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安前鋒區:創新社區共治模式 努力建成「五和」社區

2020-12-10 金臺資訊

近年來,廣安市前鋒區按照「抓黨建、抓治理、抓服務」工作思路,健全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群眾自治組織為主體、社會各方廣泛參與的社區管理機制,推進小區居民「市民化」,全力構建黨建引領、社會協同、全民參與的共建共管共治共享新格局,不斷增強居民歸宿感、獲得感、幸福感。

黨建引領解難題

「李書記,最近幾天雨水較多,我發現小區部分地面滋生了青苔,這樣大家很容易摔倒,有什麼解決的辦法嗎?」11月27日,鑫鴻公館小區居民胡加強發現路面溼滑的問題後,趕緊聯繫小區黨支部書記李朝菊。

「這個情況我馬上跟物業反映,你放心。」隨後,李朝菊立馬聯繫物業進行道路清理。

居民遇到的難題迅速得到解決,得益於小區黨支部的成立。今年3月,龍塘街道指導社區黨組織在「鑫鴻公館」「金城華府」等新建居民小區建立黨支部,選舉產生支部委員會。同時還組建了小區業主委員會,構建起「支部委員會 業主委員會」的「兩委」議事機制,把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治理優勢,補齊治理短板。

隨著「鑫鴻公館」黨支部、業委會的成立,小區「兩委」大力發動退休老黨員和群眾代表參加整改監督工作,形成了對物業的有力監督。小區內裝修建渣長期堆積、景觀綠化帶雜草叢生、公園照明燈長期不亮、部分樓棟過道燈損壞等問題得到妥善解決,贏得居民一致點讚。

龍塘街道成立小區黨支部解決居民難題只是前鋒區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在社區治理中,前鋒區緊扣黨建引領和服務群眾兩項重點,通過建強黨組織,充分發揮社區、小區黨員的引領作用,大力推行黨建引領居民自治,建立「5 2」服務群眾機制,為群眾辦低保、社保、臨時救助等3700餘人次,年均排查化解鄰裡糾紛、下水道堵塞、路燈損壞等煩心事480餘件,極力實現小事不出小區、大事不出社區,全力構建城鄉基層治理新格局。

社會協同促治理

「經常有志願者到我們小區,給我們講解文明城市創建和鞏固、法律政策相關規定等內容。」11月30日,家住大佛寺街道幸福社區三期安置房的李女士向記者說道,「前段時間人口普查的時候他們也來了,引導我們在手機上登記信息。」

雜物整理、垃圾清掃、面對面交談解決問題、勸阻不文明行為……在小區內經常能看到志願工作者的身影。正是有了這些志願者的存在,幸福社區各小區的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變。

近年來,前鋒區推進以社區為平臺、社會組織為載體、社會工作者為骨幹力量的「三社聯動」,堅持社區主導和社會組織共建共享相結合,聯絡駐社區單位110個,成立黨員志願者、社會志願者服務隊伍等社會組織56個,定期到居民小區開展文明勸導、環保宣傳、普法教育等志願活動。同時,實施「紅色聯姻三社聯動」,在社區設立社會組織服務站,為社會組織開展服務提供基礎空間。

據了解,截至目前,前鋒區常態化開展黨紀黨規、法律政策宣傳和環境保護等志願服務180餘場次。

多元平臺提服務

12月1日傍晚,位於大佛寺街道龍鎮社區八期安置房旁的「愛心超市」裡,居民鄧大爺正在選購紙巾、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

據了解,龍鎮社區「愛心超市」於11月3日成立,超市內商品均以低於市場價的價格出售,居民除了到店選購外,還可以在手機小程序上下單後再到店裡領取。接下來,該超市計劃採用積分制管理辦法,社區居民可以通過捐贈衣物、志願服務等形式進行積分,以積分換取商品。

「愛心超市」是前鋒區探索建立的慈善公益平臺之一。據了解,前鋒區採取「免費開放 公益性 市場運營」模式,引進「愛心超市」「便民食堂」等社會組織12個,建立慈善銀行積分制度,實現慈善公益事業可持續發展,給居民提供更大的便利。

同時,搭建政務服務平臺,將低保、勞動保障等7項行政審批權下放至街道,並將服務延伸至社區、小區,讓群眾就近就便享受民生服務。不僅如此,該區還將適用簡易程序、需要快準穩緊急處置的9項行政執法權下放至街道,下沉執法資源,集中執法力量,變行政執法為行政服務,做到「街道吹號、部門報到、小區集中、一體服務」,實現街道執法服務高質高效。

此外,前鋒區還搭建社區文體休閒平臺、宣傳教育平臺,建設青少年之家、兒童樂園、健身房、書法棋藝室、舞蹈室等多功能服務空間,組織開展歌舞展演、書法棋藝展示等活動90餘場次,吸引上萬名居民參與,以城市精神涵養小區人文,實現共治共享。

近年來,前鋒區持續優化基層治理,創新社區共治模式,全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努力建成和禮、和善、和睦、和諧、和美的「五和」社區,共創建市級治理示範小區7個,建成龍鎮社區等「五和社區」9個、「六角丘小區《民法典》公園」1個、「蘆溪河法治公園」1個。(廣安日報 前鋒記者站 文思童)

相關焦點

  • 巧用「金點子」打造和諧新社區!蘇州相城經開區泰元社區創新「一網...
    「巧手媽媽」教授手工製作;端午粽香,重陽共慶,志願者與居民們共慶「我們的節日」;照拂老幼,關愛弱勢,共享社區大家庭的溫暖;安全巡查,監督整改,共同維護安居家園……這些都是相城經開區泰元社區居民生活的日常寫照,通過一套創新的工作法,社區居民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幸福和諧。
  • 「基層自治」白田社區:創新管理模式 探索基層自治 打造「多彩」社區
    點擊「藍字」 了解北塔新鮮事融媒體中心消息 多年來,白田社區一直在積極探索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工作。在街道、聯建單位區統計局的指導、幫助下,自去年開始,創新了積分制管理模式,提出了將社區打造成「美麗庭院」的口號,動員全體居民參與其中。
  • 夏日草坪音樂節 感受社區國際範 2020年底,成都將建成45個國際化社區
    在社區裡就有這樣的音樂節,感覺好棒。」本次草坪音樂節是天府新區秦東社區「社區迎大運」系列主題活動之一,凝結「社區+企業+居民」新力量,積聚共建共治共享新優勢,努力實現「生態、生產、生活」三生融合的公園城市國際化產業社區「新範式」。現場開展了「天府心跑團」「國際志願者隊伍」的授旗儀式,標誌著秦東社區以產業社區為定位,著力營造「文化場景」。
  • 透點|社區共治的番禺探索
    社會組織:「五社聯動」創新社區治理今年春節期間,受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番禺區社會組織聯合會副秘書長陳凱瑩等工作人員都沒有休息,她們發動全區社會組織為一線抗疫人員提供了64400個口罩及4032瓶消毒劑。
  • 臨渭區雙創家園社區:「5432」模式顯成效 獲國家級美麗搬遷安置區...
    (記者:王林)「十三五」期間,臨渭區建成4個集中安置社區,共搬遷貧困群眾2535戶10144人,其中雙創家園社區最為典型,該社區建設採取「5432」模式推進,總佔地620畝,布建東西兩大區域,西區以安置居住為主,東區以配套景區為主,共安置貧困群眾503戶2047人,達到了讓搬遷群眾實現了搬得出
  • 北京市朝陽區探索共商共治推進小區改造勁松北社區 安居更樂居...
    距繁華的北京商務中心區一步之遙,有一片「無物業、少配套、缺管理」的老舊小區——建於上世紀70年代的勁松北社區,就在這裡。改造老舊小區,如何在過去「修道路、調管線、加保溫、增電梯、改造外立面」等基礎上,全面提升居民生活質量,形成長效管理機制,成為北京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的關鍵小事、民生實事。
  • 都勻:「四雙」問效推動社區共治善治
    都勻:「四雙」問效推動社區共治善治 發布時間:2020-11-29 14:03:26      來源:黔南日報   為深入推進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
  • 波網社區化交易所 如何與用戶利益共建共治共贏共享?
    時隔三年,繼2017年的大牛市後,比特幣終於再創新高。11月30日短時間內,比特幣就從18500美元飆升至19888.36美元的歷史最高點,投資者進入狂歡模式,比特幣作為行業風向標,預示著利好。先來看看波網背景據介紹,波網核⼼團隊實⼒雄厚,由來⾃傳統⾦融證券⾏業、微軟等頂級傳統互聯⽹公司、⽕幣等加密資產企業的資深⼈⼠組成,具備豐富的傳統⾦融交易、頂級加密資產交易平臺的研發和全球市場運營經驗。波網成立僅8個⽉,總⽤戶便突破100萬,遍布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 區,覆蓋歐洲、亞太等主流區域。
  • 勁松北社區 安居更樂居——北京朝陽探索共商共治推進小區改造
    距繁華的北京商務中心區一步之遙,有一片「無物業、少配套、缺管理」的老舊小區——建於上世紀70年代的勁松北社區,就在這裡。改造老舊小區,如何在過去「修道路、調管線、加保溫、增電梯、改造外立面」等基礎上,全面提升居民生活質量,形成長效管理機制,成為北京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的關鍵小事、民生實事。
  • 「平安廣安在身邊」 多家主流媒體深入採訪報導廣安市平安建設工作
    市委政法委副書記、平安廣安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於偉向來訪記者致歡迎辭,並從平安廣安建設的時代背景、主要舉措、特色工作及成效四大方面通報了全市平安建設推進情況。參加活動的媒體記者深入前鋒區大佛寺街道綜治中心,了解該中心以家庭和睦、鄰裡和善、社區和美為目標的「和警務」理念下,構建起的「1+1+N」全科網格運行模式。
  • 高郵送橋探索創新交所「四+」模式共建共治平安高地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為有效破解基層公安機關警力資源配備不足、基層社會治理合力不夠、平安創建推進力度不大等制約瓶頸性難題,江蘇省高郵市公安局送橋派出所積極探索警務機制改革新路子,大力推行農村交警中隊與派出所「交所融合」綜合執法執勤模式,實行一警多能,一警多用,聯勤聯動,共建共治。
  • 東花市街道與居民共商共治 解決社區治理「最後一公裡」難題
    「在去年的共商共治大會上,與會居民代表和社會單位代表共提出意見建議63個,其中50個已解決或正在推動解決。」12月20日,東城區東花市街道召開第二屆共商共治代表大會,社區居民代表、駐街單位代表參加了會議。
  • 廣安前鋒區:讓企業引得進留得住發展好
    緊盯目標產業 創新招商方式5月28日至29日,前鋒區委主要負責人帶隊赴成都市開展投資促進活動,重點瞄準了智能家居企業。此行共促成華神鋼構、優家居匯家居、鑫益防盜門等9家企業達成合作意向。將招商引資工作視為經濟發展的生命線,前鋒區堅持區級領導帶隊考察、對接、洽談項目。截至目前,區級領導帶隊赴重慶、廣東等地考察16次,促成尚誠服飾、深圳廣安商會等一批優質企業和商協會到前鋒洽談合作。該區還創新開展「在線招商」「線上進千企」活動,確保疫情防控有成效,招商工作不斷檔。
  • 四川西充觀音庵社區「12345」創新基層「治理圈」
    該社區黨總支書記高華勇介紹,棕樹灣小區環境的改善,是該社區創新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模式、打造居民自治圈所解決的「大事」之一。近年來,該社區直面基層治理的難點、痛點,織密一張「紅網」(即建設「紅色小區」「紅色樓棟」、申報「紅色商鋪」等,形成一張網),充分發揮基層黨建「軸心」作用,推行「五步工作法」和「訂單制」管理「兩種模式」。
  • ...345」社區治理模式做好搬遷後續扶持和社區管理「後半篇文章」
    為做好搬遷後續扶持和社區管理「後半篇文章」,採取「345」社區治理模式,取得了積極成效。「三強三抓」做實謀篇布局。一是強化政策設計,抓好組織保障。二是強化黨的核心,抓好多元共治。實施以社區黨支部為核心,多元主體共聯、多元平臺共建、多元組織共商、多元資源共用、多元服務共享的新型社區治理體系,形成區域化社區聯動治理架構;探索建立黨建工作聯做、公益事業聯辦、項目建設聯推、服務難題聯解、精神文明聯創、社區治安聯防「六聯動」工作法,有效激活搬遷安置地民主管理活力。三是強化自治組織,抓好治理單元。
  • ...紅色引擎」助推社區煥發新活力&「黨建+社工」創新模式踏實築夢
    近年來,吉華街道翠湖社區黨委立足轄區發展,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用「紅色引擎」驅動社區發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  吉華翠湖社區  「紅色引擎」助推社區煥發新活力     他們認真貫徹落實區、街工作部署;  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黨的「十九大」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  不斷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
  • 法治廣安乘風遠航
    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穩步推進改革,亮點頻現、漸入佳境,為全省乃至全國司法改革創造可複製推廣的好經驗、好做法——廣安區創新設立「家事法庭」,婚姻案件調解率90%以上,調解和好率高達40%,此調解模式受到最高人民法院和省委政法委的肯定;不斷深化行政案件集中管轄,擺脫行政權對司法權的不當幹預,改革實踐形成的「廣安經驗」,受到上級高度關注和充分肯定
  • 紮根社區,解密社區生活館創新商業模式
    ,零售業正在悄然發生著變化,面臨著傳統商超和百貨店的日趨飽和,「社區化」商業成為了一種新的趨勢。   為進一步了解「社區化」商業模式,記者走進了西安市未央區鳳城七路的歸真源社區生活館。    約300平米的館內人頭攢動,館內分設米製品加工區、豆製品加工區、產品展銷區、衣物清洗區、快遞收發區、業務代辦區和休閒娛樂區。
  • 南聯協同共建聯盟成立 開啟社區多元共治新篇章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王志明 通訊員 餘燁 黃龍)為搭建社區治理多元參與平臺,推動轄區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反哺社區,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社區治理的「南聯路徑」,4月26日下午,南聯社區黨委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舉辦南聯社區協同共建聯盟大會,25家企事業單位代表應邀出席。
  • 共商共治 社區美顏環境惠民生——雙井街道共商共治A類項目改造完成
    「社區是我家,建設靠大家」。近些年來朝陽區通過推進黨政群共商共治工程,讓一件件百姓關心、操心的煩心事兒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得以很好的解決。2020年9月,雙井街道啟動了涉及黨群工作、社區建設、公共服務、環境整治、社會安全等11個方面的新一輪黨政群共商共治工程,其中,裸露土地整治項目就一直是居民關心關切的問題,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垂楊柳東裡社區和恭和老年公寓門前,看一看這裡的裸露土地改造給百姓帶來了哪些變化。 整潔的路面,舒適的環境,緊湊而有序的停車空間,這是垂楊柳東裡社區舊貌換新顏後所發生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