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網際網路成為「新基建」新成員|北鬥|中國衛通|應用服務|北鬥星...

2020-12-12 騰訊網

4月20日,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在會上表示,新基建主要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三個方面內容,其中信息基礎設施主要指以新一代信息技術演化生成的基礎設施,如5G、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衛星網際網路為代表的通信網絡基礎設施等。衛星網際網路概念第一次被劃分到「新基建」範圍內。會後,A股衛星網際網路板塊集體大漲,其中中國衛通、天銀機電漲停封板,中國衛星、北鬥星通、康拓紅外、航天宏圖、華力創通等個股漲幅緊隨其後。

衛星通信具有覆蓋廣、傳輸容量大、性能穩定、不受地形限制等優勢。對於地形複雜、氣候惡劣或難以覆蓋傳統通信網(有線電話網與移動通信網)的地區,搭建衛星網際網路則成為構建全球網際網路的主要解決方案之一。

當前,我國的衛星技術略落後於美國,但仍處於第一梯隊的位置。2019年中國航天全年運載火箭34次,在102箭、492個太空飛行器的世界發射版圖中再次排名第一。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宇航部部長表示,2020年宇航的發射任務仍舊是高強密度,有望突破40次,發射多達60餘顆太空飛行器,達到歷史新高。

4月4日,第55顆北鬥導航衛星如期抵達西昌發射中心,開展測試、總裝、加注等最後衝刺階段工作,這是北鬥三號最後一顆組網衛星,計劃於5月份發射。屆時,我國北鬥三號全球組網衛星將全部發射完成,標誌著繼美國GPS、俄羅斯GLONASS之後,由我國自主研發的全球第三個先進衛星導航系統——北鬥全球組網、北鬥全球系統的全面建成。根據初步計算,今年我國北鬥系統及應用規模超3400億-3500億元,有望在今後一段時間內保持20%左右的增長。

某機構估算,到2028年我國衛星網際網路年產值將達到0.4萬億人民幣,包括衛星製造年產值403.62億元,衛星應用1733.9億元、火箭發射年產值180.7億元,地面設備1716.1億元。此外,根據馬斯克的預測,衛星網際網路客戶數量將達到傳統電信運營商的3-4%,根據2019年我國三大電信運營商營業收入總和為1.41萬億人民幣計算,未來我國國內衛星網際網路的市場空間有望達到420~560 億元。

就此,南方財富網根據衛星導航概念股相關數據,整理出以下信息。

中國衛通:亞洲第二大、世界第六大固定通信衛星運營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核心專業子公司,主營業務為衛星空間段運營及相關應用服務。公司運營管理著16顆商用通信廣播衛星主要應用於衛星通信廣播,信號覆蓋包括中國全境、澳大利亞、東南亞、南亞、中東、歐洲、非洲等地區。中國衛通是我國唯一擁有通信衛星資源且自主可控的衛星通信運營企業,被列為國家一類應急通信專業保障隊伍。

公司2015年至2019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3.90億元、24.76億元、26.21億元、26.94億元、27.34億元,同比增長-1.66%、3.61%、5.85%、2.79%、1.49%;實現歸母淨利潤5.14億元、4.38億元、3.89億元、4.18億元、4.46億元,同比變動0.30%、-14.93%、-11.01%、7.40%、6.73%。

中國衛星:目前上市公司中唯一的衛星製造公司。主營業務為衛星研製和衛星應用,業務包括衛星應用系統集成與產品製造、衛星綜合應用與服務、智慧城市三大領域。

天銀機電:2014年12月,公司擬不超過1.8億元收購華清瑞達51%的股權。華清瑞達主要生產和銷售雷達目標模擬器、航空電子模塊以及高速信號採集、處理及存儲系統。2017年子公司華清瑞達承接了某集團客戶及解放軍某部指定的人工智慧型認知電子戰模擬系統原理樣機、太赫茲試驗技術、某涉及北鬥抗幹擾技術的通用驗證系統、某戰場數據鏈驗證系統等前沿技術的研製任務,其中人工智慧型認知電子戰模擬系統原理樣機、太赫茲試驗技術項目已成功完成研製並交付客戶。2017年10月,華清瑞達以現金方式收購轉讓方所持有的神州飛航55%股權。

公司2015年至2019年營業總收入為5.34億元、6.54億元、7.73億元、7.46億元、9.45億元,同比增長30.45%、22.61%、18.11%、-3.52%、26.76%;淨利潤為1.10億元、1.65億元、1.91億元、9730.95萬元、1.42億元,同比增長率為20.43%、50.80%、15.30%、-48.94%、45.46%。

北鬥星通:經北鬥系統主管部門授權許可的衛星導航定位系統運營服務公司,業務包括導航定位產品、基於位置的信息系統應用、基於位置的運營服務,主要產品有北鬥導航模塊、慣性器件、微波組件/器件、北鬥應用終端、北鬥指揮設備、北鬥應用系統及天通衛星通信終端等,當前公司已確立了在用於測繪國產高精度接收機核心部件、海洋漁業安全生產應用、軍事指揮控制應用等細分領域國內主導地位。此外,北鬥星通還是世界領先GNSS企業——NovAte在中國唯一的合作夥伴。

2020年一季度,公司預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000~3000萬元。報告期內淨利潤出現增長的主要原因有:公司晶片業務得益於新型高精度應用領域快速增長;公司陶瓷元器件業務受益於5G基站建設帶來的需求快速增長;疫情期間,公司採取有效措施降本增效,縮減運營成本支出,以及享受政府的社保減免及補貼等優惠政策。

航天宏圖:國內領先的遙感和北鬥導航衛星應用服務商。從事衛星應用軟體國產化和衛星應用產業化,形成「核心軟體平臺+行業應用+數據服務」穩定的商業模式,為政府、軍隊、企業提供系統設計開發和數據分析應用服務。此外,公司還是華為雲的合作夥伴,已通過華為雲嚴選商城進一步推廣PIE產品以及其他遙感應用監測系統。

2019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01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8351萬元,系統開發實現銷售收入4.80億元。數據分析應用服務實現銷售收入1.06億元,自有軟體銷售收入13,34萬元。

以上就是南方財富網為讀者們帶來的衛星網際網路概念股市值排行榜的相關信息,本文是根據有關數據及近期事件所撰寫分析文章,並不構成投資建議,請投資者根據具體情況權衡利弊,據此操作,風險自擔!(本文屬於非商業性文章)

相關焦點

  • 國企榮耀 | 海格通信入選2020中國「新基建」衛星網際網路十佳企業
    、工業網際網路、衛星網際網路等領域,無線電集團成員企業海格通信入選「新基建」衛星網際網路十佳企業。 榜單由全球著名增長諮詢公司沙利文、中國領先的行業和市場大資料庫頭豹、中國領先的社交化投資平臺雪球聯合評出,綜合企業增長、創新和科技進步等各方面評選出新基建領域內的領先企業,成為中國新基建建設的中堅力量,加快中國新經濟發展進程。
  • 北鬥星通集團盛裝亮相第十一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
    今日,海松資本(www.oceanpine.com)獲悉,11月23日,第十一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在成都盛大召開。今年是我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之年,是我國首顆北鬥衛星發射20周年,也是北鬥星通公司成立20周年。
  • 衛星網際網路時代來了 市佔率80%的中國衛通:抓住...
    衛星網際網路時代來了 市佔率80%的中國衛通:抓住「新基建」機遇「上天下海」   當前衛星通信行業全球市場規模約在1600億美元,未來,隨著衛星
  • 周儒欣:牢記北鬥星通科技強國使命
    資本市場嗅覺靈敏,衛星導航題材近期也受到了投資者關注。作為中國衛星導航應用產業「第一股」,北鬥星通成為了資本市場的焦點。2020年,是北鬥全球系統建成之年,也是北鬥星通成立20周年。周儒欣退伍前,正值北鬥立項啟動時期,當時國內各行各業都在學習國外經驗。1997年,周儒欣組團赴美考察,考察團成員包括了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多年致力研究GPS的過靜珺教授,以及時任國防科工委航天局衛星應用處處長、後成為北鬥系統總師的楊長風等人。周儒欣說,考察團一行把美國所有的GPS公司幾乎全都看了個遍,包括當時比較知名的精密測量公司、晶片公司和運營服務公司。
  • 北鬥星通(002151)股票 北鬥導航全產業鏈龍頭
    北鬥星通從研發北鬥導航晶片起家,現擁有基礎產品、國防業務、汽車電子、行業應用及運營服務等四大業務板塊,下遊包括導航定位、指揮調度、精密測量、機械控制、目標監控、物聯網等,形成了北鬥晶片板卡、5G 元器件和車聯網三足鼎力的北鬥全產業鏈龍頭。  北鬥產業鏈唯一獲大基金入股的晶片龍頭。
  • 衛星導航高增長 北鬥全產業鏈受益
    作為我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北鬥三號已開通運營,可為全球用戶提供導航和授時服務,戰略意義重大。而在此基礎上,基於北鬥精準時空技術的融合應用正是基礎設施信息化、智能化升級改造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國家正在推動的「新基建」戰略,將成為北鬥產業發展的重大推動力。產業鏈龍頭將率先受益。
  • 中國衛通總經理孫京:從衛星運營到C端服務,產業鏈迎來新機遇
    今年7月,我國首架Ka寬帶高速衛星網際網路飛機在中國衛通的支持下成功首航,標誌著我國高軌衛星網際網路機載應用已經邁入商業試用階段。在「硬科技」賽道上,中國衛通備受資本市場關注。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上交所「滬市公司質量行活動」中走進中國衛通,對話公司總經理孫京。
  • 星航互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揭牌成立,中國衛通專業化運作航空網際網路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卓超,中國衛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忠寶,航天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陶,中國衛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兼星航互聯董事長孫京共同為新公司揭牌。工信部、民航局等部委機關的有關領導蒞臨現場。
  • 衛星導航預計將保持高速擴張北鬥全產業鏈受益
    而在此基礎上,基於北鬥精準時空技術的融合應用正是基礎設施信息化、智能化升級改造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國家正在推動的「新基建」戰略,將成為北鬥產業發展的重大推動力。產業鏈龍頭將率先受益。北鬥三號全球衛星系統作為我國自主可控的衛星導航系統,可在全球範圍內全天候、全天時為各類用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導航、授時服務。
  • 中國衛通推33億元定增計劃 加碼衛星項目建設
    作為我國境內唯一擁有通信衛星資源且自主可控的基礎電信運營企業,中國衛通提出未來五年的衛星資源建設主要是完成衛星接替、拓展高通量衛星資源,充實衛星帶寬資源。本次募投項目建設與上述發展方向高度契合。根據預案,中星6D衛星項目總投資14.34億元,擬投入募集資金9億元,內部收益率為9.37%,投資回收期為10.22年。
  • 衛星網際網路新基建提速 九天微星衛星工廠開工 —新聞—科學網
    隨著衛星網際網路納入新基建,我國商業航天發展從 「遊擊戰」轉為「陣地戰」。
  • 新機與新局|國家電網:育數字新基建新機 開精準服務網絡新局
    2020年6月,國家電網發布了聚焦大數據中心、工業網際網路、5G、人工智慧、電力北鬥應用等新基建領域的「數字新基建」十大重點建設任務,以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為重點,帶動上下遊企業共同發展,2020年總體投資約247億元,預計拉動社會投資約1000億元。
  • 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擁抱阿拉伯國家
    在中華文明中,也有類似星座——北鬥星。公元前19世紀中國夏朝(即巴比倫文明時期),中華民族以北鬥星定方向、辨四季、定時辰,並由此發明了北鬥歷和指南針,橫亙夜空的北鬥星成為中華民族指引方向的守護者。從天狼星到北鬥星,阿拉伯文明和中華文明在天文星象領域交相輝映,支撐著兩大文明不斷探索宇宙的奧秘,攀登科技的高峰,砥礪前行。
  • 國家電網公司:「數字新基建」再提速 打造精準服務網絡
    雄安新區先行先試的基於北鬥的輸電線路無人機自主巡檢作業,江蘇開山島上投運的首座海島電力北鬥地面基站,是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數字新基建」建設的縮影。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數字新基建」十大重點建設任務聚焦大數據中心、工業網際網路、5G、人工智慧、電力北鬥應用等「新基建」領域,以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為重點,帶動上下遊企業共同發展,2020年總體投資約247億元,預計拉動社會投資約1000億元。
  •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核心部件成了,這個暴漲板塊有肉吃
    日前,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順利升空,標誌著北鬥全球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提前半年全面完成。這是由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將為全球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
  • 專訪丨九天微星創始人謝濤:納入新基建是衛星網際網路分水嶺,行業...
    相比衛星網際網路,衛星物聯網不需要等到實時覆蓋再啟動商業運營,投資量級也會降低至少十倍以上。而現實證明,我們也走出了一條從衛星物聯網到衛星網際網路跨越的路徑。隨著衛星網際網路被納入新基建,我們衛星網際網路的建設速度也在提速,也從創業者成為新基建的參與者,最初夢想的實現路徑也變得更加清晰。
  • 中國衛通擬募33億實施衛星建設項目 拓展衛星服務範圍向綜合信息...
    三個項目完成後,公司將擁有18顆商用通信廣播衛星。上述募投項目將幫助公司順利完成新舊衛星的接替任務,同時進一步拓展衛星空間段資源,滿足大容量寬帶衛星通信市場發展需求,有利於公司向綜合信息服務轉型發展戰略目標的實現。擬定增募資不超過33億元中國衛通主營業務為衛星空間段運營及綜合信息服務等相關應用服務。
  • 北鬥星通15名股東套現14億 分紅僅是募資的6%誰在偷笑?
    來源:投資者網作者:謝瑩潔北京北鬥星通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北鬥星通」,002151.SZ)實控人周儒欣曾為公司畫下這樣的藍圖:「北鬥星通未來形成一個大體量的汽車電子板塊,以及若干隱形軍。預計到2020年整個公司營收達到100億。」
  • 寫在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完成之際:體現中國智慧
    特別是用導航衛星「發簡訊」的短報文服務,則是國外其他任何一個衛星導航系統都不具備的中國北鬥特色。「北鬥一號系統的建成並投入使用,首先解決了我們國家有沒有的問題。」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楊長風說,兼具導航定位和短報文通信的通導融合模式,是我國對世界衛星導航領域的重要貢獻,充分體現了中國人的智慧。
  • 北鬥星通2019年年報:營業收入29.87億元,同比下降2.10%
    北鬥星通發布2019年年度報告。北鬥星通表示,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下降主要原因為公司結合實際經營情況及宏觀環境、行業政策、客戶需求的變化,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8號-資產減值》及相關會計政策規定,資產減值7.08億元,影響歸母淨利潤-6.28億元。另外公司研發支出費用化同比增加0.78億元,增長54.53%。報告期內,北鬥星通主營業務未發生重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