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旦引誘信徒犯罪的12個策略

2020-12-17 仰望主基督

在戰場上,認清敵人的伎倆很重要。基督徒在屬靈爭戰中,看清撒旦誘惑我們犯罪的詭計可以很好地遠離罪惡。

在託馬斯·布魯克斯的著作中,列出了撒旦誘惑信徒的12個策略

撒旦想要幫助你,幫助你犯罪;他執意要帶上你和他一起去地獄。

以下是託馬斯·布魯克斯(Thomas Brooks)在他的著作

《託馬斯·布魯克斯的全部作品》中,列出的撒旦誘惑信徒的六個策略。

1、他拿出誘餌並把掛鈎隱藏在內。

撒旦向你展示屈服於罪的快樂和利益,但隱藏了它必然導致的憤怒和痛苦。當然,這就是他向亞當和夏娃所做的:他講到吃那個果子的好處,但卻隱藏了所有的代價。「有向沉思和喜樂敞開的想法,有向羞恥和困惑睜開的肉眼。他將前者應許給他們,卻刻意隱瞞了後者,因此欺騙了他們。」

2、他用美德的色彩描繪了罪。撒旦知道,如果他很準確地描繪罪,你一定會逃跑,不會被罪吸引。因此他將罪隱藏在偽裝的美德背後,這樣你就更容易被罪所勝,而且在犯罪中一時痛快。

這樣,驕傲就帶著整潔的面具,貪心被粉飾成節儉,而醉酒被裝飾成美好時光。無論你傾向於哪種試探,他都會將其打扮成一種美德。

3、撒旦使你確信,這不過是個小罪。

撒旦試圖使你確信,你所面臨的試探和被吸引所犯的罪僅僅是很小且無害的一個。他想要你相信,你犯的這個罪,對你靈魂沒有很大的危險。

4、他向你展示,即使高尚的人也犯過罪,還向你隱藏他們的悲傷和悔改。

撒旦會讓你看到,比你偉大的人都掉到了這個罪的裡面,但依舊被神所愛。他將要把大衛的姦淫、希西家的驕傲、約伯的急躁、挪亞的醉酒以及彼得的褻瀆都放在你面前。在他這麼做時,他要向你隱藏他們的眼淚和哀痛,也向你隱藏他們為自己的罪悔改了,而且他們也曾懇求你不要屈服於同樣的試探。

5、他將神描述為僅有憐憫而且永遠有憐憫的一位。

撒旦會使你確信,你不需要害怕這個罪,它沒有真正的危險,因為神滿有憐憫,他以憐憫為樂,絕不厭煩憐憫;而且比起懲罰,他更願意原諒。當撒旦將神的憐憫展現給你時,他故意隱藏了神的正義。

6、他使你確信悔改是很容易的。

當撒旦把一個試探擺在你面前時,他會試圖使你確信,悔改的工作是一件容易的工作:迴轉,告白,表示哀悼,懇求主的原諒;這一點也不難。而且,他會告訴你,不必急著與罪爭戰來為難自己,因為你以後悔改和你現在犯罪一樣簡單。

為了幫助神的兒女更好遵守神的話語,以下是清教徒堅持的一些原則:

·逆境殺死千千,成功殺死萬萬。

·阻止人們掉進陷阱的最好方式,就是與陷進保持最遠的距離。

·罪會親吻靈魂,假裝對靈魂公平,然而卻永遠地背叛靈魂。

·一個被罪迷住的人寧願丟掉上帝、基督、天堂和他自己的靈魂,也不願意與他的罪分開。

·當罪的長袍被脫掉時,它會毫無隱瞞地向靈魂展示出邪惡和痛苦。

·你可以輕易地像聖徒那樣犯罪,但是你能和聖徒一起悔改嗎?

·很多人可以與大衛和彼得一起犯罪,卻不能與大衛和彼得一起悔改,因此必永遠滅亡。

·那些現在不燒掉罪的人,不久以後必要在地獄中被罪燃燒。

·真實的悔改是一個活泉,敬虔的悲痛之水總會湧流出來。

「務要謹守、警醒,因為你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人。」——彼前5:8

基督徒最大的仇敵就是魔鬼撒旦,他千方百計攔阻基督徒走聖化道路,通過各種試探誘惑讓基督徒跌倒。所以神的百姓要警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中了仇敵的詭計。

託馬斯·布魯克斯(Thomas Brooks)在他的著作《託馬斯·布魯克斯的全部作品》中,列出了撒旦用來吸引你的策略清單。

以下接續《撒旦誘惑信徒的12個策略(上)》的另外6個策略:

7,他會讓你確信,你可以大膽地進入犯罪場所,而自己不犯罪。

他使你確信,你可以接近妓女卻不上床,你可以和酒鬼們在一起卻不喝醉,你和罪玩耍、在罪的周圍卻不受罪的轄制和影響,你可以看那個網站卻並不會搜尋它的全部內容尋找裸體女人。他希望你對神的命令漠不關心,這樣,我們似乎避免了外表的邪惡,確實在慢慢地向罪蠕動。

8,他將那些在不幸當中的人們所享有的憐憫和自由展示給你看。

他會讓你看到另一個正在犯罪的人,並讓你意識到,這個人在享受罪中之樂時並沒有因此受痛苦。然而,《聖經》告訴我們,「雖然神的心已離棄某個人,他憐憫的手可能依然會伸向他們,正如你在掃羅和其他人身上所看到的;神的手可能加在某個人的身上,但他的心卻是向著他,就像約伯和以法蓮所經歷的。」

9,他將那些追求愛與聖潔的人所背負的十字架、損失、辱罵、悲傷和痛苦展示給你看。

他提醒你,基督徒經常受折磨、被虐待和蔑視,他試圖說服你,走容易的路徑是更明智的。那些苦難,神藉著它們使我們更加聖潔,而撒旦卻使我們相信,那不過是無用的廢物而已。

10,他在你心中工作,說服你經常拿自己和那些被認為比你更差的人做比較。

這就是我們有時候會像驕傲的法利賽人的樣子:感謝神,他沒有使我像其他的罪人那樣。撒旦想要你看到那個正坐在那裡喝酒和參加派對的傢伙;你只是和他們坐在一起,並沒有嘗一小口,那麼你就比他聖潔。

11,撒旦會努力使用那些引導你犯罪、或使你懷疑神的本性的嚴重錯誤來汙染你的心。

他希望你相信,聖經裡充滿了錯誤,因此聖經並不可靠;他希望你相信,你不需要每天追隨教會的條例,或每天都讀經禱告。他耗盡一切努力讓你否認耶穌基督是一個真正的人,讓你相信基督徒現在已經永遠脫離了罪。他甚至想說服你,他自己其實並不存在。

12,他努力地讓你跟那些邪惡的人交往並成為好朋友。

他會讓你忽略聖經中對與壞人相處的危險的所有警告,相反,他會讓你跟那些會帶你犯罪、並在罪中越走越遠的人交往。

相關焦點

  • 每日默想丨基督徒要認識撒旦的工作
    魔鬼的工作很巧妙,有時候會裝作光明的天使來引誘我們,讓我們跌倒犯罪,我們需要了解他的本性和工作的方式。首先看一下魔鬼的本性:約8:44 你們是出於你們的父魔鬼,你們父的私慾,你們偏要行,他從起初是殺人的,不守真理。因他心裡沒有真理,他說謊是出於自己,因他本來是說謊的,也是說謊之人的父。
  • 耶穌聖經之撒旦篇
    (以西結書28:12-18)撒旦的基本概念在認識「撒旦」之前,必須先確立幾個基本的概念:(1)「撒旦」,於西伯來文中,乃敵對者、劇毒的光輝使者……等之意。(2)「撒旦」之名,並非一個實名,僅為號稱。經過三天的天界劇戰,路西弗的叛軍終於被基督擊潰,在渾沌中墜落了九個晨昏才落到地獄。此後神創造了新天地和人類,路西弗為了復仇兼奪取新天地,乃化為蛇潛入伊甸園,引誘夏娃(Eve)食用了禁斷的知識之樹的果實,再利用她引誘亞當(Adam)也犯下了這違抗神令的罪。於是路西弗如願使神的新受造物一同墮落,而且為諸魔神們開啟了通往這新世界的大門,自此罪、病、死終於遍布地面。
  • 真道分解|撒旦因美麗心中高傲,又因榮光敗壞智慧!(下)
    2.犯罪---撒旦不斷引誘世人犯罪(說謊、殺人等)。一直到那迷惑世人的魔鬼被摔在地上。直到神的救恩、能力與國度,並基督的權柄完全顯現時才告停止。(啟十二8~10)【約8:44】你們是出於你們的父魔鬼,你們父的私慾,你們偏要行,他從起初是殺人的,不守真理。因他心裡沒有真理,他說謊是出於自己,因他本來是說謊的,也是說謊之人的父。
  • 賣淫嫖娼違法不犯罪,組織、強迫、引誘、容留、介紹賣淫是犯罪
    刑法上並沒有明文規定賣淫嫖娼違法犯罪的條文,根據罪刑法定原則,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上世紀90年代初,針對賣淫嫖娼亂象,全國人大常委會出臺《關於嚴禁賣淫嫖娼的決定》,明確規定,對賣淫、嫖娼行為,可由公安機關會同有關部門強制集中進行法律、道德教育和生產勞動改造。
  • 即使沒有蛇的引誘,人類也會犯罪墮落
    我認為,即使沒有蛇的引誘,人類也會墮落、走向犯罪,人類的犯罪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談一下四個方面的理由。首先,人的自由意志是人類罪性存在的根本原因。上帝造人的時候,給予人格外的恩典,根據自己的樣式特別創造,並給予人以靈氣,賦予人以自由意志。
  • 犯意引誘和數量引誘的識別
    審判江門中院於2015年12月15日作出一審判決:被告人張喜斌犯販賣毒品罪,判處有期徒刑13年,並處罰金5萬元。一審宣判後,張喜斌向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稱:其雖然無業但長時間沒有涉毒犯罪行為,亦本無實施販毒的主觀意圖,系在特情引誘下參與了本案。
  • 「撒旦」的名字並不叫路西法
    撒旦召集三分之一的天使加入反叛上帝的隊伍。在伊甸園中,引誘夏 娃和亞當吃下善惡知識樹上的果子,使罪惡進入世界。引誘夏娃使用但丁的《神曲》約翰·彌爾頓的《失樂園》,都是說撒旦因為拒絕臣服於聖子基督,率天眾三分之一的天使於天界北境舉起反旗。經過三天的天界激戰,撒旦的叛軍被基督擊潰,在渾沌中墜落了九個晨昏才落到地獄。
  • 只要引誘一人賣淫即構成犯罪
    、介紹賣淫犯罪呈現出諸多新情況、新特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日前公布了《關於辦理組織、強迫、引誘、容留、介紹賣淫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司法解釋在組織賣淫罪,協助組織賣淫罪,強迫賣淫罪,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罪的「情節嚴重」標準及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罪的入罪標準中,對於組織、強迫、引誘、容留、介紹未成年人、孕婦、智障人員、患有嚴重性病的人賣淫的,參照組織普通人員賣淫的人數標準減半設置,以體現對這類犯罪依法嚴懲。
  • 男子因引誘他人吸毒,構成毒品犯罪被判刑
    【案例】2018年12月29日1時許,被告人唐1、熊1將焦某(14歲)、方某(15歲)、吳某(15歲)及被告人唐航女友王某帶至本區藏龍島慄廟酒店。法院經審理認定,被告人唐1犯引誘、教唆、欺騙他人吸毒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四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五千元;被告人熊1犯引誘、教唆、欺騙他人吸毒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二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五千元。
  • 嚴懲引誘組織未成年人實施違法犯罪
    檢察機關依法嚴懲侵害未成年人犯罪 加強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典型案例  案例十二:幫教期間發現線索 嚴懲引誘組織未成年人實施違法犯罪  根據這一線索,檢察機關積極向公安機關提出意見,並協助調取和固定電子數據,核實嫖客身份,成功追訴劉某等人組織賣淫罪,追加四起敲詐勒索犯罪事實。2019年3月,法院以劉某犯組織賣淫罪、敲詐勒索罪數罪併罰,判處有期徒刑八年並處罰金。
  • 毒販稱警察引誘犯罪 警方:控制下交付
    我是個受不了誘惑的人,沒有他的誘惑我也不會再走上這條路。」但檢方當庭表示,警方的行動在法律上稱為屬於「控制下交付」,不存在「犯意引誘」。今年48歲的鄧輝志於1999年因販毒被判處無期徒刑,經多次減刑後,於2012年提前出獄,但此時他還有附加刑「剝奪政治權利三年」在身。去年3月24日,他再次因販毒被北京警方抓獲,當場繳獲冰毒49.94克。
  • 執法人員能證實未故意引誘他人犯罪,而是向調查對象提供犯罪機會...
    【問】「釣魚執法」在美國究竟合不合法,是否存在引誘他人犯罪的嫌疑?【答】這要因案而異。美國刑法雖然有一個「引誘犯罪」的辯護理由,規定政府人員不得向無辜的民眾注入犯罪的意圖,或故意引誘清白人士去犯罪。要證實政府是引誘犯罪,被告必須提供證據證實兩點:第一,政府引誘犯罪行為的發生;第二,被告在犯案前沒有任何犯罪的意圖或傾向。大量判例顯示,被告很容易證實第一點,但往往會敗在第二點。美國陪審員不相信被告沒有任何犯罪傾向。舉例而言,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在一宗判例中裁定,當臥底探員告訴被告有機會出售一批毒品賺錢時,被告馬上同意,這一舉動證實了被告已有犯罪傾向。
  • 「兩高」出臺司法解釋嚴懲組織、強迫、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犯罪
    引誘、容留、介紹他人賣淫是否以營利為目的,不影響犯罪的成立。  引誘不滿十四周歲的幼女賣淫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五十九條第二款的規定,以引誘幼女賣淫罪定罪處罰。  被引誘賣淫的人員中既有不滿十四周歲的幼女,又有其他人員的,分別以引誘幼女賣淫罪和引誘賣淫罪定罪,實行並罰。
  • 兩高出臺司法解釋:嚴懲組織、強迫、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犯罪
    第三條 在組織賣淫犯罪活動中,對被組織賣淫的人有引誘、容留、介紹賣淫行為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但是,對被組織賣淫的人以外的其他人有引誘、容留、介紹賣淫行為的,應當分別定罪,實行數罪併罰。引誘、容留、介紹他人賣淫是否以營利為目的,不影響犯罪的成立。引誘不滿十四周歲的幼女賣淫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五十九條第二款的規定,以引誘幼女賣淫罪定罪處罰。被引誘賣淫的人員中既有不滿十四周歲的幼女,又有其他人員的,分別以引誘幼女賣淫罪和引誘賣淫罪定罪,實行並罰。
  • 犯罪的人引誘人做壞事要不要聽從
    我兒,惡人若引誘你,你不可隨從。【箴1:10】一、為什麼不聽惡人的引誘呢?因為惡人引誘你說給你好處,多半都是欺騙人的,惡人知道不給你好處你不會跟隨他,所以惡人說要給你好處,你聽從了惡人其實是得不到好處,還會使你得到虧損。二、惡人逼迫你要不要忍耐呢?如果惡人欺負你剝削你,你應該忍耐,因為有一天神會為你伸冤,神是公義的神,神必定會刑罰人的罪惡。
  • 娓娓道來:撒旦比你更熟悉聖經
    把你的心歸給神,就是最能滿足神的事了。  【箴23:26】我兒,要將你的心歸我,你的眼目也要喜悅我的道路。  2、(撒但說)「你若是神的兒子」。一個「若」字,被撒但發揮的淋漓盡致。它極力挑動耶穌用行動來證明自己「兒子」的身份。耶穌沒有和它多說什麼,耶穌用神的話回答它。當神的話一出來,撒但立刻就蒙羞退後了。
  • 未成年人涉黑惡犯罪逐年遞增,有犯罪組織以教唆吸毒等方式引誘
    最高檢4月23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兩高兩部」《關於依法嚴懲利用未成年人實施黑惡勢力犯罪的意見》。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委會副部級專職委員萬春介紹,未成年人涉黑惡犯罪雖然從整體上看人數總量不大,佔同期犯罪比例不高,但數量逐年增長。
  • 12.29 反轉與趨勢共存,撒旦與天使同在
    撒旦與天使同在的日子裡,既要防止元旦過後「天使」墮落成「撒旦」,也要避免當下的「撒旦」自由落體。12月中旬以來,指數相對強勢,但表面的強勢背後掩飾不住的是個股的慘烈和市場的極度割裂。截止12月28號收盤,兩市已經有1423隻股票的股價低於2019年1月4號上證指數2440點時的價格;近2000隻股票今年以來漲幅為負;近20個交易日,除去次新股和復牌股,漲幅最大的豫能控股上漲180%,跌幅最大的仁東控股下跌78%;12月10號—12月28號,上證指數微漲,創業板指數上漲5.37%,但兩市有2995隻股票下跌,佔所有股票數量的72%。
  • 「蛇是撒旦的化身,是迷惑眾天下的」,蛇的智慧從哪裡來?
    在廣泛的觀念中,《聖經》中提及的蛇和撒旦可以視為同一事物,蛇是撒旦的化身,在《創世記》中引誘了夏娃,切斷了人和上帝最直接的聯繫,破壞了人和上帝的親密交流。 蛇等於撒旦的結論主要來自於《啟示錄》的那句話:「大龍就是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旦,蛇是迷惑普天下的。」
  • 訊問中模糊語言的運用與「威脅」、「引誘」、「欺騙」的界限
    關鍵詞: 模糊語言,威脅,引誘,欺騙內容提要: 模糊語言是偵查訊問中經常會運用到的一種語言策略,藉助於語言的魅力和技巧,利用審訊人員發出信息和犯罪嫌疑人接收信息之間的不對稱性,獲取口供。模糊語言策略,在審訊人員審訊複雜案件或是遇到證據不足、找不到訊問突破口的尷尬時,無異於一劑良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儘管如此,模糊語言的運用並不是隨意的,更不能毫無節制地任意為之。實踐中往往與「威脅」、「引誘」、「欺騙」的界限不明確,使得這種策略方法很可能成為一種變相的「刑訊逼供」行為。模糊語言自身帶有模糊性、歧義性、模稜性、含蓄性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