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左延鵲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實施《中小企業數位化賦能專項行動方案》,通過數位化賦能中小企業。包括著力運用信息技術加強疫情防控,促進企業儘快恢復生產運營;加快發展在線辦公、在線教育等新模式,培育壯大共享製造、個性化定製等服務型製造新業態;搭建供應鏈、產融對接等數位化平臺,幫助企業打通供應鏈,對接融資鏈;強化網絡、計算和安全等數字資源服務支撐,加強數據資源共享和開發利用;推動中小企業實現數位化管理和運營,提升智能製造和上雲用雲水平,促進產業集群數位化發展。
在「新基建」的帶動下,「數字經濟」趨勢不可逆轉,勢必進一步加快中國家電行業的數位化進程。未來的10~20年,數位化中臺戰略一定會持續發酵,2020年將是一個大時代的開啟。
中臺戰略緣起「美軍作戰模式」
說起中臺,最早的來源於美軍作戰模式。美軍在二戰時期,以軍為單位作戰;越戰時變成以營為單位作戰;中東戰爭時期進化為7人或11人的「小班排」作戰。之所以美軍的「小前臺」如此靈活,因為有強大的中臺能力,給前端軍隊提供各種資源支持以及中臺炮火群支持打擊。
「小前臺」的模式也是用慘痛的經歷換來的。時光迴轉到2003年,美軍駐伊拉克特種部隊發現面對伊拉克「基地」組織居然束手無策。雖然美軍設備精良,但是雙方一交戰,卻吃盡了苦頭:單月陣亡人數一度突破1萬人。
原因是對手雖然是烏合之眾,但是卻 「不按常理出牌」, 戰略戰術打遊擊戰,組織看似混亂無序,但卻成網狀結構;組織內部信息傳遞敏捷,靈活性十足。
相比較而言,美軍上下級科層制管理森嚴,匯報流程太長,響應速度慢成了短板。經過反思,美軍馬上改進並向對手學習,首先強化思想「洗腦」,快速把大軍團作戰打散為團隊嵌套型結構,一線作戰形成「小型單元」,其在一定授權並充分掌握信息的基礎上,及時決策執行。
經過改造,美軍行動力比之前快了17倍,成功扭轉了戰場局勢,中臺戰略被組織管理學界津津樂道,隨後被引入網際網路企業。
數位化中臺戰略正在崛起
目前「大中臺、小前臺」的數位化中臺戰略正在成為科技網際網路企業廣泛推廣的創新變革模式,包含了提供數據分析能力的數據中臺、提供業務支持的業務中臺、提供算法能力的算法中臺以及還有更細分的技術中臺、研發中臺、組織管理中臺等,都成為企業數位化轉型、快速響應業務和客戶需求的典型案例。
對於傳統家電行業而言,數位化轉型已經不再是一道選擇題,而是一道必答題,數位化正在成為企業的核心資產、新資源,數位化轉型和數位化中臺建設將未來3-5年的重要突破口。
數位化轉型涉及產業、生態、企業等在商業環境下變革,思維、創新、商業模式決定著每個企業的數位化之路。企業最終都 會走向數字資產化,屆時對企業的估值不僅僅是依據收入規模等指標,更多依據數字平臺連接的用戶數據、商品數據、交易數據等產生的商業價值。在筆者看來,引入數位技術,以改善產業生態鏈上的員工、客戶、渠道商、終端門店、跨界聯盟等商業關係已經刻不容緩。
筆者認為,對於中國家電企業,涉及到數位化中臺大致包括數字營銷、數字管理、工業大數據等幾類:
1)連接用戶或消費者的數位化營銷應用, 涉及品牌、市場、渠道 、交易、服務及會員管理等數位化資產,最終建立起來商品與用戶之間的精準營銷和終身服務的閉環連接。
2)連接員工管理的數位化運營應用,包括財務管理、遠程 辦公、協同開發等產品和解決方案,加速實現研發、設計、採購、生產、銷售、物流、庫存等業務線上協同,以及線上採銷、線下配送、分銷網絡建設、遠程等新零售、智慧物流等解決方案。
3)強化工業大數據應用,以人工智慧、5G和工業互聯為主要技術,以加快傳統製造裝備聯網、關鍵工序數位化改造 ,建設智能生產線、智能車間、智能工廠,實現精益生產、敏捷製造、柔性化生產和智能決策。
目前來看,阿里巴巴、海爾、美的等一批優秀的企業數位化轉型踐行者正在成為行業的標杆。筆者認為, 「後疫情」時代,中國家電行業將加速駛入「數位化建設」快車道,每個企業都想搭乘這趟數位化列車,在創新之路上贏得競爭優勢,但真正決勝未來的,一定是那些志存高遠、系統性架構「中臺戰略」的行業領跑者。
精彩回顧:
「新基建」釋放出家電產業升維信號
「新基建」加速家電業從消費網際網路向產業網際網路轉型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