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時速:武漢保衛戰氣壯山河!「與疫情相關的一個個數字背後,是一...

2020-12-14 閃電新聞

2月4日, 武漢火神山醫院接收首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患者。新華社發

□楚天都市報記者 周萍英

當街頭重現車水馬龍、人群熙攘,生活在武漢的千萬市民卻無法忘記,這座城市,曾經歷過的憂傷和堅強。

那些刻骨銘心的日日夜夜,一個個急促的時間刻度,清晰記錄了武漢這座英雄城市的無私、無畏、無悔和大勇、大愛、大義。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在武漢閃光——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湖北省委、省政府舉全省之力跟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武漢市委、市政府帶領全市人民,堅定信心、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牢牢築起疫情防控的鐵壁銅牆。

那些打不倒你的,終將使你更強大!因為,這裡是英雄的城市,這裡有英雄的人民。

封一座城 護一國人

始料未及的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發,兇險程度,出乎所有人的預料。

從發現疫情苗頭,再到鍾南山宣布「有人傳人現象」,一場不見硝煙的戰爭在武漢打響。

1月22日,湖北省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Ⅱ級應急響應,2天後升級為Ⅰ級響應;1月23日,武漢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關閉離漢通道。

此時恰逢春運,對一個超千萬人口的大都市「封城」,這無疑是一個艱難的重大決定。

封一座城,護一國人。

求醫、問藥、囤生活必需品……這個春節,武漢人終生難忘。各醫院發熱門診擠滿病人,醫生們吃餅乾、方便麵當年夜飯的畫面、視頻刷屏。

億萬中國人收看的鼠年春晚臨時加入抗擊疫情節目。「隔離病毒,但絕不會隔離愛」這句話,讓無數人眼含熱淚。

武漢勝則湖北勝,湖北勝則全國勝。

萬家團圓的除夕夜,一架架飛機「逆行」降落武漢天河機場!武漢保衛戰成為2008年汶川地震後全國最大的一次災難救援行動。

全力救治患者 築牢生命底線

把救治擺在第一位。

1月末2月初,武漢市累計確診和疑似患者過萬例。各大醫院一床難求,醫療資源極度匱乏。

為有效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染途徑,遏制疫情擴散,2月2日,武漢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要求,對社區確診患者、疑似患者、確診患者的密切接觸者、一般發熱患者「四類人員」分類集中管理,按照「應收盡收、應治盡治、應檢盡檢、應隔盡隔」要求,持續開展拉網排查、集中收治、清底排查三場攻堅戰。

湖北實施規模空前的生命大救援。

床位不夠,邊改造邊收治。武漢數家綜合醫院普通病房被改造成定點醫院,集中收治確診患者。

爭分奪秒建醫院。10天建成火神山醫院,12天建成雷神山醫院,提供約2500個床位。

僅一天多時間,2月5日晚10時,位於武漢國際會展中心的江漢方艙醫院率先啟用,1500多張床位一次性開放給各個社區送過來的患者。

到2月28日,全省16家方艙醫院累計收治患者12000人,武漢患者中每4人就有1人是在方艙醫院治療,做到了「零感染、零死亡、零回頭」。共設立定點醫院255家、床位11.7萬張,開闢4079個隔離點、22.5萬間隔離房間。

科學防控阻疫情 全市拉網大排查

救治和阻隔,是湖北、武漢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關鍵詞。

2月13日下午,剛剛上任的湖北省委書記應勇第一時間主持召開專題會,指出要搶抓重要窗口期。緊抓救治和阻隔兩大關鍵環節,與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背水一戰。

在2月15日的省委常委會擴大會議上,應勇提出基於醫院救治和社區防控的兩個關鍵陣地雙管齊下的「23245」的新打法:即牢牢抓住救治和阻隔兩個關鍵環節;做到篩查、甄別,對小區、村封閉管理,公共區域管控「三個全覆蓋」;形成數據信息加收治工作「兩個閉環」;對四類人員開展拉網式排查,做到「四應四盡」,即應隔盡隔、應收盡收、應檢盡檢、應治盡治;強化醫護力量、醫用物資、生活物資、基本公共服務、社會穩定「五個保障」。

2月16日,湖北省委省政府發布兩份重要文件,要求全省城鄉所有村組、社區、小區、居民點實行24小時最嚴格的封閉式管理。正是從這一天開始,武漢通過對全市421萬戶居民集中開展兩輪拉網式排查,共排查出確診和疑似患者9037人,以及大量密切接觸者,實現了「應收盡收、應治盡治」。

36支疾控防疫隊馳援湖北,調動全國3個移動P3實驗室,破解影響排查和收治的「瓶頸」環節,提升核酸檢測能力。

武漢形成了「分級分類收治、輕重轉院順暢」的救治體系:即徵用酒店作為集中隔離點,隔離密切接觸人員;方艙醫院接收確診輕症和疑似患者;火神山、雷神山和同濟醫院等大型綜合醫院收治重症患者,9000多張重症床位開放。

「人等床」,終於變成了「床等人」!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三個月打贏阻擊戰

傾盡全力,不惜一切代價挽救生命。

舉全國之力、全省之力,全世界人民終於看到了希望。4月8日,武漢「解封」了。

「與疫情相關的一個個數字背後,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決不能熟視無睹,決不能無動於衷!」省委書記應勇在專題會議上指示。

為確保信息公開透明、數據準確,針對疫情早期因收治能力不足導致患者在家中病亡、信息登記不全等原因,4月17日,武漢市公布了訂正後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據,其中確診病例核增325例,確診病例的死亡病例核增1290例。

4月24日,湖北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清零;4月26日,武漢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

封控76天後轉向「重啟」,對全國疫情防控大局具有標誌性意義的武漢,面臨新的考驗。

「解封」不等於「解防」。省委常委、武漢市委書記王忠林要求,慎終如始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有序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確保武漢保衛戰取得全面徹底勝利。

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湖北、武漢打響了一場氣壯山河的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初步遏制疫情蔓延的勢頭,用兩個月左右的時間把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個位數以內,用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取得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的決定性成果。

76天,英雄的武漢人民書寫了一段艱苦卓絕的歷史;1800多個小時,勇敢的湖北人民創造了感天動地的壯舉。

戰疫大事記

●1月22日,湖北省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Ⅱ級應急響應。2天後升級為Ⅰ級響應。

●1月23日,武漢市關閉離漢通道。

●2月2日,湖北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要求,對所有疑似患者集中隔離。火神山醫院正式交付。

●2月3日,武漢開始建設方艙醫院用於收治輕症患者。

●2月4日,首批患者轉運火神山醫院。

●2月8日,雷神山醫院交付使用。

●2月10日,湖北全省小區實行封閉式管理。

●2月13日,應勇任湖北省委書記,王忠林任武漢市委書記。

●3月1日,礄口武體方艙醫院休艙,為武漢市首個休艙的方艙醫院。

●3月10日,武漢市16家方艙醫院全部休艙待命。

●3月18日,武漢新增確診病例歸零。

●3月25日,武漢恢復部分公交線路運營。

●4月8日,武漢市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有序恢復對外交通。

●5月2日,湖北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Ⅰ級響應下調為Ⅱ級響應。

●5月14日,武漢部署開展全員核酸檢測。

●6月2日,武漢市集中核酸檢測排查情況公布,檢測9899828人,無確診病例,無症狀感染者300名。

●6月13日,湖北省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下調至Ⅲ級。

相關焦點

  • 戰疫「生死時速」,配送一馬當先!1月初儲備物資,650個倉庫全國調配...
    證券時報記者採訪了京東物流集團相關人員,了解到京東物流作為城市的底層基礎設施,在這場戰疫中的作為和擔當。在以習為常的便捷背後,在能夠安穩居家隔離的背後,在從指尖輕觸到送貨到家背後,我們的物流體系在進行著怎樣的進化、更新、完善。
  • 人在城在 不勝不休——武漢保衛戰中英雄的人民
    服從疫情防控大局,為阻斷新冠病毒向全國蔓延擴散,近千萬留守的武漢人民,用一己「隔離屏障」,護山河手足無恙。看不見硝煙的戰場上,與城市共同進退、生死相守的,除了白衣戰士、黨員幹部、建設先鋒、公安幹警、科研力量,還有堅韌頑強的平民英雄:——他們是奉獻大愛的萬千志願者。不論年齡,不分職業,社區街道、交通保障、醫院方艙,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是戰場!
  • 1368人死於疫情,數字背後是鮮活生命的消散
    數字背後所代表的是一個個實實在在的人,甚至是一個個支離破碎的家庭。WHO官方主頁有一句話:記住,這些都不是數字,而是真正的人。這些數字的背後,其中辛酸經歷只有當事人才知道。數字是抽象的,是麻木的。在疫情爆發的這段時間,這些數字伴隨著恐慌和焦慮持續攀升不斷刷屏.2月7日,一個生命的消逝讓所有人都感到悲憤難當,也讓所有人對生與死的關注遠遠超過那一串串冰冷的數字。他就是此次疫情的「吹哨人」——李文亮醫生。
  • 詩援武漢 共抗疫情(10)全民抗疫(作者:馬凱)等14首
    掃除妖孽山河麗,迎得清風日月明。   減字木蘭•向抗疫一線白衣戰士致敬  林 岫  臨危紛起,迎難敢為生死以。桔井杏林,情系全球中國心。多難興邦,同仇敵愾,人禍天災一併除。待來日,看櫻花綻放,再展宏圖。   情系武漢(三選一)  劉迅甫  柳曳春風乍顯榮,驟然厲疫虐江城。
  • 情深似海,厚望如山,習近平總書記親切關懷指引我們打好武漢保衛戰
    習近平總書記對武漢情深似海、厚望如山,激發武漢各界打贏武漢保衛戰的決心和信心。25日晚,奮戰在武漢戰疫一線的基層黨員、專家、醫護人員、公安幹警、社區群幹、志願者和市民紛紛表示,珍惜關愛,夯實責任,絕不辜負總書記的厚望,確保武漢保衛戰打得準、打得好、打得贏。
  • 陳子昂送朋友從軍,這首詩慷慨激昂,氣壯山河,讀完久久不能平靜
    你輕輕地揮手,一騎絕塵;我慢慢地回味,兩行熱淚。你像天空中的雄鷹,越飛越遠;我似你拋出的纜繩,友情一直牢記心中。唐代一位詩人寫了一首送別詩,心中就充滿了這樣的感受。送魏大從軍唐代:陳子昂匈奴猶未滅,魏絳復從戎。悵別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橫代北,狐塞接雲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漢將功。提到初唐的詩人,怎麼也繞不開的才子就是陳子昂。
  • 【戰「疫」素描】一名護士長的「生死時速」
    可這裡,卻是李曉莉每天「戰鬥」的地方,也是她演繹「速度與激情」的戰位。來自火箭軍某基地醫院的李曉莉,個頭嬌小,短髮齊耳,說話如蹦豆,走路帶陣風,幹啥事就一個字:快。她說,這是在部隊一點點練出來的。當兵31年,臨床護理幹了26年,參加過國際維和,執行過抗震救災、泥石流搶險等軍事任務,見過了太多的「生死一瞬間」,李曉莉更加清楚:「救人如作戰,勝負分秒間,多快出一秒,我們就多出一份救治勝算!」速度就是生命,救治就是打仗!戰「疫」月餘,李曉莉經歷一次次「生死時速」。
  • 火神山醫院ICU病房裡的生死時速
    火神山醫院ICU病房裡的生死時速■解放軍報記者 王傳順 特約記者 王均波脫下防護裝具,醫生劉冬梅臉龐上留下了傷痕。3月24日,記者再一次進入位於武漢火神山醫院ICU病房,記錄下醫務人員生死時速,與疫魔搶奪患者生命的感人瞬間。ICU病房是火神山醫院收治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最多、最重、最集中的地方之一,也是斬殺疫魔這把尖刀上的刀尖。
  • 房企復工售樓處繼續停擺「疫情後要跑出生死時速」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房企復工售樓處繼續停擺,「疫情後要爭分奪秒跑出生死時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國大部分城市將大規模復工的時間延遲到了2月10日,多數房企也正式復工了。如何看待疫情對企業經營的影響?復工後將採取哪些應對措施?
  • 探訪桂林保衛戰八百壯士殉難處:青山埋忠骨 血鑄山河浩氣存
    中新社桂林9月4日電 題:探訪桂林保衛戰八百壯士殉難處:青山埋忠骨 血鑄山河浩氣存中新社記者 楊陳秋日正午,位於廣西桂林市七星景區內普陀山腰的博望坪,三將軍殉職紀念塔和八百壯士墓屹立在一派蔥蘢之中,莊嚴肅穆。
  • 「英雄的人民」這樣煉成——武漢保衛戰啟示錄之二
    武漢歌舞劇院歌唱家王丹萍說,「你行,我行,大家行,武漢不會輸!」升起旗幟——「英雄的人民」匯聚起來戰幕拉開,總書記說:讓黨旗在第一線高高飄揚,落實「網格化管理」。群防群控、聯防聯控,一場對抗疫情的人民戰爭打響了。戰場不只在醫院,也在小區、樓棟、村灣,在城市的每一處。
  • 矽基智能VPPT數字人在武漢漢陽區首次嘗鮮,AI賦能發展新徵程
    區人大領導班子成員、各專(工)委,各級人大代表及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等300餘人在線觀摩會議。VPPT數字人不僅消除消除疫情帶來的人類社交恐懼,降低接觸、提升效率,在商業化落地方面更是具備快速、便利、成本低的優勢。這一切都歸功於矽基智能背後全面的基礎算法、優秀的交互能力、強大的算力支持,以及商業化落地的持續打磨能力。
  • 中央赴湖北指導組:發起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全面總攻
    孫春蘭指出,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在全省幹部群眾的積極努力下,湖北省疫情防控發生了一些積極變化。但是,疫情形勢仍然嚴峻。
  • 丹澤爾·華盛頓挑戰生死時速 《危情時速》發行
    丹澤爾·華盛頓挑戰生死時速 《危情時速》發行   由《壯志凌雲》託尼·斯科特執導,奧斯卡影帝丹澤爾·華盛頓與「星際寇克船長」克裡斯·派恩聯手主演,《危情時速
  • 守護國門 保衛家園 致敬綏芬河一線巾幗
    境外疫情輸入壓力劇增 使7萬人口的邊境小城 綏芬河成為戰「疫」要地 關鍵時刻 龍江巾幗 再披「戰袍」 迎難而上
  • 印度疫情失控上演生死時速
    到9月中旬,在歐美各國的新冠疫情相對減弱之際,印度的疫情突然呈現爆發態勢。 從8月23日確診病例突破300萬例,到9月5日突破400萬例,僅用了13天。從9日開始,印度每天連續新增確診病例超過9萬人,單日死亡也均新增千人。兩項數字均創下新高。
  • 湖北省體育局:「方艙醫院」助力打贏湖北武漢保衛戰 「平戰結合...
    湖北省體育局:「方艙醫院」助力打贏湖北武漢保衛戰 「平戰結合」全力打造全民健身新載體 發布時間:2020-12-28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部國華 顧寧 馮蕾整理 字體: 大
  • 【工作動態】生死時速 3小時
    生死時速 3小時 作家餘華說過:「活著本身很艱難,延續生命就得艱難的活著,正因為異常艱難,活著才具有深刻的含義。沒有比活著更美好的事,也沒有比活著更艱難的事。」本篇故事中夏某女兒「活著」的時間只有3小時。
  • ...頌》系列報導之十七:揪出病毒「正面交鋒」 檢測標本「生死時速」
    《戰「疫」先鋒頌》系列報導之十七:揪出病毒「正面交鋒」 檢測標本「生死時速」 2020-03-03 20: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