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蘇聯第40號城市,另外一座車諾比

2020-12-22 通史花椒

1986年4月26日,車諾比核電站發生爆炸,這次爆炸產生的輻射量相當於400顆美國投在日本的原子彈。根據綠色和平組織發表的報告稱,這次爆炸導致了27萬人患癌, 遇難的人數高達9.3萬人,車諾比事故也被稱為歷史上最嚴重的人禍。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此之前蘇聯還隱瞞了一起危害不輸於車諾比的核電事故。

1944年,美國在漢福德核工廠附近建立了秘密城市——裡芬奇, 生產用於原子彈的鈽。1945年,蘇聯從裡芬奇竊取了情報,並且建造了自己的秘密城市——第40號城市,以及第一座核工廠馬亞克。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任何公開的蘇聯地圖上都找不到這個地方,因為它是蘇聯軍方高度保密的地區。它的四周被高牆包圍,人們只稱呼它為第40號城市,直到1994年蘇聯解體後, 它才出現在地圖上,並改名為奧焦爾斯克,這才使得這座秘密城市被人熟知。

住在奧焦爾斯克的居民是由全國各地的精英物理學家,以及他們的愛人、孩子組成,但在核工廠工作的物理學家卻從沒有告知家人自己具體的工作,因為如果洩密很可能會遭到處決,只是騙他們自己在巧克力工廠上班。

想要進出奧焦爾斯克,必須要有通行證,而通行證被嚴格分為了三種:一次性、臨時性和永久性。想要獲得永久性通行證,就必須出生在這座城市,或者是在城市的馬亞克工作。另外兩種通行證則需要長期審核後才能獲得,而且申請審核的人要是這座城市居民的近親。

其實自從二戰結束之後,蘇聯的科學家就意識到了核武器的重要性,為了早日超越美國核武器技術,他們在短短三年內就建成了馬亞克核工廠。可是時間太過於緊迫,加上早期蘇聯的核知識儲備還不充足,這導致了核工廠從一開始就隱藏著巨大的安全隱患。

1953年在核工廠還沒有完全建成時,蘇聯的科學家就已經開始了一系列核武器反應堆的研究,在研究過程中產生的核廢料,因為沒有儲存設備,就這樣被直接傾倒到附近的卡拉恰伊湖。1953年後,這裡才開始籌備一個液態核廢料的儲存設備,專門用來儲存核廢料。

1957年9月29日的一天,一生巨響驚動了附近的居民,這聲巨響正是來自馬亞克工廠。主要是由於裝有70噸放射性廢物的儲存罐冷卻系統失靈,罐內溫度急劇升高,使得放射性廢物集聚了足夠大的熱量,然後導致了爆炸。據估計這次爆炸的威力相當於70到100噸的TNT。

爆炸發生後,居住在這附近的居民就有300人突然暴斃,該事故還產生了一段極具諷刺意味的對話:我們還能在這裡呆多久?如果我們以官方標準來算,還能呆20秒。

在爆炸發生後的一周時間,蘇聯軍方在沒有告知任何具體原因的情況下,撤離了周邊至少22個村莊,疏散約10000人,不過這次爆炸並非是馬亞克最大的核汙染事故。1967年,卡拉恰伊湖因為乾旱的原因水位迅速下降,這導致了傾倒在湖中的核廢料暴露在空氣中。隨著長時間的曝曬,這些核廢料變幹最後變成了粉末,這些粉末隨著強風迅速擴散開來,擴散的範圍據估計達到了25000平方公裡,並使得周圍約27萬居民暴露在核塵埃中。

在事故發生之後,周圍的居民被陸續的轉移。由於蘇聯封鎖了消息,保密措施做得非常完善,所以至今無從知曉當時生活在這裡的居民最後都去哪了。有傳言,蘇聯士兵後來將工廠附近的樹木和土壤全部運走,並且還拆毀了大量房屋。

馬亞克核工廠發生的核事故,雖然沒有發生車諾比規模的爆炸,但是它的影響卻絲毫不輸車諾比,因為馬亞克的核汙染是重複性持續性的。有數據顯示, 幾次重大的核電事故,造成至少有50萬居民受到了核輻射,並且他們承受的核輻射汙染是車諾比的2.5倍,而核工廠中心區域的居民可能達到了5倍。

更讓人畏懼的是,核廢料沿著卡拉恰伊湖的水源慢慢的影響到了水源附近的其它村莊,在接下去幾十年裡,越來越多村莊受到了核輻射的汙染,許多村民在不知不覺間就得了癌症去世。

這座原本封閉、不存在地圖上的城市,直到1976年才得以被大眾熟知,後來該事故被評為國際原子能事故,等級第6級,僅次於最高級的車諾比。如今的奧焦爾斯克是幾乎所有俄羅斯核材料的儲備地,儲存了大約有50噸武器級鈽和38噸高濃縮的鈾。

核能是人類目前所能探索的最高效的能量,但它的危險性同樣不言而喻,如果人類不重視它潛在的巨大危險性,那麼終有一天我們將會滅亡在自己的手中。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龐大的蘇聯,被1個車諾比核事故,給弄解體了?
    1點23分突然一聲巨響驚醒了大多數夢中人,在普裡皮亞季臨近的車諾比核電廠的第四號反應堆突然起火爆炸了,大量核輻射開始如同黑夜惡魔一般,侵蝕著四周。普裡皮亞季是一座很年輕的功能性城市,並不是有著悠久歷史的自發性「村落」,1970年才誕生,主要是為了安置興建車諾比核電站的建築工人及工作人員,爆炸發生時,城市裡已經聚居了約5萬人。
  • 1957年,一起事故發生在烏拉爾地區一座名為奧焦爾斯克的封閉城市
    1957年,那起事故發生在烏拉爾地區一座名為奧焦爾斯克的封閉城市裡,但蘇聯領導層更熟悉的是這座城市的代號——車里雅賓斯克40號,它是蘇聯第一座生產武器級鈽的核燃料電站的所在地。1957年9月29日,一個地下核廢料槽爆炸,將覆蓋在鋼筋混凝土結構上重達160噸重的水泥頂蓋震破,並向大氣層釋放出2000萬居裡的輻射。
  • 盤點40號城市的一切事實真相,俄羅斯開始核項目的秘密小鎮
    40號城市,也就是今天所稱的奧焦爾斯克,是蘇聯在冷戰期間建立的一座封閉的俄羅斯城市。
  • 車諾比(一)
    音譯為「車諾比」。車諾比市,地處於烏克蘭北部和白俄羅斯的交界處,面積4平方公裡,距離烏克蘭首都基輔100公裡。歷史上曾經多次被波蘭、德國、俄羅斯、烏克蘭等國爭奪,幾易其手。1941年,在德軍的佔領下,它從一個小鄉鎮升級成為城市,隨後在蘇聯收復失地的過程匯總,這個城市從廢墟中被重新建立起來。
  • 重返車諾比
    去車諾比,就像乘坐時光機回到1986年的前蘇聯。這裡像一個時間膠囊,將1986年的前蘇聯凍結在裡面。 30年前,這裡是前蘇聯精心設計的「五星級」模範城鎮。走在如今的廢墟上,你才意識到,這個城鎮在1986年是多麼先進:這裡有文化宮、酒店、電影院、遊樂場、大型超市,有15所幼兒園,6所學校,3所醫院,35個小公園,3個室內遊泳池,還有美麗的紅樹林。這裡居住著五萬人口,都是核工業的高精尖人才,平均年紀只有26歲。這曾是一個住滿年輕人的年輕城市。
  • 前蘇聯的車諾比核事件到底怎麼發生的,為什麼那麼嚴重?
    可能很多人對這個詞還不太了解,車諾比核事故,也稱車諾比事件,是有史以來發生過最可怕的一件核洩漏事件,也是第一次被國際評為第七級事件的特大事故(第二次是日本的核洩漏,但沒車諾比嚴重),嚴重程度影響到整個歐洲大陸。
  • 車諾比 「死亡之城」30年|圖片故事
    每次離開禁區後,他們都要進行4次檢測 "1986年4月26日凌晨1點23分,車諾比核電站的4號反應堆突然失火爆炸,引發了人類核能歷史上最大的慘劇,輻射量相當於400顆當年投放在廣島的原子彈" 車諾比位於烏克蘭的北部,原本有茂密的松樹與白樺樹林,流淌的河流穿過森林,野生動物隨處棲息
  • 車諾比核洩漏事件,造成9萬人死亡,圖七鬼城畫面很詭異
    1986年4月26日凌晨1點半左右,前蘇聯統治下的烏克蘭境內,普裡皮亞季鄰近的車諾比核電廠內的核反應堆發生了爆炸,導致大量的高能輻射物質散發至大氣中,威力相當於日本廣島原子彈的400倍以上,事故產生的輻射塵飄散到了歐洲20多個國家,包括德、英、意、法等,被認為是人類歷史上到目前為止最嚴重的核電事故。
  • 「哭泣」的車諾比——巨大「石棺」、致命輻射、大爆炸
    在烏克蘭北部,距首都基鋪140公裡的地方有一座巨大的「石館」,其高108米、 寬250米、長150米, 號稱世界第八大奇蹟……不過這裡並不是什麼旅遊景點
  • 車諾比一日遊:沒有傳說中的碩鼠和變異大魚
    人類記住災難的方式多種多樣,在車諾比,一種方式是將它變成旅遊目的地。烏克蘭當地旅行社推出了車諾比一日遊或兩日遊套餐,只有成年人可以報名參團。如果是只有兩三個人小規模的「深度遊」,需要支付每人每天300多美元的費用。根據路透社的消息,自美劇《車諾比》5月播出以來,去那裡的遊客人數飆升,當地一家旅行社5月以來預定量增加了40%。中國遊客黃小婉最終選擇的是一日遊。
  • 被「消費」的核災難:車諾比還有多少真相等待還原?
    當地旅遊公司SoloEast主管伊萬丘克(Sergii Ivanchuk)對《華盛頓郵報》表示,他們5月的訂單比2018年同期增加了30%,接下三個月的預定也比去年有所增加。這一情況被另一家旅遊公司CHERNOBYLwel.com證實。劇集熱播之後,Chernobyl-Tour等公司開始嘗試與傳統項目不同的模式,他們迅速推出了迷你劇主題遊。
  • 34年前的車諾比,告訴我們說真話有多重要
    34年前的今天,車諾比從一個普通城市定格成為永恆符號。表面上,世人都知道發生了什麼。位於烏克蘭-白俄羅斯森林地帶的車諾比核電站4號反應堆爆炸,噴湧出巨量放射性核素,造成數量成迷的人員傷亡和生物畸變,汙染了15.5萬平方公裡的土地,影響波及840萬人。危害至今仍存,並將永久存在下去。
  • 車諾比核災:一場30萬人受難的核事故,蘇聯卻在舉行慶典
    文丨小冷知識倉(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如果要說近代最大的災難事故,很多人第一個就會想到車諾比核電站事故,這是一場發生在蘇聯統治下,烏克蘭境內車諾比核電站的核子反應堆事故,是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也是國際核事件中首次被評為7
  • 23萬豆瓣網友給出9.6高分:車諾比啟示錄
    這天晚上,車諾比核電站工作人員計劃關閉4號反應堆做定期維修,並藉機測試反應堆的渦輪發電機能力。災難從這群工作人員開始了。廠長是負責政治的主管,只有燃煤發電廠的訓練經歷和工作經驗,而且事發時並不在場。
  • 車諾比再現輻射危機,當災難來臨,沒有人可以隔岸觀火
    ▲禁區內的動植物欣欣向榮重新繁榮的樹林掩蓋了城市的本來面目,也掩蓋了人們關於車諾比的回憶,直到這場大火讓人類重新回憶起三十四年前的火光。當地時間凌晨1點23分47秒,車諾比核電站4號反應堆功率急劇增加,短時間內達到最大負荷的10倍,導致蒸汽爆炸,2人當場死亡。
  • 走進那些因車諾比事件,而被遺棄的「鬼城」
    01 輻射進入瑞典1986年4月27日,距離車諾比1100公裡的瑞典核電廠工作人員發現有異常的核輻射粒子,當他們與蘇聯進行交涉時,對方,歷史並沒有承認。02 荒廢的醫院事故發生後,203人被立即送往醫院救治,其中31人死亡,大部分都是消防人員和醫護人員,之後的15年內有13萬人遭受由核輻射引發的各種疾病折磨,截止到2006年,官方統計的的死亡人數是4000多,但另外一個組織經過研究考證,死亡人數至少就9萬人,可見核輻射帶來的影響有多麼深遠
  • 車諾比舊照:方圓30公裡都是禁區,變異的老鼠跟狗一樣大?
    車諾比核電站位於烏克蘭的普裡皮亞季市,1986年4月26日,車諾比核電站第4發電機組爆炸,核反應堆全部炸毀,大量的放射性物質洩露,核電站的工作人員剛剛聽到爆炸後不久,還沒搞清楚是什麼爆炸,就有人倒下了。
  • 《車諾比:禁區》:假如一切重新洗牌,你會怎麼選擇
    一切都是車諾比的選擇1980年的莫斯科奧運會由前蘇聯舉辦,那是第一場在社會主義國家舉行的奧運會,按理說應該被大肆宣揚,但是比賽全程卻被一種陰鬱的氣氛所籠罩。由於蘇聯在1979年入侵阿富汗,讓這個原本是為了促進人類共同發展、世界和平的奧運會變得名不其實,也使得這次盛會成為有史以來遭受抵制最猛烈的賽事,甚至被稱為最失敗的奧運會,就連當時的中國也宣布拒絕派遣代表團。然而禍不單行,六年後,也就是1986年,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核事故在車諾比發生了。
  • 廣島核爆後重建成繁華都市,車諾比卻還是一座「死城」
    眾所周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曾經遭到過原子彈的轟炸,廣島也是世界上第一個被原子彈嚴重破壞的城市,但如今這裡的面貌卻完全看不出任何痕跡。廣島是日本本州島西部的濱海城市,二戰時期廣島也是日本的毒氣研發基地。在遭到原子彈轟炸後,廣島在1958年就得到了大規模的重建。
  • 烏克蘭車諾比因為核事故被全世界熟知,現在卻變成了旅遊勝地
    車諾比是烏克蘭的一個城市,距離烏克蘭首都基輔大概有170公裡的距離,相信很多人知道這個城市是因為1986年4月26日凌晨1:23分的一場爆炸,沒錯,就是車諾比核電站4號反應堆爆裂了,並且發生連續爆炸,相信核電站發生爆炸對周邊人民產生的影響大家都有所了解,直接導致很多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