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中國武術不能自欺欺人

2021-02-24 墨道天下

本文刊登於FT中文網

近日,一條太極拳師數秒被散打拳擊手擊倒的視頻迅速刷爆朋友圈。一時間,對中國傳統武術的嘲笑和指責之聲讓傳統武術同情者和練習者頗為尷尬。筆者作為一名拿過兩枚廣東省傳統武術錦標賽一等獎的武術愛好者,也自然成為「花架子」的代表。不過,與許多傳統武術愛好者不同的是,筆者從不迷信中國武術的實戰效果。

以筆者所接觸的中國武林來看,大部分的中國傳統武師技擊技能嚴重不足,我們所習練的武術反而更像在一套神秘主義話語包裝下的傳統健身操與傳統哲學的綜合體。

筆者小時候曾經跟過兩位師父學了三年的南拳、洪拳和蔡李佛。一位師父是廣州當地赫赫有名的一位六段武師,另一位是湖南籍的散打拳擊手——也教傳統武術。兩位師父弟子甚眾,每日清晨在廣場上扎馬、走馬、轉馬,之後開始習練各式套路和器械。學的日子久了,便可與師兄弟練對打的套路。在六段的師父那裡,筆者從未見過師父與師兄弟進行過任何的搏擊訓練。那時候師父常說,套路練熟了便自然懂得打了。門派之間的切磋交流也很少「動手」,最多是「講拳」,也就是四隻手比劃,再配合口頭交流。只有極少數相對落後的地區,才會保留著真正比武對拆的傳統。在經濟發達的地區,都市男女細皮嫩肉,都不願受傷。而在散打拳師那的時候,他每天都會讓弟子們帶上拳套和護具進行搏擊訓練。每每那時候,我們都發現傳統武術的所謂招式極難完成。

後來受到一些電影的影響,筆者開始學習「內家拳」。內家拳是一類強調訓練氣息與內部力量整合的武術種類,最有名的便是太極、形意、八卦,這三類也稱「上三拳」,也就是內家拳的集大成者。不過,內家拳也是中國故弄玄虛的神秘主義的重災區。筆者曾經跟隨一位拳師學習了六年的陳氏太極拳,大學時期跟隨另一位拳師習練了五年的楊氏太極拳、程派八卦掌和尚派形意拳。大多數內家拳從根本上是相通的,功夫的練習都需要通過站樁和走樁練習整勁(訓練力量整合),通過套路練習招式和演練功法。功夫練久了,師兄弟之間會通過推手等方式練習聽勁和運勁。

中國武師一般都保守,真正的功夫基本不外傳,只傳給本家人和信任的弟子。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功夫的失傳。內家拳一般分為演法、練法、功法和打法,外人和不受信任的弟子看到的是演法和練法,也就是用於表演的套路和一些組合的動作練習。筆者比較幸運,後來跟隨的武師是大學教授,只要德行尚可的弟子,所知皆傾囊相授。師父功夫極深,即便他單腿站立我們也推不動他,如果我一拳打在他腹部自己卻會被彈開一米。前者是太極的定步功夫,講究的是引勁落空。後者是形意拳的繃勁。不過,等筆者後來偷偷學習了詠春,與師父嘗試自由搏擊時,發現他也很艱難地應對高速變化的力量。

師父的師父也是一名大學教授。有趣的是,雖是名師親傳弟子,他卻從不相信傳統武術那套玄之又玄的理論,反而畢生致力於用人體力學解釋傳統武術。師祖功夫驚人,打擂臺出身的他,身上似乎每個部位都能對人發動攻擊。儘管師父習武二十餘年,每次見到師祖都是三秒鐘便趴地上。師祖的身上,頗有暢銷書《逝去的武林》裡民國武師的風範。不過,筆者沒有親眼見證過師祖的實戰,但他的徒弟們卻是很少進行技擊訓練的,同門或者門派之間的切磋也僅限於推手或散手。

香港TVB曾經拍攝過一套名為《功夫傳奇》的紀錄片,與中央電視臺拍的那些刻意神話中國武術的紀錄片相比,前者基本還原了中國武術的真實面貌。同樣是探尋中國各地各派武術,《功夫傳奇》裡的主角都是各類武術或搏擊的愛好者,他們每一集都會與各派拳師實戰比武。該紀錄片最大的價值就在於還原了中國傳統武術目前整體技擊水平低下的真實面貌。正如一位拳師在紀錄片中坦言:「我們平時很少進行實戰訓練,這樣比武真的很有意義」。這就解釋了,為什麼CCTV裡的傳統武術擂臺上的拳師比武的時候彷如街頭打架,最富有攻擊力的還是雙腿亂蹬,拳頭亂砸。

總體而言,中國武術界的訓練方式基本不習慣加入技擊環節,這就導致了中國武術練習者不知如何搏擊。即便拳師會拆解各個招式的攻防含義,但實際上在臨敵應戰時刻大多數拳師恐怕自己都無法完成一個招式。這也是促使筆者轉向學習詠春拳的根本原因。與八極拳類似,詠春拳的訓練完全圍繞實戰進行,它也是最為接近現代搏擊的武術。詠春拳練習者必須接受大量黏手訓練,這是非常接近於實戰的訓練方式。詠春之所以成為最為風靡全球的中國武術之一,靠的便是其實戰效果。而太極,則靠的是健身效果出眾。

筆者的詠春拳師父系香港著名的拳師,黃淳梁的得意弟子。香港習武之風甚濃,但與內地武術界浮誇風盛行不同的是,香港人很務實,拜師前會了解師父的實戰能力。加之近代以來武館之間常常彼此切磋(踢館),香港武師被迫必須掌握實戰技能方能開館收徒。黃淳梁當年便被武術界稱為「講手王」。著名功夫巨星李小龍的功夫大多系黃淳梁所授,直到生前最後一次切磋,仍不是他師兄的對手,以致於他公開表示想「收回」截拳道。饒是如此,他與泰拳高手交手,依然不敵。

八十年代香港與臺灣武術界曾多次赴泰國交流,每次都鎩羽而歸。相比起剛剛從文革中恢復武術運動的中國大陸,當時香港與臺灣卻處於武術鼎盛時期,因此也集聚了一大批優秀的拳師。面對不敵泰拳,當時的武術界除了感到羞愧,的確泛起一股悲觀的氣氛。這也為中國日後散打運動崛起埋下了伏筆。

雖然中國傳統武術界的技擊水平長期以來飽受質疑,但如果說傳統武術不具備技擊功能則顯然有悖事實了。古代中國由於政府的暴力往往鞭長莫及,在土匪猖獗的地方,社會秩序常常只能依靠宗族建立自衛團體。在這些地方,習武之風自然頗盛。中國所有的傳統武術的誕生必然伴隨著格鬥的意義,即便是太極也不例外。這一點連徐曉冬也承認,他反對的不是太極,而是太極的騙子。

令人遺憾的是,傳統武術的技擊含義一步步喪失。中國鄉土秩序「差序格局」的特點在武術中的表現便是內外有別,數不清的武術在保守的思想觀念驅動下因沒有繼承人而失傳。近代以來火器進入中國對傳統武術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衝擊,民國時期中國武術界的自信心跌入谷底。雖然經歷過一次復興,但在文革中被徹底搗碎。筆者外公曾感慨,他親眼所見許多武術高手在文革期間或死或瘋,挺過來的,大多萬念俱灰。改革開放以後,隨著中國社會發展,治安狀況大大改善,武術原本的格鬥功能也大大地失去了原有的價值。加之中國政府開始大力提倡武術的運動價值而刻意迴避其技擊價值,致使中國傳統武術雖再度復興卻與體操運動並無二致了。

徐曉冬所揭開的,不過是一個刻意被掩蓋的事實罷了。只是他所作所為之所以令中國武術界感到尷尬,是因為長期以來中國武術界某種利益的共謀使得大量並不掌握格鬥技巧和武術真諦的拳師隨著中國傳統文化復興紛紛粉墨登場。他們以傳統文化傳承者自居,卻行欺世盜名謀取私利之實。

某氏太極拳有「四大金剛」的說法,其中一位「金剛」最喜歡表演定步功夫,讓一排人推他。只要學過初中物理就知道一個人推力與一排人的推力大小沒有區別。然而這樣的把戲卻輕易蒙蔽了海外內無數人。這位大師所使用的把戲在中國武術界其實非常普遍。因為中國拳師大多不具備真正的格鬥技能,只能依靠一些力學的技巧、神秘主義哲學、心靈雞湯和幾套武術體操蒙蔽別人。

中國傳統文化中有一套的神秘主義話語體系。這一套話語體系的建立一方面出於中國知識分子對思想體系進行哲學化嘗試的目的,另一方面也迎合了官方試圖用神秘主義話語包裝知識和思想以壟斷知識權力的需求。這套話語體系「玄之又玄」,玄奧難明、抽象模糊的詞語和隱義難窺其背後的真實含義。漢語本身的缺陷——難以精確定義更是加重了這套話語體系的神秘色彩。這套神秘主義話語體系掩蓋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大量的糟粕,因為其本身就是一種糟粕。中國武術,也同樣被這套話語體系一層又一層地包裹著。

基於維護武術群體的私利和榮譽,中國武術界延續了神秘主義話語對中國武術的包裝。近年出現所謂太極大師「隔空發勁」的聳人新聞,便是這一鬧劇的登峰造極。中國武師善於講述一些難以考證的故事,對功夫進行神秘化。儘管有時只是口口相傳,但他們在沒有親眼見證的情況下選擇相信,其實就是希望藉助神秘主義為自己的武術賦予權威性。

糟糕的是,當神秘主義遇上了民族悲情和民族自卑泛濫,一場奇妙的集體意淫盛況便愈演愈烈。西方列強在近現代帶給中國的屈辱在中國愛國主義教育下形成了某種共同的悲情記憶和屈辱體驗,中國人對復仇和自信的渴望往往外化為集體意淫行為。「中國拳師痛擊大力士」這類故事,就常常成為中國人樂此不疲的快感源泉。即便到了今天,《葉問》《霍元甲》系列依然可以憑藉這種套路贏得高票房,而這種電影依然讓不少影迷酣暢淋漓大呼過癮,製作團隊就是吃準了中國觀眾在民族身份上的極度自卑所隱含的求償心理。

一個個難以考證是否存在的武師,逐漸被捧上神壇,成為民族自豪的圖騰。從黃飛鴻、霍元甲到陳真,無一不是商業包裝下民族主義與神秘主義勾兌的產物。中國傳統武術的健身價值不可否認,但它如果繼續故步自封自欺欺人,走向沒落將是它難以擺脫的宿命。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墨者非儒

相關焦點

  • 李江:奔跑的力量
    本期【見地】對話嘉賓:海倫堡中國控股華東區域總裁李江先生。樂居財經楊蕾 發自上海「我開始跑步到後來喜歡跑步都是因為海倫堡與中歐。」兩年前,李江還是194斤,「心寬體胖」,每天除了面對繁忙的工作外還需要與 「三高」抗衡。
  • 【警察故事】李江:青春熱血鑄警魂
    工作中,他以健全群防群治組織、完善矛盾糾紛調處機制、構建巡邏防範網絡為重點,工作成績顯著,多次榮獲個人嘉獎、通報表揚、優秀公務員等榮譽,2011年被評選為「十佳潮鄉衛士」。 今年以來,李江主持化解矛盾糾紛20餘起,查破各類案件30餘起,為群眾挽回直接經濟損失近7萬元,收到錦旗3面、表揚信10多封。
  • 攝影師李江與劉永興的光影「加減法」
    12月5日,由原香山衡器廠改造的畫廊內,攝影師李江和劉永興共同舉辦了一場名為「心靈原鄉,萬物重影」的展覽,灰色展廳內光影流動。這是他們的二度合作,作品也較上次更為豐富。「心靈原鄉」在李江作品中多有投射,而「萬物重影」則是對劉永興作品的概括。
  • 中國武術到底能不能打?你了解真正的中國武術嗎
    其實說起中國武術,我覺得先搞明白是怎樣的中國武術,因為自從熱兵器的出現,很多中國武術都感到在交戰上派不上用場而漸漸失傳了,近年興起的中國武術很多都是屬於表演派的,說白了就是花拳繡腳
  • 中國武術到底能不能打?真正的中國武術可一拳爆頭
    近年來,一些掛著中國武術大師的人可謂把醜丟到國外去了,例如近日的馬大師,或者是以前的雷雷和閆芳之輩,真的不知所為,掛著大師的名號到處招搖撞騙,結果是怎樣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其實說起中國武術,我覺得先搞明白是怎樣的中國武術,因為自從熱兵器的出現,很多中國武術都感到在交戰上派不上用場而漸漸失傳了,近年興起的中國武術很多都是屬於表演派的,說白了就是花拳繡腳,真的不能用來實戰的,如果用這些花拳繡腳來迎戰散打,根本上都是經戰敗告終。那麼怎樣的中國武術才算得上是實戰派的中國武術呢?
  • 中國武術究竟能不能打?
    (請點擊右上角「關注」以免錯過好文章)前一陣子一個武術比賽又將中國「武術」拉入了人們的視野,在山東的一場比賽中,一位自稱某門太極掌門人的「大師」被一位業餘拳手30秒打趴下3次,最後一次竟暫時失去知覺,送醫搶救。
  • 中國武術真的不能用於實戰?有多少人知道真正的中國武術嗎
    近年來,一些掛著中國武術大師的人可謂把醜丟到國外去了,例如近日的馬大師,或者是以前的雷雷和閆芳之輩,真的不知所為,掛著大師的名號到處招搖撞騙,結果是怎樣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
  • 新辰藝術 | 豹變—李江雕塑展
    李江,男著名雕塑藝術家1961年6月生江蘇省雕塑家協會理事1997年,與戴廣文合作南京新街口廣場孫中山像——《易經.革卦》           細論起李江的從藝生涯,自工藝雕刻算起,迄今已近四十年了。     四十年的藝術經歷,換成其他任何人,都可以是足以自矜的資歷。
  • 馬保國不能代表太極,更不能代表中國武術
    稱馬保國被擊倒的鍋太極拳不能背。馬保國一直練習的是馬家功夫,而馬家功夫源於形意。近日由於功夫大師馬保國被擊倒,使中國武術再度被推上風口浪尖更有網友總結了中國武術大師挨揍史1、「混元形意太極門」創始人馬保國:比賽30秒被擊中面部,倒地不起。回應失敗原因:功夫不分高低2、雷公太極:僅用時20秒,雷雷被徐KO。雷雷賽後回應:摔倒並不是因為對手的拳太重,而是自己腳底打滑;交手中落入下風則是因為手下留情,沒有使用內力。被問及為什麼有內力不用,雷雷表示:可能會出人命,「術高莫用」。
  • 中國武術,到底能不能打?
    1936年柏林奧運會,中國代表團中的幾位武術家團員在歐洲各地表演了傳統武術,引發西方社會的強烈反響,這也是武術在奧運舞臺上的初次亮相。之後中國陷入長期戰爭,武術也在舉國交困下漸漸式微。然而,在2020年奧運會增項的備選項目投票上,中國武術再次落選。為何武術入奧如此難?除了外部環境競爭激烈外,也跟武術本身的某些特點有關。目前作為奧運備選項目的武術為武術套路。武術套路觀賞性強、極富視覺衝擊力,說到底它並非對抗項目,而是類似藝術體操、跳水等的打分項目,根本算不上「格鬥」。
  • 中國武術沒落了嗎?武術為什麼不能打?(上)
    #12月跨年衝刺計劃#傳統武術到底能不能打首先我們先做出一個回應,就是我們堅定地相信傳統武術可以打。我們會從幾個原因著手分析,由於篇幅原因,不會在一篇文章裡將所有內容講完,這裡先謝謝各位讀者的支持。那麼接下來,我們打算對造成「傳統武術不能打」這個印象的原因,進行一些簡單的分析。
  • 李江、黃毅當選政協雲南省第十一屆委員會副主席
    李江、黃毅當選政協雲南省第十一屆委員會副主席 李江(左)、黃毅當選政協雲南省第十一屆委員會副主席 資料圖1月20日上午,雲南省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選舉政協雲南省第十一屆委員會副主席
  • 馬保國的問號:中國武術到底能不能打
    更多人討論一個問題,中國武術到底能不能打?前面有太極磊磊,還有閻芳大師,都成為江湖笑柄。加上馬保國,可稱為「太極三醜」。按說,太極是中國武術中走向國際的典範,一襲白衣,翩翩起舞,剛柔相濟,快慢結合,很有氣勢。2008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一堆人打太極。
  • 太極拳被蔑稱「老頭拳」 中國武術到底能不能打?
    在中國武術到底能不能打的疑問下,「點數」像浮雲一樣乘著神馬及時趕來,於是一切都OK了。2010年11月14,河南衛視「武林風」主持人郭晨冬透露,曾在該擂臺所向披靡的「中國少林第一武僧」一龍,在美國阿拉斯加哈瑞斯大酒店的中美搏擊大賽中,被美國特警隊長阿德安·格羅特一拳KO。消息傳出,一片譁然。儘管少林寺出面澄清一龍不是該寺僧人,僅是在少林學過武術的俗家弟子。
  • 中國武術與現代搏擊孰優孰劣?「太極宗師」馬保國給出了答案!
    對於年近70的馬保國先生依然有勇氣走上擂臺,與比自己年輕20歲的業餘搏擊愛好者打擂,小編心中還是很佩服的,但是之後的「點到為止」等等言論卻引起網友的嘲諷和不屑,那麼中國武術與現代搏擊到底誰更厲害一點?中國武術到底能不能打敗拳擊、散打等現代搏擊嗎?在小編看來,這兩者根本就沒有可比性。
  • 原北京市食藥監局食品市場處處長李江受賄50萬被判四年
    據悉,李江案發是因為牽涉進大洋路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的一起強迫交易罪,被該市場的一名牛羊肉經銷商檢舉揭發於2019年4月23日被朝陽監察委留置,8月1日被逮捕。公訴機關指控李江在擔任北京市食藥局食品市場監管處處長期間,利用職務便利為北京大洋路農副產品市場有限公司推薦的大廠回族自治縣宏晟肉類有限公司進入北京牛肉準入制目錄提供幫助。2017年6月,大洋路市場原經理穆某收受大廠宏晟肉類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給予的賄賂款,並於同年10月將其中50萬元分予李江。
  • 武術,習武先習德
    武術要求學員學習攻防的技術和提高道德水平。 就像人的精神與身體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一樣,武術的基本技術與道德修養有著密切的關係。 如果學習武術的人不僅練技術而且修道德,那麼這種人懂得謙虛,知道羞恥。誠實勇敢,有禮有節,自強不息。 因此,技術和道德境界將會不斷提高。而且,這種人具有應該走的道,所以能夠享受美滿的道德生活。
  • 李連杰恩師談馬保國被KO:他完全不會武術,更不能代表中國武術
    後來經過調查才得知,其實馬保國本身就不會武術,就是依靠虛假宣傳和炒作才獲得了一個武術大師的稱號。這場比賽也吸引了很多專業人士的目光,有些人也對這場比賽進行了點評。有的認為馬保國不應該參加這樣的比賽,更不應該打著傳統武術的幌子來招搖撞騙,這種行為不僅沒有弘揚傳統武術精神,只會讓傳統武術蒙羞。
  • 論我中華武術、中國功夫到底能不能打
    功夫也就是武功,在清朝以前中國人是沒有這個概念,功夫一詞興起於清朝,是中國武術的別稱!中國功夫有「少林拳」、「詠春拳」、「洪拳」、「太極拳」、「螳螂拳」、「蔡李佛拳」等等,也就是說「功夫」其實指的是中國傳統武術。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也可以說中國傳統武術就是功夫的代表!功夫者,十年苦功磨一技,當他大成的時候。就有了安家立業的資本。
  • 武術到底能不能實戰?
    因為種種原因,傳統武術一方面喪失了其立足的文化根基,在很多時候,它淪為了喪失實戰技能的套路體操表演。另一方面,與現代格格不入,導致了許多人對傳統武術的態度兩極化, 要麼是極度的神化,要麼是偏激的醜化。什麼是武術?有很多人,就是用西方體育那套來看待武術,站的立腳點就是錯誤的。中國的武術是我們先人經過上千年的時間總結出來的,它涵蓋了整個中國的東方文化,武術不只是含有攻防含義的肢體運動,還包涵精神以及靈魂的本質。所以說武術是以中國東方文化為理論基礎,以武功、武藝、武醫為載體,專門研究人的生理特徵和運動規律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