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寶壇經》第34講
朋友們!善信們!各位菩薩大德們!南無阿彌陀佛!大家吉祥如意!今天我們接著學《壇經》。
今天是清明節,上午十點的時候,我們全國各族人民為此次犧牲在抗擊新冠肺炎戰役中的英雄們默哀!同時也為被此次疫情無情奪走生命的同袍誌哀!我已從昨天晚上開始,在好看視頻的直播間裡為英雄和同袍們念經回相!祈願英靈得以超度,得生極樂淨土!南無阿彌陀佛!
佛法所倡導的慈悲和我們人間的大愛是可以相融的。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那些奮戰在防疫一線的英雄們,不只是人世間的勇士,此時此刻他們更是大菩薩的化現!南無阿彌陀佛!
六祖慧能大師為了大眾能夠契入般若智慧之境界,深入細微的開示般若智慧法相和義理。六祖慧能大師曰:「善知識。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需修般若行。持誦《金剛般若經》,即得見性。當知此經功德,無量無邊,經中分明讚嘆,『莫能具說』。此法門是最上乘,為大智人說,為上根人說。小根小智人聞,心生不信!」
六祖慧能大師這段教言非常重要!大家學習《壇經》不要毛毛躁躁的。因為你一不留神,很多祖師傳授的竅訣就被你疏忽了!更有甚者把《壇經》當故事書籍去看,或哲理書籍去看。這是不合適的!《壇經》是引導眾生修行的法寶,和所謂的哲理沒有關係。若將祖師聞法思法修法乃至於弘法的經歷當做故事來看,那可真的是「入寶山而空回」呀!
如果我們發願修行佛法,或是說發願修行禪宗想進入甚深法界的話,那就必須勤修般若行。這個地方要注意了,勤修般若行不等同於修學般若三昧!我可以這樣說,在般若行和般若三昧這倆者之間搞不清楚的人實在是太多了!什麼是般若行呢?六祖慧能大師曰:「一切處所,一切時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六祖慧能大師又曰:「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
那麼什麼是般若三昧呢?般若我們已經了解了,指的是空性智慧。那三昧呢?三昧者,又言三摩地,譯為等持意。又雲調直定,正定及正受。
你放心,一掉書袋,全都完蛋!我就是用整篇文章將所有佛經三藏裡關於三昧的論述翻將過來,估計也是越說越迷糊!所以說有的時候你看的多不一定對你有幫助!
記住!在這裡告訴大家一句話,三昧是佛教一切禪定成就之總集!
首先我們要知道,禪定有很多種。世間禪定,外道禪定,道家禪定,這幾年據說儒家也有了禪定。這個實在太多了!
就我們佛教來講,禪定的種類也是非常豐富的,甚至是無量的。但記住,不是所有的禪定都可以稱之為三昧!
三昧是正定,三昧是正受,三昧是安住的境界!三昧是求取正覺的力量!
當然也應該明白,不是所有的雙腿一盤,兩眼一閉就是禪定!閉眼盤腿和禪定不是一回事,而禪定和三昧之間還有一段距離,甚至是很長的一段距離!
還記得當年六祖慧能大師和印宗法師說的話嗎?印宗復問曰:「黃梅付囑,有何指受?」慧能曰:「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
六祖慧能大師得法於五祖弘忍大師處,明確指出禪宗修行,不論禪定解脫。如果禪定即是三昧,那麼六祖慧能大師斷然不會在此處教導大眾入「般若三昧」的!
顯然禪定不是三昧。三昧是一切禪定成就的總集。禪定是有為法,三昧是安住甚深法界的境界!禪宗不論禪定解脫,惟論見性。進而安住於佛性之境界!我的天啊!這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我們這個末法時期,為什麼修行有成就的人不多了呢?一句話,就是缺少了修行三昧的力量!佛法修行,如果入不了三昧,不論修學任何法門都不會有所成就的!
那麼在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之前,我們應該如何修學禪宗呢?那就是勤修般若行!念念之間不離般若,念念之間不離真性,念念之間不行愚痴,念念之間不離智慧!記住,常行般若行是進入般若三昧的前方便!
可是問題又來了,我們如何就能常行般若行呢?我們如何就知道自己行的就是般若行呢?六祖慧能大師慈悲無量,他告訴我們要持誦《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記住!持誦《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即得見性!
現在我們修學禪宗的思路應該非常清晰了吧?一者,首先發心皈依三寶,發願修學禪宗,發誓聽從諸佛菩薩摩訶薩和東方西土歷代祖師的教導;二者,日常勤加持誦《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信受奉行《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中的一切教言,直至見性;三者,由真如自性起,一切處所,一切時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一念修行,恆持般若,即是實修般若行;四者,漸入般若三昧,安住甚深法界,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五者,你就在這吧!
很多人都說禪宗是頓悟法門,須知這頓悟必須建立在漸修的基礎上。記住!佛法或許可以頓悟,因為有的人真的根性大利。但佛法必須漸修!
這個世上確有頓悟法門,禪宗即是!但這個世上真的沒有頓修法門。因為那是懶惰凡夫的妄想!
祈願一切眾生,無有疾病,皆得健康。祈願一切眾生,無有貧窮,皆得富足。祈願一切眾生,無有煩惱,皆得菩提。祈願一切眾生,得遇佛法,皆得成就。
南無阿彌陀佛!
本文原創 感恩關注 願與有緣 共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