和冥府都是空的,所以甲骨文記載:商王崇拜祖先但不敬鬼神。在周都鎬京(陝西西安)姜子牙奉他的師父原始天尊之命開始封神:
(1)紂王子辛被封為玉皇大帝,俗稱老天爺,在天堂的最高主宰。他的老婆妲己被封為王母娘娘,後宮由安陽遷到崑崙山的瑤池;後來周穆王姬滿西遊,跟王母娘娘通姦,幸虧沒被玉帝發現。楊戩是老天爺的妹妹的兒子,封二郎神;老天爺的幾個女兒不爭氣,分別下凡,一個嫁給了董永,一個嫁給了劉彥昌。
(2)大將李靖被封為託塔李天王,即天軍總司令,巨靈神任大將,朱剛躐任天蓬元帥,沙任捲簾將軍。太乙真人任宰相,赤腳大仙是逍遙派。
(3)太白金星主管二十八星宿,即恆星(如太陽)、行星(如水金火木土星)和衛星(如嫦娥所在的月球)。比幹任文曲星。雷震子任雷公。
(4)灶神主管民間廚房的炊飲。所以每年臘月廿四是民間的祭灶節,人們希望灶神能使他們鍋裡有米有面,使他們能多吃上幾頓飽飯。
(5)財神主管金錢與財富,有權利賜予某個凡人一定的金錢。
(6)南極仙翁即壽星,坐在烏龜上、青松下、群鶴環繞。
(7)各地的山神土地是老天爺派到全國各地的代表,負責收取祭祀供品,30%上繳中央,3%留歸自己。
(8)黃飛虎為冥府最高行政長官,即閻羅,首都內蒙陰山,陪都重慶酆都(鬼城)。
(9)敖氏四兄弟任四海龍王,南海龍宮設在太平島(現在是國民黨駐紮),轄南海,主管中國南方的降水;東海龍宮設在釣魚島(被日本鬼子插上了太陽旗),轄東海、黃海、渤海,主管中國北方的降水;北海龍宮設在胡日爾(貝加爾湖中間的一個小島),轄貝加爾湖、呼倫湖、庫蘇泊,主管阿爾泰-通古斯民族(匈奴、鮮卑、柔然、契丹、女真、蒙古)的降水;西海龍宮設在木伊納克(鹹海南岸的烏茲別克港口),轄鹹海、熱海(伊塞克湖)、巴爾喀什湖,主管阿爾泰-突厥民族[維吾爾(丁零回鶻)、柯爾克孜(堅昆黠戛斯-塞種月氏)、哈薩克(烏孫)、烏茲別克(康居大宛)、土庫曼、土耳其]的降水。
姜子牙封完諸神,唯獨沒有給自己留下任何位置。於是他就住在了屋頂上做了房神。在北方農村還能看到,一般在屋頂(屋簷上),衝著屋門的上方,會有一個用磚壘成的三角形,那就是姜子牙的神位。據說過去農村蓋房上梁時,還要舉行儀式,高喊「姜太公在此,百無禁忌」,以此避邪。
再說封神結束後,姜子牙的老婆找到他要求封神,說你我一日夫妻百日恩,別人都封了神,看在夫妻情份上,你也得封我一個神位。姜子牙說,我在房頂,你就在窗臺吧。於是,姜子牙的老婆就在窗臺上做了窗神。可是沒有人供奉她,她就問姜子牙,我在窗臺吃什麼?姜子牙說「紅門就進」。意思是叫她進廟裡吃供。可是她沒有聽清,誤聽成了「逢門就進」。從此,她見門就進,很不討人喜歡。過去在冀南農村,過年時要在窗臺上點盞燈,那就是為窗神點的。大年初一的早晨起來,在沒吃餃子之前,大人是不許孩子們說話的,怕驚動窗神。為防止她與諸神搶供,人們就先放鞭炮,將窗神嚇跑後再吃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