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十一屆上海市委十次全會在世博中心召開。
十一屆上海市委十次全會昨天召開。孫中欽 攝
生活在這個城市裡的大多數人,可能並沒有意識到這個會議對於上海意味著什麼。當天,登上微博熱搜的是「楊超越落戶上海」。
作為流量明星,楊超越被納入臨港新片區特殊人才引進名單,有爭議是可以預見的。此前,「口紅一哥」李佳琦作為特殊人才落戶崇明,也曾同樣引發熱議。撇開這些爭論不談,作為各自領域的佼佼者,楊超越和李佳琦選擇上海發展事業,本身就是一個強烈信號,折射出這座城市強大的吸引力。
對於年輕人來說,這種吸引力,肯定不只源於上海的現在,更多的是對上海未來充滿信心與期待。
臨港踏浪。孫中欽 攝
一座城市的未來,一城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其實都包含在這座城市的規劃設計之中。昨天的市委全會,審議通過了兩份綱領性文件:《中共上海市委關於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上重要講話精神的決定》和《中共上海市委關於制定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標題都很長,看起來挺吃力,但懂的人一下子就能抓住重點:未來五年,上海怎樣發展;五年之後再十年,上海會變成什麼模樣,答案都在其中。
這兩份文件可以說相輔相成,是目標與方法論的關係,不僅定下了上海「十四五」發展新目標新願景,也明確了實現目標的新路徑。面向未來,上海正朝著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邁進。黨中央對上海發展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連續4年親臨上海,不斷對上海發展賦予新使命、寄予新期望,尤其是前不久他在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上深情勉勵:上海一定能創造出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蹟,一定能展現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氣象。可以說是寄望深深,囑託殷殷。
浦東陸家嘴航拍。徐程 攝
昨天,與會的市委委員和列席代表們在談到如何謀劃和推動上海「十四五」發展時,討論十分熱烈,大家在結合各自領域提出個性化建言的同時,有一個觀點高度統一:必須始終以習近平總書記對上海工作的重要指示為根本指引,始終胸懷「兩個大局」、堅持「四個放在」,才能在新徵程上奮力創造新時代上海發展新奇蹟。
一份《決定》,一份《建議》,叩響了上海未來發展之門。尤其是後者,經歷了廣泛發揚民主、開門問策、集思廣益的過程,吸取了各方意見,先後十易其稿,才形成提交全會審議的討論稿,確保了上海未來的發展,上海人民始終最有發言權。值得一提的是,《建議》的附件中,還有一份「名詞解釋」,羅列了與上海未來相關的17個「專有名詞」。其中,有我們耳熟能詳的「五個中心」「四大品牌」「老小舊遠」「三大任務、一大平臺」,也有「五個重要」「三全育人」「城市家具」等不太熟悉的詞句。
從這些名詞中,我們不難窺見,上海未來的發展,既有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構築戰略優勢,實現更深層次改革、更高水平開放等宏篇敘事,也有對幼有善育、學有優教、勞有厚得、病有良醫、老有頤養、住有宜居、弱有眾扶的具體安排。這是一座人民城市必須具備的雄心與暖心,也是中國共產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初心使命的具體體現。
上海推行小學生校內課後延時服務。孫中欽 攝
展望未來,上海到2035年將基本建成令人嚮往的創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態之城,基本建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和充分體現中國特色、時代特徵、上海特點的人民城市……這一切,令人神往,更催人奮進。
正如市委書記李強所言,奇蹟不會從天降,美好未來靠奮鬥,上海乾部群眾唯有胸懷大局、服務全局、開闢新局,才能用識變之智、應變之方、求變之勇,找到破解之道,拿出管用之策,取得發展之效。
新民眼工作室潘高峰
編輯 | 黃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