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的變革,總是與推動時代浪潮的力量有關。在國家發展工業網際網路、推進智能製造的風口之下,青啤集團開始布局智慧工廠、進行數位化轉型。
借勢青島打造「工業網際網路之都」的布局,具有良好數位化基礎和豐富製造業場景的百年青啤,又一次站在了舞臺中央。這個擁有117年歷史的啤酒品牌,正全面發力工業網際網路,重塑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開創一條百年傳統製造業嫁接工業網際網路的樣板之路。
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青島啤酒實現淨利29.8億元,同比增長15.17%,再次刷新史上最好業績。這是繼2019年年度淨利增速創十年新高,2020年市值創上市27年歷史新高、市值破千億、品牌價值創新高之後,青島啤酒交出的又一份「高質量增長」答卷。
智能升級 驅動柔性生產變革
智能製造的意義在於實現產線人員配備效率,從物料供應、生產、發運和產品追溯全供應鏈自動化,從而達成降本增效的目的,同時,更是工業互聯的基礎。青島啤酒深知這一點,因而在疫情的危機中按下了智能製造的快進鍵。
目前青島啤酒廠智能製造示範工廠建設已經初見雛形。「青島啤酒廠每年生產300多個品種,生產線品種轉換非常頻繁,小品種多頻次成為生產常態,按傳統辦法每次僅包裝切換就需要10至120分鐘,如今,模塊化貼標機等『高配』設備的使用,結合產線管理系統,品種切換幾乎實現了無縫銜接。」青島啤酒廠廠長孟慶尚舉出的這一個簡單的數據對比,是智能製造效率提升的一個生動註腳。
「此次升級引進了國際領先的智能化包裝生產線、生產線管理系統和智能診斷系統、無人值守的自動化立體倉庫,同時還將打造智能物流系統,實現物料供應、訂單生產、倉儲發運和產品追溯全供應鏈智能化、自動化流水線生產。」孟慶尚說。據測算,青島啤酒廠生產線智能改造升級後,其生產效率將同比提升20%~30%。
根據計劃,未來青島啤酒將陸續對全國多個工廠實施智能化改造,傳統的「巨無霸」流水線將逐步轉型為柔性生產「輕騎兵」,不僅大幅提升生產效率,小批量、快速轉單的新生產方式,將更快響應、更好滿足消費者多元化、個性化的需求。
青啤每年生產180億瓶啤酒,每分鐘大約4萬瓶,每一個帶碼的啤酒瓶蓋都成了連接生產者與消費者、經銷商的埠。數以億計的數據,經過「超級計算」,可推斷消費習慣和消費趨勢。由此,青啤的訂單系統甚至能夠精確分析未來40天之後某個市場某個產品的需求量,從而調配全國60多個工廠的150條生產線以及近400萬個銷售終端,真正實現按照市場需求快速優化生產和精準營銷。
精準銷售 定製個性化應用場景
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消費模式,從而倒逼企業重塑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如何重塑?數位化是青島啤酒給出的答案。
疫情期間,青啤快速研發上線了遍布全國28個省份415個城市的無接觸配送地圖小程序,消費者下單後,系統自動把訂單匹配到經銷商處,由配送員把啤酒送到指定的位置。同時,青啤在銷售策略上也選擇便攜裝產品、新特產品及個性化桶裝酒,更貼近家庭消費場景需求。
這樣一個從線下到線上的場景變化,背後是數位化運營能力和消費者大數據的支撐。網絡下單-智能分倉-智能倉儲-快遞接貨-配送上門-分銷員收益,全程物流路徑可視,這一個個節點均由數位化驅動,由此搭起了青島啤酒快速上門送酒的數位化驅動體系。
這種直抵終端的快速配送和青啤分銷員計劃,只是青島啤酒數位化轉型的縮影。如今,從採購到研發製造,再到銷售,數位化、智能化、網絡化已開始逐漸貫穿青島啤酒全產業鏈,這正是工業網際網路的要義所在。依靠工業網際網路的賦能,百年青啤正在邁向「智變」。
「青啤十年來一直在做數位化轉型,疫情加速了這一進程。」青島啤酒銷售運營管理副總監張帆說。10年間,青島啤酒已經建立起完善的電商系統和終端系統,可觸達全國近400萬個銷售終端。
因而,當線下渠道在疫情期間突然遇冷時,青島啤酒即刻調整策略,充分利用銷售平臺優勢,經過48小時的緊急部署,在全國320多個城市上線了青島啤酒全國無接觸配送地圖小程序,客戶下單後,系統將訂單轉配到經銷商處,實現配送地圖的推廣達2000多萬次。
銷售平臺的建設,讓青島啤酒的產品有更多的途徑觸達消費者,這裡不僅有天貓、京東等大型電商平臺,美團、餓了麼等大型外賣平臺,近來還抓住零售新趨勢,拓展社區團購平臺,藉助阿里、京東2B端的通路,讓產品進入各社區小店,讓消費者看得見、買得著,跨越最後一百米。
開啟「私人定製」新時代
工業網際網路最核心特徵其實是將用戶需求接入製造全流程。據悉,青島啤酒私人定製服務自去年7月上線,不僅實現從啤酒酒液到罐身外觀的完全個性化定製,而且整個定製流程都能看得見、摸得著,更在向5箱起訂的消費者極致體驗突進。
私人定製對新一代消費者而言,購買的不僅僅是產品本身,還有背後的個性化、品牌認同以及消費過程中的體驗感。青啤是一個與年輕消費者「一起呼吸」的品牌,打造年輕化品牌針對的不僅是年輕人,還有一群心態年輕的消費者。積極順應消費趨勢,讓產品永遠活在消費者生活的各個場景裡面,滿足個性化需求的私人定製產品漸漸成為青啤產品系的一大主流。
支撐私人定製的是智慧工廠,一條智慧生產線可以承載不同瓶型、不同品類、不同客戶的訂單,完成灌裝、智能分揀、裝箱、入庫,最後準確發送到定製客戶手中,環環相扣,完成「小瓶化、多頻次、多品種」。
作為智慧工廠範本,位於青島平度的青島啤酒三廠智能製造示範工廠擴建升級項目,將建成無人值守的智能化生產線。生產線管理系統根據訂單自動排產,提前確定生產物料,完成產品生產計劃。
目前,青島啤酒私人定製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罐體模板有100多個。真正從「以產品為中心」轉變為「以用戶為中心」。青啤定製客戶中既有肯德基、必勝客的跨界定製和IP營銷,也有與萬科、復星、保利等企業的定製業務合作。之後,定製逐漸轉向個性化、多元化發展。除了個性化定製場景的探索之外,青啤也在尋求工業網際網路和智能製造技術的系統化整體應用,打造被稱為製造業企業標杆的「燈塔工廠」。
工業網際網路重塑產業生態
在青島打造「工業網際網路之都」的布局下,青島啤酒具有良好的升級基礎,公司具備智能智造、供應鏈管理、大數據、物聯網的應用基礎和實踐,應該說企業具有良好的數位化基礎和能力。
青島啤酒作為啤酒行業的領軍企業,將以打造啤酒行業互聯工廠為合作切入點,建設全國首個啤酒飲料行業工業網際網路示範基地,提升企業供應鏈效率,實現從大規模生產到大規模定製數位化轉型。未來,啤酒花、糧食企業、商超餐飲以及其他上下遊企業都連接到這一平臺,從產品升級、模式轉型、平臺轉型三個方面進行共建,從而解決啤酒行業一直存在的產業結構老化、上下遊企業小而散等一系列痛點。
未來最具發展空間和潛力的企業,必定是一個無界的企業。青啤正在進行賽道升級,憑藉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從原來單純的啤酒企業,致力於發展成為一個平臺型鏈主企業。以平臺型思維,以園區為依託,通過建鏈、延鏈、強鏈和補鏈,以智能製造為底,多元生態跨界融合,發揮平臺的集聚和乘數效應。
工業網際網路是一條新賽道,不管前浪後浪,要做新浪。青島啤酒在挺進工業網際網路過程中,一路乘風破浪。這既是與時代同頻共振、新舊動能轉換的需要,也是產業升級、持續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在青啤看來,工業網際網路不只是自身的個性化、定製化、智慧化實踐,更是一個可以賦能行業「數字共生」的平臺。
作為啤酒行業的領軍企業,青島啤酒將以打造啤酒行業互聯工廠為切入點,建設全國首個啤酒飲料行業工業網際網路示範基地,提升企業供應鏈效率,實現從大規模生產到大規模定製數位化轉型。當前,乘著青島打造工業網際網路之都的東風,百年青啤正通過快樂、健康、時尚三大業務板塊的融合發展、耦合互動,建立生態平臺,在這個生態中正逐步實現由產品到場景的延伸,從行業到生態的拓展,由單賽道向多賽道的跨越,由傳統製造向工業網際網路的轉型,從而推動青島啤酒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