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武將使用的武器是不是幾百斤重?戰馬能承受的住嗎?漲知識了

2020-12-11 小小嬴政

古代武將的兵器有很多很重的,比如說關羽的達到八十二斤,魯智深的水磨禪杖也有六十二斤,到了後來的隋唐演義裡英雄們的武器就更重了,動不動就是幾百斤。其實這都是古代說書人和小說的誇張,實際上古代的兵器也沒那麼重。

我們知道人類的體能從古到今並沒有質的區別,只有量的差異,而且作為一個人能有多大能量?可能科學上還沒有一個標準,但是肯定是一個常數,人和人之間有差別,只能在這個常數上下波動,但是不可能差異太大。

現代的舉重運動員能舉起的重量才多少?抓舉214公斤,挺舉264公斤,這是最高級別的記錄,這只是舉過頭頂堅持三秒鐘,而這是全世界的運動員在教練和醫生的指導下通過科學方法刻苦訓練,才達到這個水平。

古代的一個將軍,一隻手拿一個三四百斤的大錘,等於是一隻手的力量就相當於當今世界最優秀舉重運動員的力量,這可能嗎?

有的人會說那《水滸傳》裡還有個神行太保呢,戴上陰陽甲馬,念動咒語,一天能跑幾百裡,這是法術,已經超出了古代兵器的討論範圍了,當年這些武將的形象刻畫,包括他們使用的武器都是經過誇張的。

小說的祖師爺是說話人,說話人就是早期的評書藝人,他們在說書的過程中,為了增加評述的藝術感染力,吸引更多的觀眾聽眾,於是採用誇張的手法對書中的人物形象進行加工刻畫,於是就有了眾多好漢手中都拿著幾百斤的武器。

當然還有一些是出於對歷史人物的敬仰,比如說南宋抗金名將嶽飛的故事就很多,當時的說話人不但是為了表現嶽飛的勇武、增加說書的感染力,還有一種民族自尊心在裡面,當時的南宋統治者很無能,面對金人的屠刀時流行一句話:「他有狼牙棒,我有天靈蓋」。

這是何等的慘烈,面對敵人的狼牙棒,不是拿出屠龍刀或者鬼頭刀拼殺,而是拿天靈蓋去挨打,這也太無能了,為了民族自尊心說話人就誇張了嶽飛等人的武器。這也就是說,中原人是很有力量的,是不怕外族入侵的。

到了後來說書人的思路就更加奔放了,英雄們的武器都跟煤氣罐一樣大了,已經誇張的沒邊了,也沒人去計較,大家聽評書圖個開心。

還有一種錯誤的認識,是把武將練功用的器械等同於上陣殺敵的武器了,古代武將為了進行功力訓練,以便上陣殺敵時動作能更敏捷更有力,就鑄造了極為沉重的器械進行訓練,其中就包括大刀,這種刀的分量都在一百斤以上甚至還有更重的,武將們用這樣的大刀進行訓練,可以增強體力,提高耐力和速度。

還有一種器械叫石鎖,用大塊的石頭刻成古代門鎖的樣子進行功力訓練。石鎖從小到大,從輕到重各種的都有,有的能達到二三百斤,練習的過程中,武將就是緊握石鎖做出各種動作,比如用力向上一甩,石鎖就穩穩地落在訓練者平放的肘部了。

還有石擔,其實就是用石頭做的槓鈴,把槓鈴片換成石碾子一樣的兩塊大石頭就行了。但是這只是訓練手段,並不是拿著幾百斤重的石鎖或者大刀像上陣殺敵一樣不停地揮舞。古代的武舉考試的科目就包括弓、刀、石、馬、步、箭。刀和石就是大刀和石鎖的考核。

一些說書人或者小說家見到了這樣的訓練場景,並沒有深入了解,都覺的武將這樣訓練上陣殺敵也應該是這樣,所以在說書或者寫小說的時候就把這些場景用上了,但不是說訓練,而是說實戰。以訛傳訛古代武將的兵器越來越重,好漢們的壓力山大呀!

相關焦點

  • 古代武將真能舉幾十斤武器打一天?從出土文物揭秘古代兵器重量
    謝謝在我國一些古典小說和評書中,以及現代的電影、電視劇當中,我們都可以了解到,古代的將士們都是拿著非常沉重的武器作戰的。比如關羽的青龍偃月刀重達82斤;呂布的方天畫戟重達40斤;楚霸王項羽的巨型盤龍戟重達129斤等等諸如此類的傳聞記載比比皆是。包括我們在電視劇、電影中看到的古代戰士,都是拿著異常龐大和沉重的武器,如大錘、盾牌等大型武器。
  • 古代頂級戰馬有哪些?為何古代戰馬稀少?古代戰馬的運用
    熟讀歷史的小夥伴們都知道,在中國歷史上發生過許多次戰爭,而在這一些戰爭當中,馬匹是最廣泛的運用在軍事作戰的動物,因為我們也可以在平時所看的古代電視劇當中,經常能看到一些驍勇善戰的士兵,會騎著戰馬在戰場上盡情衝殺,在中國歷史上,也有很多出名的馬,猶如呂布的坐騎赤兔馬,後來追隨關羽這一位五虎上將徵戰於三國的戰場上;更有著劉備的盧馬
  • 古代將領的武器有多重?82斤刀不算什麼,他的槍是100斤
    相比之下,在武器大戰火熱的今天,武器雖有進步,但無論哪一方的武器威力強大,雙方都只需一顆子彈就能奪走對方的生命。相比之下,武器和個人能力孰高孰低,一目了然。所以古代常有「法寶」之說,但到了現代,「神槍」之說更多是指此人槍法好,而不是吹噓槍好。那麼,在冷兵器戰爭佔主導地位的遠古時代,需要具備哪些要素才能成為法寶呢?
  • 古代武將真拿舉著幾十斤武器打一天?從出土文物揭秘古代實戰兵器重量
    這就讓不少人形成這樣一個印象:古代猛將是拿著幾十甚至上百斤的武器作戰。因此也總有人問:古代大將真能揮著幾十斤的兵器大戰一整天嗎?那麼,這個問題到底應該怎麼回答呢?其實關於古代武器重量的問題,一直有各種爭論。總的來說分為兩派,一派認為現代人營養遠比古代人好,理應力氣更大,證據就是奧運賽場上的世界紀錄一直不斷在被突破。這足以證明人類的體能極限一直在上漲。
  • 方天畫戟、丈八蛇矛,三國演義中武將們使用的武器哪些真實存在?
    這些武器,已經和這些三國名將們緊密的結合在了一起,成了其形象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但是,偃月刀最早出現也是已經到了幾百年後的宋朝,並且是作為訓練、儀仗,或宮殿侍衛的武器存在,並非是實戰兵器。顯然真實歷史上的關雲長是不可能使用的。那麼,在真實歷史中,《三國演義》中的武器,有哪些是可能存在的呢?
  • 魯智深武器有62斤重,放到現代是多少斤?難怪能活捉方臘!
    打兵器的人都覺得六十二斤的武器使不動。六十二斤放到今天的確不是個小數字,更何況還是魯智深手裡耍的棍棒兵器。那讀者就有疑問了:魯智深用六十二斤的兵器可能嗎?古代的六十二斤放到今天到底有多重?魯達六十二斤兵器的重量是被誇大了嗎?六十二斤並沒有被誇大。魯智深所在的朝代是宋朝。宋朝時期的一斤換算成今天的計量單位大概是640克。什麼概念呢?
  • 趣說古代十大用斧鉞的武將
    根據使用方法的不同,斧和鉞還是有所區別的,凡在斧背上有鉤或斧柄上有槍刺者,即為鉞。斧鉞舞動起來,姿勢優美,風格粗獷豪放,可以顯出劈山開路的威武雄姿。 而在古代也有很多知名的歷史人物用斧作為自己的武器,今天冷君就給大家介紹下歷史上十大用斧的武將。
  • 古代的戰馬一般連續可跑多少公裡?真有有「日行千裡」的寶馬嗎?
    龍德不可系,變化誰能謀。驊騮亦駿物,卓犖地上遊。怒行追疾風,忽忽跨九州。轍跡古所到,山川略能周。鴻蒙無人梯,沆漭繞天浮。巉巖拔青冥,仙聖所止留。欲往輒不能,視龍乃知羞。據說汗血寶馬時速能達到80公裡左右,可以連續奔跑200公裡以上,不過這種記載的可信度我是不太相信的,即使是有,也只能是特例。自古論兵,必以馬為先。在冷兵器時代,若沒有強大的騎兵,就不可能成為軍事強國"。冷兵器時代,騎兵是具有決定意義的兵種。在古代戰爭中,騎兵就是一支機動性極強的機械化部隊,以步兵對抗騎兵,難度是十分大的。
  • 三國名將的兵器換算成現代重量,兩袋面你能揮舞多久呢
    大概也正是這個緣故,所以我們看古代的那些文藝作品以及影視作品,在對待武將的介紹中,必然有一句「擅用某某某,重達多少斤」, 兩軍對戰的時候報上自己的兵器重量,都能夠嚇到一大片小兵。例如薛仁貴左臂1000斤右臂800斤,李元霸更是拎著一對重達1000多斤的擂鼓甕金錘大殺四方。
  • 古代打仗武將會單挑嗎?
    在中國冷兵器戰場上,兩軍先列好軍陣,然後雙方主帥叫陣單挑,在互打幾十回合甚至大戰上百回合後,兩軍士兵再開始互相衝擊對戰,這是大多數人對古代戰場的理解。比如羅貫中《三國演義》裡有許褚和馬超大戰數百回合,這種雙軍對壘武將先單挑的方式,出現在中國冷兵器時期,在演義小說中尤其多,如《隋唐演義》、《水滸傳》,甚至連神話故事居多的《封神演義》中,兩軍衝鋒前都是雙方將軍先互相鬥法。那麼古代到底是怎麼打仗的呢?將軍單挑真的會出現「大戰三百回合」嗎?
  • 古代武將真能一個人打幾十個,甚至一百個嗎?
    2020-08-10 23:09:18 來源: 覃仕勇說史 舉報   古代武將一個人打幾十個
  • 這些武將顏值爆表,你真的能承受住嗎?
    俗話說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三國殺中各種女武將就將這些人的喜愛統統展現了出來,今天就給大家介紹裡面幾個有典型代表的幾個女武將,快來看看有沒有你喜歡的類型吧。第一位:花曳心牽孫尚香孫尚香的皮膚整體是比較柔和的色調,而且構圖十分精細,加上萌寵小猴子的加持,這樣的設定是不是立刻就讓人能生出無限的保護欲,這也是為什麼把她放在第一位的原因,而且孫尚香身材絕對是一流的,這也給無數男網友很大的福利,怎麼樣一上來就能吸引住你的眼球了吧。
  • 中國古代名將手中的兵器,動輒就有上百斤,他們真的能拿得動嗎?
    中國古代名將手中的兵器,動輒就有上百斤,他們真的能拿得動嗎? 中國古代名將手中的兵器,動輒就有上百斤,他們真的能拿得動嗎? 中國古代名將手中的兵器,動輒就有上百斤,他們真的能拿得動嗎?
  • 古代中國的高科技騎兵武器——殺傷力強悍的馬槊
    這個時期是中國古代騎兵最為盛行的時代,而這種武器,隋唐的著名英雄人物,如秦叔寶、尉池恭、程咬金、李績、單雄信以及李唐皇室成員李世民、李元吉都是使用這種武器的高手。
  • 青龍偃月刀這件家喻戶曉的兵器,真的能在實戰中運用嗎?
    單手武器的指向性的確很重要,圓柄武器在使用者猛力揮砍的時候,握持部分會承受不少的衝擊,圓手柄會讓鋒刃的方向不穩,很大可能會影響砍切的效果——這都是我從《鍛刀大賽》裡面看回來的。 明末大刀劉梃貌似號稱百斤大刀輪轉如飛,但不清楚百斤是不是虛數,但估計輕不了,否則不會特意記載劉大刀這麼與眾不同的特點,高傑好像也使用一根鐵棒,實重十幾斤,詭稱四十斤。但實際上能玩幾十斤的武將歷史記載上真就沒幾個,更早的就記得鐵槍王彥章了。
  • 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馬,夏爾馬曾經是有名戰馬,能託動300斤的重物
    眾所周知馬不僅能能代步還能上戰場,特別是古代的馬是非常重要的,戰馬的強悍程度體現了一個國家的強悍。那麼你知道這個世界上最大的馬兒?據說夏爾馬世界上知名的挽用馬,也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馬種之一。
  • 古代武器被影視改動最大的,不是錘子,而是為人熟知的它
    在很多影視劇中都出現了很多十分雷人的武器,為了體現武將的勇猛無敵,對古代一些武器進行了改動,其中最明顯的就是錘子了,從武俠演義的刻畫到影視劇創作後的誇張,錘子已經被改動的面目全非。其實古代真正的錘子大小,就如《長安十二時辰》中崔器使用的錘子那麼大,而且他使用的錘子在古代已經算是比較大的了,一般人使用的錘子錘頭只有成年人一拳的大小,古代的演義中為了展現武將的勇猛將武器放大了一些,而到了影視劇中又被放大了一倍不止,而且看上去塑料感十足。
  • 古代騎兵武器狼牙棒的由來
    在古代,戰鬥的主要形式是土兵之間冷兵器的格鬥。據《說文解字》的解釋,兵這個字的意思就是「械也"。《周禮》中有記載,西周時期軍隊的制式兵器有五種:戈、殳、戟、酋矛、夷矛。後世慢慢取消了這種分類,到了元朝,民間就開始流行「十八般兵器」的說法。
  • 古代名將兵器有多重?82斤的關刀不算什麼,他的槍足足有100公斤
    其不僅能夠增加將士在戰場上的生還率,更能助武將在戰爭中披荊斬棘,所向披靡。 一把47斤重的兵器,戰鬥時無疑舉著一個小型冰箱橫衝直撞,威力如何能不大? 而典韋的雙鐵戟也不是等閒之物,左戟39斤,右戟41斤。雙戟合璧則是80斤的重物身上扛,旁人又如何近得了他的身?隋唐時期的演藝小說裡則更誇張了,號稱隋唐第一好漢的李元霸,一對擂鼓甕金錘重達800斤,也難怪他能在小說裡無人能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