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化轉型的新基建

2021-01-09 電子發燒友
數位化轉型的新基建

ssdfans 發表於 2021-01-07 10:35:58

上周末系統變更,配合DBA在IBM小型機上升級DB2的資料庫版本,貌似很平常的一件事,但是心裡卻起了波瀾。

外面的世界早就變了樣,而我們卻依然在DB2這條路上慣性前行。

1977年,矽谷一個30多歲的男人,憑藉IBM的一個「失誤」,成功開發了世界上使用最廣泛,最成功的關係型資料庫產品,就是後來的Oracle。到了1995年,IBM才發布了其關係型資料庫產品,DB2。

而我,直到2003年,才開始學習DB2,起步晚不說,還是個冷門。一轉眼,在這條路走了十多年,為什麼不換條路呢?

數位化轉型的新基建

今天,像Oracle、DB2這樣的傳統關係型資料庫已經風光了30多年,至於未來,他們應該還會存在,但是我們看到的是,越來越多的應用場景被新產品和新技術替代。

目前,大多數NoSQL都是面向特定任務而設計出來的,這讓我們有了更多的選擇,如果一味的只用關係型資料庫,可能會適得其反。

鍵值,列式,文檔和圖,四種NoSQL就像是四大名捕,各個身懷絕技。尤其是圖資料庫,這兩年特別火。根據Garnter的研究分析,未來幾年,圖資料庫將會以100%的速度增長。

最近在看任澤平等人合著的《新基建》,書中提到凡是符合未來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基礎設施都叫「新基建」。

相對於傳統的關係型資料庫,新型的圖資料庫就像是數據中心裡的「新基建」,可以從數據挖掘的視角,去審視和發現大數據中存在的有價值的關係。

什麼是圖資料庫?

我們今天所說的圖(Graph),是圖論的主要研究對象,是由若干頂點(Vertices)和邊(Edges)組成的,用來存儲實體的相關屬性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信息。

圖實際上是一個很古老的概念,最早出現在瑞士數學家歐拉的學術論文中,試圖解決一個叫「哥尼斯堡七橋」的問題。

隨著社交、電商、零售等行業的迅猛發展,這些行業逐漸形成了一張張基於大數據的關係網,如何發現關係,利用關係是亟需解決的問題。

而在面對複雜複雜關係的處理上,圖是最佳的解決方案。利用圖表現對象與對象之間的關係,在圖上運用數學算法求解就可以有效解決連結爆炸的問題,降低複雜性,簡化查詢。

說起圖應用的案例,其實很多,最著名的就是Google的PageRank算法,再比如Linkedin用圖管理社交關係,實現好友推薦,Amazon用圖實現實時的商品推薦,商業銀行用圖做風控、實現反欺詐和反洗錢。

虎虎生威的TigerGraph

說起圖資料庫,不得不提大名鼎鼎的Neo4j,尤其是其Cypher查詢語言,讓人有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不過由於Neo4j社區版的功能有限,影響了其適用範圍。目前開源軟體社區中還有其他幾個競品,DGraph和JanusGraph,這二者都原生支持分布式,但是不支持SQL。另外一個重要的特徵是,DGraph支持原生存儲,而JanusGraph需要藉助外部存儲系統,導致其運維成本非常高。

後來,朋友向我推薦了一個第三代圖資料庫(Graph 3.0)的新產品,TigerGraph,與其技術人員交流後,發現產品確實有過人之處。

總結一下我對TigerGraph學習和理解:

支持原生圖存儲,使得空間佔用更少,相比傳統關係型資料庫在容量上平均減少50%。

支持並行計算的分布式部署,高效並行加載數據,支持數據分片,利於橫向擴展。

支持HTAP混合交易負載,可以很好的處理數十億的實體和數千億的關係,實現亞秒級的查詢響應和更多跳的深度連結分析。

提供GSQL的專用查詢語言和GraphStudio可視化開發套件。不過TigerGrpah的GSQL與Neo4j的Cypher語法有一定的差別,目前二者正在制定新一代的GQL,專門用於圖資料庫查詢。

當然,TigerGraph還有很多特性,比如支持用戶可擴展的圖算法庫等,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TigerGraph是一款閉源軟體。

關於圖的一些思考

雖然圖資料庫在國內網際網路行業應用較多,但是在金融保險領域的案例其實還很少。我司早期嘗試利用圖資料庫技術實現了家族營銷的業務創新。

組織是人的組織,組織內部的關係也很重要。今天看到網上有文章講保險代理人的模式,從傳統的金字塔開始向前端小團隊、後端大平臺的方向發展,利用平臺賦能扁平靈活的小組織。關於營銷組織中的痛點,是不是也可以通過圖計算進行優化,提升代理人隊伍的管理效率呢?

另一方面,在我自己專業的業務連續性管理方面,也是很好的圖計算應用場景,但是從建模到落地實施,估計也是長路漫漫。目前市面上的產品,好像也沒聽到過哪家是基於圖的方式研發的。

早期我們看到的MySQL對與Oracle的替代,使用的是分庫分表,讀寫分離的套路,其實不過是一個維度上的兩個點在競爭,但當你升到更高的維度,用圖的方式重構數據時,就不再是彎道超車,屌絲逆襲了,而是變道超車,決勝千裡。

目前的很多創新,都是在外圍展開的,對於真正核心的應用改造,無論在應用場景,還是理念上都有所欠缺。都知道創新這條路不好走,但如果是戰略性的,就要敢於投入,畢竟一旦成功,收益遠大於支出。

夢想總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DBA這碗飯還能吃多久

在一些有規模的公司裡,DBA大概分成兩類。一類面向運維的,主要負責穩定運行、性能調優等;另一類,面向應用開發,主要是業務建模。

在Oracle最新的19C中,已經開始講自動駕駛「Self-Driven」的概念了,試圖通過人工智慧完成資料庫自治。

從前,Oracle資料庫除了專業的模型設計外,還提供大量的可配置參數,給了傳統DBA很大的操作空間,而現在,隨著資料庫產品自身越來越智能,DBA可操作的餘地變少了,價值越來越低,就算遇上難纏的性能問題,也可以通過快閃記憶體這樣硬體幫忙把坑填了,而且速度還槓槓的,絕對比DBA優化好使。

另一方面,自動化運維平臺也越來越普及,很多工作,在頁面上點點按鈕就搞定了,複雜的實施工作都被平臺屏蔽掉了。就好像那句話, 離開了平臺,你還是DBA,但有了平臺,你就是操作員。

沒有崗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像圖資料庫這樣的新技術的出現,讓一些傳統架構下的複雜事務,變得簡單高效,性能甚至是百倍的提升。而分布式,多副本的集群技術,也讓原來的可用性和性能問題也逐漸弱化,DBA們也差不多是時候考慮轉轉型了。

寫在最後

當年,董事長提過新三大件,「買房、買車、買保險」。

房子,最重要的是什麼?位置、位置、位置

汽車,最重要的是什麼?安全、安全、安全

保險、最重要的是什麼?保障、保障、保障

今天,你看看賣房的中介,從鏈家的VR視頻看房,到基於行業圖譜的貝殼找房,各個都是科技賦能的高手。

但是,對於保險公司,最重要的是,隊伍!隊伍!隊伍!

董事長說我們是一家偉大的銷售公司,科技賦能業務。當我們把各個渠道的代理人、客戶和產品等這些實體和關係,藉助圖資料庫技術,充分發揮計算優勢,進行深度的連結分析時,就是科技賦能隊伍,從而打造出一支高效能的、武裝精良的特種部隊。

如果把傳統的關係型數據表比作Excel,那麼Graph就可以被比作PPT。兩樣技能肯定都是需要的,但是如果用來展現,你說哪個好?當然是,有圖有真相。

DBA從來都不是我職業的全部,但我依然選擇做一個隱形的DBA。

責任編輯:lq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新中大韓愛生:新基建賦能建企數位化轉型
    建築產業2019年的營收總額數據是24.5萬億左右,這樣一個龐大的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如何藉助「新基建」的賦能,實現數位化轉型是當前非常值得研究的一個命題。新基建」主要包含三塊內容:信息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
  • 眾安金融科技研究院樊旼旼:新基建時代的保險業數位化轉型
    各位來賓,大家好!  總體來說,推動此次保險業數位化轉型的內生動力及外部因素主要來自三個方面,即:市場需求的驅動、通信技術的迭代、外部環境的影響  首先,市場需求決定保險業數位化轉型的方向。在新基建時代之下,藉助於智能技術,健康險市場有了新的變化,保險公司通過構建網際網路醫院等方式為用戶提供基於健康管理的服務,不斷提升用戶的轉化空間。
  • 人工智慧助新基建數位化轉型
    編者按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穩定經濟運行成為重點工作,我國加快推進國家規劃已明確的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新基建」成為國內外關注的焦點。人工智慧對5G基站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工業網際網路各新基建科技端領域具有重大促進作用;人工智慧與5G、大數據等技術結合,將帶動諸多行業快速發展,為很多領域數位化智能化轉型奠定基礎。本期刊發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副理事長、中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蔡自興教授的觀點。作為新基建主要支撐的人工智慧技術,對國民經濟發展和新基建都起到巨大作用。
  • 新基建助力家電業數位化轉型,中臺戰略正在崛起
    包括著力運用信息技術加強疫情防控,促進企業儘快恢復生產運營;加快發展在線辦公、在線教育等新模式,培育壯大共享製造、個性化定製等服務型製造新業態;搭建供應鏈、產融對接等數位化平臺,幫助企業打通供應鏈,對接融資鏈;強化網絡、計算和安全等數字資源服務支撐,加強數據資源共享和開發利用;推動中小企業實現數位化管理和運營,提升智能製造和上雲用雲水平,促進產業集群數位化發展。
  • GSMA Thrive·萬物生暉:5G引領新基建,賦能數位化轉型
    中國移動集團董事長楊傑在「GSMA Thrive·萬物生暉」開幕演講中指出,當前社會的數位化轉型進程正在加速,並呈現出了五縱三橫的新特徵。五縱是當前信息技術像經濟社會加速滲透的五個典型場景:基礎設施的數位化、社會治理的數位化、生產方式的數位化、工作方式的數位化、生活方式的數位化。
  • 戈壁創投合伙人胡唐駿:企業數位化、智能化轉型進程中的數字新基建...
    2020年是數字新基建元年,戈壁創投合伙人胡唐駿本次分享的主題是企業數位化、智能化轉型進程中的數字新基建。 以下為嘉賓演講實錄,經36氪整理: 人工智慧和大數據是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國家也特別提倡新基建的概念。
  • 科天雲會議產品升級,打造企業數位化轉型辦公協同新基建
    科天章魚雲和aPaas辦公協作中臺由科天雲會議自主研發,可靈活、高效與企業業務和現有信息化系統進行深度融合,有效滿足了大中型企業在數位化轉型中面臨的快速搭建部署和定製化系統集成的以及中小企業標準化SaaS產品的需求,助力零售、教育、製造、金融、物聯網、直播電商等垂直領域企業數位化升級轉型,以快速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挑戰。
  • 【IDCC2020】世紀互聯高級副總裁趙亮:數位化轉型與5G新基建
    非常榮幸過來參加第十五屆中國IDC產業年度大典,並且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世紀互聯對「重新定義IDC」的一些想法。剛才,吳部長和何所長分享的體會深有感受,IDC確實面臨升維的概念,而且要在數位化轉型大潮中重新定義IDC今天的使命和責任。下面開始我的演講《數位化轉型與5G新基建》。既然是升維、是全新定義,就要用全新視角看IDC今天所承擔的使命和趨勢。全新視角要放在中國數位化轉型的浪潮之中。
  • 千方科技潘璠:從交通新基建出發,打造行業數位化轉型「鐵三角」|...
    在新經濟之王主會場,我們邀請十年裡乘風破浪的創變者們,連接初創公司、網際網路巨頭、投資機構、地方政府、傳統企業等市場參與主體,一起回望中國新經濟快速崛起的十年,共同展望新經濟下一個十年的無限可能。我們有幸請到了千方科技CEO潘璠為我們進行題為「從交通新基建出發,打造行業數智化轉型『鐵三角』」的分享。
  • 新基建引領數位化轉型:2020新基建創新發展大會在營口成功舉辦
    11月17日,2020新基建創新發展大會暨營口「星火·鏈網」骨幹節點、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二級節點上線儀式在遼寧營口成功舉辦。遼寧省通信管理局局長周少清、營口市人民政府市長許桂清、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信通院」)院長劉多、遼寧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王丹群、營口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翁永財、鐵嶺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張東明出席大會。泰國農業與合作社部部長差霖猜?
  • 雲徙科技包志剛:數字中臺是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新基建」
    C114通信網 相關關鍵詞 9月28日消息(南山)在上周五舉辦的2020雲徙數字創新年會上,雲徙科技創始人兼CEO包志剛發表演講,指出數位化轉型已成企業的戰略發展選擇
  • 農牧產業數位化轉型升級新機遇
    養豬「新基建」,助力生豬產業數位化轉型  2020年,「新基建」引起廣泛關注,農信互聯首次提出建設生豬產業的數位化「新基建」,加速生豬產業的智能化發展進程,促進農牧企業數位化轉型升級。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趙春江講到:「生豬產業要抓住『新基建』契機,圍繞5G基站、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建設一批『數字豬場』、『智慧豬場』,加快推廣應用養殖環境監控、體徵監測、精準飼餵、廢棄物自動處理、網絡聯合選育等設施裝備,大力發展智能養豬,推進農牧產業的數位化轉型。」
  • 數衍科技加速布局:構建「新基建」,賦能實體商業數位化轉型
    在疫情、洪災等災害的影響下,國民經濟還能快速由負轉正,穩步復甦,「新基建」功不可沒。  「新基建」的核心是數位化,實體商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在嘗試數位化轉型,投入巨大卻收效甚微。此次疫情讓實體商業不僅要應對存量競爭的壓力,還遭遇業態承壓、品類收縮、商鋪空置的經營困境,加碼數位化新基建,成為實體商業激活消費、重構增長的重要舉措。
  • 工信部釋放2021「新基建」重磅信號 京東加速推動製造業數位化轉型
    來源:金融界網近日,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在京召開,工信部部署加快製造業數位化轉型、著力穩定和優化產業鏈供應鏈等八個方面的重點工作任務,提出在2021年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八項工作的提出,再一次凸顯出製造業數位化轉型進程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 新基建元年,聯想大寫的「轉型智慧」
    如果給 2020 年的科技關鍵詞做個盤點,「新基建」一詞必然入榜。自 2020 年 4 月國家發改委首次明確了「新基建」的範圍之後,新基建成為各大企業轉型布局的主要方向。在企業紛紛轉型的同時,聯想也在輸出著賦能千行百業的轉型智慧,覆蓋了「新基建」核心技術,並且在政府、教育、金融、製造、能源等各個細分行業與夥伴攜手,推進落地。
  • 構築數位化底座 軟通動力乘勢新基建為企業數位化轉型提速
    在國家政策驅動下,「新基建」建設如火如荼,數字經濟也迎來發展的大時代。近日,「2020新基建•構建數位化經濟社會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軟通動力代表受邀參會,並發表主題演講《數位化轉型助力新基建》,分享軟通動力對新基建發展的新觀點和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新實踐。
  • 新基建數位化建設加速 紫光攜重磅Unis新品入局
    以商用計算和顯示器兩大品類為基點,紫光計算機未來還將布局更為廣闊的應用,打造更多商用計算國產品牌「硬產品」,推動中國商用計算邁步新的境界。新基建號角吹響 紫光計算機加速中國企業整體數位化轉型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 新基建數位化建設加速,紫光計算機攜Unis新品入局
    以商用計算和顯示器兩大品類為基點,紫光計算機未來還將布局更為廣闊的應用,打造更多商用計算國產品牌「硬產品」,推動中國商用計算邁步新的境界。新基建號角吹響 紫光計算機加速中國企業整體數位化轉型「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 工博會上訪臺企:「尋機」新基建 發力數位化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餘曉暉表示,預計2020年至2025年大陸新基建投資規模將超過10萬億元人民幣,發展空間巨大。他建議臺資企業積極參與新基建,搶抓配套產業發展機會,利用新型基礎設施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這與臺達集團持續拓展大陸市場的思路不謀而合。這家已「登陸」28年的資深臺企以「互聯生智、賦能新基建」為主軸參與今年的工博會,並設置智能工廠、智能樓宇、基礎設施三大板塊。
  • 城市數位化轉型的風口,青島最有希望誕生一家新基建獨角獸
    新基建項目大、涉及技術領域眾多的特點意味著,能夠整合更多技術資源的平臺型企業將更容易獲得青睞,進而實現指數級增長。在近日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公布的2020年山東省瞪羚企業名單中,專注於物聯網智慧社區/園區生態平臺搭建的海納雲入選,很好地詮釋了新基建企業快速成長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