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看著書店地圖找書店,我倒真有些慚愧。之前寫書店也好,現在拍書店也好,往往都是在網上查找資料,或者找人打聽,尋找好評書店。然後上門「踏勘」,最後再採訪寫作或者拍攝的流程。這麼看來,偶遇一家書店,然後因為「嘆為觀止」而喜歡上的驚喜,就少了很多。
資料圖 圖文無關 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若說發現一家書店的驚喜,往往來自於不期而遇,或者說超出預期,這樣的書店在我的記憶裡倒是真的有。之前在家附近有一家主打人物傳記的書店,裡面的書都是有些質量的,布置得也好,沙發很舒服,關門也不算早。這麼說來,沒事的下午,去坐著看會書真是不錯的選擇。只可惜,這家書店是大集團旗下的小書店,最開始的時候是作為一家「生活館」(或者叫餐廳也可)的附屬,隨著結構調整,這裡不再賣書了,也不再對外,頗為遺憾。
若說一個人喜歡的書店往往可以有很多家,喜歡的理由也可以千奇百怪,就連喜歡書店的名字都可以包含在內。但是一個人常去逛的書店,往往就那麼一兩家,而且多集中在自己的生活半徑裡。我後來發現的一家書店就是如此。三環邊上,時常去的一座寫字樓裡,就有這麼一家連鎖書店。發現的時候本來沒抱什麼希望,覺得無非就是進去逛逛打發打發時間。跟旁邊的麵包房無甚大區別。出乎我意料的是,這家書店那陣子的選品真的好,讓我幾次掏出手機,把想買的書放進了購物車。
之後,三次去那座寫字樓的話,我總有一次會進那家書店。直到春天的時候,這家書店居然有第二本半價的活動,算下來比在網上購買還便宜。更讓人驚喜的是,上次我在這裡相中的書,還在架上,我趕緊從書架上取下來放在手裡捏緊。為了買這本書,我還特意挑了一本售價差不多的,一起買了。從此,這家書店就變成了我每次去這座寫字樓都必去的店。每次都要進去看看,有沒有什麼新書,有沒有什麼讓我看了就想買的驚喜之書。
這麼看來,自己的生活半徑裡有一家書店,我是很幸運的,因此很快樂。這種快樂有點像小時候去新華書店位於禮士路的庫房挑漫畫的快樂,也有點像放學的時候,路過小賣部買些糖果冷飲的快樂。
沒錯,能在離家不遠、經常涉足的地方,隨便逛逛,挑書看書,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不高層次的需求,或者說,書店本來也不應該是多麼高大上的地方,它只是我家附近的一個商店,我經常去。
(原標題:家附近有書店)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袁新雨
流程編輯:L022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