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途島海戰中甘願隨「飛龍」號航母葬身海底的山口多聞

2020-12-23 林海青蛙

在太平戰爭期間,有許多日本將領的表現也贏得了美國軍人的尊重,這其中就包括日本陸軍的慄林忠道大將和海軍的山口多聞中將,前者因為硫磺島戰役失敗而切腹自殺,後者則因為中途島海戰慘敗而隨「飛龍」號航母葬身海底,這二人都堪稱是日本軍人的典範,單純從軍人的角度來講,他們無疑都是最優秀的軍人,儘管他們都是非正義戰爭的罪犯,我曾寫過《慄林忠道:日軍在二戰「硫磺島戰役」中的最高指揮官》一文,本文就聊一聊山口多聞其人。

山口多聞

山口多聞(1892—1942)是日本東京人,1912年7月畢業於日本海軍兵學校第40期,其畢業成績是次席,與首席一起被天皇賜予軍刀,山口多聞在校期間就以劍道而聞名,曾被譽為該校劍術第一人,其人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一個「吃貨」,以能吃而著稱日本海軍。

山口多聞在海校畢業後,曾先後以少尉和中尉軍銜,在巡洋艦「築摩」號和戰列艦「安芸」號上服役,後進入水雷學校高等科進修,1918年5月任第2特務艦隊司令部參謀,半年之後晉升海軍大尉。

1920年12月,山口多聞出任佐世保鎮守府警備隊長,佐世保是日本海軍四大基地之一,位於長崎縣佐世保市,山口多聞在此服役了三個多月,就被派往美國出任日本駐美國使館海軍武官的輔佐官,期間曾入普林斯頓大學進修,並於1924年12月晉升海軍少佐。

山口多聞(左二)與同僚合影

1926年12月,山口多聞在日本海軍第1潛艇部隊司令部擔任參謀,期間晉升海軍中佐,1930年11月被調到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部任參謀,當時艦上的參謀以專業稱之,諸如炮術參謀、水雷參謀、航空參謀、通信參謀、航海參謀等,除首席參謀之外,其餘皆以參謀通稱,山口多聞在艦上歷經三任聯合艦隊司令長官,他們分別是山本英輔、小林躋造和高橋三吉海軍中將,由於山本英輔是日本航空創始人,在其影響之下,山口多聞掌握了一些航空方面的業務,並於1932年12月被晉升海軍大佐。

1934年6月,山口多聞再次被派往美國出任駐美國大使館海軍武官,山本五十六於十年前也曾擔任這一職務,不過兩人在日本駐美國使館沒有交集,山口多聞在美期間,又接觸到了航空母艦和航空戰理論的前沿知識。

山口多聞

1936年12月調任輕巡洋艦「五十鈴」號艦長,一年以後又轉任戰列艦「伊勢」號艦長,1938年11月山口多聞晉升海軍少將,此時正值聯合艦隊參謀長兼第一艦隊參謀長近藤信竹海軍中將調任第五艦隊司令長官,山口多聞被調任第五艦隊參謀長,開始輔佐近藤信竹。

1939年8月30日。時任海軍次官的山本五十六中將出任日本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兼第一艦隊司令長官時,山口多聞被調任第一艦隊司令部任部附,但僅僅一個多月之後,就於1940年1月出任第1聯合航空隊司令官。

日本海軍部分將領合影

第1聯合航空隊基地曾設在中國漢口,1939年10月3日遭到蘇聯援華航空隊奇襲轟炸,此次轟炸損毀日軍飛機60餘架,100餘架受傷不能起飛,死傷飛行員多達240多人,司令官冢原二四二左手臂也被炸斷而身負重傷,不得不將左臂截肢,最終回日本養傷,山口多聞接手第一聯合航空隊司令官後,重新恢復了該航空隊的實力,並參與並實施了「重慶大轟炸」。

1940年11月1日,山口多聞又接替大西瀧治郎出任第2航空戰隊司令官,迎來了其海軍生涯的頂峰,以近乎嚴苛而不近人情的手段,嚴格訓練航空兵,甚至有數名飛行員死於高難度訓練事故,而他本人也被屬下暗中稱為「殺人犯司令」,但第2航空戰隊卻被其打造成日本海軍的一把利劍。

山口多聞與官兵合影

1941年12月7日,山口多聞率第2航空戰隊跟隨南雲忠一指揮的第一航空艦隊,遠洋跋涉偷襲美國太平洋艦隊基地珍珠港,所謂的「航空戰隊」,一般是數艘航母外加驅逐艦、護衛艦組成作戰單位,具有遠程打擊能力,而第2航空戰隊下轄「蒼龍」和「飛龍」號兩艘航空母艦及幾艘驅逐艦、護衛艦等。

1942年3月,山口多聞的第2航空戰隊又隨南雲忠一挺進印度洋,以龐大的航母艦載群橫掃英國遠東艦隊,先後擊沉「海克特」、「特納多斯」、「康瓦爾」、「多塞特郡」等艦船,4月初又一鼓作氣擊沉了英國航空母艦「競技神」號、護衛艦「蜀葵」號和澳大利亞驅逐艦「吸血鬼」號,迫使英國皇家海軍退避到非洲東岸,日本海軍奪取了印度洋的控制權。

1942年6月,山口多聞又率領第2航空戰隊參加了中途島海戰,日軍在與美軍激烈的海戰中,由於南雲忠一判斷失誤,導致日本水兵們在甲板上演了「魚雷換炸彈」和「炸彈換魚雷」的遊戲,更為不可思議的是,換下來的炸彈和魚雷就直接堆放在航母的甲板上,使日軍的航母甲板成為一觸即爆的彈藥庫。

南雲忠一

山口多聞被南雲忠一的命令氣得暴跳如雷,立即向南雲忠一的旗艦「赤城」號發電,建議「應以現有機載裝備立即投入攻擊!」南雲忠一尚未做出反應,美軍機載機群已經飛臨日軍航母編隊上空,並開始輪番俯衝攻擊和轟炸,堆放在航母甲板上的炸彈和魚雷瞬間即被引爆,「赤城」、「加賀」和「蒼龍」三艘航母頓時化為火球和濃煙,「赤城」號受到重創,而「加賀」和「蒼龍」當即沉入海底。

山口多聞的旗艦「飛龍號」得以倖免,他開始越級接過指揮權,果斷出動艦載機進行反擊,將美國航母「約克城」號重創並沉入海底,但「飛龍」號上的艦載機僅有14架返回,其餘全被美軍擊落,而零式戰鬥機損失殆盡,山口多聞以所剩艦載機,準備再次向美軍航母發起攻擊,但美軍的反擊比他還要迅速,「企業」號和「大黃蜂」號航母聯手攻擊並重創了「飛龍」號,致使船體頃刻間烈焰升騰並失去了動力。

山口多聞(左)

「飛龍」號沉入海底只是時間問題,日軍護衛驅逐艦「捲雲」號以兩顆魚雷將「飛龍」號航母送入海底,山口多聞事前下達了全艦官兵離艦的命令,但他自己卻拒絕離艦,與「飛龍」號艦長加來止男大佐一起隨艦葬身海底,時間是1942年6月6日凌晨,地點位於太平洋中途島西北洋面上,山口多聞事後被追晉為海軍中將,而他充滿武士道精神的自殺行為,也為後世留下了許多批評與爭議。

相關焦點

  • 中途島海戰中飛龍號航母以一敵三,日軍該不該單艦發起反擊?
    在1942年6月4日的中途島海戰中,日軍航母艦隊遭美軍突襲,3艘主力航母在不到半小時內就喪失了戰鬥力,而唯一倖存的「飛龍」號在第2航空戰隊司令官山口多聞少將指揮下發起兩次反擊,重創「約克城」號航母,算是扳回一分,但最後也未能避免被擊沉的命運。那麼,處於山口的位置上他是否還有其他選擇?
  • 4艘航母沉沒,3500人命喪黃泉,中途島海戰後的日本走向失敗
    日本艦隊遭受的損失簡直超乎日本人的想像,但他們依舊自信能夠拿下中途島,就連反對此次行動的淵田美津雄也從未懷疑過,他深信只要找到美國太平洋艦隊,就能將其一舉殲滅。海軍少將山口多聞下令立刻向「約克城」號發起攻擊,日軍飛機在11時從「飛龍」號航母上起飛。
  • 中途島最大奇蹟:約克城號航母,是如何用生命三次嘲弄日本海軍?
    「約克城」號的戰史大家都比較熟悉,但戰史背後卻仍存在著一些少為人知的故事,比如「約克城」號在兩場戰役中三次起死回生,幕後最大的功臣就是艦上損管和維修部隊的不懈奮鬥。他們創造的奇蹟改寫了中途島戰役的結局,但細節卻很少在正式戰鬥記錄中被顯示。日本海軍三次被「約克城」號用生命嘲弄珊瑚海海戰和中途島海戰,日軍連續兩次誤判戰果,嚴重影響了日方策略的選擇。
  • 中途島海戰,日本犯的最大錯誤是什麼?
    中途島海戰那麼日本在中途島海戰中到底犯了什麼錯,讓其在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完敗於美國呢?決戰中途島其次是沒有集中兵力,山本五十六本來在偷襲珍珠港成功後,就計劃集中全部海軍航母消滅美國在珍珠港事件中逃脫的航母,確保日本在太平洋的絕對制空權,從而迫使美國回到談判桌前。
  • 中途島海戰,「約克城號」航母沉沒為什麼怪自己?維修得又快又好
    1942年6月4日上午,美、日兩國海軍主力在中途島進行了一場海空大戰。氣勢洶洶、志在必得的日軍,並沒有在第一波攻擊中徹底摧毀駐島美軍防禦力量;而經驗不足的美軍,更是進行了8批次的空襲,才將3艘日軍航母變成3團火球。 至此,美、日雙方的航母數為3:1,美國太平洋艦隊佔據明顯優勢。
  • 中途島海戰中的日本聯合艦隊為何慘敗?
    與很多人的想像不同,雖然日本在偷襲珍珠港中利用海軍航空兵創造了驚人戰果,但聯合艦隊對航母在未來海戰中的重要性卻依舊沒有足夠認識。在黑島的計劃裡,南雲機動部隊不是進攻的核心,而與其相距600海裡,由山本五十六壓陣,「大和」、「長門」、「陸奧」這些高速戰列艦組成的主力部隊才是決定戰場勝負的關鍵。
  • 太平洋海戰:日軍為何勝於珍珠港而敗於中途島 !
    中途島海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場重要戰役。這是一次航母戰鬥群對航母戰鬥群的戰爭。也是美國海軍以少勝多的一個著名戰例。其於1942年6月4日展開,美國海軍不僅在此戰役中成功地擊退了日本海軍對中途島環礁的攻擊,還得到了太平洋戰區的主動權,因此成為二戰太平洋戰區的轉折點。
  • 《碧藍航線》艦娘龍的真名是什麼 飛龍立繪圖鑑分享
    龍在遊戲中的真名是什麼 龍就是重櫻陣營的航母飛龍 飛龍的歷史原型: 舊日本海軍第二航空戰隊所屬中型正規航母「飛龍(ひりゅう)」。 1940年飛龍號成為第二航空戰隊司令山口多聞少將的旗艦並加入日軍進駐法屬中南半島的支援任務。 1941年12月7日,第二航空戰隊飛龍和蒼龍作為6艘航空母艦為首的航空艦隊主力之二,參與日本海軍偷襲珍珠港的作戰行動。在轟炸珍珠港的過程中,兩艦的飛機擊沉擊傷了眾多港內美海軍戰列艦及的輔助艦隻。在返航途中,飛龍和蒼龍又奉命順路支援攻佔威克島的作戰。
  • 決定日美兩國國運的5分鐘,中途島海戰全分析
    又一次的對美國海軍的勝利讓日本人產生了驕傲自滿的心理,他們沒有加緊維修和補充翔鶴號和瑞鶴號,讓它們停在母港,沒有參加中途島海戰。而美國方面則是讓珍珠港船塢的工人加班加點,72小時內就修好了約克城號。如果日本能將這兩艘航空母艦及時修好,那麼中途島海戰的日方航空母艦就是6艘而不是4艘,美國能不能打贏就不好說了。
  • 日本偷襲珍珠港成功,為何在中途島大敗?山本犯了一個兵家大忌
    不久從中途島起飛的39架B-17轟炸機也飛來助戰,「飛龍」號再度中彈。21時23分,「飛龍」號完全喪失航行能力,逐漸傾斜。第十驅逐艦分隊司令阿部俊雄海軍大佐的旗艦「風雲號」靠在航母旁邊,協助滅火,並為艱苦奮戰的艦員提供食物和飲水,「夕雲號」驅逐艦則在旁警戒。 最後,眼看回天無力,山口通過「風雲」號驅逐艦向南雲報告,他已下令棄艦。6月5日2時30分,山口對集合在甲板上的大約八百名艦員最後訓話:「我身為航母戰隊司令官,對『飛龍號』和『蒼龍號』的損失負全部責任。
  • 中途島之戰確定航母主宰海戰地位?其實未必如此,數據不會說謊
    「黃蜂」號和「大黃蜂」號分別於1942年的9月和10月被日軍潛艇送入海底。「遊騎兵」號屬於艦隊航母,不要被表格上艦載機的數量騙到。結合其排水量,還要搭載如此多的飛機,說白了就是運飛機的「另類運輸艦」。她的速度遠達不到作戰要求,而且防護能力很弱,根本不適合在太平洋地區作戰。
  • 中途島電影亮點槽點匯
    山口多聞這個五分鐘說法是由時任「赤城」號航母飛行隊長的淵田美津雄海軍中佐一手炮製,淵田是航空派勢力的中堅,深得山本五十六的信任,在偷襲珍珠港行動中擔當大任一舉成名。恰好在中途島海戰前幾天得了盲腸炎,手術後無法飛行,只能待在「赤城」號航母上旁觀戰鬥過程。
  • 二戰噸位最大航母,航行僅17小時就被擊沉,超半數船員葬身海底
    可以說,有了航母,在海洋作戰方面就有了話語權。現如今,航母不僅僅是一個國家重要的軍事力量,更多的是戰略方面的威懾。 英國是最早擁有航母的國家,並於1917年7月開始建造名為「赫爾墨斯」的世界上第一艘純種航母。自信滿滿的英國人沒有注意到,作為後起之秀的日本,已經在1920年開始建造自己的航母,並在1922年搶先英國造出了真正意義上的世界第一艘純種航母「鳳翔」號。
  • 中途島海戰中日本出動了八艘航母,為何有四艘卻在打醬油
    不過有趣的是,在這場具有決定意義的決戰中,作為日本海軍殺手鐧的航母,卻只有四艘參與了直接進攻,剩下的四艘一直在打醬油,基本沒發揮什麼作用。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中途島海戰中日本出動了八艘航母,為何有四艘卻在打醬油?首先,很多人有一個誤區,認為中途島海戰是在中途島附近海域爆發的一場海上大決戰。但實際上,中途島作戰計劃只是日本「米號作戰」計劃的一部分。
  • 中途島大戰日本失敗有多慘?損失4艘航母,山本五十六自閉3天
    146架;第二航空母艦戰隊司令官是山口多聞海軍少將,此人具體指揮蒼龍號、飛龍號航母及其艦載機126架。 此時日軍就剩下飛龍號航母獨撐危局了。此時的飛龍號司令官山口多聞怒不可遏,他接替南雲忠一的指揮權,毫不猶豫地向美軍航母艦隊發起了攻擊。
  • 擊沉赤城號和飛龍號航母的那個男人,活了91歲,死後葬在這裡
    ■理察·貝斯特在中途島海戰中給予了''赤城''號致命一擊,摧毀了這艘日軍最引以為豪的大型航母,隨後他投下的炸彈又擊中了''飛龍''號。如果沒有貝斯特決定性的兩次命中,中途島海戰的結局有可能被改寫。 貝斯特早在1932年就從美國海軍學院以優異成績畢業,之後他被分配到''里奇蒙''號輕巡洋艦上服役兩年。
  • 他擊沉赤城號和飛龍號航母,卻未得榮譽勳章,美軍領導:不夠資格
    ■理察·貝斯特在中途島海戰中給予了"赤城"號致命一擊,摧毀了這艘日軍最引以為豪的大型航母,隨後他投下的炸彈又擊中了"飛龍"號。如果沒有貝斯特決定性的兩次命中,中途島海戰的結局有可能被改寫。■中途島海戰彩繪圖,此戰美軍以相對較小的代價,將日軍聯合艦隊當時最精銳的4艘航母悉數送入海底。
  • 影評《決戰中途島》
    看上去,這部電影既不是中國風格,也不是歐美風格,而是有點中西結合,這部電影就是《決戰中途島》。電影雖然以決戰中途島命名,但並不是只圍繞這次戰役進行,從偷襲珍珠港到中途島海戰,都有詳盡的敘述,並且穿插了空襲東京的這一個在二戰史上作用並不大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