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剛新作《只有芸知道》,初看之下,平淡的像一杯白開水。導演隱去了兩人家世背景,收入狀況,親友攀比等俗世,仿佛創造了一個烏託邦,在紐西蘭這片空曠的土地上,生長了一朵安靜而寂寞的愛情,相守15年。相愛部分的筆墨並不多,兩個租客自然而然相遇,吹笛子,騎自行車載妹子,為妹子打架,買護手霜,然後順利成章的在一起了,更多的筆墨放在了相守。
女主的自卑與勇敢
楊採鈺是自卑的,這種自卑源於先天性心臟病,隨時可能去世,她早早決定這輩子不嫁人,「相信我,不跟你結婚是為你好」她對黃軒說。然而當愛情真的來臨,她卻勇敢了起來,用一場賭博來說服自己走進婚姻,其實即使賭博真輸了,楊採鈺也未必不會嫁給黃軒,已經心動的人,只是在找一個契機,假裝嫁給他不是自己的選擇,而是上蒼的安排,萬一自己沒能陪黃軒走到最後,鍋可以甩給老天爺。所以賭博輸了,還能搖色子,搖色子輸了還能拋硬幣,一個想嫁的人,找個臺階就能嫁的。賭博那段也給了他兩安家的本錢,推動了劇情。
男主的勇敢與小心
黃軒是勇敢的,他沒錢念音樂學院,依然陽光開朗的送外賣攢學費,吹長笛消遣;他明知道不能打架,會被請去公安局喝茶,也勇敢地為楊採鈺打抱不平,護犢子;他知道楊採鈺是北京八大處大院的,家世應該遠好於自己,依然相信自己能給她幸福,沒有畏縮。卻在結婚後,突然變得小心翼翼,兢兢業業的經營餐廳,成為了最乏味的普通男子,連長笛都不再吹。他知道楊採鈺缺乏安全感,徐帆說「有房,有事業,就是你能給她最大的安全感」,所以他自然地把賺錢,過好日子,當成對愛人的承諾。導演隱去了楊採鈺生病可能的開支,隱去了身體不好時需要的陪伴和照顧,當然,也許男主也許僅僅是出於害怕任何一個改變,會讓自己失去楊採鈺。
是誰來自山川湖海,卻囿於晝夜、廚房與愛
楊採鈺是有很多願望的,但她也是愧疚的。她知道自己一定會先走,而留下來的那個最辛苦。徐帆教導她說婚姻的要義是忍耐,其實還要拎得清,比如不講衛生這事兒可以忍,但換個其他男人有其他問題她很可能忍不了。楊採鈺也有這種忍耐,她雖然做夢都想去看鯨魚,但當黃軒拖延時,她更害怕自己的願望給黃軒造成壓力,所以她可以忍下去。
黃軒是有才華的,但他也是平庸的。「是誰來自山川湖海,卻囿於晝夜、廚房與愛」,他有音樂天賦,也是個大廚,連服務生賺點錢都可以雲遊四海,他作為店鋪老闆應該能攢下一筆錢去讀書的。但是他愛上了楊採鈺,也放棄的曾經的理想,因為在她身邊才是此時自己最溫暖的港灣。「守護好楊採鈺」這個英雄主義夢想,讓他甘於忍耐平凡的生活,甘於在耳鬢廝磨的晝夜,炊煙嫋嫋的廚房裡,以愛的名義浪費時光。
相愛相守,未必相知
楊採鈺不能生育,狗狗填補了孩子的空白。而流浪的服務員就像一個影子,照出了楊採鈺最想要的生活方式。為什麼楊採鈺明明家世不錯,自己卻孤身跑來紐西蘭打工?或許這不是她第一次離家,因為自知生命有限,所以想經歷幾生幾世,不停更換生活環境,向死而生,經歷更多體驗。再瀟灑的生活方式都逃不過孤獨的宿命,而黃軒給了她愛情,給了她家,所以她不再收斂起流浪的靈魂,屈從了現實的溫暖。
黃軒深愛著她,卻未必真的懂她。直到她死後,才知道她的先天疾病,活著的每天都是向老天借來的,才懂得了她想逃離飯館的急迫,自己的忽略、拖延對她內心的傷害。而心臟附近沒有神經,受傷了很晚才能察覺到。
相愛未必完美,相守更沒有完美的模板
看多了王子公主歷經辛苦走到一起的相愛故事,我常常想,然後呢?他們是怎樣相守的?他們彼此忠誠地走到生命盡頭了麼?《只有芸知道》提供了一個視角,兩人在愛情中收穫了溫暖,依戀,卻也都被束縛在小鎮餐館,讓風箏飛翔的線也束縛著風箏的高度。兩人的相守離完美十萬八千裡,生活平淡得像白開水,卻又有種淡淡的溫馨溢出屏幕。黃軒給過楊採鈺感動,一面牆的鯨魚,卻也造成了楊採鈺的遺憾,至死沒有看到真的鯨魚。楊採鈺對黃軒信任而順從,說等三年就等三年,一等就是15年,卻也隱瞞了病情,造成黃軒最深的歉疚感,讓他只能哭著陪著骨灰完成看鯨魚的遺憾。
愛情,讓男人變得謹慎,讓女人變得勇敢。相守,互有溫暖,卻又彼此虧欠。這部片子多少有些烏託邦,不接地氣,但也許上一輩更傳統的夫妻也許會有不同的理解。會不會,樓下賣手抓餅的一對夫妻,某天無端地在cctv6套上看了影片,囿於賺錢養家的丈夫,會帶想去天安門的妻子去一趟北京呢?我媽就很想去看毛主席,我爸天天忙,好像也沒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