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一招,怎麼才能不入保險代理人微信營銷的坑?

2020-12-14 王正軍財富管理

這個延長的假期裡,我相信屏幕前的您,應該經常有被人拉進各種群,參與各種活動的經歷,也應該有被保險公司的代理人拉進了微信群裡聽保險講座的經歷。在這個微營銷無處不在的環境裡,我們怎麼才能保持一顆平常心,看待保險的微信營銷,讓自己處變不驚,進行非常理性的思考呢?

今天我就跟大家講一下保險微信營銷的套路,希望對您有所幫助,避免入坑。

眾所周知,大部分保險公司要靠保險代理人進行業務的銷售,是因為中國老百姓對保險的認識深度還不夠,所以需要代理人進行廣而告之。但是保險代理人的德才又各不相同,又因為保險從業的門檻不高,所以有可能服務你的是一個小學沒有畢業的中年大媽(在這裡並沒有黑的意思),也有可能服務你的是博士研究生畢業的儒雅先生, 這其中提供的服務就有可能存在千差萬別,有的代理人只看自己的錢袋子,而有的代理人是站在客戶的角度,進行風險分析,為客戶做綜合的財富管理規劃並提供可行的方案,所以這樣兩種人得到的社會評價和產生的社會效益就自然不同。

言歸正傳,怎麼避免微信營銷的坑呢?

其實我們做任何選擇或做任何事情要麼啟動系統1,要麼啟動系統2(也有需要自己開發系統3之說,它是全種統籌全局的哲學方法:它知道什麼時候該相信系統1,什麼時候該啟動系統2。),也就是平時所說的直覺和理性,那麼微信營銷保險大部分讓我們啟動的是系統1,也就是直覺。

微信營銷保險第一步的套路:一般是代理人提前給你發信息,溝通他們最近有一個什麼樣什麼樣高規格的線上沙龍活動,是某位專家講的,名額很珍貴,我手裡也只有幾個名額,因為咱們關係好,所以我第一時間想到您,給您爭取一個參與名額。活動是在某個時間段召開,到時候邀請您入群;在活動開始前,代理人會再聯繫你,確認你是否能參加,並告知這個是線上舉辦的活動,如果你感覺不好,隨時可以退群,以打消你被營銷的顧慮;另外還會給你講活動現場會有紅包雨,如果不想聽的話,去搶紅包也不錯,所以這樣的前場話術讓你基本沒有抗拒的意識。

微信營銷保險第二步套路:微信群裡很熱鬧,主持人不停的發紅包,各種表情,各種致謝,氣氛很好,接著主持人將主講人引出,開始講座,一般開始通報疫情的情況,做寒暄,讓大家注意做好防範,身體健康放在首位,其實這已經是在植入保險了,然後會講中國的疾病,醫療,養老,教育等多種或者其中的一種,視其本次所講的產品內容而定。一般在講座進行到10分鐘左右的時間,代理人會微信聯繫你,看你是否在聽,如果沒有在聽,會提醒你認真聽,等講座結束後,會有專家答疑時間,聽的不太清楚的,可以進行現場提問,專家會進行解答。

微信營銷保險第三步套路:專家一般的講解時間在15分鐘左右,講的太久,聽不下去,聽的太短講不了內容。專家講解完畢後,代理人會再問你是否有需要提問的問題,可以發群裡,對於好的提問主持人還有專門的紅包獎勵,這個時候你會發現群裡有好多人在進行各種提問,提問的內容感覺還非常真實,其實這都是提前準備好的劇本,由007來進行提問的,專家回答的內容也是提前準備好的。

微信營銷保險第四步套路:在專家答疑的環節接近尾聲時,群裡突然有人開始曬自己投保成功的截圖或者簡訊,你發現越來越多的人都買了專家講的這個產品,並且曬過截圖後,主持人還有專門的紅包相送。這時候你的代理人會繼續給你發信息,或者打電話,這個專家講的產品非常不錯,非常適合您,其他人都買了,您也趕緊買一個吧,今天買的還有專門的大紅包相送,今天買了還有10天的猶豫期可以考慮,如果真不想買的話,到時候可以全額退保費,再次打消你的顧慮。

可能你在群裡看著越來越多的人曬,你就會調用你的系統1,憑你的直覺感覺這個是一個不錯的保險產品,要不然怎麼會有那麼多人買呢,反正代理人說不想買還可以退的,就先買下再說吧。

如果你是一個理性的人,感覺這是套路,不想入坑,代理人會跟你講如果有任何的疑問都可以問專家的,我的工作做的比較好,專家也非常認可我,您可以加專家的微信號,回來任何時間有任何問題他都可以幫您解答的,這樣的話,就進入到一對一的溝通環節了,後面的事情就簡單多了,可以約你線下溝通交流,讚美你,有事業心,愛家庭,有責任感,然後一步一步的理念最後可以用保險來對接,這中間就不再一一細說。

以上為整個微信群營銷的基本套路,還希望屏幕前的你擦亮眼睛,要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購買當下適合自己經濟和家庭狀況的保險保障,在做出購買決定的時候,儘量啟動自己的系統2。

相關焦點

  • 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兩者有什麼區別?選錯你就被坑了!
    很多朋友在購買保險的時候,可能第一時間就想到找保險公司業務員購買,我們常說的保險公司業務員其實指的就是保險代理人。但是除了保險代理人以及網上自行購買之外,還有一種購買渠道就是找保險經紀人,不過目前我國的保險經紀業務發展還不是完全成熟,相比保險代理人,主動找到保險經紀人的少之又少。
  • 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制度呼之欲出 長期利好保險營銷體制變革
    用「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來形容我國900萬保險代理群體一點也不為過,流失率過高已成為營銷組織發展的一大特點,長此以往,勢必不利於保險業發展,因此,有關推行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的呼聲越發高漲。  根據《徵求意見稿》,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是指「與保險公司籤訂委託代理合同,不參加營銷團隊、自主獨立開展保險銷售的個人保險代理人」。
  • 從保險代理人轉向保險經紀人——一個理工男的自贖心路
    再再譬如,去年執意入行保險,做了一名平安的保險代理人,乃至今年六月不顧經理的勸阻,從平安辭職加入明亞,轉職做了保險經紀人。有段時間我常摸著後腦勺反思,莫不是自己天生反骨?二身邊其實挺多朋友在做保險,但自己並不喜歡這個職業。
  • 網際網路保險代理人生存報告:社群經營模式為主、高度認同直播營銷
    報告顯示,在依託於第三方網際網路平臺的網際網路保險代理人這一新興群體,與傳統保險代理人相比,留存率為86%、平均從業年限3.35年, 顯著高於傳統的保險代理人,網際網路保險代理人還有顯著的社群經營方式,高度認同直播帶貨的新興營銷方式。
  • 個人保險代理人如何「單幹」?
    12月29日,銀保監會發布《關於發展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有關事項的通知》,這意味著,個人保險代理人銷售保險產品,可以不再進入保險公司「金字塔」式的營銷組織層級,自主獨立銷售保險產品。全國保險公司共有個人保險代理人900萬人左右。前三季度,全國個人保險代理人渠道實現保費收入1.8萬億元,佔保費總收入的48.1%。
  • 坤鵬論保:傻傻分不清!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有什麼區別?
    這樣的問題是,同一家保險公司的產品,未必適合所有投保人。但保險代理人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又不會推薦其他保險公司的產品。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其實同一家保險公司,真正出單的也就那幾款產品。雖然看起來,保險代理人是針對你的實際需求個性化推薦產品。
  • 關於「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的八條乾貨
    其中,《規定》提出了「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概念,表明市場發展趨勢和監管引領方向。 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是指與保險公司籤訂委託代理合同,不參加營銷團隊,自主獨立開展保險銷售的個人保險代理人,其本質特徵是破除層級結構,不隸屬團隊。
  • 保險代理人的PK,究竟保險公司勝,還是中介公司?
    現在的保險公司很多,保險經紀公司也如同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不過知名的就幾家,就我知道的有:泛華、明亞、永達理以及大童,其他的估計不知道在哪個角落了。經紀公司去招新人的時候,或者去挖同業保險公司的時候,通常會拿出經紀公司對比保險公司的優勢,那就是,保險公司只能賣一家公司的產品,而經紀公司如同一個保險超市,可以給客戶配置多家保險公司的產品,真正達到站在客戶的角度上考慮問題,以一個顧問的方式中立的給客戶推薦產品,那麼到底是不是這樣的呢?
  • 持續推進保險服務轉型升級 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制度有望「破冰」
    圍繞這一龐大的隊伍,監管層近年來持續加大監管力度,打擊保險銷售中存在的違法違規行為,旨在敦促營銷人員誠信展業,維護保險消費者的權益。與此同時,隨著我國保險市場從粗放型向高質量發展轉型,保險消費需求正在升級深化,對從業營銷人員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傳統的「人海戰術」正迎來拐點,一些保險公司正逐步摒棄粗放式增員,轉而追求營銷隊伍的質、量並重與專業化賦能。
  • i雲保李哲:數位化如何賦能保險代理人經營
    2   -Insurance Today-   扁平化代理人運營模式   i雲保從2016年開始堅持探索一條路線,就是保險營銷隊伍的扁平化。   我們為什麼要這樣做?當時,我們內部做了比較深入的探討,首先,保險行業在可見的未來能完全to C嗎?
  • 保險經紀人與代理人的三點不同
    保險經紀人是作為第三方代為銷售多家保險公司的產品,可選擇產品的範圍更廣。有點像品牌專賣店和蘇寧易購的區別。如果你買保險是跟買商品一個邏輯,只認某一個牌子,不考慮性價比,只是單純的品牌粉,那就直接選好某品牌的產品下手即可。
  • 有關於保險代理人與保險經紀人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做好自這裡的代理人僅指主體保險公司的保險從業者,即只能銷售一家保險公司產品的保險從業者。從產品的數量上看,經紀人遠多於代理人,但數量不代表專業;今天看到一位同業大咖在群裡說:我自己是蠻不認可這個觀點的;保險最初的發展離不開代理人,雖然說存在不少的誤導銷售、不少理賠糾紛等;但,保險的發展過程中,保險代理人功不可沒
  • 泰康人壽上線「E保商城」 打造代理人全新線上營銷模式
    8月25日,泰康人壽的泰行銷APP正式上線「E保商城」,構築保險網際網路銷售平臺,成為客戶與保險代理人的線上直通車,滿足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市場需求及消費習慣。 2020年新冠疫情加速了保險線上化營銷進程。同時,伴隨著網際網路成長的新生代客群8090後成為消費主體,消費習慣偏好線上化。從線下一對一銷售升級為線上實時銷售,加快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成為保險營銷的大勢所趨。
  • 保險公司不招人,只招客戶
    但是花費這麼多人力成本,去招一批又一批極度不穩定的員工是為了什麼?難道是喜歡交朋友嗎?這投入產出比顯然不划算。除非,新人一進來就能創造出足以抵消成本的利潤,招一個賺一個。不過前面我們也說了,保險產品並不好賣,那保險公司怎麼保證,新人一進來就能為公司創造利潤呢?是對自家的祖傳銷售秘方有信心嗎?不不不,其實是對新人自身的價值有信心。
  • 保險代理人謀變:一單提成數萬成過往 有團隊8成人跳槽
    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我剛入行的時候,沒有任何資源,也聽不懂當地的方言,努力了一個月,業績還是不盡如人意,不過隨著後續公司開展培訓和產說會,以及依靠自己之前工作積累的一些人脈資源,我的收入也逐漸提升了。」 不過好景不長,去年他遇到了天花板。「前幾年,賣附加萬能險的年金險,一單保費就幾萬塊錢,即使提成比例不高,也比賣重疾險好多了。
  • 羅振宇喊你來平安人壽做保險代理人
    未來風險的多元化和脆弱性這兩個維度相互疊加,必然帶給保險事業更大的舞臺。如果你不知道怎麼選擇,那請跟上這個時代,跟上這群人。有知識,享平安時代在變,保險行業也在發生巨變。中國保險業經歷了人海戰術的快速發展階段,已經開始向高素質、專業化的發展之路轉變,隨著越來越多精英人才的不斷湧入,保險代理人將成為最搶手的職業之一。
  • 「你這個賣保險的,憑什麼年薪300萬?」
    於是,越來越多代理人開始問,到底怎麼做才能不被這個世界淘汰?尤其在保險之外,未來的保險代理人在附加價值上的比拼一定是成敗的關鍵!」這就是為什麼在保險這個潛力巨大的行業,有人入行2年就年薪百萬,而你還停留在工作5年、10年,仍然業績平平的艱難境地。林濱,92年的海歸學霸,回國後進入中國平安,成為了一名保險代理人。
  • 關乎千萬從業者的利益 保險代理人新規落地
    關乎千萬從業者的利益 保險代理人新規落地人民網北京11月23日電(張文婷)歷經五年修改整合、兩次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關乎千萬保險代理人利益的《保險代理人監管規定》(以下簡稱:《規定》)今日落地。《規定》首次提出了「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概念,鼓勵探索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相關制度,進一步提高市場經營效率。
  • 保險銷售套路多!3大常見話術揭秘,別再被坑了
    大多數人對保險都不陌生,畢竟我國有5000萬人從事過保險代理行業,想要找到一個完全沒購買過或聽說過保險的家庭其實是很困難的。但保險代理行業門檻低、培訓速成的問題由來已久,很多人加入後別的沒學到,營銷話術聽了一籮筐,回頭要麼自己買了一堆保險,要麼拉身邊的人入了坑。
  • 直播賣保險,總裁親自上陣,疫情正在倒逼保險營銷轉型
    面對新冠疫情帶來的衝擊波以及業態已發生改變的後疫情時代,保險公司是臨機而動,還是臨危而懼?總裁「打call」直播間「在你消沉時,我是你最鐵桿的死黨!在你成功時,我是你最衷心的粉絲!在你需要時,我是你最堅定的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