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青浦提出要打造「上海之門」,這是一扇什麼樣的門?

2021-01-09 澎湃新聞

東聯大虹橋、西接蘇浙兩省的上海市青浦區,是上海對內對外開放的樞紐門戶。青浦區供圖9月18日,上海召開「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新聞發布會,介紹青浦區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的推進情況,回答記者提問。問:青浦提出要打造「上海之門」,這是一扇什麼樣的門,有什麼具體內涵?

青浦區委書記趙惠琴:「上海之門」具體有三大內涵。

一是城市品牌新形象。展示上海發展和示範區建設的成就和形象,主要包括通達包容的開放之門、活力無限的創新之門、追求卓越的服務之門、精緻厚重的文化之門。

二是門戶樞紐新功能。積極承載「四大功能」,提升資源配置的能力和水平。特別是在示範區建設的大框架下,共同打造長三角國際貿易龍頭區、協同創新核心區、鄉村振興先行區、江南文化示範區、社會治理樣板區。

三是全面跨越新決心。通過「上海之門」的打造,努力把青浦建設成為上海對外服務的門戶城市、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示範城市和面向全球的國際城市。

「上海之門」的提出,與國家戰略緊密相關。進博會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兩大國家戰略本質上是通過高水平的對內對外開放,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目標。總體上我們按照服務國家戰略的要求來落實,出發點是代表上海引領一體化示範區建設以及參與對內對外兩個開放門戶的建設。藉助大虹橋,打開面向世界的開放扇面,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藉助長三角,打開面向國內的開放扇面,服務國民經濟大循環。

問:近年來,青浦在改善民生方面做了不少讓老百姓有實實在在獲得感的事,能不能講幾個讓你感觸深的事?

青浦區委書記趙惠琴:這些年青浦在為老百姓創造高品質生活上作了很多努力,包括教育、衛生、交通、住房等很多方面,其中我感觸最深的有兩件事。

一個是軌道交通17號線。青浦人民翹首以盼了近20年,終於在2017年底正式運營通車。總投資150多億元,全長35.3千米;共有13座車站。今後這條線路還將進一步延伸,成為上海聯動服務長三角的一條重要交通線。

另一個是環城水系公園。環城水系公園內外圈全長43公裡,有3000畝濱水開放空間,35處休閒運動健身場地,18座碼頭。我們打造環城水系公園,秉持了「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把生態環境轉化為發展環境」的理念。總體上有三點考慮。

一是提升城市空間品質。環城水系公園沿澱浦河、油墩港、上達河和西大盈港四條骨幹河道建設,勾勒出了青浦新城核心區的輪廓,不僅是一道美麗的城市風景線,而且有機嵌入了一系列公共活動功能,形成了商業購物、生活服務、歷史街區、古典園林、休閒娛樂為一體的公共步行街巷,使群眾更便捷地享受到城市的品質空間。

二是改善群眾宜居環境。我們堅持還水於民、還綠於民,兩岸至少退出河道藍線15米、規劃綠線50米,為群眾提供了許多休憩休閒的空間,打造了群眾喜聞樂見的生活秀帶,讓他們走得近水、看得見綠。在建設過程中,我們疊加了城中村和老舊小區改造、產城融合、土地收儲等工作,完成了42家企業和240戶居民的動遷。公園沿線經過60多個居民小區,這些居民是最大的受益者。特別值得驕傲的是,我們實現了「把動遷安置房打造為城市景觀房」的承諾。

三是彰顯獨特江南文化。江南文化最大的特點就是枕水而居。我們在公園建設中充分把握了水與人和諧共生的關係,讓水的特色貫穿於人的居住和活動中。我們在原有的城市肌理下進行有機改造,使河邊老街、老屋煥發出新的活力,重新規劃和改造工業遺存、景觀遺蹟,串聯起周邊的崧澤遺址公園、南菁園、古塔公園等8處公園資源。特別是水城門、青溪知道書院、上善廣場等網紅打卡點,成為我們留住江南記憶的地標,非常歡迎各位記者和市民朋友們前來參觀和遊玩。

問: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是國家戰略,涉及三級八方,青浦在推進這個國家任務的過程中,有什麼機制上的創新?

青浦區區域發展辦主任薛鋒:為了全面貫徹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青浦區緊緊抓住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的建設機遇,通過機制創新來推動工作開展,主要有以下五點:

一是通過加強頂層設計來加強服務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青浦區在2018年底出臺了《關於青浦區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若干意見》,2019年初成立青浦區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重要講話精神領導小組,來實質性地推動相關工作。

二是通過設立專門機構來落實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2019年初青浦區在機構改革中因地制宜設立區域發展辦公室,全市獨有,充分體現了青浦區委、區政府對服務保障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的重視。目前,區域辦是青浦區政府唯一在示範區先行啟動區辦公的政府組成部門,全方位對接示範區執委會,在現場踏勘、研究討論、項目推進、媒體宣傳和重大活動舉辦等方面共同與示範區和吳江、嘉善兩地開展工作。

三是通過黨建引領來推動示範區建設。比如,青吳嘉三地通過共同舉辦慶祝建黨活動等形式,堅持黨建引領,不斷深化各領域共建共享,從「四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奮力推動示範區高質量一體化建設。去年在青浦區舉辦,今年是在吳江區舉辦。

四是通過加強人才培養來保障國家戰略的落實。今年6月8日,青浦區召開2020年人才大會,大會以「青峰聚英才 共創新未來」為主題,站在新起點上謀劃青浦區人才發展,吹響廣開進賢之路的集結號,向國內外英才發出誠摯邀請,為實現全面跨越式高質量發展強本賦能。近期,青浦區面向兩區一縣幹部推出「示範區大課堂」,總共6周,通過開設高端課程,全方位改善幹部隊伍的戰略視野、知識結構和能力儲備。

五是通過統籌發展的方式,在行政區內實現從鎮域經濟向區域經濟轉變。青浦區一城兩翼的布局,三大板塊各有特點,承載著兩大國家戰略。目前,我們已經實現了青東五鎮聯動發展並開展了青東辦的實體化辦公。近期,青浦區成立了青西三鎮協同發展領導小組並召開了第一次全體會議,開啟了青西三鎮協同發展的工作,這樣有利於更好地整合各類資源,實現更高質量發展。

問:這些年有不少優質項目、知名企業落子青浦,上個月,媒體報導54個總投資超過340億元的項目在青浦工業園區集中簽約,想問問園區負責人,下一步有什麼新打算?

青浦工業園區董事長陳曉榮答:我們園區經過25年的發展,目前已經形成了比較深厚的產業基礎和產業集群,發展成「百億級稅收、千億級產值」的一個產業園區。在兩大國家戰略的加持下,如何進一步實現園區跨越式高質量發展,我們將在現有的產業基礎上,在「四個+」上下功夫。

一是「特色+」。我們將以今年引進的中石化氫能(上海)總部項目為契機,重點布局打造「氫能特色產業園」,向「綠色」要效率、向「生態」要效益。加快加氫站等基礎設施建設,導入一批氫能製備、儲運、裝備製造及氫能規模化應用等上下遊產業鏈,為青浦區內「三通一達」等物流企業率先提供氫能運輸車。以及致力推動氫能技術研發,在未來為企業、商辦、住宅等提供氫能綜合解決方案,打造綠色低碳、循環利用的氫能經濟生態圈,助力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

二是「技術+」。重點引進5G、雲計算、大數據、工業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加速布局新基建,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8月18日,54個總投資逾340億元的重大項目在我們園區集中簽約、集中開工,主要涵蓋了以優刻得、大美時代、蘇文電能為代表的新基建項目,以啟迪、百中物聯等代表的人工智慧產業,以及一批生物醫藥、高端製造、新材料、跨境電商等重點產業領域優質項目。這些項目的落地,為園區的高質量發展注入「硬核」新動能。

三是「功能+」。促進園區產業功能和生活功能融合發展,加快產業園區向產城一體、生態文明的產業社區轉型。我們在緊臨主城區北側規劃了約3828畝的「產城融合示範區」,將引進集聚智能製造、晶片半導體、科技金融、前沿醫療特色產業以及高等教育等五大核心產業,打造集聚科技創新、金融創新和人才創新的長三角動力谷,促進先進位造業和現代生產性服務業兩業融合,打造「有顏值、有文化、有溫度、宜居宜業」的高品質產業社區。

四是「服務+」。我們會同區有關部門,聯動園區屬地街鎮,創新一體化聯動治理的經濟治理新模式,推動園區成為全市首個以開發區身份出現的我區第12個城運管理網格平臺,實現「一網通辦」,園區企業事務辦理足不出園,輕鬆辦結。同時,對接企業上下遊產業,推動企企互動、協同發展,加速園區企業內部小循環。在疫情期間,實現了企業產業鏈全部或部分閉環。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高品質生活、「上海之門」、體制創新……今天的發布會聚焦青浦的...
    展示城市品牌新形象,承載門戶樞紐新功能Q解放日報(上觀新聞):這幾年咱們青浦有個新的概念提法,上海之門,這是一扇怎樣的門?內涵是什麼?A趙惠琴:近年來,青浦發生了三大轉變:一是從上海之源走向上海之門,二是從遠郊農村走向城市副中心,三是從追趕發展走向跨越發展。
  • 用國潮打開一扇長三角文化之門
    12日,首屆江南國潮節在青浦極富江南水鄉園林特色的大觀園裡舉行。古戲臺上,越劇、崑曲、滬劇、淮劇、黃梅戲、評彈……長三角代表劇種的戲曲名家薈聚;大觀樓前,二十多家老字號與非遺輪番展現時尚國潮魅力,滬蘇浙皖文化交匯,傳承與創新交融,在青浦這塊有著七千年歷史的土地上共同推開了一扇文化之門。「看江山在望中,一團簫管香風送。」
  • 新民印象·目擊|青浦:上海之門 風生「水」起
    俯瞰青溪園,環城水系步行系統將萬壽塔與青浦老城、商業空間三個地塊串聯起來 新民晚報記者 孫中欽/攝(下同)青浦,因水而生,依水而建。澱浦河南岸,東大盈港西岸的青溪園內,矗立了近300年的萬壽塔,靜靜地見證著青浦從「上海之源」到「上海之門」的歷史變遷。
  • 青浦:上海之門,風生水起~
    讓我們一起跟著新民晚報看看「美出圈」的青浦環城水系~青浦,因水而生,依水而建。澱浦河南岸、東大盈港西岸的青溪園內,矗立了近300年的萬壽塔,靜靜地見證著青浦從「上海之源」到「上海之門」的歷史變遷。近年來,青浦風生水起,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進博會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兩大國家戰略相繼落地,青東迎來了產業轉型發展的契機,青西也在萬眾關注下探索著生態和經濟共贏的發展之路。而對於生活在青浦的市民來說,不論是生態的保護還是產業的發展,宜居才是城市發展帶給他們的最大獲得感。
  • 青浦海克斯康項目正式啟動 「雙智」戰略助力上海之門
    青浦海克斯康項目正式啟動 「雙智」戰略助力上海之門 2020-03-25 14: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當「上海之門」和「上海符號」遇到「東海之門」,會發生什麼化學...
    新民晚報訊 (記者 孫雲)當「上海之門」和「上海符號」遇到「東海之門」,會發生什麼化學反應?青浦區是上海唯一與浙江、江蘇兩省接壤的市轄區,是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示範區先行啟動區之一,是「上海之門」。擁有「山海水城」「和合聖地」「製造之都」三張名片的台州則被譽為「東海之門」,不僅擁有得天獨厚的人文自然環境,更擁有21個百億級產業集群,以58家上市企業的總數在全國地市級城市中排名第四,昨天上午,又有兩家企業在上交所上市。
  • 「東中西」組團打造「上海之門」 軌交17號線將延伸到金澤
    到2022年,青東地區稅收總量佔全區比重力爭不低於40%,單位產業用地效益比2019年力爭提升50%,同時力爭培育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不少於2個、百億級產業平臺不少於8個。青浦區還正在推進新城融合發展戰略和青西協同發展戰略。青浦新城是地區行政文化中心,擔負著「聯動兩翼、率先崛起」的使命。
  • 這是一扇什麼樣的門(圖)
    我說過給現代的人類開一扇大門。」隨著時間的檢閱,這扇門年年醜聞不斷。2016年這扇門再爆醜聞。  有錢就行,不問出處  這扇門的左邊貼著「救度世人」,右邊貼著「貪官也度」。想進這扇門有錢就行,不問出處。
  • 首屆江南國潮節在上海青浦舉辦,長三角代表劇種輪番上演
    12月12日,首屆江南國潮節在青浦極富江南水鄉園林特色的大觀園裡舉行。在古戲臺上,越劇、崑曲、滬劇、淮劇、黃梅戲、評彈等長三角代表劇種輪番上演。江南國潮節,長三角老字號喬家柵、上海制皂、童涵春堂、美加淨、老廟黃金、馬利畫材、採芝齋、東陽酒業、玉德青瓷、張萃豐、知味觀、朱府銅藝……紛紛帶著他們的時尚新產品、聯名潮款來到現場。
  • 一扇消防門引發的「羅生門」
    一扇消防門引發的「羅生門」 2020-12-17 16: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青浦:能級「躍遷」,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隨著上海城市功能布局的調整、交通樞紐設施的建設以及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深化,「十三五」是青浦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青浦歷來被視作「上海之源」,2017年底的務虛會上,區領導豪情滿懷地提出:「要用發展的眼光打造青浦『上海之門』的形象。」「上海之源」和「上海之門」,一字之差卻大不相同。
  • 品區·五年|青浦:能級「躍遷」,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隨著上海城市功能布局的調整、交通樞紐設施的建設以及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深化,「十三五」是青浦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青浦歷來被視作「上海之源」,2017年底的務虛會上,區領導豪情滿懷地提出:「要用發展的眼光打造青浦『上海之門』的形象。」 「上海之源」和「上海之門」,一字之差卻大不相同。
  • 「上觀」品區青浦:能級「躍遷」,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隨著上海城市功能布局的調整、交通樞紐設施的建設以及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深化,「十三五」是青浦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青浦歷來被視作「上海之源」,2017年底的務虛會上,區領導豪情滿懷地提出:「要用發展的眼光打造青浦『上海之門』的形象。」「上海之源」和「上海之門」,一字之差卻大不相同。
  • 2020年青浦區龍舟公開賽即將開賽 9月26日相約青浦水城門
    龍舟競渡、百舸爭流萬眾期待的龍舟賽終於要和大家見面啦!上海市第一屆農民體育健身活動周農民龍舟比賽暨2020年青浦區龍舟公開賽9月26日在青浦水城門河域隆重舉行!共有來自上海市區涉農單位、青浦區各鄉鎮、街道、基層和直屬機關單位的35支龍舟隊伍,百名運動員攜手角逐這次比賽。為保證比賽公平公正的召開,我們邀請了國際級、國家級、眾多一級裁判及輔助裁判員參與。青浦作為中國龍舟之鄉,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矗一年一度的龍舟賽事已經成為市民不可或缺的「文化食糧」。
  • 上海北郊未來產業園開啟上海「北大門」!打造長三角產融示範區~
    上海北郊未來產業園開啟上海「北大門」!園區導入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優勢產業,帶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打造科創企業集聚基地及產業發展高地。上海北郊未來產業園效果圖雙城戰略寶山區以「國際郵輪之城、智能智造之城」的雙城戰略為核心,打造千億級智能製造產業集群,建設更具活力的智能智造之城。上海北郊未來產業園地處寶山的北大門,具有優越的地理區位優勢 。
  • 環意RIDE LIKE A PRO 長三角公開賽上海青浦盛大開幕
    賽事以專業的賽道設計、優質的電視轉播、完善的賽事組織、豐富的嘉年華活動,全方位打造兩天的國際品牌賽事及騎行嘉年華。本次賽事由中國自行車運動協會、上海市體育局和青浦區人民政府主辦,由青浦區體育局、上海澱山湖新城發展有限公司和上海巍美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承辦。
  • 上海部分公交車駕駛室安裝了防護門
    > 上海部分公交車的駕駛座最近升級了——圍擋變成了一道高1.8米、防爆鋼化玻璃材質的防護門,司機可從駕駛室反鎖。
  • 上海青浦奧特萊斯運營方式及租金揭秘
    整個現代服務業集聚區規劃面積4平方公裡;廣場所處交通位置十分優越,大大方便了本市及江浙兩省高端消費者前來購物遊玩,來往非常便利。廣場四周雲集青少年活動中心、各類高級會所,以及近萬幢融度假、居住、智能化為一體的高品質別墅和一批高檔居住小區。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與明顯的區位優勢為上海奧特萊斯品牌直銷廣場的存在與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 青浦,憑什麼主宰上海?
    文/樓市青浦  前幾天我們發布了一條關於青浦未來解讀的文章,全網閱讀量迅速破10w+,在各個平臺上引發了強烈的討論。上海未來十年,看青浦  關於未來上海十年看哪裡,是松江、閔行還是最近炒的火熱的臨港,網友都憤憤不已。
  • 述評|叩響上海未來之門
    標題都很長,看起來挺吃力,但懂的人一下子就能抓住重點:未來五年,上海怎樣發展;五年之後再十年,上海會變成什麼模樣,答案都在其中。 這兩份文件可以說相輔相成,是目標與方法論的關係,不僅定下了上海「十四五」發展新目標新願景,也明確了實現目標的新路徑。面向未來,上海正朝著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