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塔:浪漫之地,見證人類的弱小與孤獨讀書會:《燈塔之書》,世界著名燈塔解密
蘇格蘭以東海域的貝爾礁自古就對途經船舶有著致命威脅。1804年1月,英國皇家海軍「約克」號(HMS York)戰艦在此觸礁沉沒,艦上491人無一生還。
被工程師羅伯特·史蒂文森描述為「史上罕見的奪命災難」1的這次沉船事故讓民眾解開了錢袋子,為史蒂文森工程師提供了建造著名的貝爾燈塔(1811年啟用)所需的資金。
近一個世紀後的1896年6月,「德拉蒙德城堡」號(Drummond Castle)蒸汽船在法國西北部的韋桑島(Ushant)海域沉沒,242名船員和乘客喪生,推動了朱芒燈塔(La Jument light,1911)的建造。
這是法國最偉大的燈塔之一,它建在一座離岸礁石上,距離海岸300米,前後花了7年時間才竣工。
在礁石上建燈塔的起因往往是一場海難。一些沉船事故造成了如此慘重的物資和人員損失,以致民眾意見頗大,迫使當局探求在那些因極端風浪條件而貌似不可能開工的地點建造燈塔的可能性。
長久以來,遍布於世界各地懸崖、島嶼、礁石上的燈塔,被冠以「孤獨」「光明」「神秘」等諸多標籤,總是令人不免充滿好奇與嚮往。而每一座燈塔,都可以說是一部不應被忽視的歷史。
燈塔一直都是浪漫之地。即使是崇尚大自然的人,也從來不會反對矗立在偏遠的懸崖上或僻靜的海灣中的這些孤獨的哨兵出現在他們的視野中。
燈塔並非印證了人類可以凌駕於自然之上,相反,它們喚起了人類在面對驚濤駭浪和狂風暴雨時的弱小與孤獨。
燈塔的這種從容直面逆境的無畏形象也正是建造礁石燈塔的故事長久以來魅力不減的原因。
這些建於離岸小島或飽經海浪衝刷的礁石之上的高聳結構,其建造過程就是一場實力懸殊的搏鬥——人類與遠非自己所能控制的力量抗爭,最終依靠奇蹟般的堅韌和毅力取得了勝利。
每一座燈塔,都是一部不應被忽視的歷史。世界第一座燈塔建於何時?為何燈塔照明技術屢陷瓶頸?令人談之色變的埃迪斯通礁石上究竟發生了什麼?無數燈塔又因何同一時間集體「消失」?……
中國畫報出版社特別引進與製作的《燈塔之書》是國內首部全面介紹燈塔歷史之作,全面收錄了100餘座世界著名燈塔鮮為人知的真實歷史檔案、400餘幅從未公開的設計手稿與照片。請跟隨燈塔建造者與守塔人的一手記錄,深入燈塔背後,揭開真相。
無論你是對燈塔著迷的「狂熱粉絲」,還是對人類探索海洋文明的歷程充滿興趣的「好奇寶寶」,抑或是對燈塔建造技術表示「費解」的「學院派」,都不可錯過這本歷史與科普相結合的好書!
作者R.G.格蘭特是一位歷史學家,也是一位作家。他已出版《海戰3000年》(Battle at Sea: 3,000 Years of Naval Warfare)、《1848:革命之年》(1848: Year of Revolution)、《飛行:百年航空史》(Flight: 100 Years of Aviation)等多部著作。他還是英國獨立電視臺《影像中的二十世紀史》欄目(ITV Visual History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的重要撰稿人。目前在倫敦定居。
如果你對此書感興趣,點擊以下連結可以購買:
《每日電訊報》:這些孤獨的燈塔遠遠望著大海,它們存在的意義遠遠超越了它們的實用功能;它們更是人類耐力、努力和創造力的裡程碑。
《國際舟船》雜誌:R.G.格蘭特以毫不費力的講故事的方式,把燈塔的歷史帶到了所有人的生活中……這本綜合性的書恰如其分地體現了燈塔的浪漫魅力。
《泰晤士報》:引人入勝……燈塔這一美好的事物。這本書有400多張精緻的插圖,與它的文字很相配……是一本值得反覆翻閱的書。
#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