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衰敗並非從嘉慶開始,而是乾隆晚年,為什麼這麼說?

2020-12-22 柚子愛談歷史

乾隆是中國古代赫赫有名的皇帝,自1736年到1795年,在位60年期間開創了乾隆盛世,並且自稱十全老人。就是這麼一個家喻戶曉的皇帝,後世之人對其的評價可不算太好,這是為何?

清朝在經歷康乾盛世後,盛極而衰,從嘉慶開始走下坡路。但實際上,衰敗並非是從嘉慶開始,而是在乾隆的晚年,嘉慶上位後,國庫空虛,民不聊生,即便他想好好整頓國家,也是有心無力。

乾隆晚年期間,國庫空虛,但又想花錢。怎麼辦?於是乾隆為了自己的喜好,不斷出巡各地,大肆放任腐敗,帶頭搞買官之事,收取貢品。所謂收取貢品,就是讓官員主動上繳金銀財寶。官員們無論是為了自己的前途,或是為了活命,都著急巴結乾隆。每次出巡,從北京到山東,這一路上都有等待送禮的官員,而乾隆則是來之不拒,照單全收。回到朝廷後,按照官員送禮的輕重,挨個升官嘉獎。

可以說晚年的乾隆對貢品的痴迷幾乎到了病態的地步,到處收集書法字畫,動輒幾千上萬兩,為了自己的佔有欲,在書法大家的作品上蓋上自己的印章。乾隆還喜歡玉如意,被官員知道後,想盡一切辦法弄到手獻給乾隆,當時普通的玉如意也不便宜,而能入乾隆眼的,都是鑲嵌了大珍珠的玉如意,這樣的玉如意,打底上萬兩。

試問,當一個皇帝帶頭腐敗,這個朝代還能長久嗎?當然不能,其他官員一聽,花錢就能升官,還是皇帝允許的,自然前赴後繼。這種上貢之風自上而下,無論是正一品還是小縣令,無論做何事,都要用送禮打開雙方的關係。

官員為往上爬,到處搜刮民脂民膏,皇帝帶頭收取貢品,紙醉金迷,時間一長,皇帝不問政事,忙於享受,從而導致官員懶惰腐敗。乾隆向大臣們伸手要錢,大臣沒有,只得收取小官的禮,而小官的錢哪來的,無非是從百姓身上來的。百姓耕地辛辛苦苦來得的錢,全都被官員以各種名義搜刮,苦不敢言,乾隆盛世下,老百姓卻過著最苦的日子。

就是在這種風氣下,乾隆年間的貪腐貪汙受案數不勝數,多如牛毛,許多震驚朝野上下的貪汙大案都發生在乾隆盛世。像和珅這種史上最大貪官,乾隆豈能不知曉?其實,和珅早已在乾隆的默許下,大肆收取金銀財寶,珠寶名畫,然後上交乾隆。若沒有乾隆的支持,和珅早就倒臺了。

在乾隆去世後,嘉慶即位,抄了和珅的家,大約有8到11億,相當於清政府的15年財政收入總和,如此,可見乾隆對清朝造成的負面影響有多大。百姓民不聊生,腐敗之風盛行,所謂的乾隆盛世只是假象。乾隆在位期間經濟還算繁榮的一大半原因都是康熙給打下的基礎,卻被晚年的乾隆毀了不少。

因此,清朝的衰敗其實並非嘉慶不行,而且從乾隆晚年就開始了,收取貢品、六下江南等等,對當時的社會、經濟造成了極大的破壞。當嘉慶即位後,面對著乾隆留下的爛攤子,自然頭疼不已。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有人說嘉慶皇帝是清朝最悲劇的皇帝?
    嘉慶皇帝的悲劇程度要看怎麼說了,要是比起他前面的那幾位皇帝,嘉慶皇帝的處境肯定是最悲劇的皇帝,可要是比起他之後的幾位皇帝,嘉慶皇帝處境是最不錯的,那為什麼還會有人說嘉慶皇帝是清朝最悲劇的皇帝呢?雖然心裡這麼想,但是面上不能表現出來,因為一旦表現出來,恐怕連現在沒有實權的皇帝都做不成了,還是繼續忍耐吧。
  • 清朝的衰敗,是從哪位皇帝開始的?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清朝是從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乾隆)開始衰敗的,準確的說是從乾隆後期開始衰敗的。,但是到了乾隆後期,也就是乾隆晚年的時候就好大喜功,比如大興土木、六下江南等,而導致國家的人力物力造成大肆的浪費,而乾隆本身的生活也是極為奢侈的,還有一些其它因素,如貪腐腐敗開始盛行等情況,導致清王朝從乾隆後期開始由盛轉衰。
  • 為什麼乾隆會傳位給並不出彩的嘉慶?
    ▵清仁宗嘉慶嘉慶皇帝是清朝十二帝中最沒有特色
  • 乾隆選繼位人,為什麼不立德才兼備的永瑆,卻傳位平庸的嘉慶?
    為啥,因為嘉慶實在是位平庸天子,乾隆晚年,朝中本就有很多弊端,各種社會矛盾層出不窮,需要一位精明強幹的統治者力挽狂瀾,而嘉慶擔不起這份責任。很多史學家認為,與雍正、乾隆相比,嘉慶既沒有政治膽略、又缺乏革新精神,既沒有理政才能、又缺乏勇氣。在他的時代,清朝國庫空虛,由盛轉衰。
  • 嘉慶為何沒能延續康乾盛世?他好歹也是有為之君,乾隆挖了不少坑
    清朝唯一的盛世,就是康乾盛世,指的是在康熙後期、雍正、乾隆前中期這一時間段段,長達近百年的盛世。其實乾隆的兒子嘉慶,也不是個昏君,而且為大清王朝可謂是操碎了心,為什麼就沒能延續康乾盛世呢?這其中的原因相當複雜,總結下來可以說,嘉慶皇帝不怎麼走運。
  • 乾隆朝既沒宦官幹政,也無外戚幹政,為何清朝卻開始衰退
    古代很多王朝的衰敗,都是從宦官幹政,或是外戚幹政開始的。比如西漢時呂后幹政,她的兒子劉盈死後,她就找了個小孩子,號稱是劉盈的兒子繼承皇位。好在她去世後,眾人扳倒了呂氏一族,才迎立劉恆為帝。 後來的東漢,也是隨著皇帝越來越弱,年紀越來越小,致使政權逐漸被外戚、宦官掌控。
  • 為什麼乾隆和嘉慶都認為繼承皇位非道光不可?
    嫡長子的身份是成為皇帝的關鍵之一首先大家應該清楚,並不是說大清的江山非道光不可,而是就當時的局面而言,道光是合乎常理的人選, 雖然他是嘉慶皇帝的第二個兒子,但是因為嫡長子「穆郡王」身體較差,在剛剛出生幾個月後便夭折了,這就使得排名第二的嫡次子道光順理成章的成為了嘉慶皇帝的嫡長子,擁有了合法的繼承地位。
  • 無奈的選擇:乾隆出於什麼原因而選擇了嘉慶?
    可以說,嘉慶帝在中國眾多皇帝中,是相當沒有存在感的一位。他既沒有做出過人的成績,也沒有進行有效的改革,清朝也從此由盛轉衰。那麼,乾隆為什麼要將皇位傳給政才平平的嘉慶帝呢?晚年雖然禪位,但又繼續在幕後訓政,實際執掌帝國長達63年4個月之久,歷史上實際執政時間最長的皇帝之一。直到八十九歲逝世,才輪到嘉慶皇帝完全接班。顯然,乾隆不會希望有一個性格出跳的人提早接手,和自己的存在產生必然衝突。在他的17位皇子中,皇次子永璉和皇七子永琮是孝賢純皇后富察氏所生,也比較受到老皇帝的寵愛。所以,乾隆剛即位就秘立皇次子永璉為太子。
  • 清朝存在感最低的皇帝——嘉慶
    清朝總共有兩位大汗,十位皇帝,共計12代君主(雖然皇太極就稱帝了,但是我們還是視他為大汗,因為他沒有入關),那我現在要問一個問題,在這12位君主中。哪一位的存在感是最低的?關於這個問題,恐怕80%的人都會說是嘉慶皇帝,額,也不對,因為應該沒有那麼多人認識他。恐怕大部分人聽到嘉慶皇帝的時候都是一臉懵逼,他是誰呀?清朝好像沒有這個皇帝啊!
  • 清朝年間,乾隆禪位給嘉慶,嘉慶登基之後,為何始終沒有威信?
    要說起歷史上沒有威信的皇帝,那麼清朝時期的嘉慶帝絕對榜上有名。雖然說乾隆皇帝將皇位禪讓給了他,他也是名正言順繼承的皇位,本應受人敬仰,但卻始終沒有威信。那麼他究竟做了什麼,使得他在群臣之間,一直毫無威信可言呢?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一起揭秘。
  • 康熙留給雍正八百萬,雍正留給乾隆三千萬,乾隆給嘉慶留了多少?
    明朝有永樂盛世,而清朝有康乾盛世。康乾盛世,剛好經歷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一共持續一百三十四年,作為清朝最大的盛世,到底有多繁榮呢?康熙是清朝入關之後第二位皇帝,大清基業才剛剛開始,14歲親政後就宣布了停止圈地,放寬墾荒免稅年限,康熙十五年,又下詔永不加人口稅,只收取一定的田租,番薯在這個時期得到了大面積的種植。
  • 和珅的錢比清朝15年收入還多,為何嘉慶花了一年就沒了?
    但是跟一位大清巨貪相比,上面這幾位,那又成了小兒科:乾隆皇帝生前最寵愛之人,大清朝「領班軍機大臣、領侍衛內大臣、總管內務府大臣」——鈕祜祿·和珅。以《清朝野史大觀》《清俾類鈔》等資料記載,大清「抄和珅家」抄出來的財富「八百兆有奇」,如果這個數額屬實的話,那就相當於此時清政府十五年的收入。這麼大一筆錢,以《清俾類鈔》的說法「悉以輸入內府」,甚至還演變成一句流傳上百年的民謠: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 難道不是乾隆創造了盛世嗎?為什麼有人說他是歷史上最大的罪人?
    許多人認為,歷史上最大的罪人並非慈禧,畢竟,慈禧籤署了許多喪權辱國的條約,甚至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竟然動用海軍經費。但許多人不知道,乾隆是歷史上最大的罪人,也正是因為在他掌權的時候留下了罪惡的種子,所以在晚清時期才得以興盛。有些人想不明白,為什麼會這樣?由於慈禧掌權時,大清已是一片混亂,慈禧也曾想過彌補,但也是無力回天。
  • 康熙給雍正留800萬兩,雍正給乾隆留6000萬兩,那乾隆給嘉慶留了多少
    說起清朝想必很多人都不會太陌生,因為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從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起,到1912年末代皇帝溥儀下詔退位。一通曆時296年,出了十二位皇帝。要說整個清朝國力最為雄厚的時期,便是清朝歷史上著名的康雍乾盛世了。
  • 為什麼乾隆重用,嘉慶卻殺了他?
    我們拋開熒幕上和珅形象,歷史中和珅是一個滿腹經綸、飽讀詩書、風度翩翩、儀表端正的美男子,博學多才、幽默詼諧、善於理財、長於內政,是乾隆皇帝非常喜愛的臣子。為什麼和珅是乾隆皇帝的左膀右臂,還有乾隆留的遺詔保命,最後落個賜死的結局?
  • 嘉慶為何能當皇帝?全因乾隆太高壽,把自己兒子活活熬死了
    說起清朝的皇帝,雖然清末的幾位皇帝能力有限,但是沒有一個人可以算的上是絕對意義上的昏君。乾隆借著康熙和雍正勵精圖治功績,坐享盛世,清朝也在經歷短暫的盛世之後,急速下墜,而這次下墜正是始於乾隆,到了嘉慶時,也無力逆轉局面,衰落的速度逐漸加快。
  • 嘉慶不聽乾隆臨終告誡,執意處死和珅,為什麼15年後追悔莫及?
    雖然清朝最後被推翻,但是在這段時間裡,前後有12位皇帝登基。在這麼多皇帝之中,人們印象最深的皇帝就是乾隆。乾隆的事跡普遍被人們所熟知,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乾隆和兒子嘉慶之間有一個約定,那就是不管和珅做了什麼錯事,只能夠處罰而不能誅殺。乾隆知道和珅私下貪汙了很多錢,為什麼沒有處死他?嘉慶殺死和珅之後,為什麼內心感到後悔?一切的答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
  • 嘉慶被立為太子之後,乾隆為什麼帶他祭拜一個九歲去世的孩子呢?
    在完成太子宣讀之後,永琰也被乾隆帶去祭拜一個九歲便去世的孩子,甚至要求已經貴為皇太子的永琰向其行跪拜禮,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首先,這個九歲便去世的孩子不是普通人,他是乾隆皇帝的次子,名叫永璉,他是乾隆皇帝與孝賢純皇后所生的第一個孩子,而且名字並不是乾隆皇帝起的,而是雍正皇帝取得,其永璉之意,據說是將來繼承皇位之意,可見雍正對於永璉都十分的喜歡,有點當年康熙親自帶乾隆之意。
  • 嘉慶問和珅為什麼貪那麼多錢,和珅說了一番話,讓嘉慶啞口無言
    如果說最有名的貪官,那就非和珅莫屬了。說到和珅,我們首先要知道和珅到底貪了多少錢?和珅終其一生所貪的錢財超過了11億兩白銀,這些錢財抵得上,日後清政府給各個國家的各種賠款的總和。當時清政府每年的稅收只有大概6000萬到7000萬兩。這意味著,當時和珅的家產等同於清朝至少20年左右的稅收。可以說和珅真正做到了富可敵國。
  • 嘉慶問和珅:你為何要貪汙?和珅的一番話,讓嘉慶相當尷尬
    然而,乾隆雖然禪位,卻依舊把持朝政,嘉慶只是個有名無實的皇帝。乾隆在召見各國使臣的時候說道:「朕雖然歸政於皇帝,大事還是我辦。」想必嘉慶有一種想罵人的衝動。三年後,89歲的乾隆於養心殿病逝,嘉慶表面上非常傷心,哭的一塌糊塗,內心估計高興的不行,終於能夠成為名副其實的皇帝了。乾隆剛死,掌權的嘉慶就幹了一件大事,宣布寵臣和珅的二十條大罪狀,命人將其關進大牢,並下旨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