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中,「三界六道」是什麼呢?以現代的觀點來說,就相當於是我們的世界觀。
佛教的世界觀認為,眾生皆是生活在三界六道之中的,無量劫以來,眾生皆在這裡面生死相續,不斷輪迴。
圖片來源於網絡
那麼,什麼是三界呢?
三界既是指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之中,又分別對應相應的六道,地獄、餓鬼、畜生是三惡道;人、天阿修羅、欲界六天是三善道。
其中三惡道是不解脫的,造就五逆十惡業的眾生,就會墮入地獄之中受苦,而吝嗇業重的眾生則墮入餓鬼道,愚痴業重則會墮入畜生道。
相反三善道中,若能夠清靜持戒,斷嗔忍辱,時時刻刻進行修持,證到相應的果位(初果、二果),就能夠得到相應的解脫。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色界對應有四禪天(初禪、二禪、三禪、四禪),要達到這個境界,必須在欲界之中相應有的境界之上,做到斷欲界愛,成就三果果位才行。
無色界也是四天(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這個時候已經舍色身見,真正有四果的禪定修持,當達到四果以後,成就阿羅漢,斷三界愛。
圖片來源於網絡
當三界愛與完全斷除之後,就能夠真正的解脫三界的境界,就可以解生脫死。