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堅定、睿智的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劃了一個圈…… 從那以後,深圳曾經的「小漁村」已經成為了現代化的大都市,百度百科是這樣介紹深圳的。深圳,簡稱「深」,別稱「鵬城」,是中國四大一線城市之一,深圳另外一個名字為什麼叫鵬城?
原因有三:
第一:因為大鵬半島,形狀像一隻大鵬鳥,這裡是大鵬鳥的棲息地,所以得名,位於深圳龍崗區東部大鵬半島,三面環海大亞灣東部,毗鄰惠州,大鵬灣,新界西部,香港,土地面積294.18平方公裡,海岸線長133.22公裡,森林覆蓋率達76%,有獨特的風景,旅遊資源、豐富的人力資源和明顯的區位優勢和巨大的發展潛力,它的輪廓像一隻大蓬鳥展開它的翅膀起飛,傳說這是大蓬鳥從北飛到南的棲息地。
二:因大鵬城,故名,在大鵬半島,有一個類似於北京德勝門的城門,但比它小得多,城牆已經被風雨侵蝕,磚塊上覆蓋著一層厚厚的苔蘚,無名的樹頑強地生長在磚縫中,枝繁葉茂,大門的入口是一條鋪砌的道路,兩邊是磚木結構的平房,房梁腐朽,有一定的年代,也有很老的年代,當地居民稱這個地方為王母娘娘,也叫大鵬,所以這個城市就叫彭城,這座城市始建於公元1394年,由廣州左衛的前湖人張斌凱建造,它就是明朝為抗擊倭寇而建立的「大鵬要塞」,簡稱「大鵬城堡」,大鵬市佔地面積約10萬平方米,城牆高6米,長1200米,牆是用花崗巖和青石磚砌成的,深圳的簡稱「鵬城」就是由此而來。
第三:鵬城,取大鵬鳥大鵬展翅騰飛之義,
古代神話就有大鵬鳥的傳說,鵬,又稱大鵬、大鵬鳥,中國神話傳說中最大的一種鳥,是世界許多傳說中奇大無比的神鳥,由鯤變化而成。莊子在《逍遙遊》中提出,「鵬」由「鯤」化,大鵬「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雲,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裡,絕雲氣,負青天,然後圖南。」在這裡,大鵬是一種體背宏巨,狀若泰山的大鳥;它舒展雙翅,則如烏雲蔽日;大鵬可乘旋風直飛九萬裡高空,遏絕雲端,氣衝霄漢,這也是成語「鯤鵬展翅、鵬程萬裡」的由來。唐朝詩人李白的名句「大鵬一日隨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也是由此生發而來,在中國傳統上,大鵬一直作為一種自由、逍遙、豪放、智慧的象徵。
深圳雖然與大鵬灣和鵬城有些聯繫,但是主要是深圳創辦特區而崛起,象展翅高飛的大鵬,搏擊風雲,遨遊長空,勇往直前,正是深圳「像大鵬展翅騰飛九萬裡,借東風扶搖直上九重天」之意。
大家對這個城市有什麼樣的了解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