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塔:浪漫之地,見證人類的弱小與孤獨

2020-12-22 肅竹時空

燈塔:浪漫之地,見證人類的弱小與孤獨讀書會:《燈塔之書》,世界著名燈塔解密

蘇格蘭以東海域的貝爾礁自古就對途經船舶有著致命威脅。1804年1月,英國皇家海軍「約克」號(HMS York)戰艦在此觸礁沉沒,艦上491人無一生還。

被工程師羅伯特·史蒂文森描述為「史上罕見的奪命災難」1的這次沉船事故讓民眾解開了錢袋子,為史蒂文森工程師提供了建造著名的貝爾燈塔(1811年啟用)所需的資金。

近一個世紀後的1896年6月,「德拉蒙德城堡」號(Drummond Castle)蒸汽船在法國西北部的韋桑島(Ushant)海域沉沒,242名船員和乘客喪生,推動了朱芒燈塔(La Jument light,1911)的建造。

這是法國最偉大的燈塔之一,它建在一座離岸礁石上,距離海岸300米,前後花了7年時間才竣工。

在礁石上建燈塔的起因往往是一場海難。一些沉船事故造成了如此慘重的物資和人員損失,以致民眾意見頗大,迫使當局探求在那些因極端風浪條件而貌似不可能開工的地點建造燈塔的可能性。

長久以來,遍布於世界各地懸崖、島嶼、礁石上的燈塔,被冠以「孤獨」「光明」「神秘」等諸多標籤,總是令人不免充滿好奇與嚮往。而每一座燈塔,都可以說是一部不應被忽視的歷史。

燈塔一直都是浪漫之地。即使是崇尚大自然的人,也從來不會反對矗立在偏遠的懸崖上或僻靜的海灣中的這些孤獨的哨兵出現在他們的視野中。

燈塔並非印證了人類可以凌駕於自然之上,相反,它們喚起了人類在面對驚濤駭浪和狂風暴雨時的弱小與孤獨。

燈塔的這種從容直面逆境的無畏形象也正是建造礁石燈塔的故事長久以來魅力不減的原因。

這些建於離岸小島或飽經海浪衝刷的礁石之上的高聳結構,其建造過程就是一場實力懸殊的搏鬥——人類與遠非自己所能控制的力量抗爭,最終依靠奇蹟般的堅韌和毅力取得了勝利。

每一座燈塔,都是一部不應被忽視的歷史。世界第一座燈塔建於何時?為何燈塔照明技術屢陷瓶頸?令人談之色變的埃迪斯通礁石上究竟發生了什麼?無數燈塔又因何同一時間集體「消失」?……

中國畫報出版社特別引進與製作的《燈塔之書》是國內首部全面介紹燈塔歷史之作,全面收錄了100餘座世界著名燈塔鮮為人知的真實歷史檔案、400餘幅從未公開的設計手稿與照片。請跟隨燈塔建造者與守塔人的一手記錄,深入燈塔背後,揭開真相。

無論你是對燈塔著迷的「狂熱粉絲」,還是對人類探索海洋文明的歷程充滿興趣的「好奇寶寶」,抑或是對燈塔建造技術表示「費解」的「學院派」,都不可錯過這本歷史與科普相結合的好書!

作者R.G.格蘭特是一位歷史學家,也是一位作家。他已出版《海戰3000年》(Battle at Sea: 3,000 Years of Naval Warfare)、《1848:革命之年》(1848: Year of Revolution)、《飛行:百年航空史》(Flight: 100 Years of Aviation)等多部著作。他還是英國獨立電視臺《影像中的二十世紀史》欄目(ITV Visual History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的重要撰稿人。目前在倫敦定居。

如果你對此書感興趣,點擊以下連結可以購買:

《每日電訊報》:這些孤獨的燈塔遠遠望著大海,它們存在的意義遠遠超越了它們的實用功能;它們更是人類耐力、努力和創造力的裡程碑。

《國際舟船》雜誌:R.G.格蘭特以毫不費力的講故事的方式,把燈塔的歷史帶到了所有人的生活中……這本綜合性的書恰如其分地體現了燈塔的浪漫魅力。

《泰晤士報》:引人入勝……燈塔這一美好的事物。這本書有400多張精緻的插圖,與它的文字很相配……是一本值得反覆翻閱的書。

#讀書#

相關焦點

  • 作為人類海洋文明重要見證的燈塔,經歷了怎樣的歷史?
    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說,象徵著「光明」與「希望」的燈塔,似乎只活在塵封的歷史和過往的故事之中——那些遍布於世界各地懸崖、島嶼、礁石上的燈塔,要麼形隻影單,也不再於黑夜中亮起,成為了一堆浪漫的廢墟;要麼與城堡和修道院一樣,成為不求使用的歷史景觀。世界第一座燈塔建於何時?為何燈塔照明技術屢陷瓶頸?
  • 堪稱上海最浪漫工作地!大海、小島、燈塔……有人守島32年,幹的全...
    大海、小島、燈塔,光是這幾個不加任何修飾的名詞放在一起,就足以讓人聯想出一幅浪漫的圖景:每天,迎著來自太平洋的第一縷晨光,看海浪拍岸、百舸千帆;夜晚,燈塔閃爍、指引方向,靜默無言……很少會有人把這樣的場景與繁華忙碌的大上海聯繫起來,但它確實與這座城市息息相關。
  • 東極島的孤獨之旅|環島|東極島|廟子湖島|東極鎮|燈塔
    隨著海水由黃變綠再變藍,輪船緩緩靠近東極島領土——廟子湖島這裡是東極鎮政府所在地,也是電影《後悔無期》的取景地,有網紅燈塔和「自由男神」財伯公雕像;這裡是戰士第二故鄉但是進村的小路很漂亮,兩旁開滿了野生的水蘿蔔花,在午後的陽光下充滿了浪漫氣息。路旁的水蘿蔔花紮營的地方在離碼頭的最遠端,也是另一個老村子所在地,這裡有絕佳的風景。巨大的礁石奇形怪狀,西邊落日,東邊日出,盡收眼底。
  • 地外文明暴露了?NASA曾發現三眼月球人,人類或不再孤獨!
    地外文明暴露了?NASA曾發現三眼月球人,人類或不再孤獨!古人對月亮懷著一種不一樣的情愫,多少文人墨客藉助月亮訴說相思之情,將自己的情感全部寄託於月亮中,它被人類寄予太多的希望,直到現在,月球也成為人類有史以來登陸的第1顆星球,足以見證月球對人類的意義非同尋常。在科技力量的幫助下,各個國家將航天事業放在了第1位,它成為重中之重,大力進軍航天領域,是每個國家的一大目標。
  • 在舟山這處「小聖託裡尼」,與「遠東第一燈塔」不期而遇
    島上一盞高聳的燈塔,是代代島民對生活的寄託,也是旅友心頭的一處羈絆。花鳥島燈塔聖託裡尼很遠,但花鳥島很近,行走在藍白色相間的小漁村,仿佛已到了愛琴海畔 ...一直追尋到花鳥島的西北端,你會和這座標誌性的燈塔不期而遇。
  • 豆瓣8.5《心房客》:法式浪漫下的孤獨,既細膩又溫情
    提起法語電影,似乎總是籠罩著一層浪漫的玫瑰色,由薩米埃爾·本謝特裡執導的《心房客》則是浪漫的孤獨,十分文藝和溫情,這部電影獲得第41屆法國凱撒電影獎最佳改編劇本提名。故事圍繞著法國一個破舊公寓進行,在這個公寓裡住著形形色色的人,也充斥著形形色色的孤獨。
  • 孤獨的靈魂,總是在無盡的黑夜飄蕩,只有希望和愛的燈塔照亮前方
    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是孤獨的,每個人都在感受孤獨。有的人愛上了孤獨,有的人習慣了孤獨,有的人卻在孤獨的海洋沉沒。人們都說成年人的世界從借錢開始崩潰,而心裡的崩潰,卻不去靈魂的孤獨。交友軟體層出不窮,似乎我們可以和很多人聊天,很多人訴說,可在那突然的一瞬間,突如其來的一時間,我們總會感覺到孤獨。我曾看到過一句話:唯孤獨永恆—《百年孤獨》。這句話囊括了人們簡單的一生,孤獨是永恆的,我們只有習慣孤獨,向著希望和愛的燈塔慢慢前進。
  • 看過了丹麥燈塔,我相信世界會好的
    ��Photo:giphy.com船舶,把大海分裂的陸地連接起來,燈塔,給人類光明的前程指明方向。如今,由於現代科技的出現,燈塔很大意義上已經被電子導航系統所取代。但人們賦予燈塔的偉大意義卻依然屹立不倒,它們不僅是人類大航海時代的紀念碑,更成為了人類永遠記憶中的希望指向標。▽丹麥Grisetå Odde燈塔Photo:ins@govisitdenmark巴金說:「孤寂的海上燈塔挽救了許多船隻的沉沒。」
  • 《燈塔蟹》:隱藏在貪婪面具下的人類,對自然索取也在消耗著自己
    明明知道自然的重要性,但有多少人在利益面前放棄了這一約定,貪婪地索取自然留給我們最後的恩賜,造成了不可逆轉的局面。隱藏在貪婪面具下的人類,對自然索取也在消耗著自己。一隻喜歡收集帆船的燈塔蟹通過怎樣的故事闡述人與自然的關係?隱藏在黑暗神話下的北海巨妖又給我們帶來了怎樣的溫馨?如果你正好閒暇無事可以看一下《燈塔蟹》這部短片動畫電影,了解故事中所蘊含的哲理。
  • 探索現代人內在情感和精神困境的「燈塔」
    廣州日報訊(記者 孫珺)近日,歐洲著名漫畫詩人夏布特的著作《燈塔》引進出版。小說講述了:茫茫大海上的一座燈塔裡,住著一位畸形怪人。因為相貌醜陋,他自出生起就被藏在塔中,與世隔絕地生活了五十年。父母留下的舊詞典,是他認識外界的唯一窗口,在每個孤獨的夜晚,點亮他想像中的世界。
  • 陸地與海洋之間的光:全世界最有故事的10座燈塔
    你被電影燈塔美化過嗎?你有沒有看過地球上燈塔旁邊的大海拍照?這座古建築使船有方向感。它給了你什麼?燈塔是誰發明的?誰想到用這種方法來引導船?據說最早的燈塔出現在公元前270年,埃及國王託勒密二世要求人們在埃及法洛斯島東端建造世界上第一座燈塔,以指導船隻進入亞歷山大港的方向。
  • 貓頭鷹和燈塔的故事,離奇的真相之謎
    森林中的寧靜燈塔,孤獨的角落。住著一位沉默的老人,和一隻活了1400歲的毒舌貓頭鷹。我的名字叫巴爾·索萊特,是一名年邁的孤獨旅行者。一個秋日的黃昏,在森林中迷路的我扭傷了腳腕。正在休息時,忽然發現樹下有一個形狀怪異的木雕。出於好奇,我8木雕撿了起來。夜幕降臨的時分,我找到了一座燈塔。
  • 跟隨哈琳的音樂,走進中國《燈塔》人的故事!
    燈塔哈琳作詞:顧城作曲:小光編曲:小光演唱:哈琳攝製組在一年時間裡北上黑瞎子島,南下南沙群島,並沿長江全境拍攝,行程七萬公裡,尋訪了50餘座國內最具代表性的燈塔,將美麗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故事結合在一起,向廣大觀眾介紹了燈塔行業從業者鮮為人知的工作和生活。該紀錄片在騰訊視頻被評委最高等級S級,於7月10日在騰訊視頻上線,並將在中央電視臺播出。
  • 象徵人類最後希望的燈塔,帶給倖存者的卻是不斷的絕望!
    簡單梳理一下本集目前公開的消息,象徵人類最後希望的燈塔,帶給倖存者的卻是不斷的絕望。居住於燈塔的人上了年紀就會被丟出去自生自滅,哪怕是再優秀的人也是如此,就如本集中那位優秀的老教官。女上民有著優秀的基因,上級會強令要求她們和適配優秀基因男性繁衍後代,兩人甚至可能連話都沒說過一句,說得嚴重點這些男性、女性的人權不足,均淪為了繁衍工具。
  • 法國前總統德斯坦說,由於他的逝世,人類思想的一座燈塔熄滅了
    由於毛澤東主席的逝世,人類思想的一座燈塔熄滅了。——-法國前總統吉斯卡爾·德斯坦誠然,這是確切與悲痛的表述。把偉大領袖思想比喻成人類思想的燈塔,這是一個對中國意識存在分歧的西方國家元首的視覺,這定然會讓很多不甚了解偉人的年輕人感到愕然。
  • 尤爾根·克洛普:孤獨的燈塔
    他的足球生涯起步於萊茵黑森足球之鄉,到現在,他已登上了自己職業的巔峰。出處:FAZ+作者:Christian Eichler時間:2019.09.24此譯文由公益翻譯使者之德意志足球熱線翻譯組提供譯者: Giftzwerg, NirvanaZY, Zürich,Rudolf校對:Markus發布:H安妮六年前海因克斯(Jupp Heynckes)成為了首位獲得
  • 孤獨,人類獨有的一道命題;孤獨,並沒有那麼糟
    孤獨,大概是人類特有的一種情緒吧。  除了孤獨這個詞,我們還有孤僻,孤單,孤零零,孤芳自賞等詞,這些「孤」,都與「獨」有關。  在大眾的認知裡,孤獨是不好的。孤獨,意味著不合群,意味著和周圍的人格格不入。所以孤獨,並不為大眾接受。  人類是喜群居的動物。
  • 基辛格剖析:美國為何堅信自己是人類文明的燈塔?
    但不可否認美國能夠屹立於國際之巔,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他們所崇尚的自由功不可沒。 可美國現如今國際影響力趨於沒落、內部矛盾日漸明顯,亦是所謂自由在從中作梗。但是美國人往往只能夠看到自由有利的一面,卻對弊端熟視無睹,其中便可窺見美國人的盲目性。狂妄還是天真?基辛格剖析:美國為何堅信自己是人類文明的燈塔?
  • 澳門系列之東望洋燈塔
    東望洋燈塔(舊稱松山燈塔),是位於中國澳門東望洋山山頂上的燈塔。東望洋燈塔是東望洋炮臺的一部分,是東望洋山有三大名勝古蹟之一。
  • 16個讓這些歷史燈塔出人意料地有趣的故事
    蘇格蘭福斯灣五月島上的燈塔原圖描繪了為明火提供燃料的煤架不列顛群島上的羅馬燈塔遺蹟使研究人員能夠確定,它們通常只不過是一座頂部有火的塔樓,由看守人徹夜不停地燃燒。在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燈塔變得更加複雜,有玻璃窗保護火焰免受風的侵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