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8 20: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原創 人民政協網 人民政協報
高鐵裡程數超3萬公裡、全國至少600個高鐵車站、年運送乘客不少於15億人次……我國高鐵事業的快速發展,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民眾出行的痛點、堵點和難點。全國政協委員孔泉表示,高鐵的「硬體」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但在「軟體」服務上還有待提升。
「你像春節等假期期間,不少出行者都遇到過購票困難問題。這種情況下,大家可能會用搶票軟體,但實際上這是一種損害公眾利益的漲價行為,同時它還有信息洩露和詐騙等隱患,必須要下定決心解決。」 孔泉認為,「軟體」服務的提升要將頂層設計和基層措施相互銜接,用與時俱進的服務精神讓旅客出行的每一個環節都得以最優化。
「科技的注入要以公眾購票利益為第一原則,不能任由這些搶票軟體擾亂購票的公平性。」孔泉表示,這次疫情防控期間把一些高峰和低峰之間的票價「浮動起來」的購票服務,應形成適應供求關係的長期機制,逐步解決特殊時期民眾的購票難題。
孔泉介紹,他在調研中發現,部分車站對老弱病殘幼等群體的特殊照顧不夠,「殘疾人或帶幼兒的家庭出行較為困難。」為此他建議,車站要重新考量商業設施比重,為有特殊需求的出行群體保留專門的候車室,讓車站既符合市場規律,又能夠兼顧公益特徵。
「在檢票的時候大家要長時間的排隊,一旦出了檢票口,為了儘快地登上火車,部分人會在站臺上奔跑,每個人頭腦中可能都有這種印象。」 孔泉感慨地說,在檢票效率方面,應該推進人臉識別、手紋識別、手機掃碼等綜合性的智能方式來加快檢票驗票速度,緩解旅客登車過程中的焦慮和緊張,讓高科技給旅客從容登車預留出足夠的時間。
高鐵靜音已經達到了防空標準,行駛時基本屬於密閉空間,噪音和怪異的氣味對乘客的幹擾比較大。孔泉在調研中發現,乘客一些根深蒂固的問題依然還是存在:如使用外放功能,食用一些帶有刺激氣味的食物,幼童打鬧而家長不予阻止等。孔泉建議在高鐵上多設置一些公益公告,讓乘客「抬頭不見低頭見」,在潛移默化中讓文明出行的觀念深入其中。
火車安全到達目的地,旅客的另一段旅程可能才剛剛開始。出行「最後一公裡」便捷嗎?「應提高周邊服務設施的科學化水平,讓高鐵與城市公共運輸無縫銜接,加強高鐵的樞紐作用,讓每一次出行都能順暢無阻。」孔泉說。
記者:李澤傑 張美龍(實習)
視頻:康亮 易欣
原標題:《孔泉委員:搶票軟體有違購票公平性,應下決心解決!》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